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秀新
目的 对比复方甘草酸苷与强的松治疗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51例临床诊断为扁平苔藓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3次/d,每次2粒,罗红霉素150 mg,2次/d,氯雷他定片10 mg,1次/d,皮损部位外用皮质激素软膏,口腔部位外用锡类散,症状缓解后复方甘草酸苷逐渐减量至停药,疗程共4周;对照组26例口服强的松10 mg,3次/d,其余治疗与对照组相同,症状缓解后强的松逐渐减量至停药,疗程共4周,疗程结束后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8%,对照组有效率为92.31%,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总复发率为28%,对照组的总复发率为53.8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为30.77%,治疗组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是一种治疗扁平苔藓疗效肯定、安全理想的药物.
作者:袁晓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2010-03~2010-10间,132例患者应用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穿刺失败者3例(2.3%),1次穿刺成功率为97.68%.本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加强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配合,有利于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
作者:杨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治疗螺杆菌(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经确诊为HP阳性的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分别30例.对照组患者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治疗组用洋托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的HP清除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治疗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劳文诚;李志新;廖芝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对58例行介入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在术前、术后给予综合护理.结果 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所有患者无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精心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是手术成功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爽;靖冬梅;石雪松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日立7600-21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西门子Xpand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所测的电解质(K+、Na+、Cl-)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探讨两台仪器间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9-A2文件,用患者的新鲜血清在两台生化仪上测定,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线性回归分析和偏差评估.结果 两台仪器测定K+、Na+、Cl-的精密度好,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1%,相关系数均>0.975,偏倚均在的临床允许误差范围内.结论 日立7600-210型全自动生化仪和西门子Xpand生化仪检测电解质K+、Na+、Cl-的结果一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能为临床提供互认的检测结果.
作者:黄木荣;周远青;余一海;谢建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口服降糖药物阿卡波糖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低血糖风险.方法 选择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良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简称甘精组)和预混胰岛素优泌林70/30组(简称预混组),每组各30例.甘精组:在每天3餐前口服阿卡波糖的基础上,于22:00注射甘精胰岛素1次;预混组:每天早、晚餐前分别注射优泌林70/30预混胰岛素,根据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每3 d调整阿卡波糖及胰岛素剂量,以空腹血糖<7.2 mmol/L,餐后血糖<10.0 mmol/L为治疗目标,共治疗16周,观察血糖控制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HbA1c及空腹、餐后血糖均较前明显下降,两组下降幅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甘精胰岛素注射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预混胰岛素组.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单用口服降糖药不能良好控制血糖时,建议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阿卡波糖,可以良好地控制高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作者:赵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食管破裂是一种较少见的胸外科急症,该病起病急、病情发展快,易引起误诊,有潜在的生命危险.食管破裂后大量气体及胃内容物进入胸腔,引起液气胸而压迫肺脏及循环系统,易致呼吸及循环衰竭,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我科自2006~2010年间,收治4例食管破裂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辉;吕曼;隋一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糖尿病患者皮肤受损后溃疡创面愈合差,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我们采用VSD敷料封闭负压吸引术治疗48例患者,效果满意,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创面处理方式.
作者:李垂启;孙明举;张晔;王艳辉;高赛明;王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SD大鼠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并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实验动物模型;尾静脉注射BMSCs并设立PBS对照组,观察大鼠神经损伤程度和测定脑梗死体积.结果 BMSCs移植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比同时间点PBS对照组大鼠明显下降(P<0.05);BMSCs移植组大鼠脑梗死面积为(95±18)mm3,明显<PBS对照组大鼠(P<0.05).结论 经静脉注射BMSCs对脑梗死大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脑梗死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李军;杜金荣;戴艳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经阴道三维彩超介入治疗盆腔囊肿的疗效.方法 通过阴道探头对盆腔囊肿定位,进行图像三维重建后进行介入穿刺,抽出囊液后注入无水乙醇,停留5~10 min后抽出,并保留5.0~10 mL.结果 患者在1个月复诊时有效率为100%,6个月复诊时有效率为90%,1年复诊时有效率为79%.结论 经阴道三维彩超介入治疗盆腔囊肿,具有疗效好、副反应少、安全、简便等优点,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广泛开展.
作者:张宗启;许璧滢;杨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16例不典型乳腺癌误诊病例.方法 跟踪门诊超声诊断为乳腺纤维腺瘤的住院患者,对术中冰冻切片确诊为乳腺癌的16例进行分析,结合术前病历及术后病理分析误诊乳腺癌与正常乳腺纤维瘤的超声细微差别.结果 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均为乳腺癌的患者,其乳腺肿块超声图像可与正常乳腺纤维腺瘤表现类似,但结合患者年龄,肿块位置及血流信号具有差别,肿块内部回声不一致,微钙化灶可对肿块提出恶性可能的诊断.结论 乳腺恶性肿块复杂多样,早期病例和不典型病例单凭超声图像容易误诊,需结合患者病历、肿块具体特征、血流速度及阻力、微钙化灶有无进行综合分析,钼靶和MRI、穿刺活检对超声诊断也有帮助.
