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跃;华积德
目的 进一步研究中风,以试图揭示中风后痫性发作的 再发因素。方法 对4152例住院的中风病人的所有曾经有过第1次痫性发作 的病人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176例有痫性发作(4.24%)。其中 缺血性中风后痫性发作为78例,出血性中风发作者为98例。皮质病变137例,占77.84%。早 期发作者129例,晚期发作者为47例。136例(77.27%)观察了2年以上的病史,其中56例发生 了第2次痫性发作。对于晚发者有39例复发,早发者为17例,(P<0.01)。56例复发者中1 5例为单纯发作,41例为复杂发作。结论 出血性中风,枕叶、颞叶病变, 大面积(两叶以上)脑梗塞,大量脑出血(>40ml)及晚期发作者易发生痫性发作的复发。中 风后癫痫应分为早期发作和晚期发作;早期发作复发者少,1月后如不再发作可暂不予抗痫治 疗,如出现第2次发作应正规抗痫治疗。枕叶病变与复杂部分性发作有关。
作者:胡文立;刘艳伟;焦俊杰;吕卫红;陈天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MMPs和TIMPs调节ECM的分解和合成,参与体内多种生理、病理过 程。在子宫内膜中呈周期性变化,与月经形成和胚胎种植有关;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 种植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关注;MMPs的异常升高参与妇科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作者:李彦博;唐齐华;吕忠士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沐舒坦针剂治疗早产儿肺炎的效果。 方法 按随机原则将63例早产儿肺炎病例分为沐舒坦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 ,对照组30例。结果 沐舒坦在改善症状、消除肺部罗音、血气分析恢复 正常、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治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本疗法效 果满意,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作者:王启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嵌顿环状混合痔是痔科难治急症之一。1989~1999年我们将外切(剥)内扎术 、分段齿形结扎术、肛门侧切术及指法 扩肛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改良术式治疗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8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8例,女24例,年龄28~71岁,均为嵌顿环状混合痔,以 多年痔块脱出不能还纳,肛门疼痛难忍,排便困难为主要就诊原因,检查:嵌顿于肛外痔块 呈环状,明显肿胀,充血水肿,并有不同程度粘膜糜烂及血栓形成,嵌顿至手术时间~7天 ,嵌顿痔块4~8cm。1.2 手术方法[1] (1)术前口服甲硝唑等抗菌药,半流饮食,无需禁食,清洁灌 肠。(2)骶管麻醉或腰俞穴麻醉,病人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消毒肛管,扩肛术者两 食指缓慢插入肛门向前、后、左、右扩肛持续1~3分钟。(3)观察痔块以自然分布分界分4~ 8段,在分段两侧各夹一把止血钳,于两钳间用剪刀纵向剖开至正常皮肤及粘膜处,用细丝 线将皮肤粘膜对合缝扎1~2针,其他分段痔块同法处理完成分段,再将各段痔块按外切(剥) 内扎方法进行处理。对较大痔块(一般为母痔即截石位3、7、11点痔块)外痔切剥时可作两V 形切口而形成W状切剥,内痔结扎平面稍高于其他痔块结扎平面。对较小痔块(一般为母痔 相邻子痔)外痔切口在保证能不留皮赘情况下,尽量作小V形切口切剥,内痔结扎平面稍低于 较大母痔结扎平面,使其不在同一平面而形成齿形。(4)结扎完毕后,再在侧方或后方作浅 层括约肌切断,以增加肛管周径,改善括约肌痉挛。(5)创缘皮下注入亚甲兰布比卡因局封 长效止痛,再将5cm长输液用硅塑管(剪侧孔)插入肛内,周围盖以凡士林纱条及止血用明胶 海绵,以便术后有利于肛门排气减轻术后腹胀,又可观察术后有无活动性出血。术后第2天 鼓励患者排便,服用润肠通便药,以保持大便通畅,每日排便后以1∶5000PP液坐浴,九华 豪换药至全愈。
