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年人脂肪肝的筛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顾伟根

关键词:脂肪肝, 患病率,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成年人脂肪肝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按照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2120例来自上海、无锡、苏州、常州地区,在我院体检的18岁以上成年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血生化检验、腹部彩色B超等,统计脂肪肝的患病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120例成人中,共筛查出脂肪肝患者449例,脂肪肝的检出率是21.2%;按年龄分层后,中年人群脂肪肝的检出率为28.6%,明显高于中年以下人群(15.1%)和老年人群(13.5%),与502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脂肪肝组的体重指数(BMI)、血压(SBP/DBP)、空腹血糖(FPC)、血甘油三酯(TG)、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尿酸(UA)均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脂肪肝组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血脂症及肝功能异常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中年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较高,脂肪肝的发生与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紊乱危险因素的聚集密切相关.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PIHV)的发生率及影响发病的相关围产因素.方法 选择2006-08~2909-05间,在我院出生后,并在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早产儿160例,并于生后1周内进行头颅超声检查,并记录相关围产因素.结果 160例中,顺产110例,剖宫产50例.胎龄26~不足37周.其中,≤32周22例,33周14例,34周25例,≥35周99例.出生体质量1050~3650 g,≤1500 g 9例,<2000 g 21例,≥2000 g 62例,≥2500 g 68例.160例早产儿PIVH 51例,发生率31.9%.其中,Ⅰ级20.6%(33/160),Ⅱ级4.4%(7/160),Ⅲ级5.6%(9/160),Ⅳ级1.3%(2/160).Ⅰ、Ⅱ级PIVH患儿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Ⅲ级以上重度PIVH 11例占6.9%.胎龄<35周PIVH发生率为42.6%(26/61),显著高于胎龄≥35周的25.3%(25/99),具有围产高危因素的早产儿PIVH发生率高于无高危因素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出血多为<35周的早产儿.产前应用地塞米松或生后应用猪肺表面活性物质与未应用患儿比较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用药后,早产儿PIVH发生率降低.结论 PIVH以胎龄<35周及具有围产高危因素的早产儿发生率为高,对早产儿生后常规进行头颅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无症状的PIVH患儿.

    作者:李德宝;张燕;张欢;王书华;高凤霞;赵月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3种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有效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药物.方法 将183颗患牙随机分为3组,每组61颗,分别采用GLUMA、极固宁、塑化液进行脱敏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后即刻、3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即刻,3种过敏剂无显著差异;3个月后,GLUMA、极固宁疗效,更持久有效.结论 GLUMA和极固宁的长期疗效优于塑化液.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明卫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先心病婴幼儿体外循环围术期呼吸道管理方法探讨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婴幼儿,因其心血管的复杂畸形或肺充血,而处于高度危险状态,如果不早期及时手术,1/3~1/2的患儿将夭折[1].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体外循环技术和围术期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先心病患儿选择在婴儿期甚至在新生儿期进行手术治疗.但由于婴幼儿自身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各种代偿功能易受手术应激及体外循环的影响,而引起机体内环境改变,使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升高.本文重点结合婴幼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特点和临床护理实践,针对患儿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张媛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香丹注射液2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d,连用14 d;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滴,2次/d,连用14 d;舒血宁注射液2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d,连用14 d.14 d后,判定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观察组临床的总有效率为88.9%,优于对照组的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以观察组下降明显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及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葛海柱;徐勇;覃焕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人工流产术患者不同效应室靶浓度异丙酚麻醉效果的比较

    目的 比较人工流产术患者不同效应室靶浓度异丙酚的麻醉效果.方法 拟行人工流产术患者90例,年龄18~30岁,ASAI级,孕周为6~10周.随机分为3组(P4.5、P5.0、P5.5组),每组30例.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4.5、5.0、5.5μgmL.设定异丙酚初始血浆靶浓度4.0μg/mL,靶控输注分步骤进行,每步间隔20 s,目标血浆靶浓度6.0μg/mL.静脉注射芬太尼1.0 μg/kg后开始靶控输注异丙酚,分别于效应室靶浓度达到4.5、5.0、5.5 μg/mL时,开始行人工流产术.记录麻醉诱导前(基础状态)、诱导后1 min(T1)、3 min(T2)、置入窥器(T3)、扩宫颈(T4)、吸宫(T5)、术毕(T6)、患者睁眼(T7)和清醒(T8)时的MAP、HR、SpO2,记录异丙酚总用量、SpO2低值、麻醉诱导时间、维持时间和苏醒时间.结果 3组病例MAP、HR和SpO2波动均在正常范围,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4 .5组比较,P5.0组、P5.5组麻醉诱导时间均延长,异丙酚麻醉诱导量增加(P<0.01);与P5.5比较,P5.0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缩短,异丙酚麻醉诱导量减少(P<0.01).P5.5组麻醉效果优于P4.5、P5.0组(P<0.05),但P5.5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P4.5、P.0组(P<0.01).结论 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达到5.0 μg/mL时,行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可靠,安全性高.

