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护理观察

刘秧妹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脑出血, 系统性护理
摘要:选择于2007年7月~2011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5例,在给予其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系统性护理,观察护理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和预防措施.在治疗和护理后,全部患者恢复良好33例(73.33%);中度残疾6例(13.33%);重度残疾4例(8.89%);死亡2(4.44%),护理效果较好.合理的治疗以及科学有效的系统性护理对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在腓动脉穿支岛状皮瓣设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在腓动脉穿支岛状皮瓣设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2年6月收治61例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足踝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应用超声多普勒探测血流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1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术前未应用超声检测皮瓣血管;观察组术前经多普勒血流探测并测出其速度及波形.结果 观察组术中测得穿支动脉起始处内径平均为0.92±0.21 mm,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平均为0.18±0.07m/s,皮瓣筋膜蒂长度平均为8.31 ±3.34cm,皮瓣成活30例,成活率为100%,术中测得皮瓣筋膜蒂长度为5.13±2.42cm;对照组皮瓣成活27例,成活率为90%.两组皮瓣筋膜蒂长度及皮瓣成活率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能够选择一定流速的腓动脉穿支作为血管蒂,能够显著提高皮瓣成活率.

    作者:叶琪毅;唐亚飞;林敬富;郭浩;刘文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脑发育不良患儿内科康复护理

    选取我院在2008~2011年间收治的79例脑发育不良患儿,79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方法对患儿在内科康复期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患儿在内科康复期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经过护理,两组患儿的病情均有所改善,得到有效控制,观察组43例患儿,显效23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对照组36例患儿,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5%.在对脑发育不良患儿内科康复护理的过程中,采用精心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儿病情的改善帮助较大,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幽门螺杆菌阳性的168例胃溃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年龄将168例患者分成两组,年龄>60岁组的患者82例为老年组,年龄<59岁的患者86例为中青年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消化性溃疡症状的缓解情况,溃疡愈合率及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中青年组的临床症状缓解率、溃疡预后率及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明显好于老年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 应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明显,但中青年的疗效要优于老年人.

    作者:曾湘晖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黄连阿胶汤治疗更年期失眠的临床体会

    以50例更年期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接受黄连阿胶汤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方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所缓解.其中,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两组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黄连阿胶汤治疗更年期失眠症,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西医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麦秀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B型钠尿肽对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鉴别心源性或非心源性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心内科心源性疾病伴呼吸困难患者25例(NYHA心功能Ⅲ级18例,NYHA心功能Ⅳ级7例),非心源性疾病伴呼吸困难患者2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测量3组心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浆BNP,比较BNP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LVEF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非心源性疾病呼吸困难组、心源性疾病呼吸困难组心脏LVEF分别为(60.82 ±5.53)%、(55.92 ±5.62)%和(40.25±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源性疾病呼吸困难组与对照组和非心源性疾病呼吸困难组之间血浆B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非心源性疾病呼吸困难组间血浆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NP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血浆BNP浓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和LVEF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能成为鉴别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指标.

    作者:黄杰雄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发作期偏头痛与高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明确发作期偏头痛与高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6月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门诊及住院偏头痛患者87例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偏头痛患者8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清血脂检查,采空腹静脉血进行检查,明确发作期偏头痛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中TG、TC、LDL-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TG、TC、LDL-C水平升高例数分别为35、25及27例,与对照组TG、TC、LDL-C水平升高例数16、12及11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监测血脂变化,明确了偏头痛发作与血脂的关系,对预防发作、防止脑卒中及心血管疾病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魏国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针药并用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70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7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分期针刺结合中药治疗的方法;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针刺结合西药的治疗方法,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85.7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分期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能够明显提高疗效,为探讨治疗周围型的佳治疗方案提供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唐成洋;张怡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恢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18例进行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例,由护理人员全程陪同,对照组6例患者自行配合检查,比较术中依从度和术后疼痛程度.手术过程观察组依从性好的为100%,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疼痛较轻,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对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提高成功率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程善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药疗法联合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微创穿刺引流术,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辅助中药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达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达4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化或死亡方面,试验组为12例,对照组为28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疗法联合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中可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海洋;吕杰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预防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致口腔溃疡的护理干预措施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5例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21例患者,经常规护理干预,口腔溃疡控制总有效率为71.4%;观察组24例患者,经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口腔溃疡控制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致口腔溃疡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减轻口腔溃疡的发病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盛开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药炮制方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我院进行中药治疗的患者100例,采用经过炮制之后的含有不同成分的药物,如苷类、鞣质、生物碱以及挥发油等成份,患者服用之后,对其临床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中药经过炮制之后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中含苷类的中药具有100%的总有效率;含有生物碱的中药具有96.0%的总有效率;含有挥发油的中药具有94.0%的总有效率,而含有鞣质的中药则具有90.0%的总有效率,经过炮制之后,所有药物降低了毒性.对中药进行炮制,实现对中药材的加工和处理,将其应用在临床上能起到很大的疗效,且经过炮制能大大降低药物中的毒性、减少副作用的产生.

