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云霞;刘畅;程相松;张群成;张晓菊;朱敏;轩伟霞
目的 探讨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68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37例行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31例行开放肺叶切除术,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及术后3年随访结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液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 h VAS评分短于(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组数、淋巴结清扫数目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03%(P<0.05).对照组术后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分别为96.77%、83.87%,观察组术后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37/37)、86.49%(32/37).2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是可行的,具有创伤性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能达到与开放肺叶切除术同样的淋巴结清扫范围,远期疗效与开放肺叶切除术疗效相当.
作者:王长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选取乳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90例,根据其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应用恩度联合化疗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化疗药物治疗,治疗前均先排尽胸腔积液.治疗组在胸腹腔内注入顺铂60 mg、恩度45~60 mg;对照组除不加入恩度外,其余同治疗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7.78%(35/45),对照组为44.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72,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55.26%;对照组为3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500,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达到了35.56%和3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红细胞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红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 对于乳腺癌所致的恶性胸腔积液采用胸腔内灌注顺铂序贯恩度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宜锋;邹庆华;李晓静;齐秀恒;董久兴;刘军;王保信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应用替吉奥胶囊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99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晚期食管癌、胃癌及大肠癌患者均给予单药替吉奥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化疗前后外周血VEGF及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 99例患者化疗后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38例,病情稳定(SD)34例,病情进展(PD)27例,临床总缓解率38.3%,临床获益率72.7%.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度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伤、手足综合征.化疗后外周血中VEGF及MMP-9含量明显下降,化疗前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SD、PD 3组患者外周血VEGF及MMP-9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应用替吉奥胶囊治疗效果肯定,毒副作用小.血清测定VEGF及MMP-9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化疗.
作者:蒋丽媛;安亚伟;赵彩霞;商倩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天恩福)rmhTNF二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例因恶性胸腔积液首次经rmhTNF治疗有效后又复发的患者,患者排尽胸腔积液后,注入生理盐水30 ml+ rmhT-NF 300万IU,于第4,7,10天分别放开引流管,接引流袋,至胸腹腔液不再流出时拔管,并注入rmhTNF300万IU和30 ml生理盐水.然后观察患者用药后KPS评分以及客观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0例患者经rmhTNF二次治疗后CR 4例,PR 12例,SD 3例,PD 1例,RR 80%,CBR 95%.其中,首次治疗达CR患者经rmhTNF胸腔注射二次治疗后50%达CR,50%达PR,RR达100%;首次治疗达PR患者二次治疗后,66.7%达PR,RR达66.7%,CBR达91.7%;7例血性胸腔积液全部变为黄色.患者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提高且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rmhTNF二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可靠、无明显副作用,是治疗复发性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刘晓英;贾秀青;张桂华;徐超;李培培;冯庆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m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以mFOLFOX4为主的化疗综合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予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2组患者均行4个周期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完成治疗后一周内、6个月、3年目标肿瘤的直径,评价2组患者治疗后的近、远期疗效.收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并比较.比较2组患者1年期、2年期、3年期生存率.结果 完成治疗后6个月、3年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35.71%、4.76%、,观察组分别为47.62%、9.52%;观察组近远期临床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3年随访期内死亡率83.33%,观察组为69.05%,观察组3年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m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3年生存率,且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薛李;田宏;王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湖北省少数民族聚居地恩施地区土家族苗族青年及中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收集363例土家族苗族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其分为青年组(≤35岁)及中老年组(>35岁),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间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确诊时肿瘤大于5 cm的比例及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中老年组;青年组病理分期以Ⅲ期为主,而中老年组以Ⅱ期为主;分子分型及激素受体表达方面,青年组的三阴型比例更高,而相比中老年组其Luminal A型、ER及PR的阳性表达率更低;青年组的复发及死亡率明显高于中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结论 湖北恩施地区土苗少数民族青年女性乳腺癌具有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临床病理特点.本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应引导少数民族女性尤其是青年女性提高对乳腺癌的认识.
