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肿瘤快速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的对比分析

郭玲;董兵卫;黄明

关键词:石蜡切片, 病理诊断, 快速冰冻切片, 卵巢肿瘤, 检查时间
摘要:目的 探讨卵巢肿瘤快速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的对比效果.方法 以卵巢肿瘤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新鲜样本进行快速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对比诊断效果.结果 冰冻切片检查的平均时间为(34.52±4.19)min,石蜡切片检查的平均时间为(4.59±1.11)h,冰冻切片检查的时间明显短于石蜡切片检查(t=34.294,P<0.05).卵巢肿瘤患者126例石蜡切片诊断为良性卵巢肿瘤76例,恶性卵巢肿瘤50例,良性与恶性卵巢肿瘤的年龄、病变位置、病程、体重指数等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冰冻切片诊断为良性卵巢肿瘤73例,恶性卵巢肿瘤53例,快速冰冻切片诊断卵巢肿瘤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6.1%和100.0%.恶性卵巢肿瘤3例患者分别被误诊为浆液性囊腺瘤、未成熟畸胎瘤、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结论 相对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快速冰冻切片对卵巢肿瘤的诊断周期比较短,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比较高,但是也存在一定的误诊情况,需要提高医师的操作技能,尽量减少误诊的发生.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铝碳酸镁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癌术后胆汁反流性残胃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铝碳酸镁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癌术后胆汁反流性残胃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胆汁反流性残胃炎患者59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所有患者常规给予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次,餐前半小时服用,2次/天.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多潘立酮片10 mg/次、3次/天.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莫沙必利10 mg/次、3次/天,餐后服用;铝碳酸镁1.0 g/次、3次/天,餐后嚼碎口服.2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的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腹胀、腹痛、烧心、呕吐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镜下疗效为75.9%,高于对照组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腔胆汁量、胃黏膜充血水肿和糜烂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铝碳酸镁联合莫沙必利用于治疗胃癌术后反流性残胃炎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各种相关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魏若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磁共振同反相位序列对肾癌诊断的影响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同反相位序列对肾癌诊断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140例肾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理检查确诊为肾癌40例(恶性组)和肾良性肿瘤100例(良性组),都进行MR同反相位序列诊断与定量鉴别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的MR图像均显示清晰,无明显磁敏感伪影及图像变形.恶性组中有39例(97.5%)同相位序列表现为高信号,36例(90.0%)反相位序列表现为高信号.良性组中有78例(78.0%)同相位序列表现为高信号,72例(72.0%)反相位序列表现为高信号,两两对比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患者的ADC值为(1.21±0.21)×10-3 mm2/s,恶性组患者的ADC值为(1.69±0.30)×10-3 mm2/s,两两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以1.355×10-3 mm2/s为ADC阈值,MR同反相位序列诊断肾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0%和92.1%.结论 MR同反相位序列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能提供临床定量诊断与鉴别依据,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穆玉娟;马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联合125 I粒子植入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联合125 I粒子植入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78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8 d内的发热、局部疼痛、水肿、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39),对照组为43.6%(17/3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8 d,2组的KPS与ECOG评分与术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 d观察组KPS、ECOG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今,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0.94±2.48)个月和(21.44±3.19)个月,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脑胶质瘤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周林裕;谢万福;代永庆;付伟;包春燕;陈利军;胡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术后放疗对局部淋巴结阳性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术后放疗对局部淋巴结阳性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保乳手术治疗并且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的84例乳腺癌患者,均于保乳手术后进行放疗.观察患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97.62%、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95.24%、无瘤生存率为94.05%、无局部复发生存率为95.24%;10年生存率为86.90%、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85.71%、无瘤生存率为82.14%、无局部复发生存率为85.71%.经过单因素分析发现,有无术后辅助化疗、有无术后放疗以及清扫淋巴结总数均为影响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经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术后放疗是降低局部复发的惟一影响因素.结论 术后放疗有利于改善局部淋巴结阳性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预后情况,可以有效提高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在保乳术后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李景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125 I粒子植入联合DP方案治疗中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125 I粒子植入联合多西他赛和顺铂(DP)方案对治疗中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4例中晚期肺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实验组患者给予125 I粒子植入联合多西他赛和顺铂(DP)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DP方案化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3.81%,明显较高对照组的47.62%(P<0.05);实验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85.71%)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3±1.4)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54.76%,(3.8±1.1)个月](P<0.05);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及血小板数目减少、恶心呕吐等症状,但程度均较轻(P>0.05).结论 125I粒子植入联合多西他赛和顺铂( DP)方案治疗中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肯定,患者生存期可得到延长,毒副作用较小,该化疗方案可为临床治疗中晚期肺鳞癌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姚忠强;柳仲秋;赵志友;李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miRNA-758在宫颈癌肿瘤组织、血液和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宫颈癌浸润和侵袭的调控机制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血液和宫颈脱落细胞中miRNA-758表达情况及其对宫颈癌浸润和侵袭的调控机制.方法 选取宫颈癌患者40例作为宫颈癌组,另选取非宫颈癌患者40例作为非宫颈癌组.采用QRT-PCR对各标本中MEPE mRNA表达进行检测,采用Western Blot对肿瘤组织中MEPE蛋白表达进行检测,运用ELISA法对血液中MEPE蛋白表达进行检测,采用QRT-PCR对各标本中miRNA-758的mRNA表达进行检测,然后对2组患者各标本中MEPE mRNA、蛋白、miRNA-758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宫颈癌组患者肿瘤组织、血液、宫颈脱落细胞中ME-PE 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宫颈癌组(P<0.05),miRNA-758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非宫颈癌组(P>0.05).结论 miRNA-758在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血液和宫颈脱落细胞中表达水平降低,可能通过MEPE对宫颈癌浸润和侵袭进行调控,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多西他赛对比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对肺癌患者凝血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肺癌患者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6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的为实验组1,共34例患者,共行化疗24周期;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的为实验组2,共33例患者,共行化疗24周期.检测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血浆D二聚体、72 h血常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将患者首次化疗后各项指标与多周期化疗后的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1纤维蛋白原含量较实验组2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化疗后凝血酶时间较实验组2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在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浆D二聚体等方面与实验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化疗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与多周期化疗后无明显差异.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的患者较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的患者凝血酶时间明显延长,患者体内纤溶系统功能明显增强.

