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CI、ITBVI、EVLWI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老年患者重大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林燕金;韩全国;刘永宏;王智钧;杜秀珍;叶嘉辉

关键词:心指数,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血管外肺水指数,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老年患者, 手术
摘要:目的:观察以心指数(C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为目标导向的液体管理策略对老年重大手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急诊行重大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ASA评分3~4级。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监测CVP(中央静脉压)指导补液。研究组进行中心静脉置管+股动脉置管+PiCCO模块连接,应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CVP、CI、ITBVI、EVLWI,准确评估患者容量状况,以CI 3.0~5.0 L/min/m2, ITBVI 800~1000 mL/m2,EV-LWI 3.0~7.0 mL/kg为参考值,进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术中根据CI、ITBVI、EVLWI动态变化调整补液,监测患者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尿量、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ScvO2)、乳酸、肾功能等指标。观察患者术后休克改善情况及呼吸机撤除时间,以及急性肺水肿发生率、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死亡率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组织灌注改善,休克改善明显好转,尿量明显增加(P<0.05),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明显增加(P<0.05),血乳酸浓度明显降低(P<0.05),急性肺水肿、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以CI、ITBVI、EVLWI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有效优化老年重大手术患者的心脏前负荷,提高心输出量,保证微循环灌注,维持机体氧供需平衡,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在提高手术常规标本正确送检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手术常规标本正确送检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10人组成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提高手术常规标本正确送检率这一活动主题,对我院手术常规标本送检情况进行调查,利用品管圈方法,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予以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使手术常规标本正确送检率由改善前的80%提高至改善后的96%。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我科护士由初的被动工作者转变成管理者、执行者,护士的价值得到极大的体现,手术常规标本正确送检率大大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杜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有效预防维持性血透患者发生营养不良、贫血、睡眠障碍、低血压、心理因素等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负面因素,以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方法分析影响维持性血透患者生存质量的负面因素,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影响维持性血透患者生存质量的负面因素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本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影响维持性血透患者生存质量的负面因素较多,积极调查并分析影响其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能大限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

    作者:陆红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产前漏诊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产前漏诊原因,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以2010-01~2014-01间我院收治的180例胎盘早剥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出现产前漏诊将其划分为漏诊组( n=48)和确诊组( n=132)。对比两组发病诱因、临床症状与体征、胎盘早剥面积、总出血量、胎盘附着位置,分析产前漏诊的原因。结果漏诊组存在明确诱因者较确诊组明显更少(P<0.05),且漏诊组诱因以引产及催产为主;漏诊组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为腹痛及阴道出血者占比明显低于确诊组(P<0.05),且漏诊组多表现为胎心监护异常;漏诊组胎盘早剥面积、总出血量均明显低于确诊组( P<0.05);漏诊组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确诊组( P<0.05)。结论不典型胎盘早剥多因引产及催产导致,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不明显,临床确诊需采取多种检测方案、结合病史,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唐翠兰;何进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相关性贫血的影响及益髓生血颗粒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合并地中海贫血(地贫)对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化疗相关性贫血的影响及益髓生血颗粒的保护作用。方法对38例NHL合并地贫患者与38例NHL未合并地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第1疗程CHOP方案时化疗过程中的血红蛋白( Hb)水平并进行比较。对38例NHL合并地贫者在接受第2疗程CHOP化疗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9例同时应用益髓生血颗粒;对照组单纯接受化疗,观察Hb水平变化。结果合并地贫的NHL患者接受CHOP化疗后平均Hb下降为(8.6±5.2) g/L,与未合并地贫组(5.8±4.4) 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3)。合并地贫的NHL患者在接受第2疗程CHOP方案化疗时,若治疗组Hb平均下降(2.2±2.3)g/L,对照组为平均下降(4.5±4.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8)。结论南方地区NHL合并地贫患者并不少见,在接受化疗时贫血更为严重,化疗时使用益髓生血颗粒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孔祥敬;陈永升;周亚丽;尹晓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早产SGA产后24 h内血清Ghrelin、IGF-1、INS水平与胎龄及体格发育指标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早产小于胎龄儿(SGA)产后24 h血清中Ghrel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胰岛素(INS)水平与胎龄以及发育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产科2006-10~2013-10间的出生的早产SGA500例,按照出生体重将病例分为三组:1000~1500 g的为A组(121例),1500~2000 g的为B组(245例),2000~2500 g的为C组(134例),所有的患者分别于开奶前抽取静脉血2~3 mL,离心去血清后分别测定Ghrelin、IGF-1、INS水平,研究与胎龄以及体格发育的相关性。结果早产SGA产后24 h内血清Ghrelin随着体重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并且经过统计学检验三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IGF-1、INS水平随着体重的增加逐渐升高,并且两种因素在三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早产SGA产后24 h内血清Ghrelin水平与胎龄、出生体质量、身长、BMI呈负相关,而与出生头围相关性不明显;IGF-1水平与胎龄、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BMI 呈正相关;INS水平与胎龄、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BMI呈正相关。结论早产SGA产后24 h内血清Ghrelin、IGF-1、INS水平与胎龄及体格发育指标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时可以将Ghrelin、IGF-1、INS水平作为婴儿体格发育的有效的指标。

