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 Wolffian 附件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张晓娟;杨其昌;朱燕;沈屹

关键词:Wolffian附件瘤,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卵巢Wolffian附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Wolffian附件瘤进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 EnVision法),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左侧卵巢肿块组织11 cm,镜检:肿瘤细胞呈小管状、筛状结构或弥漫实体片状,细胞呈多边形或短梭形。免疫组化结果示:CK18、vimentin、WTl、CD99、Inhibin-α及calretenin、Melan-A阳性、EMA、ER、PR等阴性。结论 Wolffian附件瘤是一罕见且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须与其他妇科肿瘤鉴别。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60例分析

    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们对6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PTCD(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 )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疗效可靠,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军;何均;周存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生脉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对阿霉素化疗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对阿霉素相关心脏毒性反应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同时加用生脉和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前后检测心电图、心脏超声、cTnI。结果化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53.33%和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TnI值分别为(0.394±0.054) ng/ml和(0.158±0.035) ng/ml,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0.05)。化疗后治疗组LVEF值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具有良好的预防和减轻阿霉素所致急性心脏毒性作用。

    作者:陈大可;王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清窄带成像内镜及色素内镜对大肠肿瘤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高清窄带成像内镜( NBI)及色素内镜对大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常规结肠镜检出大肠息肉86枚,应用高清窄带内镜观察其黏膜表面毛细血管形态(CP)和色素内镜观察腺管开口类型(PP),预测息肉的类型,并与病理组织学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高清窄带成像内镜对大肠肿瘤的诊断敏感度为81.1%,特异度为78.8%,准确度为80.2%,阳性预测值为86.0%,阴性预测值为72.2%。色素内镜对大肠肿瘤的诊断敏感度为83.0%,特异度为84.8%及准确度为83.7%,阳性预测率为89.8%,阴性预测率为75.7%。两者对大肠肿瘤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高清窄带成像内镜及色素内镜,均能高度准确预测大肠肿瘤的病理类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辉;田字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胃肠道间质瘤中碳酸酐酶 II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碳酸酐酶Ⅱ( CAⅡ)在胃肠道间质瘤( GIST)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4例GIST组织中CAⅡ的表达情况。结果 GIST组织中CAⅡ表达阳性率为66.7%(36/54),CAⅡ表达与肿瘤大小、原发部位及危险度分级有关(P<0.01)。结论 CA Ⅱ表达可能与GIST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作者:林慧;张冲冲;陈佳菁;康锶鹏;陈远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腺苷钴胺治疗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的临床观察

    奥沙利铂是治疗消化道肿瘤基本的化疗药物之一,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是神经系统毒性。根据国内外报道奥沙利铂急性神经系统毒性的发生率为85%~96%[1-2],表现为冷刺激诱发或加剧肢体末端或口周区感觉障碍,咽喉部感觉麻木、紧缩感等;慢性神经系统毒性主要表现为上下肢麻木,末梢神经减退或感觉缺失等,严重者甚至可影响肢体功能,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我们利用腺苷钴胺治疗奥沙利铂化疗所致的神经毒性,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晓;邬晓敏;徐永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43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平均发病年龄为44.2岁,未分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为52.6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子宫增大。 B超检查显示子宫中、低回声团块。病理大体:肿瘤为单个或多个黄色、褐色的质软肿物,可呈息肉样突向宫腔,常伴有肌层结节状肿物,边界清。镜下:肿瘤细胞与增殖期子宫内膜细胞相似,呈短梭形,胞质少,围绕螺旋小动脉样血管分布。结论 ESS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性刮宫非常重要,必要时术中行快速冰冻检查,CD10可作为诊断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特异性标志物。

    作者:马慧;武力;沈旺;王新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采取同期放化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采取同期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9例胃癌患者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于术后采用单纯的化疗方案,实验组则采用术后同期放化疗治疗方案。观察2组术后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5年,观察2组患者5年内的生存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2组患者2年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3年以上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5年内生存率达7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P<0.05)。复发情况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用药后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毒性,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及血液毒性,但2组患者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大致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采取同期放化疗效果较单纯化疗更有利于提高5年生存率,降低复发率,且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俞倩;陈中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Livin 和 PTEN 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livin和PTEN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vsion法,检测62例喉癌组织和18例癌旁喉组织(癌旁1.0~2.0 cm正常喉组织)中livin和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livin基因在癌组织中呈高表达(72.58%),在癌旁组织中不表达或呈低表达。 PTEN则反之,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59.70%。结论 livin基因表达或PTEN基因缺失表达,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黄方名;王文忠;李东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P16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P16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病变( 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65例宫颈癌,90例CIN (其中CIN Ⅰ30例,CINⅡ30例,CINⅢ30例),3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宫颈组织组为6.7%(2/30)、CIN组为70.0%(63/90),宫颈癌组为100.0%(65/65)。 P16蛋白在CIN和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16蛋白表达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早期筛查和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作者:魏璇;张一兵;杜雪;马雪梅;杜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NBI及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NBI及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2例经内镜和病理诊断为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常规内镜、NBI及碘染色检查。结果 NBI和碘染色的病变轮廓清晰度基本相同;NBI对低级别黏膜病变的检出率明显低于碘染色;NBI和碘染色分级于低级别黏膜病变均主要为Ⅱ、Ⅲ级,高级别黏膜病变主要为Ⅰ级。结论 NBI可清晰显示早期食管癌的毛细血管结构形态,有机结合NBI技术与碘染色技术可更为有效地提高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

