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晓娜;朱香妮;邵亚军
目的 观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机体代谢及胃肠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将行根治术治疗的56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开腹手术组)28例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28例.检测与比较两组手术患者围术期的蛋白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及胃肠功能指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蛋白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及胃肠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术后两组的蛋白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及胃肠功能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观察组均显著地好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机体代谢及胃肠功能指标波动小于开腹手术,因此认为腹腔镜根治术更为适用于结直肠癌患者.
作者:王建锋;王耿泽;张海洋;杨玉兵;历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抗人乳头瘤病毒(HPV)蛋白辅料配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HPV持续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行宫颈冷刀锥切术后仍存在HPV感染的子宫上皮内瘤变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HPV蛋白辅料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静脉滴注,观察2组患者治疗3、6、12个月后病毒转阴率及临床有效率,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治疗3、6、12个月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患者在治疗6、12个月后病毒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抗HPV蛋白辅料和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用药可有效降低病毒载量,大限度清除锥切术后HPV的持续感染,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巧娥;胡小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周剂量奈达铂同步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75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放化疗标准组患者给予放化疗标准治疗,放化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放化疗实验组治疗,放化热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放化热疗实验治疗,比较3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生存质量与生存率.结果 放化热疗实验组临床主症、瘤体变化、进食梗阻、胸骨后疼痛与吐粘液症状显效率显著性高于其他两组;临床主症、瘤体变化与进食梗阻有效率显著性高于放化疗标准组;瘤体变化有效率显著性高于放化疗实验组;治疗后1个月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共性症状与副作用、特异模块、共性模块与模块总分组间比较,均显著性高于其他两组;治疗后6个月生存率显著性高于放化疗标准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胸骨后疼痛有效率明显高于放化疗标准组;进食梗阻与胸骨后疼痛有效率明显高于放化疗实验组;治疗后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放化疗标准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周剂量奈达铂同步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庞洁;陈岚;陈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ⅠA期乳腺癌妇女的临床病理特征与生存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38例ⅠA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中位随访,5年PFS为94.2%,5年OS为98.9%.138例患者中12例发生复发或转移.T1b期复发或转移3例,T1c期复发或转移9例.138例患者生存状况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i-67表达、不同的手术方式、放疗手段和组织学分级与患者PFS相关(P<0.05),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及曲妥珠单抗的使用与否对PFS无明显影响.Ki-67表达和组织学分级是影响患者PFS独立预后因素(P<0.05),且组织学分级中低级患者的PFS优于组织学分级高级患者,Ki-67表达<14%优于Ki-67表达≥14%者.结论 ⅠA期乳腺癌患者总的术后生存状况较好,对于某些亚组患者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和转移率,且风险较大.
作者:张振;冯云;李振宇;曹效忠;任莎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EC序贯T化疗对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疗效及Ang-2、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110例,以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EC序贯T化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Ang-2、VEGF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Ang-2以及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以及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序贯T化疗对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效果较好,能够有效调节Ang-2以及VEGF水平,降低心肌酶以及肝功能水平,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葛述科;孙嘉忆;高伟;郭文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与放疗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调查174例肺癌患者放疗前的营养状况,并在放疗前和放疗2周末、4周末、放疗结束时评价放疗不良反应.采用广义加性模型分析肺癌患者营养综合状况和放疗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 根据营养综合指标判断,入院时44例(25.2%)患者营养状况良好,90例(51.7%)存在轻度营养不良,40例(23.1%)存在严重营养不良.患者营养状况与放射性皮炎(t=-4.58,P<0.001),放射性食管炎(t=-5.62,P<0.001),疲劳(t=-3.98,P<0.001),放射性肺炎(t=-2.57,P<0.001)存在线性关系.结论 肺癌患者的营养状况与放疗不良反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营养不良的患者在放疗前应给予营养支持.
