学术投稿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进展

吴志刚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 低分子肝素钠, 胃肾脏损害
摘要: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科常见结缔组织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少数会累及神经系统.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治疗HSP.HSP作为一种全身性血管炎,对患儿造成的损害为严重,预防胃、肾脏损害显得尤为重要.在临床用药上,传统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近几年,低分子肝素钠作为一种高效抗凝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抗凝治疗中,并以其较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受到广泛关注,在治疗过敏性紫癜症状时,其有效地预防肾脏损害等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在腓动脉穿支岛状皮瓣设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在腓动脉穿支岛状皮瓣设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2年6月收治61例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足踝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应用超声多普勒探测血流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1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术前未应用超声检测皮瓣血管;观察组术前经多普勒血流探测并测出其速度及波形.结果 观察组术中测得穿支动脉起始处内径平均为0.92±0.21 mm,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平均为0.18±0.07m/s,皮瓣筋膜蒂长度平均为8.31 ±3.34cm,皮瓣成活30例,成活率为100%,术中测得皮瓣筋膜蒂长度为5.13±2.42cm;对照组皮瓣成活27例,成活率为90%.两组皮瓣筋膜蒂长度及皮瓣成活率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能够选择一定流速的腓动脉穿支作为血管蒂,能够显著提高皮瓣成活率.

    作者:叶琪毅;唐亚飞;林敬富;郭浩;刘文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2008年1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思维独立与家属共同实施并完成健康教育,根据收治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结果住院时间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使患者血糖值更趋于稳定,提高了对糖尿病的认知能力,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杨蕾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而对照组单纯使用帕罗西汀治疗,以10w为1疗程.用HAMD评定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率明显优于对照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起效快,安全性高,适合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急性期治疗.

    作者:叶艳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脑外伤致精神障碍护理方法

    72例脑外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针对脑外伤引起的意识障碍者,定时观察生命体征、肢体活动,做好基础护理,加强安全防护;对神经症类、精神分裂症者,运用暗示、共情、认同等心理治疗手段,保护患者的安全,稳定患者的情绪,再进行药物治疗.治愈48例,好转20例,4例转院治疗.对智能和记忆障碍者,尽早给予记忆康复训练,争取家属的支持和理解,以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倪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B型钠尿肽对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鉴别心源性或非心源性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心内科心源性疾病伴呼吸困难患者25例(NYHA心功能Ⅲ级18例,NYHA心功能Ⅳ级7例),非心源性疾病伴呼吸困难患者2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测量3组心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浆BNP,比较BNP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LVEF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非心源性疾病呼吸困难组、心源性疾病呼吸困难组心脏LVEF分别为(60.82 ±5.53)%、(55.92 ±5.62)%和(40.25±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源性疾病呼吸困难组与对照组和非心源性疾病呼吸困难组之间血浆B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非心源性疾病呼吸困难组间血浆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NP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血浆BNP浓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和LVEF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能成为鉴别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指标.

    作者:黄杰雄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双黄连对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双黄连粉针剂对乌头碱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将乌头碱中毒的患者分为双黄连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双黄连组则给予双黄连1.2g/d静脉滴注,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双黄连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双黄连粉针剂对乌头碱中毒所致心律失常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煜;易峰;陆海湖;袁旭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B超引导下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临床观察

    目的 利用B超引导下的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与超声碎石技术联合的方法对患有复杂性肾结石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76例患有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确诊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8例.分别采用常规手术方法和在B超引导的标准通道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与超声碎石技术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B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患者治疗的彻底性和安全性明显优于A组.结论 利用B超引导下的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与超声碎石技术联合的方法对患有复杂性肾结石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多西他赛为主两方案在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中疗效比较

    目的 研究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与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50例组织学明确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分为2组.A组25例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B组25例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化疗,3周期化疗后均行卵巢癌减灭术.比较2组患者减灭术满意率,术中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B组卵巢癌减灭术明显高于A组,手术情况B组明显好于A组,统计学有显著意义( P<0.05).轻度消化道副反应占比A组>B组,生活质量≥80分占比B组>A组,统计学有显著意义( P<0.05).骨髓抑制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卵巢癌的新辅助化疗中效果好,不良反应轻.

