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ROS1融合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刘晓辉

关键词:ROS1融合基因, 非小细胞肺癌, 原发灶, 转移灶
摘要:目的 分析ROS1(c-ros oncogene 1,receptor tyrosine kinase)融合基因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差异表达.方法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162例,其中配对转移灶139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OS1融合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ROS1融合基因表达阳性率4.3% (7/162),配对原发灶ROS1融合基因表达阳性率2.6% (5/139),配对转移灶融合基因表达阳性率2.2% (3/139);原发灶较转移灶ROS1融合基因检出阳性率显著增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13.517,P=0.000);ROS1融合基因阳性表达在原发灶和转移灶一致性好(K=0.479,P=0.000).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中ROS1融合基因表达与病理类型存在密切关系(x2 =5.195,P=0.031),与患者性别、年龄等不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非小细胞肺癌配对原发灶以及转移灶中ROS1融合基因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以及病理类型不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ROS1融合基因的阳性表达在原发灶中与病理类型有关,其在配对原发灶和转移灶中阳性表达一致性较好,可作为检测ROS1融合基因的备选手段.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移植物抗肿瘤效应抗大肠癌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移植物抗肿瘤效应和相关的细胞因子共同作用,建立一套综合的大肠癌辅助治疗方案.方法 对BALB/C小鼠的皮下注射CT26肿瘤细胞来建立结肠癌小鼠模型,将CT26肿瘤模型鼠随机分组治疗,记录它们的存活天数、肿瘤大小、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 免疫细胞移植联合环磷酰胺(CP)治疗组的存活天数为(34.9±2.75)天,未治疗组存活天数(15.4±2.50)天(P<0.01).联合治疗组肿瘤抑制率为94.3%.单独的CP治疗组和免疫细胞移植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99.4%和74.4%.结论 免疫细胞移植存在(GVT)效应,有益于肿瘤的治疗,是潜在的细胞免疫治疗实体瘤的新方法.

    作者:张晓川;唐树尧;李吉友;陈志男;侯利民;叶振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根治手术与放疗辅助常规化疗对早期声门型喉癌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研究根治手术与放疗分别辅助常规化疗对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择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放疗组和手术组,每组各40例,放疗组给予放疗辅助小剂量化疗,手术组给予根治手术辅助小剂量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喉功能改善情况、并发症和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放疗组患者的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5.00%、80.00%和85.00%,手术组分别为92.50%、87.50%和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喉功能完全改善和部分改善例数多于手术组,未改善例数少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出现1例喉腔狭窄,2例皮下气肿,2例肺部感染和6例切口感染,放疗组出现3例吞咽困难,3例肺部感染和7例放射性皮炎/咽炎,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有8例出现复发,其中原发灶复发6例,颈部淋巴结转移2例,放疗组患者有9例出现复发,其中其中原发灶复发7例,颈部淋巴结转移2例,两组患者的复发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治手术与放疗分别辅助常规化疗对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疗效相近,效果较好,并发症和复发转移情况类似,放疗辅助常规化疗对喉功能的影响较小,患者生活质量较高.

    作者:王静;李振东;黄冬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新辅助化疗治疗ⅠB2~ⅡB期宫颈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Ⅰ B2~ⅡB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经病理诊断为Ⅰ B2~ⅡB期的90例宫颈癌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入院的为对照组,共48例,行宫颈癌根治性手术,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入院的为观察组,共42例,行新辅助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的疗效,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病理情况(术后脉管内癌栓、阴道断端癌残留、淋巴结转移)、术后生存情况及观察组的化疗毒副作用.结果 观察组不同分期患者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脉管内癌栓率及阴道断端癌残留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随访14个月,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4.8%;对照组术后复发率为1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42例患者中38例不良反应轻微,4例无反应,对症处理后可以完成化疗疗程.结论 新辅助化疗治疗Ⅰ B2~ⅡB期宫颈癌的安全有效,可以降低术后淋巴结转移率及复发率.

