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药物经济学分析

黄炜强;邓耀光;罗瑞勋

关键词:呼吸内科, 抗菌药物, 药物经济学, 使用强度, 耐药性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情况,并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评估,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6~2014-06间呼吸内科3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记录,统计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 DDDs)、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AUD),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与细菌的耐药性的关系,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抗菌药物限定日费用(DDDc)与药物利用指数(DUI)评价。结果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平均为108.6 DDD/100人/d;排名前10位抗菌药物的DDDs与耐药率的相关系数r=0.657,P<0.05;头孢类抗菌药物日费用较高,DUI<1;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哌拉西林/舒巴坦等抗菌药物日费用较低,DUI>1。结论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过高,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科学、有计划地分批、分期替换合理应用,以降低细菌耐药性;在此基础上,选用廉价、有效的抗菌药物,以缓解患者就医经济负担。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输尿管阴道瘘治疗方法的探讨与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经阴道瘘修补同时在输尿管放置D-J管的手术方法治疗输尿管阴道瘘的效果。方法选择6例输尿管阴道瘘患者,明确诊断,给予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效果。结果除1例患者行开放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外,5例患者手术成功,随访1~2年,效果满意,无复发。结论对输尿管阴道瘘患者采取阴道瘘修补同时放置输尿管支架管的手术治疗方法,安全可靠。

    作者:李明;张万峰;王洪杰;杨振涛;王百峰;王贵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先天性全白内障家系致病基因的排除性定位

    目的:定位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先天性全白内障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收集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先天性全白内障家系的资料,在已知先天性白内障致病基因和位点附近,选择9个微卫星标记,对此家系进行连锁分析,使用Mlink软件采用对数优势记分法( LOD)计算LOD值。结果未发现所选微卫星位点与该家系疾病表型共分离,LOD值均为负值。致病基因与已知的先天性白内障7个候选基因不存在连锁关系。结论该家系的致病基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赫红丹;张继超;张光辉;马春杨;董红;曹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森林脑炎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森林脑炎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46例森林脑炎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与护理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血糖为(18.21±6.43)mmol/L,观察组为(7.23±3.16)mmol/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854,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78%,观察组为8.7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600,P<0.05)。结论对森林脑炎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能减少并发症,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春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北京市怀柔区2010~2014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水痘的发病状况与流行趋势,为制定切实有效的水痘防控措施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对怀柔区2010~2014年水痘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14年怀柔区共报告水痘病例1447例,其中2010年402例、2011年345例、2012年287例、2013年213例和2014年200例;发病率分别为101.79/10万、92.49/10万、74.17/10万、53.11/10万和48.76/10万。水痘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为冬春季,春末夏初出现小高峰。水痘病例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区。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是水痘的高发人群。结论规范学校等集体单位水痘散发病例处理,加强卫生与教育部门的配合对防控水痘突、暴发疫情的尤为重要。提高适龄儿童水痘疫苗覆盖率,加大宣传,推动水痘疫苗第2剂的接种,是防控托幼机构、学校水痘疫情的重要方法。

