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光索引导下行盲探气管插管的围手术期护理

徐康鑫;姚芹

关键词:困难插管, 盲探气管插管, 手术麻醉,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光索引导下行盲探气管插管法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气道插管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126例行颌面外科手术张口困难的患者,采用光索引导下进行盲探气管插管的护理方法。结果125例盲探气管插管成功,1例改为气管切开手术。结论光索引导下行盲探气管插管的护理方法具有操作安全、实用、减少创伤、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解决困难插管的常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在2型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

    就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在2型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述GLP-1与2型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关系,并就GLP-1在糖尿病治疗进行展望。

    作者:梁洁玲;王洋洋;倪文丽;李海珠;陈立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11—2015-11间收治的细菌性结膜炎患者160例(160眼),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80例。 A组滴用加替沙星滴眼液,B组滴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和药物安全性。结果 A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细菌清除率为83.75%,均明显高于B组的总有效率(75.00%)和细菌清除率(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药物安全性上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与左氧氟沙星比较,加替沙星治疗细菌性结膜炎治疗效果更显著,病菌清除率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黎结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追踪方法学在ICU压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应用于ICU护理工作中,对预防患者压疮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Braden评分低于12分的压疮高危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追踪方法学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出现压疮的例数、严重度、发生时间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出现压疮的例数明显多于观察组,严重度明显升高,发生时间明显提前,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55%(52/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45%(36/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追踪方法学应用于ICU护理工作中,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延后发生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确保患者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柳学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本文从消毒隔离、药物治疗管理、呼吸道管理、饮食与营养、口腔与皮肤护理、各管道的护理、健康教育及监控等方面探讨对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秀兰;王桂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上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上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02—2015-02间入院治疗的32例疑似上肢动脉病变患者做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入院后行上肢动脉CTA检查,将所有患者的影像检查结果进行MPR、MIP、VR等图像后处理,区分常见上肢动脉病变及其CT血管造影表现。结果32例患者经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结果共发现假性动脉瘤2例(均为外伤病人),血管瘤3例(均经手术证实),动脉迂曲1例、大动脉炎1例,上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25例(其中12例行DSA检查及治疗)。结论对于疑似上肢动脉病变患者临床应用256层CT血管造影技术进行影像检查,将检查结果结合MPR、MIP、VR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有助于医师术前直观、准确、多角度评价患者病变的部位、范围、管腔狭窄程度等。

    作者:黄晖;李良才;吴任国;黄德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药物联合感统训练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高功能孤独症患儿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 ASD)患儿采取药物联合感统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2—2015-02间收治的共病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DHD)的高功能孤独症( HFA)患儿6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药盐酸哌甲酯控释剂治疗,观察组加用感觉训练疗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FAQ、FRCQ分值及多动冲动分、注意缺陷分均显著改善,而观察组患儿改善更明显( 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儿仅交往因子有明显改善( P<0.05),而观察组患儿运动因子、交往因子、感觉因子和总分均显著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共病ADHD的HFA患儿采用药物联合感统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思渊;梁惠慈;肖华;江慧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中各临床病理因素对淋巴结转移度的影响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手术治疗的60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不同的肿瘤部位、肿瘤长度、分化程度、浸润程度、TNM分期等因素之间的淋巴结转移度的差异。结果全组60例患者共清扫1198个淋巴结,转移淋巴结55个,总淋巴结转移度4.59%。随着病变越靠下段、分化程度越低、病理分期越晚,淋巴结转移度呈显著上升趋势( P<0.05);肿瘤长度、浸润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度无关( P>0.05)。结论肿瘤部位、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可作为预测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状态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对指导术中淋巴结清扫、术后综合治疗以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伟森;吴汉生;肖大伟;谢泽锋;林瑞俊;张少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脑卒中后抑郁症16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将于2013-05—2015-05间在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就诊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共计1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0患者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观察组80例患者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入院时SAS评分、SDS评分、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变化不及观察组,且在社会功能评分上较观察组差,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73.75%、98.7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50%、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给药,可有效降低患者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社会功能,建议推广。

    作者:马飞云;李文燕;任辉;苏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不同复查期限对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术后复发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复查期限对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术后复发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宫腔粘连( IUA)并行宫腔粘连分离术( TCRA)的患者98例。根据其术后宫腔镜复查期限不同分为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研究组于术后第14 d实施首次宫腔镜复查,之后每次月经干净后3~5d进行宫腔镜复查,持续3个月,对照组仅在术后3个月行宫腔镜复查。术前、术后3个月彩超下查看所有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以及月经恢复情况,并观察术后3个月宫腔镜下宫腔粘连情况,随访期为3个月~1年。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体积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术前两组患者月经量和卫生巾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月经恢复情况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月经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更为可观( P<0.01)。术后3个月复查数据显示,研究组IUA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TCRA 术后IUA患者而言,在规范化放置双腔气囊导尿管、节育器以及口服大剂量雌激素的条件下,联合早期规律的宫腔镜复查,能够及时发现是否出现再粘连现象,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以及月经量情况,对缓解患者的病情及提高患者的妊娠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雪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患者术后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其胃肠道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2013-07—2015-06间接收的80例胃十二指肠穿孔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并发症情况以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进食、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患者,可减轻手术刺激、炎症反应等原因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帮助其胃肠功能的恢复,以此减轻肠粘连、肠梗阻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使得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谭海燕;何婉珠;曾宇彤;刘健梅;曾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纤维桩联合树脂核全冠修复后牙大面积缺损的效果

