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NF-α和IL-6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聂钰君;陈明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8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其中初诊44例、完全缓解24例、难治复发12例,同期收集在我院行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患儿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组患儿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初诊组相比,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组患儿血清中TNF-α和IL-6明显升高(P<0.01).与初诊组相比,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难治组患儿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患儿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与其年龄、性别、FAB分型、肝肿大及淋巴结肿大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危险度分型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危险度分型呈显著性相关.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目标导向液体在ASAⅡ~Ⅲ级胶质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应用于ASAⅡ~Ⅲ级胶质瘤患者手术切除中对其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脑氧饱和度的影响,为患者安全手术提供保障.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ASAⅡ~Ⅲ级胶质瘤患者的临床手术情况,其中实施常规治疗者为对照组(43例),以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者为观察组(43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30 min(T0)、麻醉诱导后15 min(T1)、手术中60 min(T2)、手术中120 min(T3)、手术中180 min(T4)及手术完成时(T5)时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心指数(CI)及脑氧饱和度(rSO2)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T1~T5时rSO2水平均较T0时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T2~T5时CI值、rSO2、CVP及MA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应用于ASAⅡ~Ⅲ级胶质瘤患者手术切除中可有利于提高患者脑氧饱和度水平.

    作者:徐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镇痛时效的观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镇痛时效的延长作用.方法 选择胃肠外科手术患者6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组)、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组(DS组).2组患者术后均用PCIA泵(100 ml),设置均为:背景剂量2 ml/h(S组,舒芬太尼0.04μg·kg-1·h-1;DS组,右美托咪定0.1μg·kg-1·h-1+舒芬太尼0.04μg·kg-1·h-1);单次剂量为0.5 ml,锁定时间15 min,对比两组术后3 h、6 h、12 h、24 h、48 h、72 h、96 h患者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48 h PCIA有效按压次数,同时观察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术后3 h、6 h、12 h、24 h、48 h、72 h、96 h两组MAP、HR、SPO2、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h、6 h、12 h、24 h、48 h DS组VASr低于S组,咳嗽时VASm明显低于S组,P<0.05;术后72 h、96 h DS组患者VASr、VASm显著低于S组(P<0.05);术后3 h、6 h、12 h、24 h、48 h、72 h、96 h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S组(P<0.05);48 h内镇痛泵的按压次数DS组较S组减少(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S组.结论 患者术后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PCIA镇痛,安全有效,可延长术后镇痛作用时间,减少患者按压次数,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胥丹;刘苏;孙乾伟;齐敦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联合125 I粒子植入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联合125 I粒子植入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78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8 d内的发热、局部疼痛、水肿、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39),对照组为43.6%(17/3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8 d,2组的KPS与ECOG评分与术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 d观察组KPS、ECOG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今,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0.94±2.48)个月和(21.44±3.19)个月,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脑胶质瘤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周林裕;谢万福;代永庆;付伟;包春燕;陈利军;胡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聚乙烯醇栓塞微球可载药微球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究聚乙烯醇可载药栓塞微球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根据患者的疾病实际情况和患者的意愿结合,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纯碘化油乳剂栓塞TACE术,治疗组采用碘化油乳剂+明胶海绵栓塞TACE术,实验组采用碘化油乳剂+Callispheres可载药微球栓塞TACE术,对比3组患者TACE术后的不良反应、1个月后的肿瘤坏死率和术前、术后AFP变化.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均少于治疗组;实验组和治疗组术后1月肿瘤坏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与治疗组术后1月肿瘤坏死率相当;3组患者的术后AFP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结论 应用聚乙烯醇可载药栓塞微球+碘油对中晚期肝癌患者行TACE术,比传统的应用碘化油的TACE术,手术效果好;比明胶海绵+碘化油的TA-CE术,手术效果相当,但是其导致的并发症较少,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徐文杰;曹刚;张根山;周胜利;徐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在子宫内膜癌开腹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在子宫内膜癌开腹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172例,根据术中是否进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109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2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指标.随访3年,观察2组患者的生存、复发情况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存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病理分级为G2和G3期的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淋巴囊肿、下肢淋巴水肿和肠梗阻的概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中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但是增加了术后淋巴囊肿和下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临床推行过程中应充分评估患者的自身情况.