    作者:孙瑞坤;姜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纵隔型肺癌X线分析

    目的 加深对纵隔型肺癌的X线表现,提高其认识和诊断水平,以减少误诊.方法 搜集23例纵隔型肺癌病例,分析其X线表现.结果 纵隔型肺癌X线共同表现为纵隔影增宽.中央型肺癌伴有肺门增大或肿块、肺不张及其引起的局部肋间隙不同程度的变窄、气管移位,邻近肺叶有不同程度代偿性肺气肿等改变.胸膜下纵隔型肺癌还表现为轮廓分叶、毛刺征.隐匿型纵隔型肺癌仅表现为一侧纵隔增宽.结论 纵隔型肺癌的共同X线表现为纵隔影增宽,中央型纵隔型肺癌的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较易于诊断,周围型肺癌和隐匿型肺癌由于缺乏这些特点,诊断较为困难,需进一步行CT或MRI检查.

    作者:解松林;梁晓辉;季利军;陈卫国;孙长龙;魏庆堂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男护生实习期间学习需求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男护生实习期间的学习需求,为提高和改进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自制问卷对我院2008-05~2009-02间,实习男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科生知识面广,动手能力需求仅为50%;大专生和中专生动手能力需求为93.3%~100%,理论知识掌握较薄弱.结论 明确带教方法与思路,对临床护理教学改进具有指导意义,从而达到提高临床护理教学的目的 .

    作者:谢晖;张曼;郑秋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动脉插管化疗配合术中黏膜注射IL-2、术后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多发、复发性膀胱癌

    目的 探讨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配合术中黏膜注射IL-2、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疗非肌层浸润、多发、复发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对23例非肌层浸润、多发、复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术中黏膜注射IL-2,术后进行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3个疗程后,开始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每次30 mg,每周1次共12次,以后每2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共6次);第2年重复;第3年,每月1次.术后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定期随访.结果 23例非肌层浸润、多发、复发性膀胱癌患者,术后随访24~48个月,肿瘤复发3例,复发率为13%.术后不良反应为尿路刺激症状和膀胱容量小.结论 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配合术中黏膜注射IL-2、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疗非肌层浸润、多发、复发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明确,疗效满意.

    作者:丁德鑫;陈辉;乔忠杰;赵丕显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应用胰岛素泵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Ⅱ型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胰岛素泵治疗组38例,皮下注射组38例.结果 两组患者均能有效控制血糖.胰岛素泵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及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较好模拟胰岛素分泌的生理节律,更能有效控制高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李文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人血清中7种多不饱和脂肪酸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人血清中7种游离脂肪酸的测定方法.方法 人血清中的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十八碳三烯酸、二十碳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通过加入正十七酸内标,经硫酸/甲醇甲酯化,正己烷萃取浓缩,气相色谱法定性、定量.结果 7种脂肪酸甲酯化后可完全分离,重复性好,在5.0-500μg/mL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1.1 μg/mL,20 μg/mL、100 μg/mL、300 μg/mL 3个浓度的加标试验,平均回收率在91.7%~98.1%之间,RSD 1.9%~4.1%之间.结论 该法适用于人血清中游离脂肪酸测定.

    作者:徐小作;李行方;钟伟燕;李红华;邵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和谷维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心得安和谷维素治疗.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纽为40%.结论 盐酸氟西汀胶囊能有效消除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抑郁情绪及躯体症状,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较为理想的药物.