    作者:马亚梅;李晓莉;姜西玲;黄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DP和IP方案二线治疗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失败的进展期胃癌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失败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DP)和伊立替康联合顺铂(IP)方案二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氟尿嘧啶类药物基础化疗失败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20例,按照二线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DP组与IP组.DP组65例,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IP组55例,行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化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以及生存情况.结果 DP组临床有效率与控制率分别为27.69%、56.92%,与IP组的21.82%、52.7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体质量与卡氏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恶心、呕吐、乏力、肝功能损害、神经毒性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DP组腹泻、胆碱能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9.23%、0,明显低于IP组的65.45%、10.91% (P <0.05),脱发、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分别为100.00%、49.23%,明显高于IP组的38.18%、25.45% (P <0.05).截至2016年10月31日,DP组生存5例,IP组生存4例.DP组中位肿瘤无进展生存期为4.1个月,IP组为4.5个月;DP组中位生存期为6.1个月,IP组为5.8个月,两组患者中位肿瘤无进展生存期与中位生存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氟尿嘧啶类药物基础化疗失败后的进展期胃癌患者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或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方案二线治疗疗效相近,能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任萍;胡春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Lgr5表达及Kras突变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Lg6表达及Kras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39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Lgr5的表达,应用聚合酶连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DNA直接测序法检测Kras基因第12、13密码子突变,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在539例结直肠癌中,Lgr5总体表达率为66.79% (360/539),在不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病理分期分组中,其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分化(γ =0.102,P=0.018)、肿瘤分期(γ=0.093,P=0.030)、浸润深度(γ=0.131,P=0.002)及是否有脉管和神经的侵犯(γ=0.087,P =0.044)呈正相关性;Kras基因突变总突变检出率为37.29% (201/539),Kras基因突变与性别及结肠部位有关(P<0.05),女性及右半结肠的突变率较高.Lgr5表达与Kras基因突变间无相关性.结论 Lgr5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提示Lgr5可能是治疗的潜在靶点.Kras基因突变在女性及右半结肠癌中检出率较高,突变类型与Lgr5表达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程雪;史炯;陈洁宇;余慧萍;樊祥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神经妥乐平联合羟考酮控释片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使用神经妥乐平+羟考酮控释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VAS评分>4分的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86例,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每组均43例.对照组予以安慰剂+羟考酮控释片的治疗方案,试验组则实施神经妥平乐+羟考酮控释片的治疗措施.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SAS评分、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治疗7d及14 d后爆发痛发作情况及羟考酮控释片服用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VAS评分为(0.96±1.08)分、SAS评分为(36.69 ±8.4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1±1.29)分、(48.56±10.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整体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缓解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49%),组间对比有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治疗14 d时,试验组爆发痛发作次数为(1.72±0.95)次/d、羟考酮控释片日均服用量为(80.76±20.79) mg/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21±1.24)次/d、(101.99±23.56)mg/d],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妥乐平联合羟考酮控释片联合治疗,可缓解肿瘤患者的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治疗效果较优.

    作者:续蕾;罗萍;李靖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68例皮肤恶性肿瘤与癌前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皮肤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皮肤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8名患者中,以皮肤鳞癌、皮肤基底癌和皮肤转移性肿瘤较多;男性较女性患者更易患有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皮肤基底癌、皮肤鳞癌、皮肤黑色素瘤、日光性角化病、增殖性红斑以男性患者为主;皮肤转移癌、蕈样肉芽肿、Bowen病以女性患者为主;特别是癌前病变患者多见于男性.面部以皮肤基底癌、皮肤鳞癌为主,躯干前部以皮肤鳞癌和皮肤转移癌为主,躯干后部以皮肤鳞癌为主,四肢以皮肤鳞癌,皮肤黑色素瘤为主,臀部以皮肤鳞癌为主,乳腺以皮肤鳞癌、皮肤黑色素瘤、蕈样肉芽肿及Bowen病为主.结论 分析皮肤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更好地认识皮肤恶性肿瘤及皮肤癌前病的发病特点,为今后临床皮肤癌研究及治疗提供进一步临床理论依据.

