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书贵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大脑凸面脑膜瘤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额外侧前颅底锁孔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记录手术效果与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全切除45例,次全切除5例;对照组全切除20例,次全切除16例;2组切除方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 d的尿崩、感染、垂体功能减退、下丘脑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 (P <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为(7.43±2.14)分和(5.89±1.34)分,都明显高于术前1d的(3.56±1.33)分和(3.48±1.28)分(P<0.05),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对于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额外侧前颅底锁孔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大脑凸面脑膜瘤有利于进行肿瘤全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
作者:杨志明;廖晓灵;胡帮红;杨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YST)又称为内胚窦瘤,是一种起源于胚胎内胚层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通常好发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多见于性腺器宫,包括卵巢、子宫、阴道、睾丸等.另有研究认为在性腺以外发生率约占20%.本文就1例颅内罕见的原发性卵黄囊瘤临床症状、体征、鉴别诊断、治疗、预后进行报告.
作者:王龙;安慧蒙;杨强;程志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采用益气活血扶正解毒法辅助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经手术组织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FOLFOX 4方案化疗)与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扶正解毒法治疗),各45例,均治疗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肝功能指标、白蛋白、肿瘤指标甲胎蛋白变化;采用B超检测两组肿瘤大直径变化,统计两组治疗6个月后生存情况及安全性,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ALT、AST、TBi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各项指标水平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白蛋白水平分别为(32.11±2.71) g/L、(32.32±2.59) g/L,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肿瘤指标甲胎蛋白水平、肿瘤大直径明显下降,而治疗组治疗后甲胎蛋白水平、肿瘤大直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生存率为95.56%与对照组(91.11%)相比,x2=0.71,P=0.39.除腹胀、纳差外,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乏力、腹腔积液及肋痛症状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乏力、纳差、腹胀、肋痛及腹水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 结论采用益气活血扶正解毒法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具有较好疗效,且可有利于改善其临床消化道症状及肝功能等.
作者:蒋春梅;丁诗正;张自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甲状腺癌术后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与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抽签法将6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TSH抑制治疗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比较2组术后3年、5年的复发、转移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术后3年的复发率、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及远处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5年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H抑制治疗比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能更有效地减少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的复发、转移危险,但应制定个体、动态的TSH抑制治疗方案,以达到临床获益与安全性的平衡.
作者:韩淼;周长明;赵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育龄期宫颈癌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状态,研究其与性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78例,采用术后患者一般资料量表、创伤后成长状态量表和女性性功能问卷调查表,应用统计分析软件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PTGI总分为(60.46±13.52)、对生活的欣赏(14.29±3.08)、个人力量增强(12.85±2.99)、新的可能性(13.81±4.87)、与他人关系(16.41±4.22)、精神的改变(2.92±0.51);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是否有生育意愿、病理分期、治疗方式、治疗结束时间、是否有并发症均与PTGI总分有关(P<0.05),受试者职业类型、治疗付费方式以及病理类型与PTGI总分无关(P>0.05);受试者性生活质量总分与各维度得分(性欲、性唤起、性高潮、性生活满意、性交痛障碍与个人力量增强)有相关性(γ =0.16 ~0.25,P均<0.05).结论 患者性生活质量与术后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性,并且患者是否有较高的性生活满意度也是影响PTG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临床上护理工作应该多方面、多角度帮助患者提高性生活满意度,进而使患者心理积极的成长.
作者:梁承蓉;夏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分析阴式子宫颈广泛切除术、经腹子宫颈广泛性切除术与腹腔镜下广泛子宫颈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宫颈癌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5例.A组给阴式子宫颈广泛切除术进行治疗,B组给予经腹子宫颈广泛性切除术,C组给予腹腔镜下广泛子宫颈切除术.比较3组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观察3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等术后恢复情况;比较3组阴道残端漏、切口感染以及大小便不适或困难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明显低于B组(P<0.05),C组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A组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以及体温复常时间明显低于B组(P<0.05),且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阴式子宫颈广泛切除术、经腹子宫颈广泛性切除术与腹腔镜下广泛子宫颈切除术均为宫颈癌的有效治疗方法,其中尤以腹腔镜下广泛子宫颈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佳,其对患者产生的创伤较小,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且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查满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及奈达铂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8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及奈达铂化疗),对照组40例(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及奈达铂化疗).全部患者治疗结束1个月后对产生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比较2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评价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组放射性食管损伤分别为38例(95.0%)、36例(90.0%),恶心、呕吐分别为17例(42.5%)、19例(47.5%),白细胞计数下降分别为28例(70.0%)、29例(72.5%),血小板计数下降分别为13例(32.5%)、13例(3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放射性肺炎分别为12例(30.0%)、3例(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肺部V20、V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及奈达铂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优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及奈达铂化疗,且对病灶周围组织的伤害更小.
