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汉;黄映晖;张爱兰
1992年12月~1999年5月,我院外科共收治胸外伤多发性肋骨骨折35例,其中 18例(51.4%)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23~66(平均45)岁。致伤原因: 车祸伤10例,坠落伤4例,挤压伤3例,打击伤1例。肋骨骨折3~8(平均6)根,其中9例出现 连枷胸。18例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肺挫伤,其中5例为双侧肺挫伤。并发血胸和/或气胸13例 ,其中双侧血气胸2例,合并其它脏器的创伤为:颅脑伤7例,脾破裂3例,肝破裂1例,肾挫 伤2例,多发四肢骨骨折及其它部位骨折11例。临床表现:本组病人因伴有胸部及其它部位 的损伤,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但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PaO2均小于 60mmHg,已达呼吸衰竭标准。9例病人有明显的反常呼吸。1.2 治疗方法与结果 所有患者在伤后1~72小时予以机械通气治疗。其中2例因创伤性休 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衰在急诊室立即予以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4例全麻手术后继续予 以机械通气;2例分别因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和肝破裂修补术,术后1小时和72小时出现严重的 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再次实施机械通气。机械通气使用的呼吸机为Bird?8400型和Eviata 型两种,通气模式采用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IMV)+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治疗过程中根据 血气分析结果随时调整呼吸机工作参数,使动脉血气pH值和PaO2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本组 中有11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2例行双侧胸腔闭式引流术。本组18例中死亡3例,死亡原因均 为合并有颅脑损伤的多脏器功能衰竭(MOF);15例治愈病人中,呼吸机应用时间为5~20(平 均11)天。
作者:杨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癌基因mdm2和p21H-ras在骨巨细胞瘤 (GCT)中的表达及与GCT病理分级和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 学方法检测mdm2和p21H-ras在52例GCT(GCT按Jaffe分级:Ⅰ级15例、Ⅱ级25例、Ⅲ 级12例)中的表达。结果 18例mdm2表达呈阳性,阳性率34.6%,7例p21 H-ras表达呈阳性,占13.5%。其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均无显著性相关(P值分别为0 .871;0.658)。mdm2和p21H-ras在复发和无复发的病例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5% 、25.6%和23.1%、10.3%。 两者同时阳性表达的有3例,mdm2和p21H-ras同时过表达 与GCT病理分级无显著性相关(P=0.757),而与其复发有显著性相关(P=0.041) 。结论 mdm2和p21H-ras在GCT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而与其复 发有关。
作者:廖瑛;田英;何淑雅;贺丽萍;周秀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69岁,因反复晕厥3月入院。3月前患者在家中行走时突感心悸、胸闷、 继之意识丧失,摔倒在地,头枕部头皮裂伤,约1分钟后苏醒。3月来上述症状反复发作4次 ,均伴意识丧失,发作持续时间几十秒至3分钟。外院住院发作时心电图:Ⅲ°房室传导阻 滞(Ⅲ°A-VB),室性逸搏心律(心室率14~20次/分钟)。入院时血压130/80mmHg,心率80次 /分钟,律齐。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入院后给改善心肌营 养代谢药物治疗,未用抗心律失常药。入院2周,患者卧床休息时又突发意识丧失,抽搐, 心电图示:Ⅲ°A-VB,心室率15~19次/分钟,经胸外心脏挤压及药物抢救恢复。8小时后 为患者行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在安置术同时经右股静脉分别穿刺送入2根4极电极至右心 为患者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窦房结恢复时间1200ms,心房起搏180次/分钟,频率仍能 1∶1下传心室;希氏束电图:AH?100ms,HV?45ms。结果表明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均正常 ,故晕厥原因推理当属在CRBBB的基础上并发了间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作者:郑亚西;刘志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985年Hauer率先应用内镜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SEPS)治疗下肢静脉性 溃疡,该手术的优点很快地被外科医生接受并成为标准的手术方式。