    作者:林春玲;赵延明;牛云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改良FOLFOX6化疗方案联合奥曲肽对于改善晚期肝癌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改良FOLFOX6化疗方案联合奥曲肽对于改善晚期肝癌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择105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改良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提高率、临床症状改善率及毒副作用.结果 实验组肝癌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8.49%,显著高于对照组30.77%,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率为52.83%,明显优于对照组30.77%,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相应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上的改善,实验组在腹腔积液、腹胀、疲乏及肝痛症状改善有效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食减改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FOLFOX6化疗方案联合奥曲肽对于晚期肝癌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赵善琳;韦燕;曾俊韶;卢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溶栓与单纯抗凝初始性治疗术前合并中高危肺栓塞癌症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对术前合并中高危肺栓塞的癌症患者,初始治疗采用溶栓与单纯抗凝治疗的疗效和出血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26例中高危肺栓塞的癌症患者.比较术前采用单纯抗凝和溶栓治疗,患者右心功能指标、术前准备时间、住院天数、肺栓塞治疗疗效、围术期出血率、术后再发栓塞事件等差异.结果 溶栓组患者右室舒张横径等右心功能指标较抗凝组更早改善;此外,肺栓塞治疗疗效、术前准备时间、住院天数、术后血栓事件,溶栓组优于单纯抗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围术期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术前合并中高危肺血栓栓塞症的癌症患者,初始治疗采用溶栓对比单纯抗凝,能更早改善右心功能指标,缩短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为患者早日手术创造时机,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且不增加患者围术期出血风险,可以更好的预防患者术后再发血栓栓塞事件,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吴之瑶;邬玉辉;吴畏;范本祎;田焱;杨威;唐勇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吉西他滨与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与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晚期NSCLC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则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的治疗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包括血清癌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以及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Cyfra21-1),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46.8%,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4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EA、NSE及Cyfra21-1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该4个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以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治疗方案在NSCLC治疗中均效果良好,但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可明显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作者:卢滨;吴红科;姚菲菲;张翠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索拉菲尼与TACE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对bFGF、VEGF水平的影响

    目的 分析索拉菲尼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实施索拉菲尼与TACE联合治疗)与对照组(实施单一TACE治疗)2组,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组RR率为60.00%,DCR率为8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67%、56.67% (P <0.05);治疗前2组bFGF、VEGF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bFGF、VEGF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泻、皮疹、高血压以及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对症治疗后均得以快速好转.结论 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索拉菲尼与TACE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治疗的有效率以及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均为可耐受,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的优势.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黄长山;余伟;王谦;丁月超;马超;黄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和开放D2根治术治疗胃癌的围术期情况和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和开放D2根治术治疗胃癌的围术期情况和远期疗效.方法 105例胃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55例和开放组50例.分析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等围术期指标和术后3年的复发率、存活率.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切口长度短于开放组,且P均<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开放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开放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和开放组的复发率和术后3年存活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术后3年存活率两者基本相当.

    作者:王高翔;毛兴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洛铂联合长春瑞滨对NSCLC术后辅助化疗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联用洛铂(LBP)与长春瑞滨(NV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长春瑞滨联合洛铂方案治疗,21天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两个周期以上.结果 60例患者中53例可进行疗效评价,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变化和进展的例数分别为18例、21例、11例和2例.总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7.7%和75.5%.主要不良反应为可逆性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肝肾毒性作用.结论 洛铂联合长春瑞滨作为NSCLC患者术后的辅助化疗疗效尚可,不良反应在耐受范围,可对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赵英男;夏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血液肿瘤患者IDH1/IDH2基因突变发生率及其血液病分布特点研究

    目的 研究血液肿瘤患者IDH1/IDH2基因突变发生率和其血液病的分布特点.方法 选取300例不同病情的血液患者骨髓的样品,其中245例是血液肿瘤患者,55例是非血液肿瘤患者,对比检查IDH2和IDH1基因是否在血液肿瘤患者中有突变行为.结果 实验共发现了7个错义的突变基因,其中2个为IDH2基因突变,4个为IDH1基因突变;还有2个IDH1同义突变.4个IDH1的突变类型是:199M、R132C、R131D及R132H,前3个突变患者都出现在3例急性髓系的白血病患者中,后1例出现在急性淋巴细胞的白血病患者中.2个IDH2的错义突变类型是:P167R和R172K,这2例也都出现在急性髓系的白血病患者中.在发生IDH1错义基因突变的4例患者中,其体内白细胞的计数明显升高,且患者年龄均大于60岁.在发生IDH2基因突变的2例患者中,其体内白细胞的计数明显降低,且患者的年龄均小于60岁.结论 96例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检测中,共发现了9例突变患者,其IDH的突变率是9.3%,且7例发生于急性髓系的白血病患者中,说明急性髓系的白血病的发病和IDH的突变有紧密的联系.