作者:吴志军;肖泽民;郑江;田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预防性抗癫痫药物治疗脑肿瘤相关性癫痫的意义.方法 对确诊治疗的脑肿瘤患者病例资料进行整理,根据用药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癫痫发生率为12.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癫痫发生率为22.0%,对照组患者癫痫发生率28.0%;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发作≥3次发生率36.4%,显著低于对照组(64.3%),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抗癫痫药物治疗脑肿瘤相关性癫痫可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收益肯定.
作者:付伟;周赤忠;潘德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经左胸全机械侧侧吻合在下段食管癌切除中的效果及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4年4月到2017年2月选择90例下段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胸腔镜下经左胸全机械侧侧吻合术,对照组采用吻合器进行颈部食管胃端侧吻合术.记录手术效果与呼吸功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4 d的FEV1/FVC值分别为(53.31±15.23)%和(46.04±10.93)%,都明显高于术前1d的(33.63±12.51)%和(33.94±12.39)% (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FVC值也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吻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4 d的血清IL-6与TNF-α都明显高于术前1 d(P <0.05),但观察组术后14 d的血清IL-6与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肺部感染、胸胃综合征、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1% (P<0.05).结论 胸腔镜下经左胸全机械侧侧吻合在下段食管癌切除中的应用具有更好的微创性,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减轻组织炎症反应,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危子宫内膜癌术后采用TC化疗方案与放疗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76例经手术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筋膜下子宫和双附件切除术治疗,并行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其中术后辅以全盆外照射治疗者为对照组,术后辅以TC化疗方案,放疗方案与对照组一致的设为治疗组;两组分别为38例.结果 治疗组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率为5.26% (2/38),明显低于对照组23.68% (9/38),x2=5.20,P=0.02;治疗组肺转移率为2.63% (1/38),明显低于对照组18.42%(7/38),x2=5.02,P=0.02;治疗组阴道复发率为2.63%(1/38),明显低于对照组21.05%(8/38),x2 =6.17,P=0.01;治疗组盆腔复发率为0.00%(0/38),明显低于对照组13.16%(5/38),x2=5.35,P=0.02.随访3年,治疗组患者生存率为92.11%(35/38),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28/38),x2=4.54,P=0.03;治疗组患者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11% (16/38),明显高于对照组18.42%(7/38),x2=5.05,P=0.02;而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子宫内膜癌术后采用TC化疗方案联合放疗治疗可有利于降低患者复发率,延长其生存周期,但TC化疗方案联合放疗治疗存在明显骨髓抑制,因此临床医生需加强关注以积极采取合理措施干预.
作者:任春梅;崔素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七氟烷和丙泊酚的使用对行深度麻醉监测下颅内肿瘤术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颅内肿瘤并行手术切除的9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实验组患者于术中使用七氟烷进行维持麻醉,对照组患者于术中使用丙泊酚进行维持麻醉.于术前(TO)、诱导麻醉时(T1)、手术进行时(T2)及手术结束(T3)4个时间点对2组患者进行脑血流动力学监测,观测部位分别为左右两侧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后动脉(PCA),观测指标包括阻力指数(RI)、时间平均流速(Vm),并进行对比.同时于T0及T3时间点对2组患者的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脑氧摄取率(CERO2)及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进行测定并进行对比.结果 2组的ACA、MCA、PCA分别于T0、T1、T2、T3几个时间的RI及Vm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O时2组脑氧代谢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2~T3时实验组患者SjvO2较对照组高(P<0.05),而CERO,、Da-jvO2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七氟烷和丙泊酚应用于深度麻醉下颅内肿瘤切除术,效果均较好,对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但七氟烷能够降低脑氧代谢,效果优于丙泊酚.
作者:王兴华;李正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大脑凸面肿瘤术后迟发硬膜外血肿的发生因素.方法 选择大脑凸面肿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都采用开颅手术,记录术后3个月迟发硬膜外血肿发生情况,并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进行头颅扫描,发现迟发硬膜外血肿4例,发生率为4.9%;患者行全麻下血肿清除术后好转.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糖尿病、乳糖含量、病理类型与迟发硬膜外血肿发生明显相关(P<0.05);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间、糖尿病、乳糖含量、病理类型都是导致迟发硬膜外血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大脑凸面肿瘤术后迟发硬膜外血肿比较常见,年龄、手术时间、糖尿病、乳糖含量、病理类型都是导致迟发硬膜外血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肖学谦;肖三潮;千超;李峰;张毓;刘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使用利奈唑胺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过程中的药学监护作用.方法 通过重症感染患者病例,围绕该患者在治疗整个过程中遇到血小板下降及疗效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干预,建议更换治疗药物.结果 经过治疗患者血小板恢复正常,病情好转.结论 患者治疗过程中药学监护起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力;刘利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榄香烯乳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6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方法,把入选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榄香烯乳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治疗效果、预后情况以及毒副作用.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4.52%>35.4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90.32%> 64.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19.86±9.39)个月]低于观察组患者[(31.17±11.45)个月,P=0.006)].对照组患者的无疾病生存期PFS[(13.51±8.63)个月]低于观察组患者[(24.41±10.41)个月,P=0.003)].观察组总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00% <3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榄香烯乳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疗效较好,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探讨.