    作者:黄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血清CEA、CYFRA21-1及TSGF在肺癌化疗前后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肺癌化疗前后的水平变化及疗效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80例接受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的肺癌患者,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生化比色法,检测化疗前及化疗21天后患者血清中CEA、CYFRA 21-1和TSGF水平变化.结果 患者血清中CEA、CYFRA 21-1和TSGF的水平在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化疗后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血清中CEA、CYFRA 21-1和TSGF水平变化与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的化疗疗效具有明显的统计相关性.结论 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化疗可明显降低血清CEA、CYFRA 21-1和TSGF水平,说明CEA、CYFRA 21-1和TSGF在临床肺癌治疗效果的评估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玲玲;林勇;叶小凯;许圣威;曹晓红;林宜亭;翁朝航;姜燕;柯明耀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125 I粒子植入联合DP方案治疗中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125 I粒子植入联合多西他赛和顺铂(DP)方案对治疗中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4例中晚期肺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实验组患者给予125 I粒子植入联合多西他赛和顺铂(DP)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DP方案化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3.81%,明显较高对照组的47.62%(P<0.05);实验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85.71%)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3±1.4)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54.76%,(3.8±1.1)个月](P<0.05);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及血小板数目减少、恶心呕吐等症状,但程度均较轻(P>0.05).结论 125I粒子植入联合多西他赛和顺铂( DP)方案治疗中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肯定,患者生存期可得到延长,毒副作用较小,该化疗方案可为临床治疗中晚期肺鳞癌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姚忠强;柳仲秋;赵志友;李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十二指肠溃疡及家族史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家族史与胃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56例胃癌患者均为随访时仍存活的新发病例.分析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十二指肠溃疡及家族史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共调查128对.本研究中胃癌家族史即病例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中有胃癌患者.有胃癌家族史的比例为23.39%,显著高于对照组(15.62%)(P=0.045).对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Hp阳性和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的发生相关(P<0.05).结论 Hp感染及十二指肠溃疡是胃癌危险因素中的显著危险因子.

    作者:郭瑾;魏胜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卵巢肿瘤快速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卵巢肿瘤快速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的对比效果.方法 以卵巢肿瘤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新鲜样本进行快速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对比诊断效果.结果 冰冻切片检查的平均时间为(34.52±4.19)min,石蜡切片检查的平均时间为(4.59±1.11)h,冰冻切片检查的时间明显短于石蜡切片检查(t=34.294,P<0.05).卵巢肿瘤患者126例石蜡切片诊断为良性卵巢肿瘤76例,恶性卵巢肿瘤50例,良性与恶性卵巢肿瘤的年龄、病变位置、病程、体重指数等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冰冻切片诊断为良性卵巢肿瘤73例,恶性卵巢肿瘤53例,快速冰冻切片诊断卵巢肿瘤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6.1%和100.0%.恶性卵巢肿瘤3例患者分别被误诊为浆液性囊腺瘤、未成熟畸胎瘤、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结论 相对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快速冰冻切片对卵巢肿瘤的诊断周期比较短,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比较高,但是也存在一定的误诊情况,需要提高医师的操作技能,尽量减少误诊的发生.

    作者:郭玲;董兵卫;黄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IL-2和IL-10在急性髓性白血病患儿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急性髓性白血病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和IL-10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急性髓性白血病患儿80例,其中初发27例、缓解25例、复发28例.同期纳入体检健康者50例患儿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2和IL-10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急性髓性白血病患儿血清中IL-2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IL-2和IL-10水平与急性髓性白血病患儿的年龄、性别、骨髓中白血病细胞比例、FAB分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急性髓性白血病初发和复发组患儿血清中IL-2和IL-10水平与缓解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急性髓性白血病初发与复发患儿血清中IL-2和IL-10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髓性白血病患儿血清中IL-2和IL-10水平变化明显,与该病的预后联系密切.

    作者:詹飞;何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6例肾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5例,对照组41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选择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以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多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前尿肌酐水平比较差异不大,术后研究组患者尿肌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评分均明显降低,但是术后研究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复发率均为0,生存率分别为97.78%和95.12%,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肿瘤切除术治疗肾癌患者对健侧肾功能造成的影响比较轻,同时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作者:贾军琪;张培波;林建群;李建;高继学;汪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将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0例.对照组应用单纯肝动脉栓塞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经TACE治疗.比较2组血清中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水平、不良反应、疗效及治疗后1年内死亡率.结果 治疗后6周,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EA和AF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总缓解率为62.50%,显著高于对照组为37.50%(P<0.05).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发热等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年内有10例死亡(25.00%),观察组死亡2例(5.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3,P<0.05).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作者:杨威;芮兵;唐世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宫颈癌根治术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对比宫颈癌根治术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6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观察并记录2组围手术期指标,切除范围,术后24 h、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及随访3个月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2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但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排气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切除范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 h内,2组VAS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期间,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3%(P<0.05).结论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对宫颈癌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创伤小,对内脏器官干扰小,术后疼痛感轻,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玮;高立;张永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复方斑蝥胶囊对恶性卵巢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疗效及机制分析

    目的 探讨复方斑蝥胶囊对恶性卵巢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恶性卵巢肿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应用手术切除及术后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复方斑蝥胶囊,于化疗后1 d口服,3粒/次,2次/d,化疗结束后继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血清中雌二醇(E2)和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及不良反应.检测两组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F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伤、胃肠道反应及神经毒性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及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显著低于化疗结束时,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复方斑蝥胶囊辅助化疗对恶性卵巢肿瘤术后患者的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水平可能与其疗效有关.

