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卒中单元

刘建辉

关键词:卒中, 卒中单元
摘要:卒中单元(SU)是针对急性卒中病人综合性治疗和康复的医疗单元,是国际上对急性脑卒中治疗模式的趋势.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卒中单元能有效地降低急性卒中病人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卒中后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线粒体基因异常糖尿病临床预报的探讨

    目的拟建立基因序列检测的糖尿病(DM)临床预报方法.方法对104例糖尿病患者和50例正常无DM家族史对照者,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3161~3610基因片段直接测序.结果104例DM患者有2.88%同时出现mtDNA3497C→T、3571C→T点突变,和3290T→C点突变;1.92%出现3421 G→A基因突变.D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3497 C→T、3571 C→T位点同时突变,或同时合并其他基因突变;3316 G→A位点突变合并3290 T→C或其他错义基因突变时与DM有关.

    作者:崔之础;王粹芳;杨玲;白沂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乳腺导管扩张症62例临床病理分析

    对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62例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折,发现乳腺导管扩张症好发于经产妇,术前诊断困难,病理常规及快速冰冻切片诊断是确诊的唯一方法,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咏梅;周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纳洛酮早期应用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治疗时间窗与临床疗效关系.方法随机将符合标准的HIE病例分为治疗组(15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分为4个亚组,分别于生后6~8、9~10、12~24、24~48小时应用纳洛酮治疗,对照组不用,其他治疗方法相同,观察各组疗效.结果轻度HIE纳洛酮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而中、重度HIE纳洛酮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于生后6~8小时应用为佳时间.结论早期应用纳洛酮能有效改善新生儿中、重度HIE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徐桂芳;孙文庆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卡维地洛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34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EH伴LVH患者,服用卡维地洛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测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CⅣ).并与对照组(28例)比较.结果卡维地洛治疗12周,LVMI明显改善,治疗前除血清CⅣ外,PCⅢ、HA、LN在EH伴LVH组均高于对照组,治疗12周后,PCⅢ、LN下降明显(P<0.01),PCⅢ、LN与LVMI呈正相关(P<0.05).结论卡维地洛可以减轻EH患者LVH,同时减少心肌纤维化程度.

    作者:晁银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红霉素硬化疗法在非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现状

    红霉素的化学刺激作用一直被视为药物不良反应,近年通过对这一副作用进行深入的实验研究和临床验证,成功地用于许多难治性疾病的硬化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红霉素的硬化治疗新用途的国内外现状加以介绍.

    作者:程书权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IGF-Ⅰ对心力衰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Ⅰ)是属于胰岛素家族的一种多肽.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生理功能.在心力衰竭时,维持心脏结构、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促进心肌细胞增殖和肥大、增强心脏功能等病理生理过程.现就IGF-Ⅰ对心力衰竭心脏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李灏;何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儿隐性铁缺乏症

    目的了解小儿隐性铁缺乏症(LID)的患病率、危害性和对其每周1次补铁的疗效.方法对619名幼儿园小儿调查有无多动等症状和测定血清铁蛋白等实验室指标.比较每日补铁和每周1次补铁对实验室指标与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与结论(1)小儿LID与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分别为36.67%和19.55%,二者之比约为2:1;(2)LID妨碍小儿行为与智能发育,降低消化与抵抗能力;(3)对LIK每周1次补铁疗效肯定并易被接受.

    作者:汤福广;李鼎;汤冬菊;罗文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街头无偿献血者初定血型错型原因分析

    对2002年2月~2003年5月在街头无偿献血者进行初定血型(正定型),在实验室进行确定血型(正反定型).结果43183例无偿献血者中初定血型错误为90例.90例错型中有4例是因为弱抗原的存在所致;90例中33例(36.7%)主要为工作人员判读结果时技术不熟练、工作时不够认真仔细所造成;另有53例主要为试剂保存不当所致.