作者:陈友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癌基因mdm2和p21H-ras在骨巨细胞瘤 (GCT)中的表达及与GCT病理分级和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 学方法检测mdm2和p21H-ras在52例GCT(GCT按Jaffe分级:Ⅰ级15例、Ⅱ级25例、Ⅲ 级12例)中的表达。结果 18例mdm2表达呈阳性,阳性率34.6%,7例p21 H-ras表达呈阳性,占13.5%。其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均无显著性相关(P值分别为0 .871;0.658)。mdm2和p21H-ras在复发和无复发的病例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5% 、25.6%和23.1%、10.3%。 两者同时阳性表达的有3例,mdm2和p21H-ras同时过表达 与GCT病理分级无显著性相关(P=0.757),而与其复发有显著性相关(P=0.041) 。结论 mdm2和p21H-ras在GCT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而与其复 发有关。
作者:廖瑛;田英;何淑雅;贺丽萍;周秀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 病例报告 患者,20岁,己婚,以停经41周,腹痛7小时入院。既往月经规则,Lmp:1999年3 月25日,预产期2000年1月2日,初产妇女,妊娠期间无特殊,未行正规产前检查。于1月7日 在家中待产7小时后送入我院分娩。体检:P?84次/分,BP?120/70mmHg,生命体征平稳 。产检:腹围94cm,宫高32cm,胎方位LOA,胎心120~130次/分,不规则,宫口开全,胎先 露头于“+1”,宫缩弱,20秒/5~6分,胎膜己破,羊水Ⅰ度。处理:(1)给予推二联(10%GS ?20ml+氨茶碱0.25)、吸氧;(2)催产素引产(5%GS?500ml+催产素3U)。经处理后宫缩渐加 强,30~40秒/2~3分,胎先露下降,但胎心进行性减弱,波动于80~100次/分。考虑胎儿 宫内窘迫,行阴检示:骨盆各径线值大致正常,骶凹深,坐骨切迹可容3指,尾骨不翘,骶 尾关节活动好,宫口开全,双顶径下降至“+0~+1”,胎位LOA。宫口开全,约20分钟后经 阴道胎吸产下一男婴,新生儿无生命体征,脐带长约50cm,无假结、绕颈、扭转,一端附着 于胎盘子面正中,但脐带中上1/3(距脐轮10~15cm)处,见一3cm×5cm血瘀块,其后段脐带 血供中断、苍白,胎盘、胎膜正常。将脐带送病检示:脐带血肿,局部脐血管壁灶性钙化, 产妇产后一般情况好,4天后会阴拆线愈合好,Ⅱ/甲出院。
作者:李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1995年1月~2000年6月共收治56例70岁以上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现 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高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56例,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70 ~87(平均77.5)岁。由急性穿孔引起者29例(包括肿瘤引起穿孔),其中急性阑尾炎穿孔16例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5例,外伤所致的结肠、小肠穿孔2例,胃癌破溃5例,结肠癌破溃1例 ;急性感染19例,其中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12例,坏疽性胆囊炎4例;由肠梗阻、扭 转、绞窄坏死所致8例。49例及时确诊为腹膜炎,7例因症状、体征不典型或实验室检查不支 持而误诊或延迟诊断。1.2 治疗与结果 8例因患者及家属拒绝手术治疗而行内科保守治疗,均因病情恶化而自动 出院或死亡。其余48例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45例,3例因术后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作者:耿礼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5例,女1例,年龄15~52岁,伤后均有时间长短不等昏迷史,6例病人均行C T检查,4例发现骨折线,脑脊液鼻漏4例,脑脊液耳漏2例,1例患者左眼外展受限。感染发 生时间:5天以内3例,6~8天2例,10天1例,均有剧烈头痛,发热、颈抵抗,伴恶心呕吐4 例,视乳头水肿5例。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腰穿查脑脊液白细胞数升高,高达2.3 ×109/L。均行20%甘露醇每次0.5~1g/kg静滴,bid,青霉素800万U,qd静滴预防感染。 治疗效果不明显,增加甘露醇用量,加用罗氏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2.0g入液静滴,qd,每 日腰穿放脑脊液;罗氏芬0.1g加生理盐水10ml注入蛛网膜下腔,2例注入2次,4例注入4次。 结果:6例患者经治疗后脑脊液漏愈合,临床症状消失,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恢复至正常范围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恢复正常。