作者:潘君梅;王红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红细胞、白细胞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方法 将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DiaSys工作站镜检的红细胞、白细胞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红细胞的符合率为91.8%,白细胞的符合率为96.4%.经DiaSys镜检证实,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RBC假阳性率为25.5%,假阴性率为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WBC假阳性率为16.3%,假阴性率为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DiaSys镜检工作站符合率良好,但尿中红细胞、白细胞检测受多种因素影响,对UF-100检测结果异常者,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联合DiaSys镜检法,能大大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李亚红;罗燕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反社会人格倾向已成为现代社会常见的心理疾病,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在护理这类患者的过程中,应针对个体差异进行护理,包括身体护理和心理护理,才能使病人尽快康复.
作者:张小宁;刘玉涛;张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压疮是由于肢体突出部位受长期压迫导致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坏死的软组织溃疡.压疮一般分为4期:(1)瘀血红肿期;(2)炎性浸润期;(3)浅度溃疡期;(4)坏死溃疡期.坏死溃疡期较为严重,组织坏死,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正常组织与坏死组织明显分离,溃疡向周围及深部扩展,可以达到骨膜或关节,甚至引起败血症.临床上有多种预防和治疗压疮的方法,如:定时翻身、消毒、物理疗法、氧疗法、清创等,但效果不甚理想.近年来,我科开始广泛使用康惠尔渗液吸收贴,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影;李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对活体肾移植供者全麻拔管期的影响.方法 将全麻下行腹腔镜供肾切除术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n=20)和对照组(N组,n=20).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和维持相同,术毕前10 min停用麻醉维持药物,同时D组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5 μg/kg),N组以相同速率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麻醉前(T0)、拔管时(T1)、拔管后2 min(T2)、5 min(T3)、10 min(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术后1、6、12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拔管时患者是否出现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 与T0时比较,对照组患者MAP和HR于T1~3时升高(P<0.05或P<0.01),于T4时,逐渐恢复至麻醉前水平(P>0.05);右美托咪啶组MAP、HR及两组患者的SpO2于各时点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T1~3时的MAP、HR及术后1 h的VAS评分和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活体肾移植供者全麻拔管期应用右美托咪啶可明显降低心血管反应及躁动发生率,同时有早期术后镇痛作用.
作者:王刚;喻文立;翁亦齐;李津源;杜洪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解脲脲原体阳性率与药敏分析,探讨解脲脲原体感染状况及药物药敏试验的情况.方法 对293例患者的尿道分泌物用解脲脲原体培养法进行培养并同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解脲脲原体阳性率为42%,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等高度敏感,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敏感率低.结论 解脲脲原体感染引起的非淋性尿道炎越来越多,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所降低.
作者:孙黎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所致膝关节损伤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矫正畸形、缓解疼痛、恢复患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手术创伤较大,且患病者多为高龄,身体条件差,易发生术后并发症,而导致手术失败,给患者造成身体及心理上的伤害.所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不容忽视.循证护理是以临床专科的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对患者实施佳的护理.我科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患者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雪;杨威;弥金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通过对手术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意识,做到主动防范风险,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李献凤;冯培芳;王彤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新生儿皮下软组织感染较少发生,现将我院治疗3例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入院日龄分别为生后30 min、13 d、14 d.足月儿2例,早产儿1例.出生体重分别为2 300 g、3 150 g、3 650 g.均为第1胎第1产,顺产.其中,新生儿窒息2例、早产儿1例.3例患儿均有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注多巴胺、甘露醇、葡萄糖酸钙、3%氯化钠、1-6二磷酸果糖、电解液、脂肪乳等用药史.临床表现为,前臂及手背多处皮下脓肿,局部充血肿胀,肿胀高出皮肤伴触痛,皮温高.1例有发热,2例白细胞、C反应蛋白增高.
作者:田静;刘宗芝;李德宝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更方便、合理、快捷地为患儿摆放手术体位.方法 采用我科自制梯形或坡形体位垫为患儿摆放手术体位.结果 自制体位垫使腹股沟区的术野暴露良好,便于手术医生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结论 两种体位垫既满足了手术需求,又体现了人性化护理,缩短了患儿体位摆放的时间,增加了巡回护士的工作效率.
作者:徐洁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