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华;钱昆
目的 评价预防性抗癫痫药物治疗脑肿瘤相关性癫痫的意义.方法 对确诊治疗的脑肿瘤患者病例资料进行整理,根据用药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癫痫发生率为12.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癫痫发生率为22.0%,对照组患者癫痫发生率28.0%;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发作≥3次发生率36.4%,显著低于对照组(64.3%),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抗癫痫药物治疗脑肿瘤相关性癫痫可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收益肯定.
作者:付伟;周赤忠;潘德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分析阴式子宫颈广泛切除术、经腹子宫颈广泛性切除术与腹腔镜下广泛子宫颈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宫颈癌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5例.A组给阴式子宫颈广泛切除术进行治疗,B组给予经腹子宫颈广泛性切除术,C组给予腹腔镜下广泛子宫颈切除术.比较3组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观察3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等术后恢复情况;比较3组阴道残端漏、切口感染以及大小便不适或困难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明显低于B组(P<0.05),C组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A组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以及体温复常时间明显低于B组(P<0.05),且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阴式子宫颈广泛切除术、经腹子宫颈广泛性切除术与腹腔镜下广泛子宫颈切除术均为宫颈癌的有效治疗方法,其中尤以腹腔镜下广泛子宫颈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佳,其对患者产生的创伤较小,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且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查满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按照病理类型分为肝细胞癌组和胆管细胞癌组.所有患者首先行常规超声检查,观察痛灶大小、位置、形态、数量、边界等声图表现,检查门静脉主干及肝内分支管腔的清晰程度,实体回声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肝动脉及门静脉主干血流情况,记录HA、SMA、PV血流频谱,测量HA的PAV、EDV、MV、RI,SMA及PV的Vm,计算各血管每分钟血流量.比较两组超声影像学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的肿瘤在左肝、右肝、左右肝及肝门均有分布,且两组的分布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细胞癌单发与多发差异不显著,胆管细胞癌则是以单发为主(P<0.05).两组肝固有动脉的EDV、Qh、肠系膜上动脉的Qs及门静脉主干的Vm、Qp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胆管细胞癌组患者HA的PSV、RI、SMA的Vm显著高于肝细胞癌组患者(P<0.05).肝细胞癌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肿块内的血液丰富,肝动脉供血为主,肝实质回声增粗,附近血管受压、绕行现象明显;胆管细胞癌组图像显示,肿块无明显边界,内部血管不丰富,可见变窄的血管穿行,病变处门静脉分支不清晰.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科在诊断和鉴别肝细胞癌及胆管细胞癌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邢艳丽;申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乳腺恶性肿瘤间质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160例乳腺肿瘤术后标本进行研究,按肿瘤良、恶性分组,其中乳腺恶性肿瘤组标本100例、良性肿瘤组标本6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标本中α-SMA的表达,并分析α-SMA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乳腺恶性肿瘤组α-SMA蛋白阳性率为79.00%,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恶性肿瘤组α-SMA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病灶直径、ER表达、PR表达、HER-2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肿瘤组织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乳腺恶性肿瘤间质中α-SMA的表达显著的升高,并且与乳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作者:王文然;郭瑞;张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机体代谢及胃肠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将行根治术治疗的56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开腹手术组)28例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28例.检测与比较两组手术患者围术期的蛋白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及胃肠功能指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蛋白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及胃肠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术后两组的蛋白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及胃肠功能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观察组均显著地好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机体代谢及胃肠功能指标波动小于开腹手术,因此认为腹腔镜根治术更为适用于结直肠癌患者.