    作者:肖波;胡昌华;毛小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乳腺癌分子分型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126例乳腺癌患者,按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状态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度表达型和Basal-like型,比较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复发转移及预后情况.结果 156例乳腺癌患者中,Luminal A型68例(54.0%)、Luminal B型22例(17.5%)、HER-2过度表达型9例(7.1%)、Basal-like型27例(21.4%).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间绝经状态、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数目、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过度表达型与Basal-like型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3.3%和14.8%,远处转移率分别为55.6%和40.7%,均高于其他2种亚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2,P<0.05),HER-2过度表达型与Basal-like型的MPFS较短.结论 HER-2过表达型和Basal-like型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较差,且预后不良;而Luminal A型预后较好.

    作者:马建萍;马芬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顺铂和奈达铂为基础联合吉西他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顺铂联合吉西他滨、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在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纳入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60例,用双盲法分为A组和B组.A采用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B组采用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对比2组治疗有效率、控制率、1年生存率、进展期(TTP)时间;对比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6个月生活质量Karnofsky分值.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40.00%)、控制率(60.00%)、1年生存率(40.00%)、MTPP与B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A组血红蛋白降低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体重降低发生率均较B组低,P均<0.05.6个月A组Karnofsky分值较B组高,P<0.05.结论两种联合用药效果相当,但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安全性更好,更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谢明瑞;魏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曲妥珠单抗用于HER2阳性晚期胃癌治疗的近远期疗效及对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曲妥珠单抗用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阳性胃癌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入组HER2阳性胃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顺铂+卡培他滨化疗;在此治疗方案基础上,观察组于化疗第1天加用曲妥珠单抗静脉滴注,8 mg/kg.21 d为1个周期,2组均治疗6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6个周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2.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CEA)、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等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曲妥珠单抗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可改善HER2阳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1β、上调MCP-1的表达有关.

    作者:黄璠;高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TopoⅡ蛋白变化及其对术后化疗方案的指导意义

    目的 研究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TopoⅡα阳性表达及其对术后化疗方案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 对TNM分期Ⅱb及以上的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治疗后,适合手术的患者行保乳手术治疗.免疫组化法测定新辅助化疗前后的TopoⅡα阳性表达,对比化疗前后、不同化疗方案化疗后的阳性表达情况,记录对比TopoⅡα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 CMF方案化疗前后的TopoⅡα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方案化疗后TopoⅡα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化疗前(P<0.05),且显著高于CMF方案组(χ2=4.219,P=0.040<0.05);ECT方案化疗后TopoⅡα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化疗前(P<0.05),且显著高于CMF方案组(χ2=6.522,P=0.011<0.05).EC方案组和ECT方案组化疗后,TopoⅡα阳性表达无统计学差异(χ2=0.269,P=0.604>0.05).化疗前TopoⅡα阳性表达的患者,CR+PR率、中位TTF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的患者(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低于阴性表达的患者(P<0.05).结论 含蒽环类药物的化疗方案具有促进TopoⅡα阳性表达,提高术后疗效的作用,在术后辅助化疗方案中可以添加蒽环类药物,增加化疗敏感性.

    作者:李文祥;魏瑾;胡森焱;荀江;马平;洪灵芝;龚建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应用于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 探讨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进展期胃癌患者64例,根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采取全身静脉化疗(FOLFOX6: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观察组应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21 d为1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观察2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结果 观察组ORR和DCR分别为46.88%、90.63%,对照组分别为43.75%、68.75%,观察组DC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CD4+、CD8+及NK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CD8+比例低于对照组,CD4+及NK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对照组CD4+/CD8+比值降低,观察组CD4+/CD8+比值明显增加,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血清CEA、CA125、SCC-Ag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Ⅲ﹢Ⅳ级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血清肿瘤标志分子水平,保护其免疫功能,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张颖;邵玲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食管癌调强技术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区域失败与靶区剂量体积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食管癌调强技术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区域失败与靶区剂量体积关系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70例食管癌患者,按照照射范围不同分为两种:累及野照射(IFI)和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ENI),根据术后随访数据与复查资料确认是否为局部区域失败.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局部区域失败共38例,B组为非局部区域失败共32例.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靶剂量、体积参数;分析全组生存率、不同照射范围时靶体积剂量、体积参数;并分别对A、B两组不同照射范围时靶体积剂量、体积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靶区剂量参数、体积参数,发现A、B两组在GTV、CTV、PTV的剂量参数与体积参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进行了不同照射范围时ENI者与IFI者GTV、CTV、PTV的剂量参数对比,发现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积参数对比CTV的V55、V50和PTV的V60、V55、V50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ENI者与IFI者的CTV的剂量参数D98%、D95%、PTV的剂量参数D98%、D95%、D50%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积参数值对比可见两组CTV的V55和PTV的V60、V55、V50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ENI者与IFI者的GTV、CTV、PTV的剂量参数D98%、D95%、D50%、D2%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积参数值对比可见两组PTV的V60、V55、V50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调强技术根治性治疗中,建议处方剂量所包含的靶体积不低于95%,使用淋巴引流区的预防照射(ENI)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靶区剂量体积,可能有效减少局部区域失败,提升食管癌放疗的局部控制率.

    作者:彭小保;陈文强;赵军军;袁慧杰;徐晓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