作者:迟金臣;李伟;迟红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笔者近年来用家用保健治疗仪治疗腰痛120例,获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中,男61例,女59例;年龄16~85岁,其中16~39岁44例,40~ 60岁51例,61~85岁25例;病程短1天,长3年,其中15天内40例,1~4个月30例,6月 ~1年40例,2~3年10例。发生于左腰者35例,右腰者32例,腰椎者53例;其中腰肌劳损50 例,腰棘间韧带损伤20例,腰椎退行性病变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2例,腰臀部筋膜炎18例 。1.2 治疗方法1.2.1 药液配制 独活60g、乳香30g、没药30g、川芎30g、当归60g、生草乌30g、生川乌3 0g、细辛30g、红花50g、桑寄生60g、川牛膝60g,透骨草60g、赤芍50g。将药捣碎浸入40° 白酒或45%酒精5kg中,装入容器内密闭,放置于阴凉干燥处,30天后启封过滤即成。1.2.2 穴位 阿是穴、肾俞、大肠俞、命门、腰阳关穴,每次选2个穴位,交替使用。1.2.3 操作方法 用长沙天健康复保健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STV-J型家用保健治疗仪,将 浸泡药液垫(沙布垫)放在腰部相应穴位上,再套上穴位器中两个电极板固定,启动定时(电 源)键,分别将脉冲调节器与近红外穴位器(热力)旋钮,顺时针方向,由小至大,直调至患 者耐受舒适为止,20~30分钟为1次,1次/日,6次为1疗程,休息2~3天后再行第2个疗程。 1~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作者:宋南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精神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病程更趋延长,由于患者 的思维、情感、行为互不协调,缺乏自知力,当出现肠梗阻时,其诊断更需要医护人员的重 视。我院1988~1998年间共收治30例患动力性假性肠梗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现报告如 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22例,女8例,年龄62~84岁,患慢性精神分裂症10~44年,抗 精神病药物治疗10年以上(氯丙嗪或氯氮平,100~200mg/d),既往无腹部手术史,肠梗阻 病程7天至3周。诊断动力性肠梗阻28例,误诊机械性肠梗阻2例。非手术治疗28例,手术治 疗剖腹探查,肠腔减压2例。死亡1例。
作者:李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随着新的麻醉镇痛技术如CSEA和新的药物如罗哌卡因及脂溶性阿 片类药如苏芬太尼的应用,使所谓“可行走的硬膜外镇痛”成为可能,并接近理想的分娩镇 痛方法,本文综述了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作者:邵兵;刘琴湘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 受体(sIL-2R)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58例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32例胃良性疾病患者(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患者2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6例 )及3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sIL-2R水平进行检测;同时检测了胃癌及胃良性疾病者活检组织中 sIL-2R的浓度。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sIL-2R(U/L)为911±179,明显高于 胃良性疾病者(303±20)和健康体检者(301±15),P<0.001。胃癌组织中sIL-2R为934 ±197明显高于胃良性疾病胃粘膜组织(311±20),P<0.001。胃癌按Ⅰ~Ⅳ级分期的不 同,sIL-2R在血清和组织中逐渐增高,且各期之间进行比较均P<0.001;其中Ⅰ期(11 例)、Ⅱ期(10例)、Ⅲ期(22例)术后血清sIL-2R明显下降(各自P<0.001);而Ⅳ期患者( 15例)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且有所增高;手术切除组(46例,根治或姑息手术)术后sIL-2R明 显降低(P<0.001),而探查者或胃空肠吻合术者(12例),术后血清sIL-2R反而增高。结论 动态观察血清及组织sIL-2R的变化可作为胃癌的诊断、手术方法的选 择、疗效评价及预后监测有意义的参考指标。
