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胰岛素泵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李文霞

关键词:Ⅱ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Ⅱ型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胰岛素泵治疗组38例,皮下注射组38例.结果 两组患者均能有效控制血糖.胰岛素泵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及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较好模拟胰岛素分泌的生理节律,更能有效控制高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流产术患者不同效应室靶浓度异丙酚麻醉效果的比较

    目的 比较人工流产术患者不同效应室靶浓度异丙酚的麻醉效果.方法 拟行人工流产术患者90例,年龄18~30岁,ASAI级,孕周为6~10周.随机分为3组(P4.5、P5.0、P5.5组),每组30例.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4.5、5.0、5.5μgmL.设定异丙酚初始血浆靶浓度4.0μg/mL,靶控输注分步骤进行,每步间隔20 s,目标血浆靶浓度6.0μg/mL.静脉注射芬太尼1.0 μg/kg后开始靶控输注异丙酚,分别于效应室靶浓度达到4.5、5.0、5.5 μg/mL时,开始行人工流产术.记录麻醉诱导前(基础状态)、诱导后1 min(T1)、3 min(T2)、置入窥器(T3)、扩宫颈(T4)、吸宫(T5)、术毕(T6)、患者睁眼(T7)和清醒(T8)时的MAP、HR、SpO2,记录异丙酚总用量、SpO2低值、麻醉诱导时间、维持时间和苏醒时间.结果 3组病例MAP、HR和SpO2波动均在正常范围,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4 .5组比较,P5.0组、P5.5组麻醉诱导时间均延长,异丙酚麻醉诱导量增加(P<0.01);与P5.5比较,P5.0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缩短,异丙酚麻醉诱导量减少(P<0.01).P5.5组麻醉效果优于P4.5、P5.0组(P<0.05),但P5.5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P4.5、P.0组(P<0.01).结论 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达到5.0 μg/mL时,行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可靠,安全性高.

    作者:孙瑞坤;姜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肛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肛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快速康复护理组(FTS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FTS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提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总费用FTS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费用FTS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应用于肛瘘患者围手术期,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加速术后康复进程,安全可行.

    作者:高婧;朱桂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同期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肥大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肥大(BPH)患者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及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对20例膀胱癌合并BPH患者行同期经尿道膀胱肿瘤及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该组患者均顺利康复,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3年,6例术后膀胱癌复发,复发部位均无尿道及前列腺窝种植转移.结论 同期经尿道膀胱肿瘤及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安全、可行、疗效可靠.

    作者:朱保同;张为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AFU、AFP、γ-GGT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和γ-谷氨酰胺转肽酶(γ-GGT)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互补诊断价值及对肝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2007-06~2009-06间,收治的85例PHC患者、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65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血清AFU、AFP、γ-GGT检测,采用国际标准化方法.结果 3项标志物单项检出的敏感率分别为:AFU为81.26%、AFP为70.20%、γ-GGT为60.31%.而3项指标联合检测PHC的检出率高达96.58%.结论 联合检测AFU、AFP、γ-GGT3项指标,可提高PHC(尤其AFP阴性PHC)的诊断率.

    作者:林旭常;张木坤;余小青;陈玉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动脉插管化疗配合术中黏膜注射IL-2、术后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多发、复发性膀胱癌

    目的 探讨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配合术中黏膜注射IL-2、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疗非肌层浸润、多发、复发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对23例非肌层浸润、多发、复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术中黏膜注射IL-2,术后进行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3个疗程后,开始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每次30 mg,每周1次共12次,以后每2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共6次);第2年重复;第3年,每月1次.术后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定期随访.结果 23例非肌层浸润、多发、复发性膀胱癌患者,术后随访24~48个月,肿瘤复发3例,复发率为13%.术后不良反应为尿路刺激症状和膀胱容量小.结论 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配合术中黏膜注射IL-2、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疗非肌层浸润、多发、复发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明确,疗效满意.

