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按按揉揉能治病穴位按摩自己做

林中星

关键词:穴位按摩, 五脏六腑, 奇经八脉, 不适症状, 中医科, 专家, 指尖, 推拿, 门诊, 联系, 机关, 服务, 方法
摘要:穴位就像是一个个小机关,联系着我们的五脏六腑,奇经八脉.随着指尖在肌肤上轻轻起舞,各种不适症状也慢慢消失.穴位按摩,不仅仅是在中医科、推拿门诊才能享受的服务,依照专家的指导方法,找准穴位,人人都能成为自己的穴位按摩师.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常生宽容欢喜心

    有一个年轻的女孩,在说起自己的祖母时,露出一副困惑的表情.她说祖母平时都吃素,还经常去听师父念经,外人都以为这个老人应该是性情平和的.但实际上家里人都清楚,她的祖母脾气很大,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和家人争执不休,家人念她年岁高,不敢和她争吵,但却深受其苦,因为老人脾气反复无常,刚才还好好的,一会儿又变得怒气冲冲.

    作者:释秋离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穴位按摩可改变女性肤色

    很多人尤其是35岁以后的女性脸上会出现黄褐斑或其他色素沉着斑点,使面部肤色变得晦暗.

    作者:柳依依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周伟童:你可以不性感,但不能不时尚

    她是一个很有灵气的模特,在竞争激烈的模特界,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小女孩能跻身模特界首席名模的位子,除了灵气十足之外,更多的是她的努力和拼搏.

    作者:赵继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科学对待中医按摩

    中医按摩学是我国古老中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与中药、针灸并列为中医的三大形式.其理论基础是经络腧穴学说,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经路.

    作者:钱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按摩巧治常见病

    生活中,我们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病,这时我们不妨试着用按摩,看看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

    作者:徐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慎用安眠药,慎对失眠

    中国有句古话:能眠者,能食,能长生.那么失眠了,怎么办呢?很多人首先想到了安眠药物.但是安眠药物只能暂时缓解失眠症状,而且,滥用安眠药还会加重一些药物因素所引起的失眠,甚至诱发精神抑郁等更加严重的精神疾病.

    作者:方震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大药逞神勇,承山灭顽湿

    第一次见识承山穴的神威,还是我在学校学中医的时候.当时,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我们的教室在地下室里,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出来了,我感觉两腿像灌了铅似的,不想动,身上很疲倦,脑袋也感觉大了、木了,昏昏沉沉地抬不起来.一连好几天都是这样.

    作者:武国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按一按不再失眠

    头面按摩法具有醒脑提神、镇静安眠、降压止痛、治疗眩晕、润肤养颜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头痛、失眠症、内耳眩晕症.头面按摩,只需端坐按摩以下穴位即可收效:

    作者:陈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胃肠不适试着按按胸背

    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生气发怒,有些人会气得胃疼,于是赶快揉揉肚子,如果症状没有缓解,山东省立医院按摩科主任王海泉建议,不妨按按胸背.因为,虽然是胃疼,但病根是肝,情绪郁怒,紧张焦虑,造成肝气郁结,肝木克脾,脾胃受损.此时,主要是疏肝理气,使经络畅通,胃自然就不疼了.

    作者:童可心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扳足尖疗咳嗽

    在一般情况下,对轻度而不频繁的咳嗽,无须应用镇咳药.但较严重的无痰而剧烈的干咳,或有痰而过于频繁的剧咳,不仅影响休息和睡眠,还会增加体力消耗,甚至会导致呼吸、心血管、胃肠道、泌尿生殖、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等系统的并发症.所以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绝不可小视,应该适当地应用镇咳药.需注意的是,镇咳药分为多种,需要仔细辨别咳嗽病因,进行有效的治疗.

    作者:赵文心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前列腺按摩能否自己来

    前列腺按摩究竟能不能在家里自己做?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泌尿外科的主任医师张亚强认为,通过自我按摩前列腺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确有一定的疗效,但并非人人适用,如果盲目按摩,反而会加重病情.