    作者:萧文滔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情况,并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评估,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6~2014-06间呼吸内科3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记录,统计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 DDDs)、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AUD),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与细菌的耐药性的关系,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抗菌药物限定日费用(DDDc)与药物利用指数(DUI)评价。结果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平均为108.6 DDD/100人/d;排名前10位抗菌药物的DDDs与耐药率的相关系数r=0.657,P<0.05;头孢类抗菌药物日费用较高,DUI<1;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哌拉西林/舒巴坦等抗菌药物日费用较低,DUI>1。结论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过高,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科学、有计划地分批、分期替换合理应用,以降低细菌耐药性;在此基础上,选用廉价、有效的抗菌药物,以缓解患者就医经济负担。

    作者:黄炜强;邓耀光;罗瑞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新生儿失血性贫血的相关临床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失血性贫血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2-11~2014-05间我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失血性贫血的患儿,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不同失血病因,比较其病情轻重程度、日龄、是否为早产儿等情况。结果胎-母输血、新生儿颅内出血、胎胎输血综合征、新生儿出血症所致的出血性贫血的患儿所占比例较高,其中重度贫血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轻中度贫血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胎-母输血、新生儿出血症、胎儿-胎盘输血及前置胎盘所致的新生儿贫血中,<3 d的新生儿所占比例明显多于3~7 d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所有发生新生儿失血性贫血的患儿中,足月儿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早产儿,以新生儿出血症为病因的患儿早产儿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足月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早期失血性贫血以胎-母输血、新生儿颅内出血、胎胎输血综合征、新生儿出血症等疾病为主要病因,重度贫血的患儿所占比例较高,要引起重视,尤其是<3d的新生儿,其发生新生儿早期失血性贫血的比率更大,同时要注意足月儿与早产儿发生早期失血性贫血的病因有所差别。

    作者:曹清勇;陈坤东;潘开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对比探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分别接受手法复位外固定和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从X线复位标准、关节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治疗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经过6~21个月的随访,两组病例在X线复位标准和关节功能恢复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而在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治疗费用上,手法复位外固定,明显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适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社会效益。

    作者:何亚标;林乔龄;陈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10例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回顾性分析

    目的:对肺癌的病理类型、特点和临床表现进行研究,并研究肺癌病理分型与年龄、性别、生活习惯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210例肺癌患者的病理情况等资料。结果210例肺癌患者中鳞癌92例,腺癌56例,小细胞癌29例,肺泡细胞癌16例,大细胞癌9例,其他类型癌症共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大多以咳嗽、咳痰、胸闷、气喘为主,咯血、胸痛、头疼及无力等为次。210例肺癌患者中男患者共156例,占74.29%,女54例,占25.71%,平均发病年龄(43±4)岁;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容易导致肺癌的发生,本文中吸烟患者占到89.52%。结论肺癌极大地危及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了解注重肺癌的病理分型、症状及其与不良生活习惯等问题并积极进行预防,对肺癌的确诊及及时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许丽萍;郑海燕;孙翠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10~2014-10间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38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对其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观察病变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术后出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炎症、炎性假瘤、支气管异物吸入、纤毛不动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81.58%、2.63%、15.79%、5.26%,各类病变发生率比较,P<0.05。肺炎链球菌、洛菲氏不动杆菌、酵母样真菌检出率分别为13.16%、7.89%、2.63%,各种菌类检出率比较, P>0.05。患儿术中均存在血氧饱和度降低,行面罩加压给氧后均全部恢复至95%以上,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诊治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显著。

