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玲;王俊生;王静
目的 探讨TRAIL、Caspase-8和NF-кB在人骨肉瘤组织及骨软骨瘤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骨肉瘤细胞凋亡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RAIL、Caspase-8和NF-кB蛋白在43例骨肉瘤及15例骨软骨瘤中的表达,并经图像分析系统测量TRAIL、caspase-8和NF-кB蛋白的平均光密度(OD)值;用TUNEL方法检测骨肉瘤及骨软骨瘤中细胞凋亡.结果 TRAIL、Cuspase-8蛋白在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均低于骨软骨瘤组织(P<0.05);而NF-кB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高于骨软骨瘤(P<0.05).TRATL与Caspase-8蛋白在骨肉瘤中表达呈正相关(P<0.01);而TRATL与NF-кB蛋白在骨肉瘤中表达呈负相关(P<0.01).骨肉瘤组细胞凋亡指数(AI)显著低于骨软骨瘤组(P<0.05);TRAIL、Caspase-8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均呈正相关(P<0.01);而NF-кB蛋白表达与骨肉瘤细胞凋亡呈负相关(P<0.01).结论 TRAIL基因可能是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分子基础,参与了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凋亡的调控.Caspuse-8作为影响细胞凋亡过程的因子,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NF-кB在骨肉瘤细胞增殖与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TRAIL、Caspase-8蛋白呈低表达,可能受NF-кB高表达的调控而不能诱导细胞凋亡.提示三者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作者:李琪佳;吴爱民;付文娟;王峰;白俊清;王志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原用的低溶点铅挡块使用率随着直线加速器的普及大为降低,然而铅挡仍具有多叶光栅(MLC)目前不具备的优点:①精度较高,铅挡形成的射野形状、大小与靶区投影相同,而且铅挡内表面的任何倾角与放射源的发散角相切[1],MLC叶片宽度为1 cm,在弧形所处形成锯齿状边界,适形度较低[2];②可以满足多个方向上的射程要求,MLC则通常只在加速器的1个方向上安装,难于满足多个方向上不规则射程的要求;③制作费用低.因此,低溶点铅挡块仍有很高的使用和保留价值,但原有低溶点铅挡块设计制作较为费时.为此,在实践制作过程中,我们研制了一套挡块快速脱模模具,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顺金;艾春红;罗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喉癌组织中VEGF-A、VEGF-c、VEGF-R3的表达及其与颈部淋巴转移的关系,以期有助于喉癌生长和转移机制的进一步阐明.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30例喉癌组织及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VEGF-A、VEGF-C、VEGF-R3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喉癌组织和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三者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喉癌组织按年龄、T分期、病理分级、淋巴转移进行分组,分别用2种方法探讨三者与各临床病理参数及淋巴转移的关系.结果 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均显示:VEGF-A、VEGF-C、VEGF-R3在喉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在癌组织中,VEGF-A与患者年龄无关,但与T分期、病理分级有关,VEGF-C、VEGF-R3与患者年龄、T分期、病理分级均无关.同时还显示:VEGF-A、VEGF-C、VEGF-R3在淋巴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未转移组,而且免疫组化方法将淋巴转移组分别与声门上型、贯声门型、声门型无淋巴转移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VEGF-A、VEGF-C、VEGF-R3的高表达与颈部淋巴转移密切相关,可能成为预测喉癌转移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另外,三者在喉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可能是喉癌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作者:彭晓林;王斌全;刘涛;郝峻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生物学特征,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人类基因组学发展,人们逐渐对肿瘤转移这--基因调控下的多因素参与、多阶段发展的复杂病理过程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并发现了一些与之高度相关的基因及其产物.
作者:屈洪波;李汉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靶向MMP-9的脱氧核酶(DNAzyme,Deoxyribozyme)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黏附与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设计靶向MMP-9的脱氧核酶,应用oligofeetamine将脱氧核酶转染到A549细胞中,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549细胞中MMP-9的表达,应用细胞黏附与迁移试验,观察脱氧核酶干预后细胞黏附与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在靶向MMP-9脱氧核酶干预后,细胞中MMP-9表达较对照组与空白组显著减弱(P<0.01),同时发现细胞的黏附率显著降低、迁移速度显著减慢(P<0.01).结论 靶向MMP.9的脱氧核酶能够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MMP-9蛋白表达,并且有效阻止细胞的黏附与迁移.
