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咽癌原发灶肿瘤体积与2008T分期关系的探讨

舒禹先;叶新芊

关键词:鼻咽癌, 原发灶肿瘤体积, 2008T分期
摘要:目的 探讨鼻咽癌原发灶肿瘤体积与临床T 分期的关系.方法 对189例患者治疗前行鼻咽全颈MRI平扫及增强,采用面积求和方法计算鼻咽原发灶肿瘤体积.结果 全组鼻咽原发灶肿瘤平均体积为(19.70 ±16.80)cm3[(1.04~97.04)cm3],各T分期鼻咽原发灶肿瘤体积如下:T1期(6.60±3.24)cm3 [(1.04~14.36)cm3],T2期(9.98±4.41)cm3[(4.99~21.55)cm3],T3期(17.96±10.19)cm3[(2.33~50.13)cm3],T4期(35.19±19.76)cm3[(11.78~97.04)cm3].鼻咽癌原发灶肿瘤体积T1~T4期各分期间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结论 鼻咽癌2008分期的T分期标准基本上可以反映鼻咽原发灶肿瘤体积,虽然各T分期体积分布有部分重叠范围,但不影响统计学意义.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靶动脉栓塞术治疗盆腹腔肿瘤破裂及肿瘤术后大出血的临床分析

    盆腹腔肿瘤破裂及肿瘤术后大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因其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多,常因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通过保守治疗动脉出血很难自行止血,外科手术治疗难度较大,特别在基层医院治疗难度更大.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靶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性盆腹腔肿瘤破裂及肿瘤术后出血51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赫赛汀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赫赛汀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4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给予赫赛汀初始剂量4 mg/kg静脉滴注,之后2 mg/kg,每周1次,连续使用;异长春花碱(NVB)25 mg/m2静脉滴注15 min,第1、5天;顺铂(DDP)70 mg/m2静脉滴注3 h,第1~3天.每4周为1个疗程,至少进行2个疗程,观察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4例患者的生存时间为18~3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5个月.治疗2个疗程后,有效率为75.0%,疾病控制率为100.0%;主要毒性为消化道反应及Ⅰ~Ⅱ度白细胞减少,未观察到心脏毒性.结论 赫赛汀与NVP等化疗药物联合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怡;章骏;杨志刚;王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湿热敷在葡萄胎化疗时静脉留置时间的效果观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操作简便,适用于任何部位的穿刺,可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但留置时间一直存在争议.葡萄胎化疗患者的化疗周期长达7天,而每天静脉滴注的时间在8 h以上,静脉留置的时间一般只有1~2天,因此,我院肿瘤科对葡萄胎化疗患者在使用留置针期间,采用湿热敷的方法,延长静脉留置的时间,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曦娣;刘友花;任玉枝;曾嫔嫔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Skp2、p27Kip1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Skp2、p27Kip1在胆囊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二步法,检测Skp2、p27Kip1在78例胆囊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2种生物指标与胆囊癌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 Skp2与p27Kip1在胆囊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0%和39.7%,在癌旁组织中为25.0%和70.0%,胆囊癌中Skp2、p27Kip1阳性表达率均高于胆囊癌旁组织(P均<0.05).Skp2表达与Nevin分期、分化程度及坏死情况相关,Nevin分期高、分化程度低及伴有坏死的患者Skp2表达高(P均<0.05).p27Kip1阳性表达与患者Nevin分期、神经侵犯及坏死情况呈负相关性,Nevin分期早、无神经侵犯或不伴坏死患者p27Kip1表达水平高(P均<0.05).相关性检验显示Skp2与p27Kip1两者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Skp2、p27Kip1均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可能成为胆囊癌新的临床诊断和监测预后的指标.

    作者:任刚;于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6MV与15MVX线在胸中段食管癌调强放疗计划的比较

    目的 探讨胸中段食管癌调强放疗的能量选择.方法 对10例胸中段食管癌分别采用6 MV和15 MVX线设计调强放疗计划,比较2种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及危及器官剂量体积受量.结果 2种计划靶区大剂量、中位剂量、平均剂量、照射时间及适形度指数、均匀性指数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双肺V5、V10、V15、V25、V30、脊髓大剂量、心脏V30、V40及中位剂量2种计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6MV与15MV均可以满足胸中段食管癌调强放疗的要求,建议选择6MV设计放疗计划.

    作者:林志安;候如蓉;张清罗;俞小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芳香化酶抑制剂对卵巢癌组织块体外培养活性的影响

    目的 建立卵巢癌组织块体外培养模型,探讨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来曲唑对卵巢癌组织块体外培养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块进行体外培养,加入不同浓度的来曲唑观察肿瘤细胞坏死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标本中芳香化酶P450及雌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 建立卵巢癌组织块体外培养模型,并在6例标本中筛选出AIs敏感病例及部分敏感病例各1例.敏感及部分敏感病例芳香化酶P450及雌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均与不敏感病例无明显差别.结论 卵巢癌组织块体外培养,为卵巢癌的体外药敏试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模型,来曲唑对部分卵巢癌肿瘤组织有抑制作用.