作者:熊枝繁;邓长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 本组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20~60岁。胰腺外瘘因外伤后2例,坏死性胰腺炎坏 死组织清除术后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2例,胰管结石切开“T”型管引流1例,胰腺假 性囊肿外引流2例。采用全身和局部治疗,包括禁食,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全肠外营养(TPN) ,抗感染,局部引流冲洗,静脉点滴甲氰咪胍0.6g,qd,皮下注射善得定0.1mg.q8h,8~20 天为1疗程。结果9例中,8例经传统方法和善得定等综合治疗后,胰液量显著减少,经2~3 周后胰瘘愈合;1例胰管结石手术后,经综合治疗,胰瘘的引流量虽明显减少,但不能自愈 ,1年后胰管造影显示主胰管有梗阻,造影剂不能流入肠管内,后采用胰瘘管、空肠Roux-Y 吻合术后痊愈。
作者:毛龙细;朱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60岁。因发热、咳嗽1天于2000年1月13日入院。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 史。查体:T?38.5℃,BP?120/75mmHg,意识清,咽部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伴 充血,双肺呼吸音稍粗糙,心脏听诊正常,血WBC?9.8×109/L,N?0.83,L?0.17。胸 透示两肺纹理稍增粗。拟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青霉素640万U(皮试阴性);双黄连注射液 30ml加入5%GS?250ml中静脉滴注。半小时后患者出现寒战、烦躁不安,逐渐意识模糊,T? 41.5℃,BP?67.5/37.5mmHg。立即停止输液,给予氟美松10mg静脉注射,异丙嗪25mg肌肉 注射,0.1%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0.9%盐水500ml快速静脉滴注、吸氧、物理降温等处理, 约1小时后意识转清,血压升至112.5/67.5mmHg,体温降至38.5℃。第2天给予青霉素,病毒 唑静脉滴注,未出现过敏反应。
作者:王毅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髓母细胞瘤是一种极度恶性的后颅凹肿瘤,多见于儿童。对放射线高度敏感。 我们两医院于1988年1月至1998年11月收治21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16例,女5例。年龄3~35岁。首发症状为头痛、呕吐和共济失 调。病程短20天,长6个月。全部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8例为肉眼下肿瘤全切除, 3例为部分切除或仅作活检,其中7例行脑室分流术。1.2 治疗方法 本组19例在术后10~30天开始放疗。1例在术后半年放疗,1例在术后半年 肿瘤复发再行放疗。本组全部病例均采取60Co或6MV-X线,设两侧野全脑25~30Gy ,18例后颅凹照射DT?35~55Gy,3例后颅凹DT?40Gy后,四脑室梗阻消除。复查CT肿瘤明 显缩小,残留灶在3cm 以下。后利用Fisher公司X-刀系统行X线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 疗,肿瘤周边剂量为12~15Gy。本组病例全脊髓预防照射30Gy。
作者:孙曙光;刘菲;陈俊;陈灿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992年12月~1999年5月,我院外科共收治胸外伤多发性肋骨骨折35例,其中 18例(51.4%)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23~66(平均45)岁。致伤原因: 车祸伤10例,坠落伤4例,挤压伤3例,打击伤1例。肋骨骨折3~8(平均6)根,其中9例出现 连枷胸。18例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肺挫伤,其中5例为双侧肺挫伤。并发血胸和/或气胸13例 ,其中双侧血气胸2例,合并其它脏器的创伤为:颅脑伤7例,脾破裂3例,肝破裂1例,肾挫 伤2例,多发四肢骨骨折及其它部位骨折11例。临床表现:本组病人因伴有胸部及其它部位 的损伤,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但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PaO2均小于 60mmHg,已达呼吸衰竭标准。9例病人有明显的反常呼吸。1.2 治疗方法与结果 所有患者在伤后1~72小时予以机械通气治疗。其中2例因创伤性休 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衰在急诊室立即予以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4例全麻手术后继续予 以机械通气;2例分别因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和肝破裂修补术,术后1小时和72小时出现严重的 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再次实施机械通气。