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宏薇;刘泓
目的 观察微创穿刺抽吸、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 本组46例CSDH 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采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血肿微创穿刺抽吸、冲洗引流,血肿量60~180 mL,引流时间3~5 d.结果 46例中,44例经1次穿刺抽吸、冲洗引流后治愈;2例血肿复发,改行钻孔引流反复冲洗,术后治愈,无合并症,无死亡.结论 CSDH行微创穿刺抽吸、冲洗引流,创伤小、效果好、简便易行,可作为CSDH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李双;杜彦李;李雨;钱虎飞;邢惠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低剂量妊马雌酮联合复方甲硝唑栓治疗复发性老年性阴道炎疗效.方法 对80例复发性老年性阴道炎患者,用药前后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 62例患者用药后,阴道炎、尿道炎症状显著改善.血清FSH水平显著下降,E2水平上升至卵早期水平,总胆固醇(TC)下降,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上升,用药后体重、子宫内膜厚度较用药前无显著变化.结论 低剂量妊马雌酮联合复方甲硝唑栓能有效改善阴道的健康状态,无内膜过度刺激.
作者:刘桂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腹腔镜治疗是近年来妇科临床运用受患者欢迎的一种微创治疗技术.虽然它改变了医生的思维观念和操作技巧,改变了传统的手术入路,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手术的危险性依然存在.因为这种技术减低了触觉的反馈和对深度的感性认识,有许多重要的解剖结构是不可能直接看到的,所以对其危险性必须加以防范.
作者:张越博;盛晓滨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尿激酶安全、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方法 对51例急性前壁或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29例,静脉推注50万U尿激酶后匀速静脉点滴尿激酶100万U;B组22例,匀速静脉点滴尿激酶150万U.在治疗开始后30 min、1 h、6 h、12 h、24 h时,记录患者胸痛缓解、心电图ST段下降、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变化.结果 临床评价A组再通率高于B组,并且再通提前出现,两组均无大出血等严重副作用.结论 尿激酶静脉推注结合静脉点滴,较单纯静脉点滴临床再通指标提前出现,并且安全、有效.
作者:付亚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侧前方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技术,在外科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4-06~2008-03间,对31例胸、腰椎结核病人进行侧前方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3~32个月,经影像学观察及Frankel分级评定脊髓功能,31例胸腰椎术后均获得良好的固定,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全部病例植骨呈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为3.6个月.神经功能恢复:除1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2级的恢复.矢状面Cobb角术前平均为28.4°,术后平均为12.1°,无结核复发.结论 胸、腰椎结核前路手术治疗中,Ⅰ期重建脊柱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杨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笔者将188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98例用自拟灌肠方法与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痢特灵治疗,对照组90例用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定、痢特灵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64例,好转30例,无效4例;对照组治愈38例,好转41例,无效11例.缮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
作者:郑著家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本文就硬膜外麻醉中发生局麻药中毒惊厥3例,进行报道.
作者:孙海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运用经阴道彩超诊断绝经前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并对子宫内膜息肉和黏膜下肌瘤术中进行超声监测,提高超声在此类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阴道彩超观察88例绝经前诊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内膜厚度、回声、形态及血流分布等情况,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并对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和黏膜下肌瘤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和治疗,其中10例术中运用彩超进行监测.结果 经阴道彩超对绝经前内膜良性病变诊断:本组病例88例,内膜息肉55%(48/88),单发占46%(22/48),其中10例单发充满宫腔的内膜息肉误诊为单纯内膜增生;多发占54%(26/48);黏膜下肌瘤23%(20/88),内膜增生23%(20/88).血流检出率:内膜息肉单发者血流检出率为85%(18/22),多发者为73%(19/26),黏膜下肌瘤为100%(20/20),内膜增生为80%(16/20).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例术中应用彩超进行监护,手术切除干净,无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经阴道彩超可对绝经前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可作为此类患者随访的一种有价值、无创检查手段,为其下一步诊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彩超可对宫腔镜切割提供方便、安全地监测.
作者:张小英;刘英宏;陈涛;王小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内科综合治疗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3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内科综合治疗并配合细致周密的护理.结果 本组治愈25例,明显好转5例,好转3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8%.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内科综合治疗,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保证较好疗效,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陈海莲;梁晓萍;吴卫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佳护理程序.方法 对本组60例病人制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康复训练计划.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1~3 d,60例病人患肢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1例病人发生髋关节脱位,假肢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做好术前病人的评估,了解术前髋关节的功能,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做好疼痛与饮食护理,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鼓励病人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制订康复训练计划,是防止病人发生髋关节脱位的关键.