    作者:周璘;苏亦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鼻咽癌原发灶肿瘤体积与2008T分期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鼻咽癌原发灶肿瘤体积与临床T 分期的关系.方法 对189例患者治疗前行鼻咽全颈MRI平扫及增强,采用面积求和方法计算鼻咽原发灶肿瘤体积.结果 全组鼻咽原发灶肿瘤平均体积为(19.70 ±16.80)cm3[(1.04~97.04)cm3],各T分期鼻咽原发灶肿瘤体积如下:T1期(6.60±3.24)cm3 [(1.04~14.36)cm3],T2期(9.98±4.41)cm3[(4.99~21.55)cm3],T3期(17.96±10.19)cm3[(2.33~50.13)cm3],T4期(35.19±19.76)cm3[(11.78~97.04)cm3].鼻咽癌原发灶肿瘤体积T1~T4期各分期间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结论 鼻咽癌2008分期的T分期标准基本上可以反映鼻咽原发灶肿瘤体积,虽然各T分期体积分布有部分重叠范围,但不影响统计学意义.

    作者:舒禹先;叶新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HAG方案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21例临床观察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类克隆性恶性血液病,是成人急性白血病中常见的类型.近年来,大于60岁的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治疗棘手.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由于耐药、重要器官功能不全、对化疗反应差,易转化为难治性、复发性的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作者:刘雪梅;白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s,CYFRA21-1)水平与肺癌分期、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 5例确诊为肺癌的患者均完成4个周期化疗,化疗前后常规检查血清CEA、NSE、CYFRA21-1,评估其变化.结果 5例患者中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阳性者占61.8%,其中小细胞肺癌(SCLC)为69.2%,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为59.5%;血清CEA、NSE、CYFRA21-1表达阳性率:SCLC分别为30.8% 、69.2%及7.7%;NSCLC分别为52.4%、14.3%及54.8%.CEA、NSE、CYFRA21-1表达阳性率SCLC广泛期高于局限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 ⅢB期与Ⅳ期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变化与近期疗效相关.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CEA、NSE及CYFRA21-1与肺癌分期、近期疗效有关.肺癌晚期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增高,化疗有效率明显下降.

    作者:韩娜娜;孙长岗;武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观察

    恶性肿瘤晚期常发生骨转移,其引起的剧烈疼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唑来膦酸能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主要药物之一.我科于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疼痛患者6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皮家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MRI对恶性胸腺瘤的诊断价值及与其组织病理学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恶性胸腺瘤MRI表现及与其组织病理学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穿刺、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胸腺瘤的MR影像特征及其病理学分型.结果 16例恶性胸腺瘤中侵袭性胸腺瘤12例,胸腺癌4例;肿块直径>10 cm者8例;5~10 cm者6例;< 5 cm者2例;包膜完整1例,包膜不完整15例;轮廓不规则或分叶状13例,轮廓规则3例;侵犯胸膜14例,侵犯心包12例,侵犯大血管6例;远处转移2例;肿块实质信号不均匀14例,实质信号均匀2例.结论 恶性胸腺瘤大多包膜不完整、轮廓不规则或分叶状、实质信号不均匀、多数可侵犯胸膜、心包或发生远处转移;肿块直径越大,恶性胸腺瘤可能性越大;MRI检查难以区分恶性胸腺瘤Ⅰ型(侵袭性胸腺瘤)与恶性胸腺瘤Ⅱ型 (胸腺癌).

    作者:吴美仙;董天发;李晚君;沈家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根治术36例临床分析

    近20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上升迅速,占世界第3位,病死率占第4位[1].对于结直肠癌的治疗,手术切除仍然是有效的手段.近年来,腹腔手术以其微创优势在外科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2].但腹腔镜在横结肠切除方面,由于横结肠与肝、胰、脾、胃等重要器官连接紧密,手术操作复杂,难度较大,目前国内外报道不多.

