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扁平苔藓25例近期疗效观察

袁晓玲

关键词:扁平苔藓, 复方甘草酸苷, 皮质类固醇
摘要:目的 对比复方甘草酸苷与强的松治疗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51例临床诊断为扁平苔藓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3次/d,每次2粒,罗红霉素150 mg,2次/d,氯雷他定片10 mg,1次/d,皮损部位外用皮质激素软膏,口腔部位外用锡类散,症状缓解后复方甘草酸苷逐渐减量至停药,疗程共4周;对照组26例口服强的松10 mg,3次/d,其余治疗与对照组相同,症状缓解后强的松逐渐减量至停药,疗程共4周,疗程结束后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8%,对照组有效率为92.31%,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总复发率为28%,对照组的总复发率为53.8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为30.77%,治疗组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是一种治疗扁平苔藓疗效肯定、安全理想的药物.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通过对手术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意识,做到主动防范风险,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李献凤;冯培芳;王彤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缺氧时三氧化二砷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生长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由二氯化钴(CoCl2)诱导的化学性缺氧条件下,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As2O3)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生长的影响.方法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测定常氧和缺氧条件下,不同浓度As2O3对肝癌细胞BEL-7402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不同浓度As2O3在缺氧条件下,具有抑制肝癌细胞株BEL-7402生长的作用,呈剂量-效应依赖性,与常氧条件下As2O3抑制生长作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不同浓度的As2O3在CoCl2诱导的化学缺氧条件下,可抑制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生长.

    作者:刘铁夫;刘晓川;刘勇;赵丽莉;崔宝红;周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复发性鼻窦炎与鼻息肉修正性手术及综合治疗

    目的 探讨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原因,总结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及综合治疗的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03~2008-03间,我院收治的52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对52例术后随访0.5~2年,本组治愈36例(69.2%),好转14例(26.9%),无效2例 (3.8%).52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熟练的手术操作,术前、术后综合治疗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复发率的关键.

    作者:钱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1例有反社会人格倾向病人的心理护理

    反社会人格倾向已成为现代社会常见的心理疾病,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在护理这类患者的过程中,应针对个体差异进行护理,包括身体护理和心理护理,才能使病人尽快康复.

    作者:张小宁;刘玉涛;张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扁平苔藓25例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复方甘草酸苷与强的松治疗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51例临床诊断为扁平苔藓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3次/d,每次2粒,罗红霉素150 mg,2次/d,氯雷他定片10 mg,1次/d,皮损部位外用皮质激素软膏,口腔部位外用锡类散,症状缓解后复方甘草酸苷逐渐减量至停药,疗程共4周;对照组26例口服强的松10 mg,3次/d,其余治疗与对照组相同,症状缓解后强的松逐渐减量至停药,疗程共4周,疗程结束后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8%,对照组有效率为92.31%,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总复发率为28%,对照组的总复发率为53.8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为30.77%,治疗组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是一种治疗扁平苔藓疗效肯定、安全理想的药物.

    作者:袁晓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右美托咪啶在活体肾移植供者全麻拔管期的应用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对活体肾移植供者全麻拔管期的影响.方法 将全麻下行腹腔镜供肾切除术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n=20)和对照组(N组,n=20).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和维持相同,术毕前10 min停用麻醉维持药物,同时D组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5 μg/kg),N组以相同速率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麻醉前(T0)、拔管时(T1)、拔管后2 min(T2)、5 min(T3)、10 min(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术后1、6、12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拔管时患者是否出现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 与T0时比较,对照组患者MAP和HR于T1~3时升高(P<0.05或P<0.01),于T4时,逐渐恢复至麻醉前水平(P>0.05);右美托咪啶组MAP、HR及两组患者的SpO2于各时点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T1~3时的MAP、HR及术后1 h的VAS评分和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活体肾移植供者全麻拔管期应用右美托咪啶可明显降低心血管反应及躁动发生率,同时有早期术后镇痛作用.

    作者:王刚;喻文立;翁亦齐;李津源;杜洪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乳腺癌超声误诊为乳腺纤维腺瘤16例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16例不典型乳腺癌误诊病例.方法 跟踪门诊超声诊断为乳腺纤维腺瘤的住院患者,对术中冰冻切片确诊为乳腺癌的16例进行分析,结合术前病历及术后病理分析误诊乳腺癌与正常乳腺纤维瘤的超声细微差别.结果 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均为乳腺癌的患者,其乳腺肿块超声图像可与正常乳腺纤维腺瘤表现类似,但结合患者年龄,肿块位置及血流信号具有差别,肿块内部回声不一致,微钙化灶可对肿块提出恶性可能的诊断.结论 乳腺恶性肿块复杂多样,早期病例和不典型病例单凭超声图像容易误诊,需结合患者病历、肿块具体特征、血流速度及阻力、微钙化灶有无进行综合分析,钼靶和MRI、穿刺活检对超声诊断也有帮助.