    作者:雷侠;胡云峰;钱艳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冠心病患者CK-MB、cTnI、hs-CRP及NT-proBNP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血清CK-MB、cTnI、hs-CRP及NT-proBNP联合检测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3例、非ST型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20例、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37例与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检测血清CK-MB、cTnI及NT-proBNP并进行分析.结果 血清CK-MB、cTnI、hs-CRP及NT-proBNP的水平随冠状动脉疾病病情的逐渐加重而递增,血清CK-MB、hs-CRP及NT-proBNP水平与cTnI水平呈正相关,STEMI组血清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四组,具有显著性相关(P<0.01),NSTEACS者与SAP组及对照组亦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血清CK-MB、cTnI、hs-CRP及NT-proBNP联合检测在冠心病尤其ACS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再梗死、预后判断及随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树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11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体针治疗,观察组采用耳针加体针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比对照组要好.

    作者:张成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进展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科常见结缔组织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少数会累及神经系统.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治疗HSP.HSP作为一种全身性血管炎,对患儿造成的损害为严重,预防胃、肾脏损害显得尤为重要.在临床用药上,传统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近几年,低分子肝素钠作为一种高效抗凝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抗凝治疗中,并以其较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受到广泛关注,在治疗过敏性紫癜症状时,其有效地预防肾脏损害等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志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脑发育不良患儿内科康复护理

    选取我院在2008~2011年间收治的79例脑发育不良患儿,79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方法对患儿在内科康复期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患儿在内科康复期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经过护理,两组患儿的病情均有所改善,得到有效控制,观察组43例患儿,显效23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对照组36例患儿,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5%.在对脑发育不良患儿内科康复护理的过程中,采用精心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儿病情的改善帮助较大,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发作期偏头痛与高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明确发作期偏头痛与高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6月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门诊及住院偏头痛患者87例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偏头痛患者8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清血脂检查,采空腹静脉血进行检查,明确发作期偏头痛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中TG、TC、LDL-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TG、TC、LDL-C水平升高例数分别为35、25及27例,与对照组TG、TC、LDL-C水平升高例数16、12及11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监测血脂变化,明确了偏头痛发作与血脂的关系,对预防发作、防止脑卒中及心血管疾病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魏国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原发性高血压中肥胖因素对靶器官受损状况的影响

    目的 对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亚临床靶器官受损与肥胖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3月~2012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高血压非肥胖组96例,单纯肥胖组84例,肥胖合并高血压者80例.对三组研究对象的亚临床靶器官受损情况同肥胖、高血压的关系进行评估,并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单纯肥胖组、肥胖伴高血压组患者的靶器官受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单纯肥胖组与肥胖伴高血压组患者靶器官受损的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合并高血压者靶器官受损的发生率高,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作者:李贤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黄连阿胶汤治疗更年期失眠的临床体会

    以50例更年期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接受黄连阿胶汤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方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所缓解.其中,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两组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黄连阿胶汤治疗更年期失眠症,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西医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麦秀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64层CT三维成像联合超声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

    目的 对64层CT三维成像联合超声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患者71例,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行CT三维成像联合超声下经皮肾镜取石术和超声定位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64层CT三维成像联合超声指导下展开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势,值得临床对其予以关注.

    作者:郑永宏;钟煜韡;张瑞生;曾灼灵;吴金云;张载乐;张淼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药疗法联合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微创穿刺引流术,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辅助中药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达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达4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化或死亡方面,试验组为12例,对照组为28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疗法联合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中可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海洋;吕杰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知情同意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0.8~1ml,bid,连续治疗14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两组患者在入院时C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d、14d后C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1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基本痊愈12例,显效14例,总有效率为74.3%;对照组基本痊愈9例,显效13例,总有效率为62.9%.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观察组颅内血肿2例,皮下血肿1例,大便隐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对照组颅内血肿1例,皮肤瘀斑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短期内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有效改善脑神经功能状态、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旺;陈喜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白芍总苷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白芍总苷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6~2011年1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柳氮磺吡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白芍总苷胶囊,连续治疗6个月,随访期间,对患者进行血沉(CRP)及C反应蛋白(CRP)测定,比较两组患者CRP、ESR指标变化,同时观察患者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数、扩胸度及Schober试验.结果 两组患者ESR、CRP指标均出现下降,观察组患者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数、扩胸度及Schober试验等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芍总苷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邹世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恢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18例进行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例,由护理人员全程陪同,对照组6例患者自行配合检查,比较术中依从度和术后疼痛程度.手术过程观察组依从性好的为100%,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疼痛较轻,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对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提高成功率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程善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