    作者:何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真菌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真菌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制定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淄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真菌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该院自制的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真菌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进行统计,后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0例患者中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47.27%)、其次为口腔或消化道(32.73%);通过经验性用药治疗有效率占60.91%;43例经验救治无效后使用补救方案治疗后,有效率达到93.02%,其中1例由于产生不良反应而停止使用,1例由于因感染性休克死亡.经验性用药为单一他唑巴坦/哌拉西林(27.27%)、伊曲康唑(10.00%),而联合用药主要为伊曲康唑+头孢他啶(17.27%),其次为伊曲康唑+万古霉素(9.09%);在经验治疗无效后,使用抗菌药物频率高的为单一使用氟康唑(23.26%),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6.28%),联合用药频率高的为氟康唑+万古霉素(9.30%),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万古霉素(6.98%).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合理,针对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真菌感染患者应根据患者感染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吕振慧;蒋树勤;孟昭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的临床分型以及手术方式选择对疾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的临床特征分型及手术治疗方式选择对远期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患者的就诊资料、肿瘤临床分型及手术方式、生存资料,手术方式有胆管切开取癌栓、肝癌切除并胆管癌切除、胆管支架置入引流等,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100例确诊并进行根治手术治疗的患者有92例,其中肝细胞癌切除并胆管切口取癌栓的有38例,肝细胞癌切除并胆管癌切除的有48例,胆管支架植入引流的有6例,术后围手术期死亡的患者有9例,25例出现围手术并发症,术后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3.0%、25.0%、19.6%,生存期平均为(20.6 ±10.6)个月.通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生存期与临床分型及手术方式选择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的选择为影响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论 手术方式的选择是影响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若能早期发现病灶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进行根治,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建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取肝脏良恶性肿瘤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术前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进行观察与对比,并评估2种方法单独或联合诊断的效能.结果 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为86.46% (83/96),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符合率为91.67% (88/96),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诊断符合率为94.79% (91/96).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诊断效能高于单独诊断,但三者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可提高肝脏肿瘤诊断准确率,对于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成香;刘亚斌;朱小虎;游岚岚;苟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入路下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肾癌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下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肾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5例大体积肾癌患者根据手术时间的先后分为经腹腔组(n=52)和经腹膜后组(n=53),比较2组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50 (CA50)、CA125和血清癌胚抗原(CEA)的水平]、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IL)-6、IL-12和IL-1β]水平.结果 经腹膜后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经腹腔组(P<0.05).手术前及手术后第4周经腹膜后组和经腹腔组的血清CA125、CA50、CEA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4周,2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较手术前显著降低(P<0.05).手术前,经腹膜后组和经腹腔组的血清IL-6、IL-12、IL-1 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1天,经腹膜后组和经腹腔组的血清IL-6、IL-12、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经腹膜后组均低于经腹腔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5.7%vs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腔入路和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肾癌均安全有效,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腹腔镜的入路方式.

    作者:张进;蔡红艳;高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肺癌放疗后继发肺部感染患者呼吸功能与炎性状态的变化观察

    目的 观察肺癌放疗后继发肺部感染患者呼吸功能与炎性状态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65例肺癌放疗后继发肺部感染患者为A组,同时期65例肺癌放疗后无肺部感染患者为B组,65名健康人员为C组,然后将3组人员及A组中不同肺部感染程度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呼吸指标及血清炎性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A组的肺功能指标及呼吸指标均差于B组及C组,B组则差于C组;A组的血清炎性指标均高于B组及C组,B组则高于C组.A组中不同肺部感染程度患者的肺功能、呼吸功能及血清炎性指标也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肺癌放疗后继发肺部感染患者呼吸功能与炎性状态的变化较大,应加强监测及防控.

    作者:张定富;吴秋芳;戈长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将96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进行腹腔镜下手术.观察患者手术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情况、IL-6、IL-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切除标本长度、淋巴结清扫总数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腹胀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IL-6水平高于治疗前,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IL-8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IL-6、IL-8水平高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效果较好,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腹胀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短,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恢复较好,IL-6、IL-8水平可得到有效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胡勇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