我院近期应用SEPS治疗 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10例,近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0年2~7月收治10例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病人,其中男8例,女2例,年 龄46~72(平均61)岁,溃疡病程5月~2年,10例病人均有下肢酸胀,小腿部浅静脉曲张蛇行 ,足靴区色素沉着,活动性溃疡4例,愈合性溃疡6例,溃疡直径2~5cm,且其中6例有患侧 小腿部肿胀。10例患肢均行下肢静脉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浅静脉曲张、股浅静 脉第一瓣膜功能不全伴倒流,用袖带加压和释放试验检查交通支静脉,其腔内均有双向血流 ,证实为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1.2 手术方法 术前确定穿剌位置和超声定位交通静脉数量和位置,并作好标记。在硬膜 外阻滞麻醉下,抬高患肢,患肢股部用压脉带驱血并把压力维持在250~300mmHg。病人仰卧 患膝抬高和弯曲,在月国绉褶下方10~12cm 和胫骨内 侧约4cm处作1.5cm横切口,分离皮下脂肪组织,暴露深筋膜后切开1cm,插入腹腔镜穿刺鞘 转换棒轻柔地钝性分离深筋膜下间隙达内踝处,再用带气囊导尿管插至内踝处,气囊内注入 20ml生理盐水,使气囊扩张后,向近侧牵拉,在筋膜下形成一个操作空间。自切口处置入10 mm腹腔镜穿刺鞘至深筋膜下间隙注入CO2气体,维持CO2充气压力25~30mmHg,然后置入 腹腔镜摄像系统,直视下在此切口的内下方6cm处另作一个5mm皮肤切口,穿刺入5mm穿刺鞘 至同一间隙内,在电视监护下,用分离钳分离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暴露出交通静脉,用钛 钉夹闭所有看到的交通静脉并予以切断。退出手术器械后,用丝线缝合切口,患肢加压包扎 。同时按标准的手术方法行股浅静脉第一瓣膜缩窄术和曲张浅静脉抽剥术。1.3 结果 术后肢体症状和浅静脉曲张消失,10例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在术后27~41(平均 32.8)天愈合,术后2例出现小腿部血肿,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3例有小腿内侧皮肤感觉障碍 。
作者:曾和平;叶古祥;杨力;姜卫庆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 本组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20~60岁。胰腺外瘘因外伤后2例,坏死性胰腺炎坏 死组织清除术后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2例,胰管结石切开“T”型管引流1例,胰腺假 性囊肿外引流2例。采用全身和局部治疗,包括禁食,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全肠外营养(TPN) ,抗感染,局部引流冲洗,静脉点滴甲氰咪胍0.6g,qd,皮下注射善得定0.1mg.q8h,8~20 天为1疗程。结果9例中,8例经传统方法和善得定等综合治疗后,胰液量显著减少,经2~3 周后胰瘘愈合;1例胰管结石手术后,经综合治疗,胰瘘的引流量虽明显减少,但不能自愈 ,1年后胰管造影显示主胰管有梗阻,造影剂不能流入肠管内,后采用胰瘘管、空肠Roux-Y 吻合术后痊愈。
作者:毛龙细;朱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自1997年5月以来应用胞必佳腔内注入治疗癌性胸腔积液,取得较为满意 的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院1997年5月以来住院的59例晚期癌症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男41 例,女18例。年龄63.7±5.6岁。其中肺癌47例(鳞癌20例,腺癌18例,小细胞未分化癌8例 ,肺泡细胞癌1例),乳腺癌术后4例,肝癌3例,恶性淋巴瘤1例,胃癌术后1例,骨肉瘤1例 ,原发恶性胸膜间皮瘤2例。大量胸腔积液21例,中等量33例,少量5例。均经B超、X线或CT 检查,组织病理确诊,至少一次胸液中找到脱落癌细胞。1.2 治疗方法 (1)尽量排尽胸液:大量积液采用置管引流排液,选择患侧腋后线7~9肋间 ,置入猪尾管或以中心静脉埋管替代,接静脉输液器缓慢滴排胸液,一般于1~3天内排尽。 中等量以下积液采用穿刺抽液: B超定位后,由穿刺针穿刺抽吸,尽量抽尽胸液。(2)胸腔 内注入胞必佳:排尽胸液后,由置入的细管或抽液的穿刺针,先向胸腔内注入2%利多卡因5m l以减轻局部刺激疼痛,然后注入生理盐水20ml+胞必佳400μg,后注入地塞米松5mg以减 轻发热等副反应。注药后,左右侧卧变换体位至少各3次,使药液均匀地与胸膜接触。(3) 给药周期:每周复查B超及X线检查。完全吸收者,停止治疗;仍有胸液者,再次排液后胸腔 内注入相同剂量的上述药物。连续3次治疗仍未吸收者,不再继续给药。1.3 观察方法 根据每周复查情况,记录胸液消长及B超、X线表现。并于治疗开始前和治 疗结束后分别抽血,以流式细胞仪检测 T细胞亚群改变情况。治疗有效者,门诊随访 1年 ,分别记录3月、6月、1年胸液复发情况。
作者:崔恩海;邱东华;陶德莹;王斌;陈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肾实质内的瘀滞是各种肾脏病发展过程的重要一环,且病程越长,瘀滞越显 著。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各种肾脏病发展中,存在着凝血酶活化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出现血 小板凝集,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纤维蛋白血症增高等变化,对肾脏进一步造成损害。我们对 肾病综合征具有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者应用降纤酶治疗,并对药效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21例均符合诊断 标准。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35±15岁。3月内大手术者、脑血管意外、活动性消化道 溃疡、内源性出血倾向及对本药过敏者不列入本研究之内。