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润;吕楚;冯培民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30%~50%的病例为亚临床感染或隐性感染,易被人们忽视,成为潜在的传染源.风疹本身并不严重,但风疹病毒易导致孕妇怀孕期间的致畸性[1].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可对胎儿产生先天性损害,若妊娠前3个月感染风疹病毒,病毒可经血或胎盘侵犯胎儿机体,导致自发流产、死产或胎儿感染,当胎儿感染后可导致儿童先天畸形,包括白内障、耳聋、心脏病或智力低下,即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s,CRS)[1].
作者:黄鹤;孙兆丹;薄芳;宋婧;高士锐;闫滨;马玉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应用锁定螺钉治疗桡骨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12-09~2013-03间共收治桡骨头骨折病人15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22~53岁.MasonⅡ型9例,Ⅲ型6例,其中摔伤12例,车祸伤3例.对这15例病人使用锁定螺钉固定,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通过随访观察并应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判断疗效:优11例,良3例,可1例,差0例,手术前总分为34.37分,手术后总分为81.15分.结论 应用锁定螺钉治疗桡骨头骨折可以起到满意的疗效.
作者:范筱;李涵;侯爱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门冬胰岛素与传统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上的差异.方法 截取我院2012-09~2013-03间收治的共7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门冬胰岛素)及对照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两组均采取4次/d的胰岛素降糖强化方案治疗.其中,治疗组在三餐前10 min内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在晚上10时皮下注射精蛋白生物合成的人胰岛素;对照组在三餐前30 min内皮下注射生物合成的人胰岛素,在晚上10时皮下注射精蛋白生物合成的人胰岛素.对比两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差异性,包括两组的低血糖发生率、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使用量和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空腹和餐后血糖降低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胰岛素的使用量和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相比,门冬胰岛素能更安全地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作者:张振关;卢燕红;陈雪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肥胖与非肥胖、青春期和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代谢的特点.方法 选择85例PCOS患者,按体质量指数分为肥胖PCOS患者55例(BMI≥25 kg/m2),非肥胖PCOS患者30例(BMI<25 kg/m2);按年龄分为青春期PCOS患者41例(年龄14~19岁),育龄期PCOS患者44例(年龄20~32岁);所有患者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行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血脂检测.结果 (1)与非肥胖组相比,肥胖组空腹胰岛素(INS0h)、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HOMA-IR),空腹血糖(BG0h)、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G)升高,葡萄糖耐量程度更重(IGT),血脂(TC、TG、LDL、ApoB)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青春期组相比,育龄期组AUCG及血脂更高,IGT更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育龄期和青春期PCOS患者均存在代谢紊乱,肥胖是PCOS发生代谢紊乱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对肥胖的PCOS患者应及早诊断和治疗.
作者:张娜;柯国女;杨媛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泪囊按摩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方法对117例(138只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进行泪囊按摩治疗.结果 泪囊按摩1个月内治愈85眼,治愈率61.6%;按摩2个月治愈29眼,治愈率为54.7%.结论泪囊按摩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宋晗;韩素珍;马秋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钩藤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A)和0.3‰三乙胺水溶液(B),采用线性梯度洗脱:0 min:40% A,5 min:50% A,21 min:67% A,25 min:100% A;流速1 mL/min;柱温为室温.DAD检测器,检测波长 254 nm.进样量10 μL.结果 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分别在10~8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1.0),钩藤碱的平均回收率为103.1%,RSD为2.7%(n=9),异钩藤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3.2%(n=9).结论该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以用于钩藤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晓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止痛促愈汤配合微波理疗促进痔疮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痔疮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止痛促愈汤熏洗联合微波理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液熏洗联合微波理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创面愈合时间有无差异.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止痛促愈汤联合微波理疗可明显促进痔疮术后创面愈合,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张雨秋;孙心悦;郭耀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紫锥菊提取物的遗传毒性,为紫锥菊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常规方法进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Ames试验.结果 紫锥菊提取物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紫锥菊提取物对小鼠未见生殖遗传毒性,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无致突变性.