作者:陈文政;张春华;王晓松;徐宝兰;洪金花;王杏英;罗淑兰;万显秀;石冬梅;刘桂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VAS疼痛评分以及淋巴结清扫个数;检测手术前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和白介素-10的含量.结果 研究组的疾病控制率以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术中出血量、VAS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和白介素-10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对照组升高得更为明显(P<0.05).研究组术后肺不张、肺漏气、支气管胸膜瘘、切口感染、慢性疼痛和皮下气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手术相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极为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袁德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肺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肺鳞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直接接受单纯手术进行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在经过紫杉醇联合顺铂进行新辅助化疗2~3周后,再接受手术进行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统计分析,并于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对其术后的复发以及转移率以及生存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经过新辅助化疗后,肿瘤显著减小,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有效率Ⅲa期达到85.0%,Ⅲb期术前有效率只有30.0%,化疗总有效率为66.67%.化疗主要的毒副作用是消化和血液系统,但程度较轻,均可耐受.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的复发以及转移率都明显降低,同时患者的生存率以及生存质量显著提高,且2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肺鳞癌安全有效,可以减少术后转移以及复发的几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昌杰;杨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大脑凸面肿瘤术后迟发硬膜外血肿的发生因素.方法 选择大脑凸面肿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都采用开颅手术,记录术后3个月迟发硬膜外血肿发生情况,并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进行头颅扫描,发现迟发硬膜外血肿4例,发生率为4.9%;患者行全麻下血肿清除术后好转.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糖尿病、乳糖含量、病理类型与迟发硬膜外血肿发生明显相关(P<0.05);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间、糖尿病、乳糖含量、病理类型都是导致迟发硬膜外血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大脑凸面肿瘤术后迟发硬膜外血肿比较常见,年龄、手术时间、糖尿病、乳糖含量、病理类型都是导致迟发硬膜外血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肖学谦;肖三潮;千超;李峰;张毓;刘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育龄期宫颈癌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状态,研究其与性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78例,采用术后患者一般资料量表、创伤后成长状态量表和女性性功能问卷调查表,应用统计分析软件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PTGI总分为(60.46±13.52)、对生活的欣赏(14.29±3.08)、个人力量增强(12.85±2.99)、新的可能性(13.81±4.87)、与他人关系(16.41±4.22)、精神的改变(2.92±0.51);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是否有生育意愿、病理分期、治疗方式、治疗结束时间、是否有并发症均与PTGI总分有关(P<0.05),受试者职业类型、治疗付费方式以及病理类型与PTGI总分无关(P>0.05);受试者性生活质量总分与各维度得分(性欲、性唤起、性高潮、性生活满意、性交痛障碍与个人力量增强)有相关性(γ =0.16 ~0.25,P均<0.05).结论 患者性生活质量与术后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性,并且患者是否有较高的性生活满意度也是影响PTG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临床上护理工作应该多方面、多角度帮助患者提高性生活满意度,进而使患者心理积极的成长.
作者:梁承蓉;夏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第1位[1],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85%,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即为晚期,治疗以化疗等全身性治疗为主[2].本综述总结了EGFR-TKI作为一线治疗的临床证据,以EGFR-TKI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抗血管生存药物等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耐药后治疗策略和肿瘤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治疗.
作者:吴书贵 刊期: 2018年第09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6岁,于2015年4月体检时胸部X线片示左肺肿物.患者当时无明显不适,其后肿物逐渐增大.5月底于天津肿瘤医院胸部CT示左肺中叶靠近左主支气管处占位,大小约1.2 cm ×1.9 cm.支气管镜活检病理为腺癌.2015年6月3日于该院行左肺全切术,术后病理为中分化腺癌.术后采用NP(长春瑞滨+卡铂)方案化疗4个周期,经查CT疗效评为病变稳定(SD).2016年7月患者自觉左眼视物不清,于天津市眼科医院治疗白内障时检查发现左眼球后微小占位,MRI示左侧球壁肿物,大小为0.9 cm ×0.6 cm.后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PET-CT检查示:左侧眼球内后壁转移.2016年6月至12月口服吉非替尼(商品名:易瑞沙),数日后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改善,复查CT疗效为部分缓解(PR).2016年10月起患者出现间断咳嗽,咳白色泡沫样痰,予以对症治疗后好转.近1月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加重,左眼视物不清、稍变形、重影加重,于2017年2月15日收入我科.入院查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左眼视力0.3.胸廓对称,左肺叩诊实音,左肺呼吸音消失,右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97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入院后颅脑MRI示:(1)左侧眼球球后筋膜囊及眼球后壁肿物,考虑转移瘤,大小为1.3 cm ×0.7 cm ×0.8 cm.(2)两侧额、颞叶异常信号,考虑转移瘤可能.继续口服吉非替尼,后定期配合中药汤剂、中药注射液清热解毒、扶正抗癌,症状减轻.
作者:刘路雨;田菲;张熳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 讨肝门部位胆管癌患者术前行胆汁回输联合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 取行肝门部位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84例,并据术前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42);治疗组术前给予胆汁回输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术前仅给予常规治疗.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免疫功能及营养学指标水平变化,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的TBIL、AST、ALT水平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2.349,P=0.021;t=5.230,P=0.000;t=5.096,P=0.000);治疗后2组的IgG、IgA、IgM、BMI、PA及ALB水平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07,P=0.018;t =3.568,P=0.000;t =4.377,P =0.000;t =2.512,P =0.014;t =8.907,P =0.000;t=12.087,P=0.000);2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3,P=0.645).结论 肝门部位胆管癌患者术前行胆汁回输联合肠内营养更有利于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且术后并发症发生少,可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作者:孙启峰;毕京鹏;甄庆强;张启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FR-α蛋白及Ki-67表达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50例患者,其中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17例,因癌前病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8例,因宫颈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5例(4例宫颈癌Ⅱ期、3例宫颈癌Ⅲ期、8例宫颈癌Ⅰ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FR-α和Ki-67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宫颈癌组织以及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结果 FR-α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宫颈癌组织的表达阳性,比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宫颈癌组织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的表达阳性,比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R-α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蛋白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癌病变组织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R-α和Ki-67蛋白在3种不同临床分期中的表达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发病与FR-α蛋白在各种组织中的表达升高有关;HPV感染和FR-α蛋白表达有协同作用;肿瘤发生加快与Ki-67蛋白在宫颈组织中的高表达有关;Ki-67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FR-α有相关性.