作者:王建锋;王耿泽;张海洋;杨玉兵;历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经左胸全机械侧侧吻合在下段食管癌切除中的效果及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4年4月到2017年2月选择90例下段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胸腔镜下经左胸全机械侧侧吻合术,对照组采用吻合器进行颈部食管胃端侧吻合术.记录手术效果与呼吸功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4 d的FEV1/FVC值分别为(53.31±15.23)%和(46.04±10.93)%,都明显高于术前1d的(33.63±12.51)%和(33.94±12.39)% (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FVC值也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吻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4 d的血清IL-6与TNF-α都明显高于术前1 d(P <0.05),但观察组术后14 d的血清IL-6与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肺部感染、胸胃综合征、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1% (P<0.05).结论 胸腔镜下经左胸全机械侧侧吻合在下段食管癌切除中的应用具有更好的微创性,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减轻组织炎症反应,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采用保乳术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行保乳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20例.建立数据库,统计术后1、2、3、4年复发情况,统计复发率;对比不同年龄、不同肿瘤直径、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不同Ki-67表达、不同乳腺癌TNM分期、不同病理类型和分子分型患者复发率;采用多因素分析找出复发危险因素.结果 复发率为12.50%.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40岁的患者中复发率较年龄>40岁的患者高;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复发率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高;KI-67阳性者复发率明显高于阴性者;Her-2阳性型术后复发率较其它分子分型高(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分子分型、淋巴结转移为复发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分子分型、淋巴结转移情况、患者年龄均对乳腺癌保乳术术后复发有影响.
作者:李海平;李江涛;刘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麻醉时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胃癌根治术患者PaO2、PaCO2及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 胃癌根治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以及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使用咪达唑仑,对比观察两组患者PaO2、PaCO2及氧合指数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7.50%(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 (28/40)(P<0.05).两组患者均能够将药物泵入的速度进行调整,使得Ramsay评分在理想范围内,观察组0~3分患者为90.00% (36/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24/40).7~10分患者为0.00%(0/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0% (4/40)(P<0.05).观察组患者被唤醒时间为(0.17 ±0.02)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0.57) min(P <0.05).两组经过不同方式麻醉处理之后,观察组的PaO2上升趋势明显大于对照组,PaCO2及氧合指数降低趋势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麻醉时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胃癌根治术患者PaO2、PaCO2及氧合指数可以进行较为明显的调节,有效缩短患者麻醉后恢复时间,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李丕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与放疗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调查174例肺癌患者放疗前的营养状况,并在放疗前和放疗2周末、4周末、放疗结束时评价放疗不良反应.采用广义加性模型分析肺癌患者营养综合状况和放疗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 根据营养综合指标判断,入院时44例(25.2%)患者营养状况良好,90例(51.7%)存在轻度营养不良,40例(23.1%)存在严重营养不良.患者营养状况与放射性皮炎(t=-4.58,P<0.001),放射性食管炎(t=-5.62,P<0.001),疲劳(t=-3.98,P<0.001),放射性肺炎(t=-2.57,P<0.001)存在线性关系.结论 肺癌患者的营养状况与放疗不良反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营养不良的患者在放疗前应给予营养支持.
作者:陈文政;张春华;王晓松;徐宝兰;洪金花;王杏英;罗淑兰;万显秀;石冬梅;刘桂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FR-α蛋白及Ki-67表达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50例患者,其中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17例,因癌前病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8例,因宫颈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5例(4例宫颈癌Ⅱ期、3例宫颈癌Ⅲ期、8例宫颈癌Ⅰ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FR-α和Ki-67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宫颈癌组织以及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结果 FR-α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宫颈癌组织的表达阳性,比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宫颈癌组织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的表达阳性,比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R-α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蛋白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癌病变组织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R-α和Ki-67蛋白在3种不同临床分期中的表达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发病与FR-α蛋白在各种组织中的表达升高有关;HPV感染和FR-α蛋白表达有协同作用;肿瘤发生加快与Ki-67蛋白在宫颈组织中的高表达有关;Ki-67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FR-α有相关性.