    作者:胡梅叶;孟晓皓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DR联合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结核与小叶性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数字X射线机(DR)联合支气管镜检查诊断肺结核与小叶性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150例疑似肺结核与小叶性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疑似小叶性肺癌患者48例,疑似肺结核患者102例,以临床表现及手术病理活检结果为依据,比较观察常规检查和DR联合支气管镜检查的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度.结果 DR联合支气管镜检查诊断小叶性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4.19%、70.59%和72.92%,高于常规检查的51.61%、52.94%和52.08%(P<0.05);DR联合支气管镜检查诊断肺结核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1.79%、70.83%和71.57%,高于常规检查的55.13%、54.17%和54.90%(P<0.05).结论 DR联合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结核和小叶性肺癌的诊断效果好,有利于患者及早得到确诊和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矿立;李永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十二指肠溃疡及家族史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家族史与胃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56例胃癌患者均为随访时仍存活的新发病例.分析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十二指肠溃疡及家族史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共调查128对.本研究中胃癌家族史即病例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中有胃癌患者.有胃癌家族史的比例为23.39%,显著高于对照组(15.62%)(P=0.045).对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Hp阳性和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的发生相关(P<0.05).结论 Hp感染及十二指肠溃疡是胃癌危险因素中的显著危险因子.

    作者:郭瑾;魏胜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二联与多西他赛三联疗法对低分化胃癌的治疗观察

    目的 对比二联与多西他赛三联疗法对低分化胃癌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择取80例低分化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对治疗的意愿分为2组,即二联组(30例)与三联组(50例).二联组采用二联方案(奥沙利铂+替吉奥胶囊)治疗,三联组采用三联方案(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治疗.观察2组近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及治疗期间药物的毒副作用.结果 三联组总有效率(32/50,64.00%)高于二联组(12/30,40.00%)(P<0.05).治疗后三联组CD4+水平高于二联组(P<0.05).三联组神经毒性(20/50,40.00%)、粒细胞减少(23/50,46.00%)、手足综合征(10/50,20.00%)的发生率高于二联组(5/30,16.67%)、(7/30,23.33%)、(2/30,6.67%)(P<0.05).结论 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三联疗法对低分化胃癌的治疗效果优于奥沙利铂+替吉奥胶囊二联疗法,但三联疗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二联疗法,临床工作中应结合患者的病情进行灵活选择.