对照组20例,应用精制蝮蛇抗栓 酶,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相匹配,具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血纤维蛋白原>4.0g/L的肾病综合征病人应用降纤 酶(降纤酶由大连高新生物制药公司提供),方法为降纤酶5U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 qd,用药时间1~3天。对照组给予精制蝮蛇抗酶1.5U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qd,用药 7天。两组均于用药前后抽血查血纤维蛋白原。1.3 统计学处理 治疗前后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作者:李俊芳;程立新;李晶;徐玉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在外科病人中仍不少见,占外科住院病人死 亡的3%[1]。近年来,PE的治疗己取得不少进展。治疗的主要办法是抗凝、溶栓、 去栓。急性PE的治疗基本方案见附图。1 抗凝治疗 对于稳定的PE病人,现代治疗主要依赖肝素,这能防止进一步血栓形成,同时允许 内源性纤溶的发生。未分馏肝素的用量和给药方法,一般为100~200U/kg,每24小时3万U, 连续静脉滴注。间歇给药比连续用药出血的危险大。近提倡间断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LMWHs)治疗PE,以取代静脉用药。一组612例稳定的PE病人, 随机分配到每天一次皮下注射固定剂量的替噻肝素(Tinzaparin)或静脉滴注未分馏肝素治疗 ,两组同时也用华法林治疗,结果表明,在8天和90天两组血栓栓塞复发、出血和病死率间 无差异[2]。另一组102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病人(1/3有PE)随机分为用固 定剂量皮下注射雷维肝素(Reviparin)或未分馏肝素治疗,结果两组间的复发病死或严重出 血率无差异[3]。在肝素治疗的头3天内应开始应用华法林。因为延迟给药可能会增 加住院时间和复发率。矛盾的是,华法林治疗的头24小时,会发生暂时性高凝状态,但肝素 不应中止直到国际正常化比率在治疗范围(2.0~3.0)内至少2天。有关华法林化的理想的 持续时间有争论。一组897例病人(107例有PE)随机研究表明,6周比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高2 倍,但严重出血发生率两组无差异[4~5]。712例静脉血栓栓塞的病人随机分配到4 周或3个月华法林治疗组,结果表明3个月治疗的病人复发率和治疗失败率明显低,但有一亚 组即术后PE和DVT的病人治疗失败率和复发率低(3%),4周和3个月治疗组无差异,由此作者 推荐,对于这些病人只需4周的抗凝治疗[5]。
作者:张跃;华积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终池持续引流对急性颅脑患者脑脊液(CSF)成 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终池持续引流组40 例,应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穿刺终池,留置深静脉留置管于终池持续引流CSF;对照组40例 ,应用常规腰穿放CSF的方法。结果 终池持续引流组第1天,前3、5天的C SF引流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第1天CSF中红细胞(RBC)及蛋白质(TP)的含量和 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3天及第5天CSF中RBC及TP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终池持续引流组无1例发生交通性脑积水,而对照组有2例因交通性脑积水行脑室 腹腔分流术。结论 终池持续引流能够更快降低CSF中有害成分的含量,减 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和脑损伤的程度,减少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机会。
作者:张卫华;梁兆煜;彭文辉;郭予大;陈保忠;马廉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沐舒坦针剂治疗早产儿肺炎的效果。 方法 按随机原则将63例早产儿肺炎病例分为沐舒坦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 ,对照组30例。结果 沐舒坦在改善症状、消除肺部罗音、血气分析恢复 正常、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治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本疗法效 果满意,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作者:王启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1999年2月~2000年9月,应用输尿管硬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对输尿管 结石进行原位碎石,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男9例,女15例。年龄17~69(平均40.3)岁。病程7月 ~10年,平均3.6年。输尿管结石左侧11例,右侧1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7例,中段3例,下 段14例,其中3例合并同侧肾结石,2例合并肾功能不全,6例合并输尿管结石下方息肉。结 石长径0.3~2.0cm,横径0.2~1.0cm。本组病人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4例经Eswl治 疗结石无效后改行弹道碎石术。1.2 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时取截石位,在液压灌注泵帮助下经尿道直视下插 入德国Wolf?F?8~9.8输尿管硬镜,先观察膀胱及双侧输尿管开口情况,高压喷流灌注法 扩张患侧输尿管开口,在输尿管导管(安全导丝)引导下插入输尿管硬镜至输尿管中,观察输 尿管及结石情况,自输尿管硬镜的工作通道中插入直径0.8或1.2mm弹道碎石探杆,使探杆与 结石直接密切接触,启动气压泵(气压控制在2~3个大气压)将结石击碎,较大的结石碎块用 取石钳取出,合并肾结石或粉碎后结石碎块进入肾内者加用Eswl治疗。术后放置输尿管导管 外引流或双丁管内引流并留置Foley管持续引流膀胱尿液。