    作者:潘君梅;王红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泮托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与阿莫西林治疗螺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治疗螺杆菌(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经确诊为HP阳性的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分别30例.对照组患者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治疗组用洋托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的HP清除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治疗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劳文诚;李志新;廖芝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消化道重建器械在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消化道重建器械在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胃肠道重建中(Billroth II式)的应用.方法 对78例胃窦癌根治术患者使用GF-1型管状吻合器、XF-60线型缝合器及荷包缝合器进行消化道重建(Billroth II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78例胃窦癌患者术中均1次性吻合、缝合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重建消化道过程中,重建器械的使用具有操作简便、技术可靠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易晓滨;苏新火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隆乳术中确定乳房假体体积的新方法

    目的 探讨假体隆乳术中选择乳房假体体积在临床的应用.方法 通过术前反复试验,确定一块36 cm×11 cm的无菌纱布,代表50 mL乳房假体体积,将30 cm×30 cm的一块纱布估算成200 mL,在术中将纱布塞入剥离好的胸大肌下腔隙,使乳房隆起,后通过计算纱布块的数量,估算出拟置入的乳房假体体积大小.结果 30例接受硅胶假体隆乳术的女性,在术后12个月的随访期内,乳房外形良好,没有因乳房假体体积选择不当而要求再次手术的患者.结论 无菌纱布块法术中确定乳房假体体积,考虑了胸大肌和乳房腺体对乳房假体体积及术后乳房形态的影响,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有可重复性、术后效果良好、双乳对称等优点.

    作者:高崧瀛;刘长松;黄巍;冉维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光固化复合树脂贴面前牙四环素牙的重新修复

    目的 探讨四环素牙经光固化复合树脂贴面修复后失败的原因及处置.方法 对基牙经完善的牙体、牙髓、根管及牙周治疗后,进行烤瓷全冠修复.结果 经烤瓷全冠修复的前牙四环素牙可以达到理想的美观及功能要求.结论 四环素牙经光固化复合树脂贴面修复失败后,可选择烤瓷全冠进行重新修复.

    作者:杨保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脑卒中后偏瘫是以一侧肢体随意运动功能不全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1].脑卒中早期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降低了死亡率.同时,康复医学的早期介入,可使各种后遗症的恢复率和10年存活率明显提高.我们配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了心理康复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群;李家宁;赵耀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自制体位垫在-孔法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

    目的 更方便、合理、快捷地为患儿摆放手术体位.方法 采用我科自制梯形或坡形体位垫为患儿摆放手术体位.结果 自制体位垫使腹股沟区的术野暴露良好,便于手术医生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结论 两种体位垫既满足了手术需求,又体现了人性化护理,缩短了患儿体位摆放的时间,增加了巡回护士的工作效率.

    作者:徐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新生儿皮下感染3例治疗护理

    新生儿皮下软组织感染较少发生,现将我院治疗3例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入院日龄分别为生后30 min、13 d、14 d.足月儿2例,早产儿1例.出生体重分别为2 300 g、3 150 g、3 650 g.均为第1胎第1产,顺产.其中,新生儿窒息2例、早产儿1例.3例患儿均有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注多巴胺、甘露醇、葡萄糖酸钙、3%氯化钠、1-6二磷酸果糖、电解液、脂肪乳等用药史.临床表现为,前臂及手背多处皮下脓肿,局部充血肿胀,肿胀高出皮肤伴触痛,皮温高.1例有发热,2例白细胞、C反应蛋白增高.

    作者:田静;刘宗芝;李德宝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经鼻内窥镜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护理干预体会

    儿童鼾症,又称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主要原因是腺样体肥大和扁桃体肥大[1],可在睡眠中发生呼吸道气体交换受阻、血氧含量下降,致大脑低氧、心血管功能异常,同时影响儿童颌面部发育,对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危害极大[2].如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智力障碍; 也是引起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炎、鼻窦炎的主要病因.因此越来越多的被家长和医生所重视.现总结我科从2006~2010年使用鼻内窥镜对1 600例患儿实施手术治疗的护理干预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悦;夏虹;张亚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电子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切电凝治疗气道肿物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切、电凝治疗气道肿物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7例行电子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切、电凝治疗气道肿物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护士熟练的操作与配合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谢秀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解脲脲原体阳性率与药敏分析

    目的 通过对解脲脲原体阳性率与药敏分析,探讨解脲脲原体感染状况及药物药敏试验的情况.方法 对293例患者的尿道分泌物用解脲脲原体培养法进行培养并同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解脲脲原体阳性率为42%,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等高度敏感,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敏感率低.结论 解脲脲原体感染引起的非淋性尿道炎越来越多,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所降低.

    作者:孙黎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丹红注射液与巴曲酶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与巴曲酶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应用丹红注射液,30 mL/d,静滴,共14 d;巴曲酶10 BU、5.0 BU、5.0 BU,隔日1次,静滴.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 mL/d,静滴,共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ND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均P<0.01);两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8.8%和93.6%,优于对照组(40.6%,78.1%)(P<0.05),且未见明显的不良.结论 丹红注射液与巴曲酶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杨德军;叶德建;王小红;吴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梗死的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SD大鼠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并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实验动物模型;尾静脉注射BMSCs并设立PBS对照组,观察大鼠神经损伤程度和测定脑梗死体积.结果 BMSCs移植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比同时间点PBS对照组大鼠明显下降(P<0.05);BMSCs移植组大鼠脑梗死面积为(95±18)mm3,明显<PBS对照组大鼠(P<0.05).结论 经静脉注射BMSCs对脑梗死大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脑梗死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李军;杜金荣;戴艳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在用药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04~2010-06间,应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43例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4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9例,病情稳定(SD)15例,病情进展(PD)5例,临床受益率88.4%;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痤疮样皮疹62.8%(27/43),腹泻16.3%(7/43),转氨酶升高18.6%(8/43),急性间质性肺病2.3%(1/43),皮肤黏膜干燥症20.9%(9/43),胃肠道反应44.2%(19/43).结论 吉非替尼疗效确切,患者用药期间,应加强观察与护理,及时有效地对不良反应进行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尹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