作者:赵红果;郭宝芝;刘爱珍;宋芷霜;蔡海瑜;丁俊珊;刘路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及奈达铂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8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及奈达铂化疗),对照组40例(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及奈达铂化疗).全部患者治疗结束1个月后对产生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比较2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评价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组放射性食管损伤分别为38例(95.0%)、36例(90.0%),恶心、呕吐分别为17例(42.5%)、19例(47.5%),白细胞计数下降分别为28例(70.0%)、29例(72.5%),血小板计数下降分别为13例(32.5%)、13例(3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放射性肺炎分别为12例(30.0%)、3例(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肺部V20、V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及奈达铂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优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及奈达铂化疗,且对病灶周围组织的伤害更小.
作者:吴志军;肖泽民;郑江;田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在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后表达差异性及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相关性,为前列腺癌的诊断和预后治疗的检测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前列腺癌患者35例以及前列腺增生患者和正常人各35例.收集样本血清并采用放射性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β2-微球蛋白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的表达.分析血清β2-微球蛋白在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后表达差异性及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相关性.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β2-微球蛋白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和正常人.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β2-微球蛋白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呈正相关.前列腺癌患者在治疗1个月,3个月,4个月后血清β2-微球蛋白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不断降低,但在少数癌细胞发生转移的患者中升高,且各个时间段均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可以作为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诊断和内分泌治疗效果的监测依据以及作为区分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依据.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β2-微球蛋白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李业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肺癌接受调强或适形放疗后放射性肺炎发生及计量学预测因素.方法 选取接受胸部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214例,其中适形放疗96例,调强放疗1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及不同肺体积定义的计量参数对急性放射性肺炎的预测价值,并比较各因素间相关性.采用调强或适形放疗,观察患者开始至结束后3个月内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并采用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急性放射性损伤分级标准进行分级评价.结果 ①适形放疗组出现1级以上放射性肺炎35例(36.46%),出现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13例(13.54%);调强放疗组出现1级以上放射性肺炎48例(40.68%),出现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18例(15.25%);②不同肺体积定义会使得肺剂量学参数值发生显著变化(P<0.01),且根据相关性分析显示V5对于大于1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综合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结果可得预测1级以上放射性肺炎发生的有价值的指标为双肺V5、V8、V13、V20以及是否吸烟.结论 调强放疗与适形放疗相比较增加了低剂量受照射的肺体积但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没有明显提高.不同的肺体积定义会影响正常肺剂量学,双肺V5、V8、V13、V20以及是否吸烟可能是有价值的预测急性放射性肺炎的指标,其中对于调强放疗来说V5的预测性能可能更好.
作者:马建光;司小三;程长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周剂量奈达铂同步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75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放化疗标准组患者给予放化疗标准治疗,放化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放化疗实验组治疗,放化热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放化热疗实验治疗,比较3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生存质量与生存率.结果 放化热疗实验组临床主症、瘤体变化、进食梗阻、胸骨后疼痛与吐粘液症状显效率显著性高于其他两组;临床主症、瘤体变化与进食梗阻有效率显著性高于放化疗标准组;瘤体变化有效率显著性高于放化疗实验组;治疗后1个月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共性症状与副作用、特异模块、共性模块与模块总分组间比较,均显著性高于其他两组;治疗后6个月生存率显著性高于放化疗标准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胸骨后疼痛有效率明显高于放化疗标准组;进食梗阻与胸骨后疼痛有效率明显高于放化疗实验组;治疗后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放化疗标准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周剂量奈达铂同步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庞洁;陈岚;陈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结直肠癌治疗前后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术后7d、化疗后7d时,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4 mL,Elisa法检测血浆中MMP-9、TIMP-1水平,并分析其与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肿瘤直径等的关系.比较术前、术后7d、化疗后7d期间血浆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结果 不同TNM分期患者,MMP-9、TIMP-1水平、MMP-9/TIMP-1比值存在明显差异,随着分期的增加,血浆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呈逐渐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组血浆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d、化疗后7d时,血浆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7d时,血浆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均明显低于术后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MP-9、TIMP-1与结直肠癌TNM分期及肿瘤侵袭性密切相关,血清中MMP-9、TIMP-1水平检测可能成为结直肠癌病情评估的血清学指标.