    作者:王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气管切开危重患者行高压氧治疗的陪舱护理

    气管切开患者行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时,需要由受过训练的氧舱医护人员进舱陪护.我院高压氧科自2006-01~2009-01间,共收治气管切开危重患者45例,陪舱护理总数480例次,无1例因护理不当中断治疗或出现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芳;范胜岐;伊昕昕;李爱杰;马海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氟斑牙的BEYONDTM冷光漂治疗体会

    目的 观察BEYONDTM冷光对氟斑牙的漂白效果.方法 对30例患者480颗牙齿进行BE-YONTM漂白治疗.其中,轻度9例,中度14例,重度7例.对照Vita比色板,观察记录其治疗前后的色阶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各组程度的氟斑牙色阶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 BEYONDTM冷光对氟斑牙有较好的漂白作用.

    作者:倪红丽;李静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代谢综合征(MS)患者具有较高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胰岛素抵抗(IR)是代谢综合征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本文旨在探讨脑卒中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从而降低脑卒中发病率,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张琪;车琳;陈晓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Livin与Caspase-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为探讨Livin和Caspase-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56例胃癌组织及56例正常胃黏膜中Livin和Caspase-9的蛋白表达.结果 胃癌标本Livin和Caspase-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18%,与正常胃黏膜阳性表达率(5.4%,62.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Livin的表达,随着胃癌病理变化进展、程度的发展,阳性表达率增高,Caspase-9的表达,随着胃癌病理变化进展、程度的发展,阳性表达率降低,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标本中Livin和Caspase-9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 Livin和Caspase-9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能会成为胃癌的分子标志物或胃癌治疗的新分子靶点.

    作者:孟宪红;阎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PET-CT与MRI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缺血改变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PET-CT与MRI检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脑缺血改变的灵敏度.方法 随机抽取临床明确诊断为TIA的患者96例,分别做头部PET-CT及MRI检查,比较两组诊断TIA后脑缺血改变的阳性率.所得数据采用X2检验.应用SPSS 13.0 for Window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应用PET-CT诊断TIA后脑缺血改变的阳性率为95.83%,应用MRI诊断的阳性率为8.33%,有明显差别(P

    作者:刘杰;金玉萍;白玉海;闫俊杰;崔志堂;吴英;陈岩;张锦;耿志伟;佟晓燕;杨丽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自拟乳腺方人工周期疗法结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周期治疗配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52例乳腺增生分为三苯氧胺对照组(对照1组)、自拟乳腺方周期治疗组(对照2组)、心理干预组(对照3组)及自拟乳腺方周期治疗配合心理干预组(治疗组).治疗3个月,观察疗效并检测治疗后患者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及治疗前后焦虑情绪(HAMA评分).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各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焦虑情绪(HA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A评分与对照3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对照1组及比较2组差异明显(P<0.01);治疗后,治疗组雌二醇(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与对照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孕酮(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与对照3组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自拟乳腺方人工周期疗法结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能提高疗效,其它机制可能是通过心理干预后缓解患者情绪,降低血清雌二醇水平,提高孕酮水平有关.

    作者:何成群;田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腔内注射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刺介入治疗肝脓肿77例85个脓腔,初次治疗注入4组抗感染三联药,1周后复查超声,根据残腔大小决定是否进行强化治疗.强化治疗时,结合药敏结果注入敏感的粉剂药物.结果 肝脓肿患者85个病灶治愈率为100%(85/85),穿刺术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疗效显著.

    作者:孙玉秀;张晨;董晓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尼可地尔与氨氯地平联用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与氨氯地平联用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选择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尼可地尔+氨氯地平)与对照组(氨氯地平).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压,心功能、颈动脉壁内中膜厚度,检测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结果 氨氯地平与尼可地尔联用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改善心功能.两组均能改善血糖水平及肾功能指标.结论 氨氯地平与尼可地尔联合应用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尤其适合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动脉硬化、2型糖尿病的患者.

    作者:唐兆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KTP泪道激光联合改良腰麻管植入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KTP泪道激光联合改良腰麻管植入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11眼)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A组60例(78眼),采用常规KTP泪道激光治疗;B组60 例(72眼),采用KTP泪道激光联合改良腰麻管植入治疗.平均随访6个月~1年.将各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的治愈率为58.7%,B组治愈率为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有效率为76.3%,B组有效率为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KTP泪道激光联合改良腰麻管植入治疗慢性泪囊炎有效、安全.

    作者:李宏宇;韩素珍;马春扬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