    作者:莫校棋;苏宝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胎儿脐带绕颈82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与胎儿宫内缺氧及出生窒息的关系,指导临床正确处理和采取合适的分娩方式,保障母婴安全。方法对2012-01~2013-09间我院入院分娩,后一次B超检查诊断头位胎儿脐带绕颈的孕产妇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胎儿脐带绕颈发生率为19.01%;绕颈1周占胎儿脐带绕颈的73.94%;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远比无绕颈高;胎儿脐带绕颈周数与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呈正相关;胎儿脐带绕颈三周及以上,剖宫产、胎儿、新生儿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胎儿脐带绕颈不是剖宫产的指征,孕妇掌握自我监护,分娩时加强监测,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根据脐带绕颈和临床情况,适时采取合适的分娩方式,对确诊胎儿脐带绕颈3周及以上者应放宽剖宫产指征,是降低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和新生儿窒息的保障。

    作者:庞正钰;杨妹;黄蓉;林怡;吴秋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波生坦对肺纤维化大鼠肺胶原沉积与MMP-9、TIMP-1的影响

    目的:探讨波生坦对肺纤维化大鼠肺胶原沉积与MMP-9、TIMP-1的影响。方法将48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6组:对照2周组、4周组( C2组、C4组),模型2周组、4周组( M2组、M4组)及治疗组( T1组、T2组)。予博莱霉素建模, T1、T2组分别于第2 d、第15 d始每天予波生坦灌胃至第28 d。Masson 染色观察肺胶原沉积情况,用酶联免疫反应法测定肺泡灌洗液的MMP-9、TIMP -1浓度。结果(1)C2组、C4组大鼠肺间质胶原稀少;M2组可见大量淡蓝色胶原沉积,M 4组明显加重伴部分纤维化;T1组较 M4组显著减少,T 2组较 M4组无差异。(2)造模后MMP-9浓度随时间升高:C2组、C4组、M2组、M4组分别为(1.15±0.27)μg/mL、(1.23±0.31)μg/mL、(1.98±0.35)μg/mL、(2.38±0.47)μg/mL,T1组较M4组显著下降(P<0.05)。(3) M2组、M4组TIMP-1浓度明显高于C2组、C4组,T1组较M4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波生坦可减少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的胶原沉积,可能是通过早期抑制MMP-9、TIMP-1途径起作用。

    作者:黄积雄;左万里;赵洁敏;周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00例儿童矮小症病因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矮小症病因、治疗及与年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03~2014-02间我院儿科门诊收治200例矮小症儿童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诊断及相关检查,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出儿童矮小症病因及其与年龄相关性。结果生长激素缺乏症、生长激素神经分泌障碍、甲状腺功能减退、宫内发育迟缓、特发性矮小、性早熟、营养缺乏为儿童矮小症常见病因。其中生长激素缺乏症、生长激素神经分泌障碍、特发性矮小、性早熟>7岁儿童发生率明显高于≤7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营养缺乏、Tumerg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7岁患儿发病率明显高于>7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中致儿童矮小症病因较多,常见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生长激素神经分泌障碍、甲状腺功能减退、宫内发育迟缓、特发性矮小、性早熟、营养缺乏等,临床早期诊断并干预可促进患儿生长,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林雪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感染科治疗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重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血浆置换治疗,研究组采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主要生化指标水平变化、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主要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两组各项指标变化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研究组有效率为70%,对照组有效率为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够有效加强解毒作用,减少血浆的使用量,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性,为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可进一步研究并推广使用。