    作者:闫乐;郭雪;卢丽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孕11~13+6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对早期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孕11~13+6周系统性超声检查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4505例孕11~13+6周孕妇行早孕期系统性超声检查,测量并记录以下超声指标:胎儿顶臀长、双顶径、股骨及肱骨长度、颈项透明带厚度( Nuchal translucency ,NT)、鼻骨长度、静脉导管血流频谱、三尖瓣血流频谱。超声提示结构畸形的胎儿,告知胎儿父母预后情况,让他们决定是否终止妊娠。余病例继续妊娠,行中孕期系统超声筛查并追踪其妊娠结局。结果早孕期超声检查共检出胎儿异常92例,早孕期检出率为44.66%。其中前腹壁畸形15例;骨骼、四肢异常17例;神经系统异常14例;颈部NT增厚及颈部水囊瘤29例;心血管异常2例;颜面部畸形2例;多胎特有畸形(无心序列)2例;其他异常11例;早孕期未发现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异常。结论孕11~13+6周系统性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筛查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助于孕妇早日决定妊娠结局,减少引产对孕妇造成的伤害,为产前咨询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正斌;王春连;李秀桥;周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根管预备方法对老年人根管治疗约诊间痛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根管预备方法对老年人根管治疗约诊间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科就诊的根管治疗老年患者246例,268颗急、慢性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患牙为研究对象,268颗患牙中,前磨牙、磨牙共242颗,前牙26颗。所有患者牙根预备前无自发性疼痛。将268颗患牙分为H组和G组,H组134颗,G组134颗。分别采用常规步退技术和G钻改良步退术。结果两组约诊间痛的发生情况如下:H组24颗(17.91%),G组10颗(7.46%)。 H组与G组比较,H组的约诊间痛发生率明显高于G组( P<0.05)。结论 G钻改良步退技术与传统方法比较,约诊间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胡波;王晓春;苏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新生儿失血性贫血的相关临床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失血性贫血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2-11~2014-05间我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失血性贫血的患儿,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不同失血病因,比较其病情轻重程度、日龄、是否为早产儿等情况。结果胎-母输血、新生儿颅内出血、胎胎输血综合征、新生儿出血症所致的出血性贫血的患儿所占比例较高,其中重度贫血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轻中度贫血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胎-母输血、新生儿出血症、胎儿-胎盘输血及前置胎盘所致的新生儿贫血中,<3 d的新生儿所占比例明显多于3~7 d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所有发生新生儿失血性贫血的患儿中,足月儿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早产儿,以新生儿出血症为病因的患儿早产儿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足月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早期失血性贫血以胎-母输血、新生儿颅内出血、胎胎输血综合征、新生儿出血症等疾病为主要病因,重度贫血的患儿所占比例较高,要引起重视,尤其是<3d的新生儿,其发生新生儿早期失血性贫血的比率更大,同时要注意足月儿与早产儿发生早期失血性贫血的病因有所差别。

    作者:曹清勇;陈坤东;潘开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后人工阴道分泌功能的变化及术后生活质量的评估

    目的:观察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后人工阴道分泌功能的变化,评估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选取38例行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后年限分为观察组A(术后时间≤5年)、观察组B(术后时间>5年),另选取19例阴道正常女性作对照组研究。比较3组阴道分泌功能、性生活质量与生活质量。结果(1)分泌功能:观察组A和正常对照组MUC2、AQP2、AQP9、CFTR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B MUC2、AQ92、CFTR明显低于观察组A与正常对照组,AQP2明显低于观察组A与正常对照组(P<0.05);(2)性生活质量:3组对象欲望、性兴奋、性高潮、阴道润滑、性满意度、总分等FSF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生活质量:3组躯体健康、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健康、总体健康等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人工阴道分泌功能随手术年限逐渐减弱。

    作者:魏伟锋;吴成勇;杨海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远期并发症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Orr式Roux-en-Y吻合术和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 FJI)对于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术后远期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Orr组和FJI组,每组各48例。 Orr组消化道重建方式为Orr式Roux-en-Y吻合术,而FJI组为郝氏重建设计的FJI术式,1年及2年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营养状况、术后远期并发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术后1年,除体重变化两组差异不明显外,其他指标FJI组均有优势( P<0.05);术后2年,FJI组生活质量、营养状况及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Orr组(P<0.05)。结论 FJI术式对于提高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营养状况,降低术后远期并发症均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马文贵;杨振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精细化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内容的基础上行精细化护理。将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应用于妇科护理中,可以明显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推广。

    作者:费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多因素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指导应激性溃疡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我院65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中,选出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72例,查阅病例填写量表,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脑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病率高于男性,格拉斯昏迷评分越低,溃疡的发病率越高,既往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预防性应用阿司匹林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病率较高,预防性应用溃疡药的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病率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病变部位为脑干、蛛网膜下腔,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预防性应用阿司匹林,这些因素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显著相关。结论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高危因素:女性、脑干、蛛网膜下腔出血、既往高血压、预防性应用阿司匹林。我们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特征,制定个体化的应激性溃疡预防方案,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