作者:吴翔;岳春迪;崔小霞;李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周剂量奈达铂同步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75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放化疗标准组患者给予放化疗标准治疗,放化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放化疗实验组治疗,放化热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放化热疗实验治疗,比较3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生存质量与生存率.结果 放化热疗实验组临床主症、瘤体变化、进食梗阻、胸骨后疼痛与吐粘液症状显效率显著性高于其他两组;临床主症、瘤体变化与进食梗阻有效率显著性高于放化疗标准组;瘤体变化有效率显著性高于放化疗实验组;治疗后1个月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共性症状与副作用、特异模块、共性模块与模块总分组间比较,均显著性高于其他两组;治疗后6个月生存率显著性高于放化疗标准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胸骨后疼痛有效率明显高于放化疗标准组;进食梗阻与胸骨后疼痛有效率明显高于放化疗实验组;治疗后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放化疗标准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周剂量奈达铂同步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庞洁;陈岚;陈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与MRI对子宫内膜癌肿瘤大小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8例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依次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MRI及术后病理学检查,测量肿瘤大直径,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比较阴道超声和MRI的符合率.结果 阴道超声对肿瘤直径的符合率、低估率、高估率分别为56.52%、30.43%、13.04%,MRI分别为77.17%、4.35%、18.48%,MRI测定肿瘤直径的符合率明显高于阴道超声(P<0.05).阴道超声、MRI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13、0.317.结论 术前阴道超声、MRI评估子宫内膜癌肿瘤大小均可能出现低估或高估情况,总体上MRI更为准确.
作者:尚晓娜;朱香妮;邵亚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机体代谢及胃肠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将行根治术治疗的56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开腹手术组)28例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28例.检测与比较两组手术患者围术期的蛋白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及胃肠功能指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蛋白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及胃肠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术后两组的蛋白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及胃肠功能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观察组均显著地好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机体代谢及胃肠功能指标波动小于开腹手术,因此认为腹腔镜根治术更为适用于结直肠癌患者.
作者:王建锋;王耿泽;张海洋;杨玉兵;历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结直肠癌治疗前后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术后7d、化疗后7d时,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4 mL,Elisa法检测血浆中MMP-9、TIMP-1水平,并分析其与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肿瘤直径等的关系.比较术前、术后7d、化疗后7d期间血浆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结果 不同TNM分期患者,MMP-9、TIMP-1水平、MMP-9/TIMP-1比值存在明显差异,随着分期的增加,血浆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呈逐渐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组血浆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d、化疗后7d时,血浆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7d时,血浆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均明显低于术后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MP-9、TIMP-1与结直肠癌TNM分期及肿瘤侵袭性密切相关,血清中MMP-9、TIMP-1水平检测可能成为结直肠癌病情评估的血清学指标.
作者:张剑锋;张凯;侯英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按照病理类型分为肝细胞癌组和胆管细胞癌组.所有患者首先行常规超声检查,观察痛灶大小、位置、形态、数量、边界等声图表现,检查门静脉主干及肝内分支管腔的清晰程度,实体回声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肝动脉及门静脉主干血流情况,记录HA、SMA、PV血流频谱,测量HA的PAV、EDV、MV、RI,SMA及PV的Vm,计算各血管每分钟血流量.比较两组超声影像学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的肿瘤在左肝、右肝、左右肝及肝门均有分布,且两组的分布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细胞癌单发与多发差异不显著,胆管细胞癌则是以单发为主(P<0.05).两组肝固有动脉的EDV、Qh、肠系膜上动脉的Qs及门静脉主干的Vm、Qp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胆管细胞癌组患者HA的PSV、RI、SMA的Vm显著高于肝细胞癌组患者(P<0.05).肝细胞癌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肿块内的血液丰富,肝动脉供血为主,肝实质回声增粗,附近血管受压、绕行现象明显;胆管细胞癌组图像显示,肿块无明显边界,内部血管不丰富,可见变窄的血管穿行,病变处门静脉分支不清晰.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科在诊断和鉴别肝细胞癌及胆管细胞癌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邢艳丽;申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VAS疼痛评分以及淋巴结清扫个数;检测手术前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和白介素-10的含量.结果 研究组的疾病控制率以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术中出血量、VAS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和白介素-10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对照组升高得更为明显(P<0.05).研究组术后肺不张、肺漏气、支气管胸膜瘘、切口感染、慢性疼痛和皮下气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手术相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极为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袁德武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