    作者:张蔼玲;肖爱慈;朱兴华;李永生;杜春荔;丘宝珍;陈璐;李颖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47例早孕期胎儿异常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通过早孕期11~13+6周超声筛查胎儿异常,探究早孕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2~2014-02间47例早孕期产前超声筛查出的胎儿异常的临床资料及超声表现。所有胎儿均经中孕期复查及引产后证实。结果47例胎儿异常中,露脑畸形10例,无脑儿3例,全前脑1例,脊柱裂1例,联体双胎1例,颈部水囊瘤12例,NT增厚11例,脐膨出3例,双侧唇腭裂1例,左足内翻1例,右上肢缺如1例,左侧桡骨缺如1例,右房增大1例。结论尽早对胎儿异常进行诊断,可减轻孕妇身体损害,但在临床上仅可以对较为严重、早发的胎儿异常情况进行诊断,所以不能替代中晚期产前超声筛查。

    作者:黄翠平;姜伟;江宁珠;陈瑞云;张海燕;卫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远期并发症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Orr式Roux-en-Y吻合术和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 FJI)对于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术后远期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Orr组和FJI组,每组各48例。 Orr组消化道重建方式为Orr式Roux-en-Y吻合术,而FJI组为郝氏重建设计的FJI术式,1年及2年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营养状况、术后远期并发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术后1年,除体重变化两组差异不明显外,其他指标FJI组均有优势( P<0.05);术后2年,FJI组生活质量、营养状况及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Orr组(P<0.05)。结论 FJI术式对于提高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营养状况,降低术后远期并发症均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马文贵;杨振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酮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74例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选择酮康唑药剂治疗老年念球菌阴道炎辅以克霉唑栓药剂的联合效用。方法选择2013-04~2014-10间在本科室就诊的74例老年念球菌阴道炎患者,将使用酮康唑治疗的37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将使用酮康唑辅以克霉唑栓药剂治疗的37例患者归为研究组,在疗程结束后6个月随访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研究组34例痊愈,治愈率91.89%;对照组26例痊愈,治愈率70.27%,治疗念球菌阴道炎联合用药与使用酮康唑治疗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治疗老年念球菌阴道炎在选择酮康唑时,可辅以克霉唑栓药剂,可达到更大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蕊;赵晶;张丹;赵丽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元宫药铜宫内节育器与吉妮宫内节育器的节育功效及其对月经期的影响

    目的:分析元宫药铜宫内节育器与吉妮宫内节育器的节育功效及其对月经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站2013-01~2015-01间收治的160例自愿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健康育龄妇女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研究组放置元宫药铜宫内节育器,分析两组妇女放置后月经、妊娠、节育器脱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带器妊娠、节育器脱落概率与白带增多、不规则出血、腰酸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元宫药铜宫内节育器较吉妮节育器节育功效更加理想,并可改善月经量过多、经期过长等经期不良症状。

    作者:李裕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应用Excel表格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动态调配

    目的:应用Excel表格函数运算功能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动态调配。方法以单位时间内全院总床护比作为医院平均床护比,应用Excel表格将各科室床护比按从高到低或者从低到高的次序排序,得到各科室各职称缺编、多编护士数次序。结果以医院平均床护比为基准,应用Excel函数公式快速完成机动护士库护士及高于医院平均床护比的科室护士的自动调配。结论在护理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或季节性资源配置不均的情况下,公平公正、动态快速地调配人力资源,可实现护理工作人与事相宜,事与职匹配,达到人、事、职能效益大化。

    作者:尤敏;任广姝;汪宁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肠镜前肠道准备合格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结肠镜诊疗前肠道准备合格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并运用柏拉图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肠道清洁度的主要原因有:服药后活动,饮食准备,便秘史和饮水量等方面。设立目标、制定整改措施,然后对品管圈活动前后的肠道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肠道准备合格率从活动前的83.3%提高至活动后的9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结肠镜诊疗前肠道准备合格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徐岩;刘丹;谭刘婷;陈伟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