    作者:梁贤文;王胜忠;彭勃;袁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原癌基因Fra-1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原癌基因Fra-1是Fos基因家族中的一员,由其表达产物组成的活化蛋白-1(activator protein,AP-1)存在于细胞核内,作为第三信使负责细胞核内外的信息传导,介导着正常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及凋亡.近年来人们更多的是关注Fra-1与细胞恶性转化的关系,研究证明,Fra-1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并在基因调控、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肿瘤的形成中起到一定作用,提示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林霄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相关生物学因素的研究进展

    急性放射性肺损伤(acute radiation pneumonitis,ARP)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放疗剂量及近期疗效.目前ARP发病机制不十分明确,治疗无特效办法.早期采用有效措施防治ARP意义重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可以是导致损伤发生的原因或启动因素,也可以是损伤发生过程中的伴随变化,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有望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或检测其发展过程,细胞因子还可以作为放射性肺损伤的干预靶点,预防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

    作者:袁翠堂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Encor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EnCor乳腺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0例经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乳腺癌患者,术前超声引导下行Encor微创旋切活检术和空心针穿刺活检术(core needle biopsy,CNB),比较2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漏诊率以及不同肿块大小和病理类型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120例乳腺癌Encor微创旋切活检术和CNB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5%和80.8%( P<0.05),漏诊率分别为2.5%和10.8%( P<0.01);肿块直径≤1.0 cm、1.1~2.0 cm的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8%、100.0%和44.4%、69.4%( P<0.01);肿块直径2.1~5.0 cm、>5.0 cm以及除浸润性导管癌外其他病理类型乳腺癌诊断符合率,2种检查方法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引导下Encor微创旋切活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高确诊率、低漏诊率、安全、微创等优势.

    作者:杨传盛;黄湛;张诠;赖非云;罗智辉;雷睿文;陈卓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Twist基因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与进展

    研究表明,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是细胞调控的癌基因、抑癌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多基因变化导致细胞周期紊乱,从而引起细胞失控性生长.因此,近年来对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研究成为讨论肿瘤发生发展的热点.

    作者:朱皓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4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D44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乳腺癌组、乳腺良性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BL CD44的表达水平.结果 乳腺癌组术前PBL CD4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疾病组;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组织间其表达无明显差异;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PBL CD44表达量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各实验组PBL CD44阳性表达率均>90%,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BL CD44表达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郝慧婷;彭士云;赵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鼻咽癌放疗面颈联合颈后电子束野铅模制作问题的研究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面颈联合颈后电子束野铅模制作问题.方法 对5例不同等中心点深度的鼻咽癌面颈联合野放疗患者,按照分野前后的灯光野投影,在患者固定面罩上画出颈后电子束照射野.应用几何关系计算出所给定源片距的校正源片距,分别按照实际源片距和校正后源片距制作电子束铅模,到加速器下治疗摆位,测量源片距校正前后铅挡野与体表野的符合性.结果 应用几何关系计算出所给定源片距的校正源片距,均大于给定源片距.源片距校正前的铅挡野与体表野偏差明显较大,大偏差达1.25 cm;源片距校正后铅挡野与体表野偏差较小,大偏差为0.22 cm.结论 鼻咽癌面颈联合野后程分野颈后电子束野铅模制作时,应用首程等中心照射影像资料制作出来的铅模,偏差较大,通过源片距校正方法,铅挡野与体表照射野符合性较好.

    作者:祝洪义;黄艳宾;陈英海;赵德龙;邓晓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长期疗效及影响CML患者生存的因素.方法 对66例CML患者应用伊马替尼治疗,检测血常规、染色体核型、bcr/abl转录本表达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中位随访39(6~84)个月.CML慢性期患者完全血液学缓解(CHR)率为95.8%,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率为75.0%,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率为68.8%,完全分子学缓解(CM0R)率为41.7%,均显著高于加速期及急变期(P<0.01).慢性期患者3、5和7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95.3%、90.3%和87.5%,疾病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91.6%、84.5%和81.3%;加速期患者1、2和3年OS率分别为90.5%、37.6%和37.6%;1、2和3年的预期PFS率分别为37.2%、28.4%和17.6%;急变期患者6、12、18个月的预期OS率分别为83.6%、32.3%和32.3%.慢性期患者与加速期、急变期患者OS及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应用伊马替尼治疗前接受过其他治疗是影响PFS的不利因素.结论 伊马替尼对CML慢性期疗效显著优于加速期及急变期;慢性期患者达到CCyR甚至CM0R,是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

    作者:王一;方美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金米冲剂联合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金米冲剂(Star-1)联合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金米冲剂加TACE组与单纯TACE组,所有病例于TACE术前、术后7天及1个月时分别采集空腹血,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VEGF表达水平.结果 金米冲剂加TACE组术后第7天血清VEGF水平较术前无明显升高(P>0.05),术后1个月血清VEGF水平较术前略有下降(P>0.05).而单纯TACE组术后第7天血清VEGF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血清VEGF水平逐渐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米冲剂可降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VEGF的表达水平,提示金米冲剂对肝癌的肿瘤血管生成具有一定地抑制作用.

    作者:王娟;纪钧;陈大可;蔡忠仁;黎辰;陈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