    作者:龚建华;孔凡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拉莫三嗪联合氟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拉莫三嗪与氟西汀联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56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拉莫三嗪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拉莫三嗪与氟西汀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抑郁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和TES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期间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拉莫三嗪与氟西汀联合对患有难治性抑郁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郑小泳;文春光;吴伟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氟尿嘧啶大分子前体药物肿瘤靶向研究进展

    分析近几年关于氟尿嘧啶大分子前体药物肿瘤靶向的研究进展,并以载体为分类展开讨论.提出大分子前体药物研究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目前已有多种大分子载体可应用于氟尿嘧啶大分子前体药物,且具有良好的性质,但为了能在临床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还需要近一步的药代研究.

    作者:周俊;陈育红;黄祖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翼状胬肉的手术治疗及护理

    51例翼状胬肉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结果15例采用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或转移术,复发率约为12%,其中有1人再次复发.36例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身结膜瓣移植术,复发率约为5%.翼状胬肉无论采用何种手术方法,都具有复发的可能.选择有效的手术方法,精心的术前准备、正确的术中配合、良好的术后护理和注意事项能降低手术的复发率.

    作者:沈太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支原体肺炎不同给药方法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不同给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2011年间收治的6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试验组30例患者静脉注射红霉素2w后口服希舒美巩固2w,对照组30例患者口服希舒美4w,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随访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w后试验组痊愈16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痊愈10例,总有效率76.66%;治疗结束后对照组平均费用825.5±23.5元,试验组平均费用527.5±23.5元;随访两组患者发现对照组30例患者痊愈后2个月内有7例(23.34%)发生呼吸道感染,而试验组仅3例(10.00%);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红霉素静脉点滴2w后口服希舒美巩固2w治疗支原体肺炎显效快、治愈率高且治疗彻底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2008年1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思维独立与家属共同实施并完成健康教育,根据收治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结果住院时间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使患者血糖值更趋于稳定,提高了对糖尿病的认知能力,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杨蕾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护理观察

    选择于2007年7月~2011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5例,在给予其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系统性护理,观察护理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和预防措施.在治疗和护理后,全部患者恢复良好33例(73.33%);中度残疾6例(13.33%);重度残疾4例(8.89%);死亡2(4.44%),护理效果较好.合理的治疗以及科学有效的系统性护理对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刘秧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进展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科常见结缔组织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少数会累及神经系统.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治疗HSP.HSP作为一种全身性血管炎,对患儿造成的损害为严重,预防胃、肾脏损害显得尤为重要.在临床用药上,传统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近几年,低分子肝素钠作为一种高效抗凝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抗凝治疗中,并以其较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受到广泛关注,在治疗过敏性紫癜症状时,其有效地预防肾脏损害等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志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中的应用

    选取我院2008~2011年收治的78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将7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儿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情况进行跟踪观察.经过对患儿实行精心的护理,两组患儿的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41例,显效24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有效率90.2%,对照组37例,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有效率78.4%.在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疾病的过程中,对患儿实行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因此,舒适护理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珊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知情同意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0.8~1ml,bid,连续治疗14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两组患者在入院时C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d、14d后C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1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基本痊愈12例,显效14例,总有效率为74.3%;对照组基本痊愈9例,显效13例,总有效率为62.9%.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观察组颅内血肿2例,皮下血肿1例,大便隐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对照组颅内血肿1例,皮肤瘀斑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短期内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有效改善脑神经功能状态、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旺;陈喜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