作者:成宏;李靖;周勇;覃咸雄;于强;庹敏;黎胤谋;彭世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内镜粘膜切除术和食管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粘膜腺癌的疗效.方法 以病理诊断为早期食管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对患者采取内镜粘膜切除术或食管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资料和手术相关指标.结果 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患者有36例,采用食管切除术的患者有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细胞分化程度、Barrett食管长度占比和术后复发例数上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住院时间<2周的例数内镜粘膜切除组较食管切除术组多,并且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生率方面均优于食管切除术组,手术方式和术后不同时期并不是影响患者短期内生存质量的因素.结论 内镜粘膜切除术在治疗早期食管腺癌上具有手术时长短和手术并发症少的优点,并且不会对患者短期的生活质量造成明显影响.
作者:张勇;贾业贵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3(XRCC3)和人类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1(HOGG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50例食管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二步法检测患者在放疗前EGFR、XRCC3、hOGG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EGFR、XRCC3及hOGG1的表达及其三者之间中的两者联合表达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50例食管癌组织EGFR、XRCC3和hOGG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0%(36/50)、68.0% (34/50)和64.0% (32/50),且三者之间两两呈正相关关系(P<0.05).EGFR、XRCC3及hOGG1阳性表达患者的放疗疗效均低于阴性表达患者,且三者之间中的两者均阳性表达者的放疗疗效比均阴性表达患者低(P<0.05).结论 EGFR,XRCC3及hOGG1作为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敏感性的预测指标,可以指导对不同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放疗方法.
作者:高艳梅;杨怡萍;慕玉东;张永彤;李涛;王亚丽;高德英;马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预防性回肠造瘘与腹膜外引流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9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两组均按TME原则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观察组在吻合后,加行末段回肠双腔造瘘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盆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吻合瘘发生率)、营养情况(TP、Alb、PA)、肛门功能恢复情况、SF-36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盆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吻合瘘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营养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肛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7.1%)显著高于对照组(4.2%)(P<0.05).结论 预防性回肠造瘘与腹膜外引流联合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明显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促进肛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丽君;李国强;柳万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肝癌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病灶的超声造影图像,总结其超声特征,探讨超声造影对肝癌复发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09年5月至2016年12月因肝癌在我院进行肝移植术后复发患者28例、时间为肝移植术后2 ~ 45个月.28例患者32个病灶均进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男性20例,女性8例,年龄29 ~ 66岁,平均51.6岁.
作者:赖全图;李果;周琴;李细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金港榄香烯脂质体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纵向列研究设计方法,将150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顺铂治疗,而试验组则接受金港榄香烯脂质体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观察对比2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血常规及胸痛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KPS评分提高60例,稳定6例,下降9例;对照组患者的KPS评分提高50例,稳定7例,下降18例.试验组患者的KPS评分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患者胸痛5例(6.7%),对照组患者胸痛15例(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港榄香烯脂质体注射液联合顺铂对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有显著效果,适合广泛推广.
作者:陈飞;杨宏山;程丹;李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FHIT及P16两种因子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行手术肝癌患者148例,标本术后使用盐水冲洗,清除血污和坏死组织,在10%福尔马林保存,完成包埋与切片;选取标本离切除的肝癌组织1~2 cm为癌旁组织组,90例;选取标本离切除的肝癌组织≥5 cm为远肝癌组织组,90例;选取手术的切除标本为肝癌组织组,148例,对三组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三组标本内PHIT和P16阳性表达与相关性状况.结果 P16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及胞质内,SP染色以后表征是棕黄色或者黄色;FHIT蛋白定位在细胞胞质内,SP染色后表征是棕黄色或者黄色;远癌组P16及PHIT蛋白为强阳性表达,高于癌旁组和肝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P16及PHIT蛋白阳性表达高于肝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患者中P16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有关(P<0.05),FHIT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形成门静脉癌栓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P16和FHIT基因可抑制肝癌患者机体内癌细胞的生长与增殖,且两种因子呈正相关关系.