    作者:丁德鑫;陈辉;乔忠杰;赵丕显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PET-CT与MRI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缺血改变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PET-CT与MRI检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脑缺血改变的灵敏度.方法 随机抽取临床明确诊断为TIA的患者96例,分别做头部PET-CT及MRI检查,比较两组诊断TIA后脑缺血改变的阳性率.所得数据采用X2检验.应用SPSS 13.0 for Window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应用PET-CT诊断TIA后脑缺血改变的阳性率为95.83%,应用MRI诊断的阳性率为8.33%,有明显差别(P

    作者:刘杰;金玉萍;白玉海;闫俊杰;崔志堂;吴英;陈岩;张锦;耿志伟;佟晓燕;杨丽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应用胰岛素泵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Ⅱ型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胰岛素泵治疗组38例,皮下注射组38例.结果 两组患者均能有效控制血糖.胰岛素泵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及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较好模拟胰岛素分泌的生理节律,更能有效控制高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李文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对100例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的患者,应用疏血通加抗凝剂治疗,并对其头颅磁共振结果及易患因子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疏血通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缩小病灶,并改善易患因子.结论 疏血通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应用的临床药物之一.

    作者:亓良森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灭活滑膜液细胞对非灭活滑膜液细胞γ-干扰素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 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灭活滑膜液细胞对非灭活滑膜液细胞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 抽取RA患者膝关节液分离滑膜液细胞,分实验组:2.0×106/mL非灭活滑膜液细胞,分别与2.0×105hmL、4.0×104/mL、2.0×104/mL甲醛灭活后的滑膜液细胞(灭活滑膜液细胞比非灭活滑膜液细胞为1:10、1:50、1:100)混合培养;对照组:单独培养细胞数为2.0×106/mL的非灭活滑膜液细胞.37℃,5% CO2条件下培养48h后,ELISA法测定炎症因子IFN-γ水平.结果 (1)实验组较对照组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5);(2)实验组各组间比较,灭活滑膜液细胞比非灭活滑膜液细胞为1:10组较1:50组及1:100组相比较IFN-γ水平显著降低(P<0.05).1:50组同1:100组IFN-γ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灭活滑膜液细胞对非灭活滑膜液细胞IFN-γ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2)灭活滑膜液细胞比非灭活滑膜液细胞为1:10时,抑制IFN-γ分泌的作用强;(3)灭活滑膜液细胞可抑制非灭活滑膜液的IFN-γ分泌,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崔蕊;孔德军;张博雅;徐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52例腹膜透析病人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置管患者术前、术后及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对52例终末期肾病行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及对并发症的科学护理.结论 52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均成功进行了腹膜透析置管术,显著改善了患者因肾衰竭合并的贫血、营养不良、高血压、酸碱失衡及钙磷代谢紊乱等一系列症状及体征.

    作者:林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PIHV)的发生率及影响发病的相关围产因素.方法 选择2006-08~2909-05间,在我院出生后,并在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早产儿160例,并于生后1周内进行头颅超声检查,并记录相关围产因素.结果 160例中,顺产110例,剖宫产50例.胎龄26~不足37周.其中,≤32周22例,33周14例,34周25例,≥35周99例.出生体质量1050~3650 g,≤1500 g 9例,<2000 g 21例,≥2000 g 62例,≥2500 g 68例.160例早产儿PIVH 51例,发生率31.9%.其中,Ⅰ级20.6%(33/160),Ⅱ级4.4%(7/160),Ⅲ级5.6%(9/160),Ⅳ级1.3%(2/160).Ⅰ、Ⅱ级PIVH患儿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Ⅲ级以上重度PIVH 11例占6.9%.胎龄<35周PIVH发生率为42.6%(26/61),显著高于胎龄≥35周的25.3%(25/99),具有围产高危因素的早产儿PIVH发生率高于无高危因素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出血多为<35周的早产儿.产前应用地塞米松或生后应用猪肺表面活性物质与未应用患儿比较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用药后,早产儿PIVH发生率降低.结论 PIVH以胎龄<35周及具有围产高危因素的早产儿发生率为高,对早产儿生后常规进行头颅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无症状的PIVH患儿.