作者:曾维忠;邓凌燕;周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点电离辐射对胶质瘤c6细胞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表达的影响.方法 胶质瘤C6细胞用2 Gy剂量X射线照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照射前、照射后4 h、8 h、12 h、24 h、48 h、72 hPTrG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FITG蛋白表达.结果 FITG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在X射线照射后4 h即开始下降,12 h下降明显,24 h开始回升,72 h恢复正常.结论 电离辐射可以显著影响胶质瘤细胞PTTG的转录和翻译;机体内存在对电离辐射导致的PTTG损伤的修复系统.
作者:姜平;戴如飞;蔡军;刘宁;骆慧;闫志海;阎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乳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放疗作为1种局部治疗手段在降低局部复发方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10年来乳腺癌的放疗理念和放疗模式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些新的放疗技术不断推出.
作者:阮寒光;邬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p53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TM plus法,检测40例结直肠癌、20例结直肠腺瘤和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MMP-2和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4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MMP-2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32/40)和82.5%(33/40),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结直肠腺瘤组织中的阳性率(均为0、30.0%).MMP-2和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发生部位均无相关性(P>0.05),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分化程度越差,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有淋巴结转移组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与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MMP-2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有远处转移组MMP-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组(P<0.05),p53表达与肿瘤漫润深度以及远处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MMP-2表达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γs'=0.3742,P=0.0069).结论 MMP-2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侵袭转移有关,p53基因突变后MMP-2表达增强.联合检测MMP-2和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对评估结直肠癌病情有一定意义.
作者:肖朝文;何楠;曹家庆;李赵江波;朱正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顺铂和长春瑞滨对脊髓损伤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减低毒副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光镜、电镜观察脊髓的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引起脊髓损伤相关基因蛋白的变化.结果 盖诺和顺铂+盖诺均可引起脊髓的损伤,但顺铂+盖诺对脊髓的损伤要重于单用盖诺,即灰质出现血管增多、神经元固缩等改变,白质内部分有髓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髓板增厚、扭曲、皱缩,部分结缔组织排列紊乱,其凋亡因子bax及easpase-3、炎症因子IL-1β、iNOS在脊髓损伤各组均有过表达,且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结论 不论盖诺还是顺铂+盖诺都能引起脊髓损伤,其损伤机制与bax、caspase-3、IL-1β与iNOS基因蛋白过表达有关.
作者:邹丽娟;王媛媛;王若雨;邵淑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L-OHP与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将64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NSCLC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NVB 25 mg/m2静脉点滴,第1、8天,L-OHP 130 mg/m2静脉点滴2 h,第2天,每21天为1个周期;对照组32例:NVB 25 mg/m2静脉点滴,第1、8天,顺铂70 mg/m2分3天静脉滴注,从第2天开始,每21天为1个周期.对两组的总反应率和毒副反应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反应率分别为62.5%(20/32)和34.4%(11/32).有显著性差异(X2=4.0,P<0.05);治疗组有2例CR患者;两组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和神经毒性.结论 L-OHP+NVB方案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较NP方案好,毒副反应均能耐受.
作者:吴田;刘付花;郭辉;高锦秀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基质会属蛋白酶家族(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类主要降解细胞外基质成分的蛋白酶,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MMP-2、MMP-9与肺癌及肺纤维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将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唐莹;阮永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影响舌鳞状细胞癌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131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11个临床病理因素与其复发的关系.结果 局部和区域共复发57例,总复发率为43.5%,肿瘤体积为舌鳞癌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0);区域复发34例,区域复发率为26.0%,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区域复发相关(X2=11.603,P=0.001).结论 肿瘤体积是影响舌鳞癌复发的重要因素,可作为评估舌鳞癌复发风险的指标之一;颈部淋巴结转移是舌鳞癌区域复发的重要影响因素,手术治疗应作为舌鳞癌颈部的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赵景会;张仑;张文超;吴延升;姚晓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S100A13、FGF-1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6例甲状腺癌、15例甲状腺腺瘤、14例甲状腺正常组织中S100A13及FGF-1的表达.结果 S100A13与FGF-1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质.S100A13在少部分腺瘤和正常组织中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核.S100A1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甲状腺癌91.1%、甲状腺腺瘤66.7%、甲状腺正常组织64.3%;FGF-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9.3%、60.0%、57.1%;甲状腺癌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FGF-1在乳头状癌中阳性表达率(100.0%)显著高于髓样癌(69.2%)(P<0.05).结论 联合检测S100A13与FGF-1表达对鉴别甲状腺癌具有重要意义,两者表达水平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及转移相关.