作者:张剑锋;张凯;侯英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第1位[1],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85%,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即为晚期,治疗以化疗等全身性治疗为主[2].本综述总结了EGFR-TKI作为一线治疗的临床证据,以EGFR-TKI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抗血管生存药物等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耐药后治疗策略和肿瘤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治疗.
作者:吴书贵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与开放手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6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开腹手术治疗.根据手术情况、术后病理情况、随访3年期间生存情况,评价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与开放手术的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除淋巴结总数为(12.56 ±4.36)枚,多于对照组(10.41 ±3.45)枚(P<0.05).2组在转移淋巴结数及肿瘤分化程度方面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1年、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总复发率上比较,2组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相当,但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并且能适度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是理想的手术治疗方式.
作者:徐志诚;李准;王晓东;李春海;李伟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6岁,于2015年4月体检时胸部X线片示左肺肿物.患者当时无明显不适,其后肿物逐渐增大.5月底于天津肿瘤医院胸部CT示左肺中叶靠近左主支气管处占位,大小约1.2 cm ×1.9 cm.支气管镜活检病理为腺癌.2015年6月3日于该院行左肺全切术,术后病理为中分化腺癌.术后采用NP(长春瑞滨+卡铂)方案化疗4个周期,经查CT疗效评为病变稳定(SD).2016年7月患者自觉左眼视物不清,于天津市眼科医院治疗白内障时检查发现左眼球后微小占位,MRI示左侧球壁肿物,大小为0.9 cm ×0.6 cm.后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PET-CT检查示:左侧眼球内后壁转移.2016年6月至12月口服吉非替尼(商品名:易瑞沙),数日后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改善,复查CT疗效为部分缓解(PR).2016年10月起患者出现间断咳嗽,咳白色泡沫样痰,予以对症治疗后好转.近1月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加重,左眼视物不清、稍变形、重影加重,于2017年2月15日收入我科.入院查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左眼视力0.3.胸廓对称,左肺叩诊实音,左肺呼吸音消失,右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97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入院后颅脑MRI示:(1)左侧眼球球后筋膜囊及眼球后壁肿物,考虑转移瘤,大小为1.3 cm ×0.7 cm ×0.8 cm.(2)两侧额、颞叶异常信号,考虑转移瘤可能.继续口服吉非替尼,后定期配合中药汤剂、中药注射液清热解毒、扶正抗癌,症状减轻.
作者:刘路雨;田菲;张熳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MRI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诊断早期宫颈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7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入院后先接受MRI检查,间隔2h后接受TVCDS,观察2种不同的检查方法对早期宫颈癌临床分期的检出率和不同病灶部位的检出率.结果 MRI联合TVCDS检测在早期宫颈癌各临床分期上的检出率与TVCDS单独诊断的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检查方法对宫旁侵犯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质浸润和阴道浸润,MRI联合TVCDS的检出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 MRI联合TVCDS能较好地对早期宫颈癌进行准确判断,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偏小,还需在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的基础上,探索MRI联合TVCDS对宫颈癌及其临床分期的诊断效果,以便更好地预防与治疗宫颈癌.
作者:贺海玲;刘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大脑凸面肿瘤术后迟发硬膜外血肿的发生因素.方法 选择大脑凸面肿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都采用开颅手术,记录术后3个月迟发硬膜外血肿发生情况,并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进行头颅扫描,发现迟发硬膜外血肿4例,发生率为4.9%;患者行全麻下血肿清除术后好转.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糖尿病、乳糖含量、病理类型与迟发硬膜外血肿发生明显相关(P<0.05);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间、糖尿病、乳糖含量、病理类型都是导致迟发硬膜外血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大脑凸面肿瘤术后迟发硬膜外血肿比较常见,年龄、手术时间、糖尿病、乳糖含量、病理类型都是导致迟发硬膜外血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肖学谦;肖三潮;千超;李峰;张毓;刘锋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