    作者:胡卫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按摩治疗黄褐斑

    坚持按摩一些穴位能帮助治疗面部色斑,如三阴交、阴陵泉、地机、膻中、关元、气海、肾俞、足三里和脾俞9个穴位.此外,还需要按摩长斑的地方.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阿是穴,也就是哪里有病哪里就有穴位,对于色斑也是这样.产生色斑的地方往往血液循环不好,按摩就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从而淡化色斑.如果配合针灸效果会更好.

    作者:韩世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不可少

    心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主要针对两类人群,一类是心脑血管已经出现问题的患者,比如有心肌缺血、心绞痛、脑供血不足等,通过二级预防防止出现心肌梗塞、脑梗塞等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另一类是已经发生过心梗、脑梗经过治疗好转的患者,通过二级预防防止再梗塞.

    作者:金钟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儿童应如何服中药

    孩子生病时,越来越多的家长求助于中医.因为相比西药而言,尤其是抗生素,中药的副作用要来得更低一点,也更为安全一点.但需要注意的是,儿童服用中药也有很多讲究,不能与成人用药相混淆.

    作者:谷万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夜间尿频按摩改善

    有些男士步入中老年期后,由于以往生活和饮食调摄不当,又缺乏锻练,引起肾气虚弱,使前列腺增生,常常出现夜间尿频的症状,影响正常睡眠而增添烦恼.笔者经过多次实践,摸索出一种按摩方法,对减轻夜间尿频的症状,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作者:吕常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润肺,除了梨子,还有瑜伽

    转眼,秋已来临.萧瑟的秋风带来了秋高气爽,也带来了天干物燥.秋季,从中国传统养生角度来看,属燥,燥胜则干,肺为娇脏,怕燥,而燥气又易伤肺,所谓燥气通于肺.所以秋天易肺燥阴亏,经常会觉得口干鼻干、咳嗽、便秘.因而,秋天需要润肺.

    作者:陈蕙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得了颈椎病不要随便按摩

    如果你是长期对着电脑或经常伏案工作,是否会感到,在工作过程中,颈部总是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让你有很不舒服的感觉?对了,正是因为长期的伏案工作,容易导致颈部劳损,从而加速了颈椎的退化.因此,临床上颈椎病的发病率较高.

    作者:罗坚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医是个宝,按摩少不了

    有人说中医没什么用,还是西医好;还有人说中医就是好,希望能够引起重视并发扬光大.公说公理,婆说婆理.各执一词.中医到底有没有用?我说有用,不仅有用,而且起的作用很大.其实人们这些年来关于中医的争论,都没有多大意义.无论孰优孰劣,都各有千秋.中医有中医的好,西医有西医的妙.数千年来,我们的祖祖辈辈靠中医一代又一代繁衍下去.可以这么说,没有中医,就没有中华民族.

    作者:赵继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打呼噜与慢性咽炎有关系吗?

    打鼾就是人们常说的打呼噜,打鼾的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一、生理性打鼾是正常人睡眠时候体位不合适,枕头过高或过低,或由于身体过度疲劳、饮酒、咽部肌肉松弛度增加,舌体后坠等造成的.老年人咽肌松弛,肥胖者脂肪堆积,使软腭振动增大,或呼吸时的气体阻力及心脑血管病、肝肾疾病、代谢障碍等全身性疾病导致的鼻腔、咽腔狭窄,软腭的形态、活动异常引起打鼾.

    作者:毕宝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胃痛如何选择中成药

    中医认为,胃痛可由寒邪犯胃、饮食停滞、肝胃气滞、肝胃郁热、瘀血阻滞、胃阴不足、脾胃虚寒等因素所致.中医对于胃病的治疗,一般以汤药的治疗效果为好,因为汤药能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的不同,所处环境、季节、气候的差异作灵活的加减变化,但有些人因煎煮不便等原因而改用中成药,也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福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中华气功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