作者:赵红果;郭宝芝;刘爱珍;宋芷霜;蔡海瑜;丁俊珊;刘路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者62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分娩、正常孕妇6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孕妇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组肌瘤变性、先兆早产、先兆流产、胎位异常、前置胎盘、胎盘窘迫、宫缩乏力、胎盘早剥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6.45%,14.52%,19.35%,12.90%,16.13%,9.68%,24.19%,8.06%,30.6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61.29%,高于对照组的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低Apgar评分的发生率分别为6.45%,12.9%,9.6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易发生妊娠并发症,增加了剖宫产率,且新生儿结局不良,应引起临床注意.
作者:吴利萍;沈孟荣;郭慧娟;蒋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后程三维适形放疗同步依托EP方案化疗治疗SCLC伴脑转移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SCLC伴脑转移癌的患者120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组,各60例.2组同时行后程三维适形放疗依托EP方案进行化疗,间隔3周后用EP方案化疗,28天为1个周期,根据患者情况行3~8个周期.A组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天,用量约为250 ml,持续用药2个周期以上.采用疗效评价、生活质量评价、不良反应评价联合评价,根据术后随访评价远期生存率.结果 A组患者疗效有效率(70.0%)略高于B组(6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率(81.7%)高于B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头痛发热等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远期生存率略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后程三维适形放疗同步依托EP方案治疗SCLC,能够有效提高SCLC伴脑转移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远期生存率,可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新桥;王兵;赵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新辅助化疗与手术的间隔时间对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60例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手术的初治疗直肠癌患者,根据新辅助治疗结束至手术的间隔时间分为观察组(新辅助放化疗结束后≥8周)和对照组(新辅助放化疗结束后<8周),每组30例.全部患者采用FOLFOX方案的化疗及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或经腹直肠癌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CEA值、肿瘤降期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观察组CEA值为(7.3±6.6) ng/ml,对照组CEA值为(7.9±6.3) ng/ml,均较辅助化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T分期降期率为70.0%、N分期降期率为63.3%,二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吻合口漏3例、吻合口出血4例、肠梗阻2例、盆腔感染3例,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结束8周后行手术,可以获得更为明显的降期效果,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韩文华;钱昆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血管生成与MR灌注成像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45例前列腺癌患者为观察组,进行MR灌注成像,并对前列腺癌标本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析与灌注曲线大线性斜率(SSmax)及T2*驰豫率的相关性.另选择4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进行相同的检测.结果 观察组的大线性斜率、T2*驰豫率、VEGF和MVD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灌注成像的相关指标能反应前列腺癌组织中血管的生成情况,进而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丁碧娇;林志敏;何桂凤;徐新申;黄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单一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法,观察组给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法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体液免疫指标IgA、IgM、IgG、补体C3、补体C4及细胞免疫指标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变化.结果 对照组有40(65.57%)例患者治疗有效,观察组有56(91.80%)例患者治疗有效,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治疗后IgM、IgG水平明显升高,补体C3水平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CD4+、CD4 +/CD8+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NK细胞增多,两组治疗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ACE联合PMCT治疗中晚期肝癌可针对性的杀死肿瘤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曹庆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经纤维支气管镜下大气道良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纤维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的中央气道的良性和恶性肿瘤患者80例,对比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1个月的肺功能(FEV1、FVC)、气道狭窄段的腔径和气促的指数改变情况,观察气道的恶性肿瘤患者1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观察患者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30例气道的良性肿瘤患者,手术都成功去掉了腔内的肿瘤,呼吸困难和胸闷等临床症状消失,气道恢复通畅状态.50例气道的恶性肿瘤患者中有1例患者治疗无效(2.0%),5例患者治疗有效(10.0%),44例患者治疗显效(88.0%);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气道的腔径得到明显提升,气促的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1年生存率为31.0%,中位生存时间为3.8个月.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对患者疗效显著,患者症状改善良好,可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手术并发症少.
作者:王晓洁;牛建明;李润浦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