作者:李友娥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槲皮素(Quercetin,Que)在体外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Y79细胞株的生长抑制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Y79细胞:在体外对Y79细胞经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48 h、72 h后进行检测,用MTT法测定半数抑制浓度(IC50),观察槲皮素的细胞毒性作用,用Hoechst 33 342/P1双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结果 槲皮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明显抑制Y79细胞的生长,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应用MTT法计算不同浓度槲皮素作用48 h、72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是148 μmol/L、115 μmol/L.Hoechst 33 342/P1双荧光染色可观察到明显核固缩、凝集等,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论 槲皮素可使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
作者:崔静;傅少颖;杜海涛;冯广忠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佝偻病大鼠口服低聚果糖后对其血生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21 d断奶Wistar幼鼠3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实验组30只.实验组进一步分为1、2、3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对照组喂基础饲料和自来水.实验组:1、2、3组喂以缺VitD饲料和纯净水并避光喂养.实验第30 d处死对照组和实验l组;实验第30 d,实验2组给予低聚果糖0.2 g/100 g+高钙饲料,实验3组给予高钙饲料.实验第60 d,处死实验2、3组动物.实验第30 d、第60 d,同时检测处死动物体重、血清Ca、P、.ALP各项生化指标.结果 实验第30 d,实验1组体重、血P低于对照组,血ALP高于对照组,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血Ca指标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第60 d,实验2组血Ca高于实验3组,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血P实验2组高于实验3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2组体重略高于实验3组(P>0.05).结论 FOS可以促进钙吸收,增加佝偻病大鼠模型的钙含量,改善佝偻病大鼠血生化紊乱状况.
作者:冯铁娟;武悦;孙清梅;汪琪;韩丽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前,液基学技术(TCT)已代替了传统的巴氏涂片法用于宫颈癌筛查,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明显提高.现回顾性分析本院1 001例自愿行TCT检测患者的资料.
作者:董晓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提高青年人大肠癌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 将我院2006-02~2007-03间,收治大肠癌患者414例中,漏、误诊 101 例(占24.3%)的原因作一分析.结果 误诊时间7 d~13个月.本组病例以直肠癌多,共56例(占55.4%).其余散布结肠其它各部位.误诊病种多为肛门病,共60例(占59.4%).其余为肠粘连并不全性肠梗阻(8例)、慢性阑尾炎(11例)、结肠息肉(18例)、结肠炎(6例)、消化性溃疡(9例)等,少数尚有阑尾周围脓肿、急性阑尾炎、腹膜炎及肠套叠、贫血原因待查等.结论 大肠癌误漏诊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通过大肠癌的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大大提高大肠癌的生存率.
作者:李秀梅;王淑云;房津辉;张旭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本文总结直肠癌放射治疗使用放疗体膜和不使用放疗体膜固定下产生的误差比较,从而进一步提高直肠癌的放疗质量.
作者:刘金锋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三维调强适形放疗(下称放疗)是目前较先进的放疗手段,是采用CT扫描定位,根据肿瘤的立体形状将放射线聚焦在肿瘤靶区内,使靶区接受剂量大,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受量小,以增强肿瘤控制率,减少正常组织损伤,改善患者生存质量[1].
作者:韩俊秋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附着部位、形态、大小、回声,观察瓣膜厚度、穿孔、腱索断裂、瓣膜反流及程度.结果 发现赘生物大小在3.0~18 mm之间,其中附着于二尖瓣5例,附着于主动脉瓣3例,附着于三尖瓣2例,发现瓣周漏1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穿孔各1例.结论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形成特征、瓣膜损害、反流及程度观察,以及诊断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敏;潘丽;文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24 h的动态血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中老年人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38例,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高血压性鼻出血组患者日间SBP、DBP与夜间SBP、DBP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夜间血压升高者显著高于夜间血压正常者(P<0.01).夜间血压升高者发生鼻出血次数显著高于夜间血压正常者(P<0.01).结论 对中老年人高血压并鼻出血的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很有必要,血压昼夜节律的改变与鼻出血的发生有关.
作者:郑金秀;郭进建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椎管内肿瘤MRI检查的影像学表现,提高椎管内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01~2007-06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37例,比较各类肿瘤的影像学改变.结果 室管膜瘤3例,星形细胞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神经鞘瘤14例,神经纤维瘤6例,脊膜瘤3例,脂肪瘤1例,转移瘤7例(脊髓内2例,硬脊膜外5例).术前定位准确35例(准确率94.6%),定性准确30例(准确率81.1%).结论 MRI 对椎管内肿瘤的定位及定性准确率较高,应为当前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作者:蒋健强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经内镜下行金属钛夹止血治疗非静脉曲张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Pentax-2770K 电子胃镜、Pentax-EC3870FK 电子肠镜,Olympus 钛夹(MD850型)及夹子装置(HX-5LR-I)止血治疗非静脉曲张急性消化道出血61例.结果 61例非静脉曲张性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经内镜金属钛夹止血治疗,即时止血率达100%.61例患者共用金属夹161枚,平均每例2.64枚.结论 应用经内镜金属钛夹止血,是治疗非静脉曲张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檀心广;金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