作者:于蒙;贺文庆;冯全利;陈秀云;卜仕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以总结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在我院ICU住院发生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57例,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深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真菌的种类、感染的分布以及患者的转归情况.结果 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以呼吸系统感染常见,占57.89%,而真菌种类以白色念珠菌为常见,占52.63%.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后,41例(71.93%)感染得到控制,病情好转后出院,8例(14.04%)原发病加重而发生死亡.结论 免疫功能低下、意识障碍、广谱抗菌药物和激素的应用等均和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相关,根据上述相关因素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对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伟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术后预防性补钙对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和血钙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2012-01~2013-01间行甲状腺全切术患者13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预防性补钙组(A组)和对照组(B组),再根据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分为A1(≥8 pg/mL)、A2(<8 pg/mL)、B1(≥8 pg/mL)、B2(<8 pg/mL)4组,对比各组患者30 d内低血钙的发生率及患者PTH水平.结果 经30 d观察,发现B组低血钙发生率高于A组(χ2=11.622,P=0.001),其中A1组与B1组比较、A2组与B2组比较,发生低血钙几率均降低.同时A组患者甲状旁腺恢复速度优于B组,A1组术后3 d开始PTH恢复速度优于B1组,术后30 d即恢复正常水平.A2组患者术后7 d开始PTH恢复速度优于B2组.结论 甲状腺全切除术后预防性补钙,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恢复甲状旁腺功能及预防低血钙的发生.
作者:林景能;李江波;刘佳;梁月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通过检测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测定血压及血管硬化主要指标为踝臂指数(ABI)和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baPWV).了解患者外周血管硬化程度,分析对比在不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其周围血管僵硬度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测定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了解患者外周血管硬化程度,如外周血管硬化明显或堵塞,则彩色多普勒进一步明确诊断.结果 代谢综合征组,包括高血压高Hcy组(A组)、高血压正常Hcy组(B组)、正常血压高Hcy组(C组)、正常血压正常Hcy组(D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E组)比较明显升高,而且A组>C组>B组>D组>E组;而ABI水平则相反,A组<C组<B组<D组<E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则ABI则越低,反映下肢动脉狭窄或阻塞程度越严重.同样的baPWV水平A组<C组<B组<D组<E组,说明全身血管的僵硬度A组>C组>B组>D组>E组,血管弹性A组<C组<B组<D组<E组.代谢综合征组Hcy水平、ABI、baPWV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ABI、baPWV水平则越高,周围血管的僵硬度就越明显,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越高,具有密切相关性,对患者疾病预防干预及临床病情的评估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林荣汉;何宗云;林燕辉;黎运西;马洪;林浩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诊断,手术方式选择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2005-06~2012-06间收治的58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彩超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9.3%(46/58);术前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7.2%(34/39);术前MRI和MRCP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7.8%;血清CA19-9及CEA阳性率分别为71.8%(28/39)和61.5%(24/39).根据TNM分期标准,本组Ⅰ期3例,Ⅱ期9例,Ⅲ期17例,Ⅳ期29例.5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8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其中3例Ⅰ期患者获长期生存.18例行根治性切除术,根治性切除率为31%.58例病人中有45例获得随访,随访率为77.6%.其中随访的6例Ⅱ期患者及3例Ⅲ期患者术后生存期超过3年;3例Ⅱ期患者术后生存期超过5年;3例Ⅳ期患者术后分别生存16个月、20个月、21个月.结论 术前影像学的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早期诊断和根治性手术是提高胆囊癌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志伟;朱大勇;陈杨;毛晓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脉压(PP)与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照脉压的不同,分为PP1组(脉压≤40 mmHg)、PP2组(脉压40 mmHg~60 mmHg)、PP3组(脉压≥60 mmHg),另选取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CRP、UA和T-BIL水平.结果 (1)高血压病患者CRP、UA、T-BI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脉压组间CRP、UA、T-BIL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脉压与CRP、UA水平正相关,与T-BIL水平负相关.结论 CRP、UA和T-BIL水平与脉压密切相关,3者是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机体代谢紊乱的重要指标,可评估高血压病变的严重程度.