    作者:王用兵;龙庆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卵巢 Wolffian 附件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探讨卵巢Wolffian附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Wolffian附件瘤进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 EnVision法),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左侧卵巢肿块组织11 cm,镜检:肿瘤细胞呈小管状、筛状结构或弥漫实体片状,细胞呈多边形或短梭形。免疫组化结果示:CK18、vimentin、WTl、CD99、Inhibin-α及calretenin、Melan-A阳性、EMA、ER、PR等阴性。结论 Wolffian附件瘤是一罕见且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须与其他妇科肿瘤鉴别。

    作者:张晓娟;杨其昌;朱燕;沈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不同给药途径对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不同给药途径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18例ⅠB2-ⅡB 期根治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的宫颈癌患者分为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新辅助化疗组(动脉组)、静脉新辅助化疗组(静脉组),并比较2组间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肿瘤消退有效率动脉组为86.0%,静脉组为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组和静脉组在手术所花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动脉组出血量明显低于静脉组(P<0.05),在宫旁浸润和脉管癌栓的发生率方面动脉组也明显低于静脉化疗组(P<0.05),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动脉组明显低于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近期效果明显优于静脉化疗,并且消化道反应小、骨髓抑制发生率低。

    作者:刘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TSLC1和 CD105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TSLC1和CD105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6例食管癌组织标本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TSLC1和CD105的表达,RT-PCR检测TSLClmR-NA的表达。结果 TSLC1在食管癌组织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率(P<0.05),CD105在食管癌组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率(P<0.05),食管癌组织中的MVD值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MVD值(P<0.05);RT-PCR检测显示TSLCl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相对表达强度明显低于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强度( P<0.05);TSLC1的阳性表达率与TNM分期、病理分级明显相关(P<0.05),CD105的阳性表达率与是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病理分级明显相关(P<0.05)。结论 TSLC1和CD105表达与食管癌存在相关性,有可能作为食管癌诊断、进展及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作为食管癌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林称意;原野;罗卫民;郭家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癌术后10年生存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后的生存因素。方法对126例子宫内膜癌Ⅰb~Ⅱa期根治术后生存10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计生存率,各因素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并对各临床参数进行单因素和COX模型的多因素分析。结果3年以上生存率达92%(155/169),5年以上生存率达82%(139/169)、10年以上生存率达74%(126/169)。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是细胞学分级、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术后是否行辅助治疗(P<0.05);而肿瘤大体分型对生存率无显著影响(P>0.05),术后放疗、化疗及孕激素治疗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10年生存率的前提,早期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治疗是提高患者术后10年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蔡昱;翟建军;段仙芝;何川;战媛;崔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奈达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奈达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配,采用奈达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的为实验组,顺铂联合依托泊苷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1年生存率和不良发应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52.4%和51.6%,P=0.365。实验组的呕吐和神经毒性、肝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奈达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确切,且某些毒副作用较轻,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作者:刘卓;徐丽贤;潘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保肛手术治疗老年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保肛手术在老年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将76例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保肛组和Miles组,各38例。观察2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期生存率及术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2组患者局部复发率及远期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肛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优良率为84.21%,明显高于Miles组的60.53%(P<0.05)。结论保肛手术治疗老年低位直肠癌可保留患者正常排便形式,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原发性颅内绒毛膜上皮癌1例报告

    绒毛膜上皮癌是较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但是在颅内却十分罕见,现将2011年7月份诊治的1例原发性颅内绒毛膜上皮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汉忠;李振丰;舒清明;王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 Meta分析

    目的:评价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Meta分析方法,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CNKI、VIP、万方数据库等电子资料库。由3名评价者共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研究、658例局部晚期宫颈癌。 Meta分析显示热疗联合放化疗与单纯放化疗比较,可以明显改善有效率P<0.00001)、局部肿瘤完全消退率( P<0.00001)、1年无瘤生存率( P<0.00001),降低治疗后白细胞减少发生率(P=0.02),具有统计学差异;但3年生存率(P=0.19)、治疗后胃肠反应发生率(P=0.1)、膀胱反应发生率(P=0.08)、直肠反应发生率(P=0.2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热疗联合放化疗在近期有效率和局部控制率方面较单纯放化疗有优势,不增加不良反应且可以降低治疗后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但在长期生存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作者:王晓珊;陈琳;梁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及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比较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选择10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58例行保乳手术(保乳组),42例行改良根治术(改良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保乳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美容效果与改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并发症2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保乳组SCL-90评分总分、总症状指数、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数低于改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的手术情况及美容效果较改良根治术更优,且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保乳组优于改良组。

    作者:汪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HSG/Mfn2和 PCNA 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增殖抑制基因( HSG)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正常脑组织及不同病理级别人脑胶质瘤组织中PCNA和HSG的表达。结果正常脑组织中PCNA蛋白表达阴性,而HSG蛋白表达水平相对较高;高级别胶质瘤中PCN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低级别组( P<0.05),而HSG蛋白表达水平则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降低。结论胶质瘤组织中PCNA高表达及HSG蛋白低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密切相关。

    作者:罗卫;刘晓燕;方永军;张统帅;胡珍渊;张毅;王更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