作者:刘畅;曹仁贤;钟警;赵强;文格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监测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8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血清抗Tg抗体、TSH和Tg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不同情况下血Tg监测的随访价值.结果 在内分泌治疗期间Tg水平>30μg/L时,停止内分泌治疗后Tg水平才会出现明显升高(P<0.05);而当血清中抗Tg抗体>100 IU/ml时,血Tg检测结果的假阴性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 Tg是分化型甲状腺癌较好的随诊指标,在长期监测血Tg水平时不需常规停止内分泌治疗,但需要同时检测患者的血清中抗Tg抗体水平.
作者:李治;黄韬;屈新才;何文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VEGF和iNOS的表达,探讨VEGF与iNOS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5例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VEGF和iNOS的表达,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 VEGF和iNO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5),VEGF和iNOS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TNM分期、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VEGF的表达和iNOS的表达呈正相关(γ=0.426,P<0.05).结论 VEGF与iNOS蛋白在胃癌组织中均有较高的阳性表达,且表达具有相关性,两者可能存在共同的激活机制.VEGF和iNOS的蛋白表达与胃癌的恶性进程有关.
作者:罗翠松;窦拉加;林云;戴鹏;李晓军;袁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食管癌穿孔被认为是灾难性的并发症之一[1],常导致食管-气管瘘,食管-支气管瘘,食管-纵隔瘘,食管-胸膜腔瘘.同时也是1种难治性并发症,临床上极易造成误诊误治,患者预后极差.肖泽芬等[2]曾报道过食管癌穿孔患者中有62.2%在3个月内死亡,81.5%在6个月内死亡.为此针对2006~2008年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中治疗后穿孔的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食管癌治疗后食管穿孔原因,提高对穿孔的认识,在设法延长患者生命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宋云风;张军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我院自2005年6月~2007年9月应用国产吉西他滨(泽菲)联合顺铂或卡铂治疗晚期食管癌36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彩玲;王俊生;王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人宫颈腺癌组织中ki67、p53蛋白表达,分析HPV16/18感染与ki67、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24例慢性宫颈炎和86例宫颈腺癌HPV16/18-E6DNA和ki67、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HPV16/18-E6DNA与ki67、p53蛋白表达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5.1%、51.2%、45.3%,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织8.3%、0.0%、0.0%(P<0.01).HPV16/18感染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级和组织学类型无关,但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p53表达呈负相关(P<0.05).ki67、p53蛋白表达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级有关,G2、G3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G1组(P<0.05).ki67、053蛋白表达与宫颈腺癌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结论 宫颈腺癌的发生发展与HPV16/18感染及ki67、p53蛋白表达异常相关.
作者:王喜梅;罗光霞;张雪梅;郑仁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156例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主干或第一分支癌栓的患者,均行肝癌联同门静脉癌栓切除或取栓,其中94例患者术后行肝动脉和(或)门静脉化疗.结果 术后3例死于肝功能衰竭,2例死于术后并发症,余术后恢复良好,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1%(86/148)、18.9%(28/148)、5.4%(8/148).结论 肝切除和门静脉切开取栓术是肝细胞癌合并PVTT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联合肝动脉和(或)门静脉化疗能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胡雷;尉公田;孙延富;张友磊;王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全称为促生长激素抑制素,是1种环状多肽,广泛分布于胃肠道及中枢神经系统.近年的研究显示生长抑素不仅具有广泛的生锺功能,还具有抑制肿瘤的作用,现就生长抑素受体在肿瘤研究中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龙志祥;梁庆模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