作者:崔维奇;赵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精神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病程更趋延长,由于患者 的思维、情感、行为互不协调,缺乏自知力,当出现肠梗阻时,其诊断更需要医护人员的重 视。我院1988~1998年间共收治30例患动力性假性肠梗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现报告如 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22例,女8例,年龄62~84岁,患慢性精神分裂症10~44年,抗 精神病药物治疗10年以上(氯丙嗪或氯氮平,100~200mg/d),既往无腹部手术史,肠梗阻 病程7天至3周。诊断动力性肠梗阻28例,误诊机械性肠梗阻2例。非手术治疗28例,手术治 疗剖腹探查,肠腔减压2例。死亡1例。
作者:李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 受体(sIL-2R)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58例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32例胃良性疾病患者(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患者2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6例 )及3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sIL-2R水平进行检测;同时检测了胃癌及胃良性疾病者活检组织中 sIL-2R的浓度。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sIL-2R(U/L)为911±179,明显高于 胃良性疾病者(303±20)和健康体检者(301±15),P<0.001。胃癌组织中sIL-2R为934 ±197明显高于胃良性疾病胃粘膜组织(311±20),P<0.001。胃癌按Ⅰ~Ⅳ级分期的不 同,sIL-2R在血清和组织中逐渐增高,且各期之间进行比较均P<0.001;其中Ⅰ期(11 例)、Ⅱ期(10例)、Ⅲ期(22例)术后血清sIL-2R明显下降(各自P<0.001);而Ⅳ期患者( 15例)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且有所增高;手术切除组(46例,根治或姑息手术)术后sIL-2R明 显降低(P<0.001),而探查者或胃空肠吻合术者(12例),术后血清sIL-2R反而增高。结论 动态观察血清及组织sIL-2R的变化可作为胃癌的诊断、手术方法的选 择、疗效评价及预后监测有意义的参考指标。
作者:熊枝繁;邓长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MMPs和TIMPs调节ECM的分解和合成,参与体内多种生理、病理过 程。在子宫内膜中呈周期性变化,与月经形成和胚胎种植有关;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 种植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关注;MMPs的异常升高参与妇科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作者:李彦博;唐齐华;吕忠士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笔者近年来用家用保健治疗仪治疗腰痛120例,获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中,男61例,女59例;年龄16~85岁,其中16~39岁44例,40~ 60岁51例,61~85岁25例;病程短1天,长3年,其中15天内40例,1~4个月30例,6月 ~1年40例,2~3年10例。发生于左腰者35例,右腰者32例,腰椎者53例;其中腰肌劳损50 例,腰棘间韧带损伤20例,腰椎退行性病变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2例,腰臀部筋膜炎18例 。1.2 治疗方法1.2.1 药液配制 独活60g、乳香30g、没药30g、川芎30g、当归60g、生草乌30g、生川乌3 0g、细辛30g、红花50g、桑寄生60g、川牛膝60g,透骨草60g、赤芍50g。将药捣碎浸入40° 白酒或45%酒精5kg中,装入容器内密闭,放置于阴凉干燥处,30天后启封过滤即成。1.2.2 穴位 阿是穴、肾俞、大肠俞、命门、腰阳关穴,每次选2个穴位,交替使用。1.2.3 操作方法 用长沙天健康复保健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STV-J型家用保健治疗仪,将 浸泡药液垫(沙布垫)放在腰部相应穴位上,再套上穴位器中两个电极板固定,启动定时(电 源)键,分别将脉冲调节器与近红外穴位器(热力)旋钮,顺时针方向,由小至大,直调至患 者耐受舒适为止,20~30分钟为1次,1次/日,6次为1疗程,休息2~3天后再行第2个疗程。 1~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作者:宋南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60岁。因发热、咳嗽1天于2000年1月13日入院。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 史。查体:T?38.5℃,BP?120/75mmHg,意识清,咽部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伴 充血,双肺呼吸音稍粗糙,心脏听诊正常,血WBC?9.8×109/L,N?0.83,L?0.17。胸 透示两肺纹理稍增粗。拟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青霉素640万U(皮试阴性);双黄连注射液 30ml加入5%GS?250ml中静脉滴注。半小时后患者出现寒战、烦躁不安,逐渐意识模糊,T? 41.5℃,BP?67.5/37.5mmHg。立即停止输液,给予氟美松10mg静脉注射,异丙嗪25mg肌肉 注射,0.1%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0.9%盐水500ml快速静脉滴注、吸氧、物理降温等处理, 约1小时后意识转清,血压升至112.5/67.5mmHg,体温降至38.5℃。第2天给予青霉素,病毒 唑静脉滴注,未出现过敏反应。