    作者:闫旭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TNF-α和IL-6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8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其中初诊44例、完全缓解24例、难治复发12例,同期收集在我院行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患儿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组患儿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初诊组相比,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组患儿血清中TNF-α和IL-6明显升高(P<0.01).与初诊组相比,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难治组患儿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患儿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与其年龄、性别、FAB分型、肝肿大及淋巴结肿大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危险度分型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危险度分型呈显著性相关.

    作者:聂钰君;陈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曲妥珠单抗用于HER2阳性晚期胃癌治疗的近远期疗效及对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曲妥珠单抗用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阳性胃癌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入组HER2阳性胃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顺铂+卡培他滨化疗;在此治疗方案基础上,观察组于化疗第1天加用曲妥珠单抗静脉滴注,8 mg/kg.21 d为1个周期,2组均治疗6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6个周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2.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CEA)、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等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曲妥珠单抗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可改善HER2阳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1β、上调MCP-1的表达有关.

    作者:黄璠;高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复方斑蝥胶囊对恶性卵巢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疗效及机制分析

    目的 探讨复方斑蝥胶囊对恶性卵巢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恶性卵巢肿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应用手术切除及术后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复方斑蝥胶囊,于化疗后1 d口服,3粒/次,2次/d,化疗结束后继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血清中雌二醇(E2)和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及不良反应.检测两组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F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伤、胃肠道反应及神经毒性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及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显著低于化疗结束时,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复方斑蝥胶囊辅助化疗对恶性卵巢肿瘤术后患者的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水平可能与其疗效有关.

    作者:肖波;胡昌华;毛小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PD-L1及TGF-β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PD-L1及TGF-β表达水平,及其与NSCLC临床病理参数和术后无病生存期(DFS)的关系.方法 收集81例NSCLC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术后肿瘤组织中PD-L1、PD-1、Foxp3+和TGF-β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81例患者中PD-L1阳性表达为46例(56.8%),阴性表达35例(43.2%).TGF-β阳性36例(44.4%),阴性45例(55.6%).PD-1阳性33例(40.7%),阴性48例(59.3%);Foxp3+阳性44例(54.3%),阴性37例(45.7%).NSCLC中PD-L1蛋白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性.单因素分析发现T分期、TGF-β表达、PD-L1表达影响.SCLC术后DFS,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T分期、TGF-β表达、PD-L1表达是影响NSCLC术后DFS的独立因素(P<0.05).PD-L1阳性表达组术后DFS为(21.000±1.429)个月,阴性表达组为(14.500±1.615)个月,两组有统计学差异(χ2=6.930,P=0.008).TGF-β阳性组PFS为(14.500±0.813)个月,阴性组为(21.000±1.639)个月,两组有统计学差异(χ2=8.71,P=0.003).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中PD-L1及TGF-β蛋白是预测NSCLC术后DFS的重要指标,且PD-L1表达越高预示术后DFS越长,而TGF-β则表达越高,预示术后DFS越短.

    作者:周建英;刘敏知;黄晖;黄传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同步调强放化疗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同步调强放化疗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方法 51例初治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同步调强放化疗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同步调强放化疗治疗.观察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应用SF-36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放疗至50 Gy时和放疗结束时,治疗组鼻咽部肿瘤CR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口干、黏膜炎、皮肤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Ⅰ/Ⅱ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777,P=0.029;χ2=5.436,P=0.020;χ2=5.436,P=0.020).两组SF-36量表各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步调强放化疗联合生脉注射液能够提高鼻咽癌患者近期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建章;陆坤;蔡蓓蓓;朱青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基于RNA-seq技术的宫颈癌与癌旁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癌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RNA-seq技术分析3对宫颈癌及癌旁组织转录组,利用生物信息方法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通路富集性分析.结果 在宫颈癌组织中发现175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758个基因表达上调,997个基因表达下调.功能富集分析表明,差异基因富集于细胞粘附、DNA损伤有关的信号通路上.且宫颈癌组织中发现RAB22A-BCAS1等融合基因.结论 细胞粘附信号通路、RAB22A-BCAS1融合基因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机制有关.