    作者:祝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波生坦对肺纤维化大鼠肺胶原沉积与MMP-9、TIMP-1的影响

    目的:探讨波生坦对肺纤维化大鼠肺胶原沉积与MMP-9、TIMP-1的影响。方法将48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6组:对照2周组、4周组( C2组、C4组),模型2周组、4周组( M2组、M4组)及治疗组( T1组、T2组)。予博莱霉素建模, T1、T2组分别于第2 d、第15 d始每天予波生坦灌胃至第28 d。Masson 染色观察肺胶原沉积情况,用酶联免疫反应法测定肺泡灌洗液的MMP-9、TIMP -1浓度。结果(1)C2组、C4组大鼠肺间质胶原稀少;M2组可见大量淡蓝色胶原沉积,M 4组明显加重伴部分纤维化;T1组较 M4组显著减少,T 2组较 M4组无差异。(2)造模后MMP-9浓度随时间升高:C2组、C4组、M2组、M4组分别为(1.15±0.27)μg/mL、(1.23±0.31)μg/mL、(1.98±0.35)μg/mL、(2.38±0.47)μg/mL,T1组较M4组显著下降(P<0.05)。(3) M2组、M4组TIMP-1浓度明显高于C2组、C4组,T1组较M4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波生坦可减少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的胶原沉积,可能是通过早期抑制MMP-9、TIMP-1途径起作用。

    作者:黄积雄;左万里;赵洁敏;周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以CI、ITBVI、EVLWI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老年患者重大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以心指数(C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为目标导向的液体管理策略对老年重大手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急诊行重大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ASA评分3~4级。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监测CVP(中央静脉压)指导补液。研究组进行中心静脉置管+股动脉置管+PiCCO模块连接,应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CVP、CI、ITBVI、EVLWI,准确评估患者容量状况,以CI 3.0~5.0 L/min/m2, ITBVI 800~1000 mL/m2,EV-LWI 3.0~7.0 mL/kg为参考值,进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术中根据CI、ITBVI、EVLWI动态变化调整补液,监测患者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尿量、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ScvO2)、乳酸、肾功能等指标。观察患者术后休克改善情况及呼吸机撤除时间,以及急性肺水肿发生率、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死亡率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组织灌注改善,休克改善明显好转,尿量明显增加(P<0.05),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明显增加(P<0.05),血乳酸浓度明显降低(P<0.05),急性肺水肿、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以CI、ITBVI、EVLWI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有效优化老年重大手术患者的心脏前负荷,提高心输出量,保证微循环灌注,维持机体氧供需平衡,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

    作者:林燕金;韩全国;刘永宏;王智钧;杜秀珍;叶嘉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NK细胞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诊治研究中的意义

    目的:探究NK细胞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6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为48例,对照组为20例,观察组行淋巴主动免疫治疗,对照组予常规保胎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NK细胞的数量及妊娠结果。结果治疗前检测CD3/CD16+CD56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经淋巴主动免疫治疗后两组比较,观察组CD3/CD16+CD56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P<0.05),观察组妊娠成功率(妊娠至12周)66.7%,显著高于对照组25.0%;观察组流产率(妊娠12周内流产)14.6%与对照组55.0%比较显著较低,两组治疗一年内未成功妊娠率比较,观察组18.8%较对照组20.0%稍低,差异不大。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通过监测NK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可有效指导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可改善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和坤;梁宝珠;黄显文;冯经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护理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清远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胰岛素常规皮下多次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首先将40%~50%的胰岛素日剂量经由胰岛素泵持续泵入,后将剩余剂量分别于早、中、晚各1/3于餐前追加剂量由胰岛素泵泵入,并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泵入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低血糖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应用胰岛素泵治配合全面、完善的护理措施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方案。