作者:郑香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保留迷走神经和幽门微创手术在早期原发性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初诊的42例原发性EG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取保留迷走神经和幽门微创胃切除手术,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观察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肠道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流质食物时间、首次进半流质食物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等指标.对术后患者随访一年,观察患者体重、食欲、腹泻、食管黏膜改变、胃部饱胀感、胆囊收缩功能等指标.结果 42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35.1±42.2)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06.2±64.8)ml.42例患者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5.2±6.2)d,平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3.3±1.5)d,平均术后首次进流质食物时间为(3.7±2.1)d,平均术后首次进半流质食物时间(11.2±7.8)d.42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年生存率为95%.结论 采用保留迷走神经以及幽门胸腔镜微创胃切除术治疗EGC治疗效果不低于传统胃切除手术,且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值得在胃癌治疗手术中积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亚奇;宋红杰;任红亮;杨森;李晓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老年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晚期老年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给予贝伐单抗治疗.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生存率,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CR+PR)分别是75.00% (45/60)与56.67% (34/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415,P=0.012).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为7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432,P=0.040).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半年生存率分别为86.67%、81.6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563,P=0.453);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是61.67%、25.00%与43.33%、16.67%,2组1、2年生存率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043,P=0.04;x2=9.571,P=0.021).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2.584,P=0.108).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肺腺癌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增加治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毅超;刘云军;何宛谦;温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本研究收集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0例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长春新碱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采用长春新碱序贯环磷酰胺治疗,对比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60例,均经手术病理或者内镜活检证实,且均未进行过化疗或放疗等抗肿瘤治疗,无化疗和放疗禁忌证.
作者:刘国庆;石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对介入热化疗栓塞对肝癌患者血清IL-17、IL-10浓度变化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介入热化疗栓塞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介入法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IL-17、IL-10浓度变化,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IL-17、IL-1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IL-17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而对照组IL-17、IL-10浓度无显著变化,2组IL-17、IL-10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热化疗栓塞能降低IL-17浓度、升高IL-10浓度,抑制肝癌肿瘤生长,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防止肿瘤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吴文清;朱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血浆中S100A8与S100A9蛋白质表达水平和临床分期,并分析两者与血浆EB病毒VCA-IgA抗体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鼻咽癌患者72例,作为实验组,Ⅱ期14例,Ⅲ期32例,Ⅳ期26例.再选取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浆样本并进行处理,检测血浆中的VCA-IgA水平和S100A8、S100A9的含量.结果 对照组健康者血浆中两种蛋白质的含量,显然低于实验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患者血浆中S100A8和S100A9的含量明显低于Ⅱ期和Ⅲ期患者血浆中两者的含量,且两两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浆中两种蛋白质含量与VCA-IgA水平无相关性(SI00A8 γ为-0.01,P>0.05,S100A9 γ为-0.09,P>0.05),而两种蛋白质具有正相关性(γ=0.21,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血浆中S100A8与S100A9蛋白质表达水平上升,且患者血浆中S100A8与S100A9蛋白质含量跟VCA-IgA水平不具有相关性.
作者:徐帅;范崇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CD8+ CD103+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研究两种免疫细胞标志物CD8和CD103对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染色检测220例NSCLC组织中CD8+和CD103+淋巴细胞的数量,采用单变量方法分析其对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建立动物模型研究CD8+和CD103+淋巴细胞在NSCLC发展中的作用.结果 CD8+细胞数量和CD103+细胞数量之间存在正相关(γ=0.38,P< 0.0001),CD103+细胞数量随着CD8+细胞数量的增加而增加.CD8和CD103双阳性表达为NSCLC患者生存情况的独立有益预后因素,其预后价值高于单独的CD8或CD103阳性表达.小鼠实验证实CD8+和CD103+细胞耗竭可促进NSCLC发展.结论 CD8+CD103+淋巴细胞对NSCLC患者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晓;魏立;陈重;务森;李基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对甲状旁腺激素及血钙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病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1例,观察组(双侧病变)给予甲状腺全切术,对照组(单侧病变)行保留对侧部分腺体近全切除术,记录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血钙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d、术后第3d的血钙与PTH值都低于术前,观察组术后第1d、术后第3d的血钙与PTH值低于对照组(P<0.05),且低钙血症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皮下气肿、皮下积液、淋巴漏并发症发生率为15.5%,对照组为12.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次全切术,甲状腺全切术能有效根治双侧甲状腺分化型癌病变,且不会影响患者的康复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低钙、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可以恢复.
作者:王建宏;饶远生;刘海鹰;阎晓娟;房居高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氨酚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疼痛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研究组采用氨酚羟考酮缓释片进行镇痛,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吗啡制剂镇痛.将两组患者在治疗中的疼痛缓解度、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疼痛缓解率为95.5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食欲、睡眠、日常生活、精神状态及与人交往五个方面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氨酚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疼痛中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很高.
作者:刘素荣;魏媛媛;徐艳丽;李新红;刘娟;秦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