    作者:朱红芹;高美霞;毛平;刘衍春;纪云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慢性软组织损伤50例治疗体会

    对50例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采用封闭、理疗、针刀综合治疗.结果不同程度的疼痛减轻或消失,恢复功能.有效率98%.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综合治疗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良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马新波;吴亚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滴金法同步检测甲、乙、丙型肝炎病毒免疫标志物方法学建立及评价

    目的建立司步检测甲、乙、丙型肝炎病毒免疫标志物的金免疫渗滤法(GIFA)的实验方法,并对其性能作评价.方法采用胶体金作为免疫示踪物,标记羊抗人IgG单克隆抗体,将相应的病毒抗原HAV-Ag、HBo-Ag及HCV-Ag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薄膜表面,标本中所含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后,加入金标记抗体,即可在薄膜表面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斑点.结果自制的GIFA纸条法检测645份血清标本,与ELISA、RIA法作对比,符合率分别为97.4%、96.9%、10001%,低检测浓度分别为2ng/ml、1ng/ml、1ng/ml.结论本实验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操作简便.

    作者:王小晋;吴昀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口服汇瑞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轻中度感染的疗效观察

    对慢性支气管炎轻中度感染患者102例采用口服汇瑞克治疗,并与口服阿莫西林98例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61.22%,P<0.05.汇瑞克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轻中度感染的理想抗菌药物.

    作者:喻明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腹部横切口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

    对638例妇产科手术实行下腹部横切口皮下缝合法,结果均获Ⅰ期愈合,无1例出现腹壁切口感染及其它并发症,且具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无需拆线等优点.

    作者:何爱香;陈玉莲;邹丽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宫旁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240例

    妇科门诊慢性盆腔炎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丁胺卡那、丹参、地塞米松等联合宫旁注射;对照组:青霉素+丁胺卡那+甲硝唑静滴.结果宫旁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240例,有效率97 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87%(P<0.05).应用丁胺卡那、丹参、地塞米松等宫旁注射是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慧玲;冯正录;王惠琴;张春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317例胎儿脐带绕颈临床分娩结局分析

    对317例脐带绕颈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对照组比较其对产程、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的影响.结果产程中脐带绕颈组第一、二产程明显延长;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增高;剖宫产率明显增加.对脐带绕颈者加强产前产时监护,正确处理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可降低脐带绕颈造成的不良结局.

    作者:黄映春;屈洁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MDS转化为ANLL-M4并恶性淋巴瘤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54岁,自1999年10月出现乏力、面色苍白1个月余就诊.血常规:白细胞6.3×109/L中性粒细胞0.60,淋巴细胞0.31,单核细胞0.06,中性中幼粒细胞0.01,中性晚幼粒细胞0.02,血红蛋白55g/L,血小板149×109/L.两次骨髓穿刺结果类似: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0 015,早幼粒细胞0.06,可见多分叶、环形核及双核杆状粒细胞,晚幼杆状粒细胞巨幼样改变.

    作者:程洪波;罗敏智;张胜敏;王晓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就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简述.

    作者:龙建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取得了极大进展,现就其免疫调节作用的特点、机制、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张翼鷟;达万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脑胶质瘤的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新进展

    综述了脑胶质瘤的血管生成新理念及与VEGF、bFGF等因子的关系,叙述了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新策略、新途径.它必将是治疗胶质瘤的一条新路,但仍有不少问题.

    作者:刘泉开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的循证医学

    肺栓塞是一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常见病.尽管抗凝治疗已经被公认为肺栓塞的标准治疗,但由于溶栓治疗能够快速溶解血栓,故被认为是一种更理想的治疗选择.30年来很多试验对此作了针对性的研究,但结果存在争议,在这篇文章里,笔者主要对期间的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作一回顾和总结.

    作者:邹治鹏;何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鼻咽癌患者鼻咽分泌物和血清TNF-α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鼻咽分泌物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例健康对照者和 43例鼻咽癌患者的鼻咽分泌物和血清样本,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TNF-α含量.结果对照组鼻咽分泌物含量1295±4.62fmol/ml、血清为15 43±4.25fmol/ml;鼻咽癌组鼻咽分泌物含量为34.68±14.03fmol/ml,血清为49.03±15.30fmol/ml.鼻咽癌组鼻咽分泌物和血清中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鼻咽癌患者鼻咽分泌物和血清中TNF-α含量高于正常人,其含量呈同步升高,司时进行二种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可提供帮助.

    作者:邓玉丽;刘秀芊;崔德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