    作者:周静雯;潘桂琼;谭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氟比洛芬酯预先给药用于无痛输卵管结扎术后镇痛的观察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芬太尼、丙泊酚和脂肪乳、芬太尼、丙泊酚在无痛输卵管结扎术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 Ⅰ级、自愿要求行无痛输卵管结扎术的40例经产妇,按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 A组)和对照组( B组)。 A组采用氟比洛芬酯、芬太尼、丙泊酚静脉注射麻醉;B组采用脂肪乳、芬太尼、丙泊酚静脉注射麻醉。分别观察并记录受术者一般资料;术后1h、术后4h、术后8 h的静息时和咳嗽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情况,进行疼痛强度记录。比较两组情况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 A组和B组受术者比较,A组术后镇痛效果静息时和咳嗽时都优于B组,随访满意度高。结论氟比洛芬酯应用于无痛输卵管结扎术后维持镇痛效果好。

    作者:徐俊;倪少纯;陈梓航;陈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于比较法的临床护理编制核定思路探索

    编制核定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医院编制核定的关键环节在临床科室。因此,护理岗位编制核定是医院岗位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临床护理人员占据了医院护理人员的绝大多数,且具有分布广泛、工作内容多样、工作量巨大等特点,因此是医院编制核定的重点和难点。不断充实和完善医疗机构编制核定的思路和方法,对于医院提高工作效率、控制成本有着积极作用。通常编制核定的思路有根据工作量评价的定量核定和根据经验判断的定性核定两种。前者以工作量为评价核心,通过分解、评价岗位工作内容定量核定出个体或是团队工作量,再根据工作量确定编制人数,结果较为精确但由于涉及到工作量评价,执行较为困难。而后者则是通过研究既往数据和评价当前运行人数的现况根据经验,估计出编制人数,可行性佳但不如定量法科学精确,想要提高准确度就需要不断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细致的分解和精确的估计考量。由于医院的特殊性,编制核定的思路不同于政府、企业及其他事业单位,在核定方法上对工作量和岗位等因素上要予以充分考量。而在现实工作中由于病房护理人员工作内容的复杂性,工作内容分解十分困难。因而需要一种不需要极力分解工作任务,而又相对准确的核定方法。

    作者:岳玺中;毛静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胎儿脐带绕颈82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与胎儿宫内缺氧及出生窒息的关系,指导临床正确处理和采取合适的分娩方式,保障母婴安全。方法对2012-01~2013-09间我院入院分娩,后一次B超检查诊断头位胎儿脐带绕颈的孕产妇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胎儿脐带绕颈发生率为19.01%;绕颈1周占胎儿脐带绕颈的73.94%;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远比无绕颈高;胎儿脐带绕颈周数与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呈正相关;胎儿脐带绕颈三周及以上,剖宫产、胎儿、新生儿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胎儿脐带绕颈不是剖宫产的指征,孕妇掌握自我监护,分娩时加强监测,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根据脐带绕颈和临床情况,适时采取合适的分娩方式,对确诊胎儿脐带绕颈3周及以上者应放宽剖宫产指征,是降低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和新生儿窒息的保障。

    作者:庞正钰;杨妹;黄蓉;林怡;吴秋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体质辨证在围生育期保健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体质辩证在围生育期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13-12间在我院行孕前检查计划受孕的300例健康育龄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体质辩证进行中药调理,饮食、生活起居、情志调节,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剖宫产、产后出血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孕妇妊娠剧吐、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阴道炎、贫血、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孕妇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体质辩证可根据孕妇不同体质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保健,可减少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降低剖宫产、产后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具有显著临床实施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程丽丽;孙莲莲;高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妊娠15~20周孕妇血清β-hCG水平及其与先兆子痫的关系

    目的:探讨妊娠15~20周孕妇血清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 )含量变化及其与先兆子痫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孕中期产前筛查并随访到妊娠结局者269例,将其分为正常妊娠组178例与先兆子痫组91例,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测定孕妇血清β-hCG水平。结果正常妊娠组15~20周孕妇血清β-hCG水平随孕周增加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孕周与β-hCG水平呈负相关( r=-0.98,P<0.05)先兆子痫组β-hC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 P<0.01)。结论先兆子痫组孕妇各孕周血清β-hCG水平均显著增高,提示孕中期β-hCG水平与先兆子痫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病情的参照指标,进行预防性治疗,降低先兆子痫的发生。

    作者:张英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