机械通气使用的呼吸机为Bird?8400型和Eviata 型两种,通气模式采用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IMV)+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治疗过程中根据 血气分析结果随时调整呼吸机工作参数,使动脉血气pH值和PaO2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本组 中有11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2例行双侧胸腔闭式引流术。本组18例中死亡3例,死亡原因均 为合并有颅脑损伤的多脏器功能衰竭(MOF);15例治愈病人中,呼吸机应用时间为5~20(平 均11)天。
作者:杨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系一种常见疾病,随着耐药性菌株的增加,一些因治疗 不系统误诊或漏诊而迁延的病人,临床口服或静脉化疗效果不佳,我们近4年来应用脑脊液 置换、椎管内注射雷米封、氟美松治疗重症结脑收到了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系迁延2月以上或重复发病者,共39例,其中男22例,女17 例,年龄22~43(平均32.5)岁。重发病者19例,迁延发病者20例。临床均有中毒体征,脑脊 液化验均符合结脑诊断,初颅压200~380mmH2O,蛋白质定量1.06~2.86g/L,糖0.6~3.0 mmol/L,氯化物106~116mmol/L。1.2 治疗方法 我们在腰穿基础上进行脑脊液置换,放出脑脊液5~6ml 送检,然后再分次放出脑脊液5~6ml,共3~5次,并同时注入等量温生理盐水,以不使颅压 下降太快,将稀释的雷米封注射液100mg,氟美松0.1mg缓慢注入椎管内,术毕3日后重复治 疗,一般4个疗程左右即可使脑脊液降至正常水平。
作者:董素琴;田晓馨;龚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从1994年以来我们应用纤支镜行选择性支气管造影和局部注药治疗肺脓肿效 果肯定,现简介如下。1 选择性支气管造影1.1 资料与方法 患者17例,男15例,女2例,平均年龄为42.7岁,根据临床表现 、体征和常规胸部X线检查,疑支气管扩张16例,右肺下叶隔离症1例,检查前均做碘过敏试 验为阴性者。患者仰卧在X线机平台上,按照纤支镜常规检查进行,经口插入纤支镜并移行 到所要造影的相应支气管开口处,从纤支镜活检孔内插入配套的塑料导管,经X线透视证实 定位良好后,从上述的导管内注入适量的2%利多卡因,充分麻醉局部支气管粘膜,抑制或减 轻因刺激而引起的咳嗽,然后以适当速度从塑料导管内注入76%泛影葡胺20~40ml,在X线的 监视充盈满意后,立即摄正侧位胸片,随之拔出纤支镜,检查后半小时及1小时,透视追踪 造影剂吸收消除情况。1.2 结果 造影后确认支气管扩张12例,支气管炎2例,右下肺叶隔离症、右肺中叶综合征 及无异常各1例。
作者:张兴汉;黄映晖;张爱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69岁,因反复晕厥3月入院。3月前患者在家中行走时突感心悸、胸闷、 继之意识丧失,摔倒在地,头枕部头皮裂伤,约1分钟后苏醒。3月来上述症状反复发作4次 ,均伴意识丧失,发作持续时间几十秒至3分钟。外院住院发作时心电图:Ⅲ°房室传导阻 滞(Ⅲ°A-VB),室性逸搏心律(心室率14~20次/分钟)。入院时血压130/80mmHg,心率80次 /分钟,律齐。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入院后给改善心肌营 养代谢药物治疗,未用抗心律失常药。入院2周,患者卧床休息时又突发意识丧失,抽搐, 心电图示:Ⅲ°A-VB,心室率15~19次/分钟,经胸外心脏挤压及药物抢救恢复。8小时后 为患者行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在安置术同时经右股静脉分别穿刺送入2根4极电极至右心 为患者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窦房结恢复时间1200ms,心房起搏180次/分钟,频率仍能 1∶1下传心室;希氏束电图:AH?100ms,HV?45ms。结果表明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均正常 ,故晕厥原因推理当属在CRBBB的基础上并发了间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作者:郑亚西;刘志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年来以生物人工肝为主附加血或血浆灌流组成的体外组合型人 工肝辅助装置,成为研究多、有希望的人工肝,常用的生物材料有肝酶类、肝细胞成分 、肝组织片及培养肝细胞。其中以培养肝细胞为理想。随着细胞培养技术和细胞工程技术 的发展,肝细胞培养系统作为生物反应器提供肝功能支持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就肝 细胞的来源、培养、储存等问题与前景做一综述。
作者:张斌;万谟彬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