    作者:李德宝;张燕;张欢;王书华;高凤霞;赵月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对1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术前健康指导,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正确指导康复锻炼等康复护理,均获得满意疗效.系统的康复护理为治疗成功提供了保证,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冯丽君;王岩;冯思航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代谢综合征(MS)患者具有较高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胰岛素抵抗(IR)是代谢综合征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本文旨在探讨脑卒中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从而降低脑卒中发病率,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张琪;车琳;陈晓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人血清中7种多不饱和脂肪酸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人血清中7种游离脂肪酸的测定方法.方法 人血清中的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十八碳三烯酸、二十碳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通过加入正十七酸内标,经硫酸/甲醇甲酯化,正己烷萃取浓缩,气相色谱法定性、定量.结果 7种脂肪酸甲酯化后可完全分离,重复性好,在5.0-500μg/mL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1.1 μg/mL,20 μg/mL、100 μg/mL、300 μg/mL 3个浓度的加标试验,平均回收率在91.7%~98.1%之间,RSD 1.9%~4.1%之间.结论 该法适用于人血清中游离脂肪酸测定.

    作者:徐小作;李行方;钟伟燕;李红华;邵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免疫吸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免疫吸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的影响.方法 14例患者均给予免疫吸附治疗,每次间隔3~5 d,连续3次.同时,患者既往应用药物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在免疫吸附治疗1次后,视病情逐渐减量.结果 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滴度均明显下降.结论 免疫吸附可明显降低系统性红癍狼疮患者自身抗体滴度.

    作者:任彬;杨敏;王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氟斑牙的BEYONDTM冷光漂治疗体会

    目的 观察BEYONDTM冷光对氟斑牙的漂白效果.方法 对30例患者480颗牙齿进行BE-YONTM漂白治疗.其中,轻度9例,中度14例,重度7例.对照Vita比色板,观察记录其治疗前后的色阶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各组程度的氟斑牙色阶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 BEYONDTM冷光对氟斑牙有较好的漂白作用.

    作者:倪红丽;李静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Livin与Caspase-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为探讨Livin和Caspase-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56例胃癌组织及56例正常胃黏膜中Livin和Caspase-9的蛋白表达.结果 胃癌标本Livin和Caspase-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18%,与正常胃黏膜阳性表达率(5.4%,62.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Livin的表达,随着胃癌病理变化进展、程度的发展,阳性表达率增高,Caspase-9的表达,随着胃癌病理变化进展、程度的发展,阳性表达率降低,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标本中Livin和Caspase-9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 Livin和Caspase-9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能会成为胃癌的分子标志物或胃癌治疗的新分子靶点.

    作者:孟宪红;阎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先心病婴幼儿体外循环围术期呼吸道管理方法探讨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婴幼儿,因其心血管的复杂畸形或肺充血,而处于高度危险状态,如果不早期及时手术,1/3~1/2的患儿将夭折[1].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体外循环技术和围术期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先心病患儿选择在婴儿期甚至在新生儿期进行手术治疗.但由于婴幼儿自身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各种代偿功能易受手术应激及体外循环的影响,而引起机体内环境改变,使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升高.本文重点结合婴幼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特点和临床护理实践,针对患儿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张媛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气管切开危重患者行高压氧治疗的陪舱护理

    气管切开患者行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时,需要由受过训练的氧舱医护人员进舱陪护.我院高压氧科自2006-01~2009-01间,共收治气管切开危重患者45例,陪舱护理总数480例次,无1例因护理不当中断治疗或出现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芳;范胜岐;伊昕昕;李爱杰;马海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纵隔型肺癌X线分析

    目的 加深对纵隔型肺癌的X线表现,提高其认识和诊断水平,以减少误诊.方法 搜集23例纵隔型肺癌病例,分析其X线表现.结果 纵隔型肺癌X线共同表现为纵隔影增宽.中央型肺癌伴有肺门增大或肿块、肺不张及其引起的局部肋间隙不同程度的变窄、气管移位,邻近肺叶有不同程度代偿性肺气肿等改变.胸膜下纵隔型肺癌还表现为轮廓分叶、毛刺征.隐匿型纵隔型肺癌仅表现为一侧纵隔增宽.结论 纵隔型肺癌的共同X线表现为纵隔影增宽,中央型纵隔型肺癌的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较易于诊断,周围型肺癌和隐匿型肺癌由于缺乏这些特点,诊断较为困难,需进一步行CT或MRI检查.

    作者:解松林;梁晓辉;季利军;陈卫国;孙长龙;魏庆堂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