作者:王毅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D-二聚体(DD)的检测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检验项目,己被公认为是 目前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以及监测溶栓治疗等方面颇有价值的重要指标[1 ]。本文就近年国内外有关DD的研究作一综述。1 D-二聚体基本概念 业己发现,在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在水解纤维蛋白原后,即相继释放出纤维蛋白肽 A(FPA)和肽B(FPB),剩余部分为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SFM);在转谷酰胺酶的作用下,SFM转 变为纤维蛋白,继而血液凝固,其过程是在经过一系列交联后完成,此后所形成的纤维蛋白 性质稳定,一般不再溶解,但可被纤维酶所降解。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降解过程中逐渐 生成若干种多聚体,DD即是其特异的降解产物之一。因此,DD水平的增高,表明体内有纤维 蛋白血栓形成和纤溶发生,DD的含量变化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2]。
作者:张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科自1997年7月~1999年12月采用电话传送心电图监测系统对200例冠心病 患者进行656例次院外监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200例冠心病患者中男154例 ,女46例,年龄42~70(平均61.72±9.84 )岁。均经临床、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及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等检查证实,符合1979年WHO 冠心病诊断标准[1]。其中心绞痛129例(稳定性心绞痛5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73例 ,)陈旧性心梗71例(前间壁38例、前侧壁20例、下壁13例),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23例、 Ⅲ级69例、Ⅳ级8例。1.2 方法 采用珠海中立电子公司YJ-1000型电话传送心电图监测系统[智能式循环记忆 心电发送器(心脏BB机)及中央监测系统]。患者携带的心脏BB机采用CM1、CM2双通道记 录。监测时间24~72(平均30.54±6.87)小时。监测期间如发生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 嘱患者按压心脏BB机手动记录键。如无上述症状,心脏BB机则通过自动或定时方式记录心电 图。通过电话或光电耦合传输将24小时全程或实时记录内存输入中央监测处理系统,每次电 话传输均接受心脏BB机所记录的45个心电图节段,每个节段连续记录16秒心电信号。如有干 扰现象影响心电分析,则将受干扰的节段剔除,心电信号回收完好率95%。信号接受、处理 及分析均由有经验的医师、护师进行。每位患者在监测期间均记录生活日记并于监测前记录 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观察内容为缺血性ST-T改变、心律失常和临床症状及其相互关系 。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标准。
作者:郑慧侠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从1994年以来我们应用纤支镜行选择性支气管造影和局部注药治疗肺脓肿效 果肯定,现简介如下。1 选择性支气管造影1.1 资料与方法 患者17例,男15例,女2例,平均年龄为42.7岁,根据临床表现 、体征和常规胸部X线检查,疑支气管扩张16例,右肺下叶隔离症1例,检查前均做碘过敏试 验为阴性者。患者仰卧在X线机平台上,按照纤支镜常规检查进行,经口插入纤支镜并移行 到所要造影的相应支气管开口处,从纤支镜活检孔内插入配套的塑料导管,经X线透视证实 定位良好后,从上述的导管内注入适量的2%利多卡因,充分麻醉局部支气管粘膜,抑制或减 轻因刺激而引起的咳嗽,然后以适当速度从塑料导管内注入76%泛影葡胺20~40ml,在X线的 监视充盈满意后,立即摄正侧位胸片,随之拔出纤支镜,检查后半小时及1小时,透视追踪 造影剂吸收消除情况。1.2 结果 造影后确认支气管扩张12例,支气管炎2例,右下肺叶隔离症、右肺中叶综合征 及无异常各1例。
作者:张兴汉;黄映晖;张爱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在信号转导过程中,可能存在有待发现的特异性信号转导分子, 本文将简要探讨经Ca2+/Calcineurin与NF-AT转录复合物进行信号转导的特异性机制 ,及其在开发调节该信号转导途径的药物方面的潜在意义。本文例证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 示。
作者:唐少松;王明军;汪进国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