    目的:研究并探讨纤维桩联合树脂核全冠修复后牙大面积缺损的效果。方法收集6颗完整的无龋坏单根牙,进行样品切割分成12个样本,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样本,将其设置为A组、B组、C组。 A组样本采用树脂黏结剂+碳纤维桩进行全冠修复,B组样本采用碳酸锌水门汀+碳纤维桩进行全冠修复,C组样本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碳纤维桩进行全冠修复。对比3组牙体修复的结构完整性、边缘适应性以及黏结强度。结果3组牙体修复的结构完整性、边缘适应性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A组牙体修复的结构完整性、边缘适应性优。 A组黏结强度为(92.31±3.42)N,B组黏结强度为(85.24±3.17)N, C组黏结强度为(81.59±2.78)N,A组黏结强度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树脂核联合纤维桩对后牙缺损进行全冠修复,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提高牙体修复的结构完整性和边缘适应性,还能减少桩核的破损和脱位。

    作者:邱健青;刘娜;许伟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黑龙江医学》杂志稿约

    作者:《黑龙江医学》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肺结核病人的依从性及疗效影响效果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肺结核病人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惠州市惠城区慢性病防治站2013-07-2015-07间收治的1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接受普通宣教,观察组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胸片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依从性评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纤维钙化率和吸收比率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纤维钙化率和吸收比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提升了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作者:严彩璇;汪漫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肺功能、血气分析和炎症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肺功能、血气分析和炎症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AECOPD患者313例,分析肺功能、血气结果和炎症因子在急性期的应用价值及其相关性。结果慢阻肺患者在急性加重期的肺功能与PH、PaO2、SaO2呈正相关,而与炎症因子CRP、IL-8、IL-10和PaCO2呈负相关。结论血气分析结果和炎症因子浓度可以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和治疗疗效,可以作为不能接受肺功能检查患者的替代检测手段应用。

    作者:谭俊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SHEL模式在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SHEL模式在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分析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应用SHEL模式前后1年的高危药品差错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012年高危药品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2011年,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高危药品发生差错事件的原因主要包括个人素质、发药环境、管理制度和其他原因等,2012年中个人素质引起的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2011年,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应用SHEL模式,能让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的差错事件的发生几率显著降低,让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得到保证,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许书花;冯锦辉;梁汝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阿米替林口服联合利多卡因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米替林口服联合利多卡因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采用单双号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利多卡因灌注治疗。采用O′Leary-Sant编制的膀胱炎症状指数(ICSI)及问题指数(ICPI)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6%,显著高于对照组(70.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CSI评分为(7.1±2.2)分、ICPI评分为(4.6±1.7)分,对照组为(9.7±2.4)分、(6.8±1.9)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阿米替林联合利多卡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与仅采用阿米替林治疗比较,可更好地改善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更可靠。

    作者:刘国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抑那通联合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观察抑那通联合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完全双盲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抑那通作基础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B组则采用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2.2%, B 组有效率为80.0%,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B两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分别缩小至(22.3±16.2)cm3、(21.7±15.6)cm3,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低于B组的3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抑那通方案,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李智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延长时间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的质量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段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 FFP)的凝血因子Ⅷ( FⅧ)的含量变化情况,为确定FFP的制备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FFP按不同的分离制备时间(8~9 h、10~11 h)分为2组,FFP并进行凝血因子Ⅷ含量检测。结果制备时间在8~9 h的FFP,FⅧ含量(1.09±0.41)IU/mL,合格率为86.05%;制备时间在10~11 h的FFP,FⅧ含量(1.11±0.42)IU/mL,合格率为9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两组不同时间段制备的FFP FⅧ含量均达到FFP质量标准合格率要求,将FFP的制备时间能延长至11 h。

    作者:石娟荣;黄金环;梁义安;黄良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利用削痂的健康真皮组织填充中厚皮供皮区对增生性疤痕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利用削痂的健康真皮组织填充中厚皮供皮区减轻增生性疤痕的新方法。方法选择需要行中厚皮移植的住院烧伤患者24例,随机分成3组,即痂皮移植组、自体刃厚皮回植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8例,痂皮移植组术中以滚轴取皮刀将需植皮创面削痂至健康层次,挑取有健康真皮的痂皮备用,以气动取皮机取大腿中厚皮移植于术区,大腿中厚皮供皮区选取约10×10 cm大小的观察部位,以所选的带有健康真皮的痂皮剪成约1×1 cm大小游离移植;自体刃厚皮回植组以气动取皮刀取刃厚皮移植于约10×10 cm大小的中厚皮供皮区;对照组采用自身同体对照。结果痂皮移植组与自体刃厚皮回植组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瘢痕温哥华评分痂皮移植组与自体刃厚皮回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瘢痕温哥华评分为(3.714±2.498),显著高于痂皮移植组与自体刃厚皮回植组(P<0.01)。结论利用削痂的健康真皮组织填充中厚皮供皮区能缩短中厚皮供皮区愈合时间,并减轻瘢痕的增生。

    作者:苏海涛;孙先红;李宜姝;赵艳南;朱应来;赵洪伟;阚侃;李宗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管理设想

    目的:借鉴国外医院管理先进理念,探索有效的公立医院预算管理方法。方法本文结合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现状,采用作业成本法对公立医院成本进行核算。结果采用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更加具体、准确的成本数据,更好的做好成本控制,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预算管理,提高医院成本核算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使医院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孙嘉欣;李阳;徐占民;王虹;毛静馥;李索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