    作者:张志珊;蒋燕成;陈紫萱;陈婉花;李爱禄;李纯孝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聚乙烯醇栓塞微球可载药微球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究聚乙烯醇可载药栓塞微球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根据患者的疾病实际情况和患者的意愿结合,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纯碘化油乳剂栓塞TACE术,治疗组采用碘化油乳剂+明胶海绵栓塞TACE术,实验组采用碘化油乳剂+Callispheres可载药微球栓塞TACE术,对比3组患者TACE术后的不良反应、1个月后的肿瘤坏死率和术前、术后AFP变化.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均少于治疗组;实验组和治疗组术后1月肿瘤坏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与治疗组术后1月肿瘤坏死率相当;3组患者的术后AFP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结论 应用聚乙烯醇可载药栓塞微球+碘油对中晚期肝癌患者行TACE术,比传统的应用碘化油的TACE术,手术效果好;比明胶海绵+碘化油的TA-CE术,手术效果相当,但是其导致的并发症较少,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徐文杰;曹刚;张根山;周胜利;徐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蒽环类药物及蒽环序贯紫杉类方案对乳腺癌辅助化疗后心脏毒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蒽环类药物及蒽环序贯紫杉类两种化疗方案,对乳腺癌辅助化疗后引起的心脏毒性影响.方法 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84例,根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蒽环类组42例和蒽环序贯紫杉类组42例.蒽环类组患者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方案治疗,而蒽环序贯紫杉类组则接受蒽环序贯紫杉类化疗方案治疗.试验过程中,分别于化疗前、首次化疗后及末次化疗次日3个实验时间点上,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静脉肌钙蛋白T和肌红蛋白含量,同时借助自制心脏毒性评级表评价患者心脏毒性级别,以评估上述两种化疗方案对患者引起的心脏毒性程度.结果 两种化疗方案组患者在进行辅助化疗后,静脉肌钙蛋白T含量均没有超出正常范围(P<0.1 ng/ml);在末次治疗后,蒽环序贯紫杉类组静脉肌钙蛋白T含量为(0.0210±0.0166)ng/ml,而另外一组为(0.0390±0.0168)ng/ml,前者低于后者,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3个实验时间点上的肌红蛋白含量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且均低于21 ng/ml;两组患者末次化疗后心脏毒性评级表情况,未出现明显差异.结论 蒽环序贯紫杉类化疗方案较蒽环类药物化疗方案,并没有引起患者心脏毒性的明显增大;静脉肌钙蛋白T含量及肌红蛋白含量在评估患者心脏毒性程度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尚存在进一步优化之处.

    作者:杨杰;王小勇;丁小宏;沈建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镇痛时效的观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镇痛时效的延长作用.方法 选择胃肠外科手术患者6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组)、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组(DS组).2组患者术后均用PCIA泵(100 ml),设置均为:背景剂量2 ml/h(S组,舒芬太尼0.04μg·kg-1·h-1;DS组,右美托咪定0.1μg·kg-1·h-1+舒芬太尼0.04μg·kg-1·h-1);单次剂量为0.5 ml,锁定时间15 min,对比两组术后3 h、6 h、12 h、24 h、48 h、72 h、96 h患者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48 h PCIA有效按压次数,同时观察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术后3 h、6 h、12 h、24 h、48 h、72 h、96 h两组MAP、HR、SPO2、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h、6 h、12 h、24 h、48 h DS组VASr低于S组,咳嗽时VASm明显低于S组,P<0.05;术后72 h、96 h DS组患者VASr、VASm显著低于S组(P<0.05);术后3 h、6 h、12 h、24 h、48 h、72 h、96 h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S组(P<0.05);48 h内镇痛泵的按压次数DS组较S组减少(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S组.结论 患者术后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PCIA镇痛,安全有效,可延长术后镇痛作用时间,减少患者按压次数,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胥丹;刘苏;孙乾伟;齐敦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泌尿系统肿瘤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肿瘤患者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总结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例泌尿系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原发病感染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和统计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结果 年龄、住院时长、化疗剂量、化疗时长、侵入性操作是泌尿系统肿瘤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营养状态、感染预防用药和消毒到位是泌尿系统肿瘤患者发生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 泌尿系统肿瘤患者发生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对策对降低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智勇;乔西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