作者:代晓明;刘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红光照射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0-05~2012-05间经我科确诊为带状疱疹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红光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皮肤专科护理及伐昔洛韦等药物治疗,红光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红光照射,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平均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疼痛基本缓解时间、痊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4.1%,红光治疗组总有效率87.2%,两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7.39,P=0.007<0.05; χ2=5.64,P=0.018<0.05).对照组平均止疱时间(3.5±1.5)d,结痂时间(4.1±1.0)d,疼痛基本缓解时间(7.5±1.7)d,痊愈时间(12.2±1.5)d;红光治疗组平均止疱时间(2.0±0.9)d,结痂时间(3.3±1.5)d,疼痛基本缓解时间(5.0±1.2)d,痊愈时间(8.4±2.3)d.两组平均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疼痛基本缓解时间及痊愈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5.016,t=2.879,t=7.45,t=8.703,P=0.000<0.05),即红光治疗组在平均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疼痛基本缓解时间及痊愈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红光照射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可缩短病程和快速减轻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魏丽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应用人性化护理理念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 对我院2011-02~2012-02间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按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按人性化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化疗期间副作用发生频率、疗程完成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副作用发生频率低于对照组,疗程完成情况、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性化语言沟通和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不适反应,增强患者对各疗程的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卢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CPR)期间患者动静脉血气改变情况.方法 对心跳骤停且CPR成功的13例患者,采用简易呼吸机联合气管插管法进行急救,由专人监测心脏骤停前12 h、CPR开始后5 min和(或)30 min及CPR成功1 h后的动静脉血气改变情况.结果动脉血CPR期间pH值、BE先升高再下降(P=0.01),静脉血先下降后升高(P=0.01),CPR成功后1 h恢复至心跳停搏前水平;动脉血PCO2先下降再上升(P=0.02),静脉血先升高再下降(P=0.00),CPR成功后1 h恢复至心跳停搏前水平;动脉血、静脉血CPR期间PO2均先下降后升高(P=0.00;P=0.00),CPR成功后1 h恢复至心跳停搏前水平;动脉血、静脉血HCO-3 CPR期间先升高后下降(P=0.03;P=0.02),但动脉血波动幅度大于静脉血.结论 CPR期间实施有效的肺泡通气技术,尽早恢复机体组织血供是纠正酸碱紊乱的根本方法.正确进行血气监测,合理使用NaHCO3,或使用不产生CO2的纠酸剂,有利于提高CPR的成功率.
作者:吴宗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sysmex XT-2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法(以下简称XT-2000i法)与显微镜法网织红细胞(Ret)分类计数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两种方法分别对100例患者Ret进行分类计数,XT-2000i法分为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H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MFR)和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LFR),显微镜法分为Ⅰ~Ⅳ4型,即丝球型、网型、破网型及点粒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XT-2000i法检测的HFR、MFR及LFR,与显微镜法检测的I型、Ⅱ型及Ⅲ~Ⅳ型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相关性良好.结论 两种方法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并且血液分析仪有操作方便快捷、精密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与显微镜法联合使用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袁凤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自体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探讨减少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问题.方法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蒂结膜瓣移植,手术治疗52例56眼,术中应用0.2 mg/mL的丝裂霉素C湿棉片,在巩膜面上湿敷3 min,术后随访12~18个月.结果 术后临床治愈56只眼,所有病例1周之内角膜创面即愈合,术后随访12~18个月,仅1例复发,复发率为1.8%.结论 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能有效降低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率.
作者:刘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硅水凝胶镜片在翼状胬肉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将在我院行翼状胬肉手术的40例病人(40眼)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术后应用硅水凝胶镜片及传统加压包扎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主观感受、角膜愈合情况、胬肉复发情况等3项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硅水凝胶镜片组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好于传统加压包扎组,且硅水凝胶镜片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硅水凝胶镜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能明显减少患者术后不适,加快伤口愈合,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赵峰;刘洋;赵贵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癌基因C-erbB-2在乳腺癌生物学行为中所起的作用,指导临床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内分泌治疗及其预后的判断.方法 本研究收集1999~2010年在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50例乳腺癌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R、PR、C-erbB-2抗体.结果 其中60例ER阳性患者内分泌治疗后,ER、PR阳性、C-erbB-2阴性者5年存活率为73.3%(22/30)、复发率为4.5%(1/22),ER、PR阳性,C-erbB-2阳性者5年生存率为36.8%(7/19)、复发率为42.9%(3/7),ER阳性、PR阴性、C-erbB-2阴性者5年生存率为63.6%(7/11)、复发率为20.0%(1/5),60例经内分泌治疗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60.0%,总复发率为14.7%.结论 通过联合检测ER、PR、C-erbB-2基因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指导临床术后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降低肿瘤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董亚文;孙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