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盛钊;朱旭友;刘德纯
目的 比较同期放化疗和单纯放疗对中国高发区域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 收治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低分化鳞癌的鼻咽癌患者115例,按92福州分期≥T3和(或)≥N2(不考虑淋巴结活动度),随机分为同期放化疗组(CCRT)59例和单纯放疗组(RT)56例.两组放疗方案相同;同期放化疗组化疗方案:放疗第1~7周,每周给予顺铂20 mg/m2化疗2次.比较两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 CCRT组与RT组比较:近期3个月肿瘤全消率分别为88.1%(52/59) 和 71.4%(40/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位随访44个月,两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8.5%(5/59)和23.2%(13/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30);两组1、3、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81.4%、65.5%、65.5% 和 78.6%、66.1%、66.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931);两组1、3、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81.4%、75.8%、72.2% 和 78.6%、70.9%、70.9%,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774).结论 尽管同期放化组的近期肿瘤全消率明显高于单放组,以及远期局部复发率显著低于单放组,但局部晚期鼻咽癌每周两次小剂量顺铂同期放化疗,并不能提高远期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傅敬忠;李金高;龚晓昌;董俊林;敖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恶性胶质瘤术后治疗的疗效,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恶性胶质瘤59例,其中Ⅲ级24例,Ⅳ级35例,术后给予三维适形放疗,肿瘤剂量50~60 Gy/5~6 周.13例患者行同步化疗,替莫唑胺75 mg/m2*d.按照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近期有效率(CR+PR)为75.5%.全组病例1 、3 、5 年生存率分别为52.5%(31/59)、27.1%(16/59)、10.1%(6/59).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相关因素有年龄、病理分级、病变个数、手术切除程度、放疗前ECOG评分、手术至放疗开始的时间、同步化疗(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切除程度、同步化疗是独立预后因素(P<0.05).放疗期间23.7%的患者脑水肿加重.结论 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疗效较好,手术切除程度和同步化疗是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
作者:邹燕梅;熊华;于世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三算子扫描仪、多普勒彩色超声及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78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良、恶性疾病患者术前均采用三算子扫描、彩超及X线进行诊断.结果 对于乳腺增生性疾病、乳腺癌三种检查方法 诊断符合率在87.61%~91.91%之间,三者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乳腺良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彩超优于X线(P<0.05).对于≤35岁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三算子、彩超均优于X线(P<0.05),对于35~50岁乳腺癌三者之间无差别(P>0.05),对于≥50岁乳腺癌X线明显优于三算子、彩超(P<0.05).对于肿块<2 cm的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三算子、彩超优于X线(P<0.05),而对于无肿块仅伴有恶性钙化征象的诊断符合率X线明显优于三算子(P<0.05).结论 三种检查方法 对乳腺良、恶性疾病都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具有互补性.X线适合50岁以上以及有恶性钙化灶的患者,彩超适合于各种类型的乳房,可弥补X线的不足,三算子对乳腺疾病的敏感性、准确性与彩超相当.
作者:曹亚丽;王国清;吴小波;李薇;欧阳倩雯;雷秋模;许平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川芎嗪与三氧化二砷联合逆转耐药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ADM多药耐药的效果.方法 采用WST-8法测定细胞的药敏性及抗药性逆转,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内ADM浓度、P-gp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二步法检测细胞GST-π表达.结果 非细胞毒性浓度的TMP(20 μg/ml)及As2O3 (0.5 μmol/L)可降低ADM对K562/ADM细胞的IC50(P<0.05),2种药物联合应用对ADM的逆转倍数明显高于两者单独应用(P<0.05),而且也高于两者单独应用之和;两者以非细胞毒性浓度联合应用提高K562/ADM细胞内ADM浓度和细胞凋亡百分率,作用大于两药单独应用,并且明显下调细胞P-gp和GST-π表达(P<0.05,P<0.01).结论 非细胞毒性剂量的TMP和As2O3,均可部分逆转有多药耐药表型的细胞株K562/ADM对阿霉素的耐药性,两者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独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gp和GST-π表达有关.
作者:王婷;双跃荣;庄小捷;罗秋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CINⅠ患者的自然转归.方法 以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CINⅠ患者74例作为观察对象,随访12个月后行HR-HPV、TCT检查;随访24个月后行HR-HPV、TCT、电子阴道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74例CINⅠ患者随访24个月后,自然消退42例(56.76%),病变持续25例(33.78%),进展7例(9.46%),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CINⅡ)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CINⅢ)2例.结论 HR-HPV及TCT可以作为CINⅠ病变转归的监测方法 .
作者:江维;李隆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构建CGI-100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初步探讨其功能.方法 采用DNA重组技术,将CGI-100基因亚克隆至pIRES2-EGFP真核表达质粒中,重组为pIRES2-EGFP- CGI-100,脂质体转染K562细胞,RT-PCR检测目的 基因CGI-100的表达,采用体外培养技术,通过pIRES2EGFP- CGI-100质粒转染K562细胞前后的生长曲线.结果 pIRES2-EGFP- CGI-100在K562细胞中获得表达,对细胞增殖速度有明显影响.结论 CGI-100表达产物可能是1个与K562细胞增殖有关的功能蛋白质,CGI-100基因可能是1个具有生物学功能的白血病未知基因.
作者:黄凤霞;张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真核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周期素和CDK复合物调控分裂周期的转变.p27基因定位于RP13,它的表达产物p27蛋白是细胞周期的负向调控因子,p27蛋白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来抑制细胞周期,阻止肿瘤形成.
作者:邓荣辉;周慧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Hb)水平下降对乳腺癌辅助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以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生存质量(QOL).方法 回顾我院近5年213例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按每周期化疗前Hb测定值的平均值是否小于110 g/L为界,将患者分为贫血组与非贫血组,分析其与疗效、预后的关系.结果 随着化疗周期增加,Hb呈下降趋势.贫血组的局部复发率(26.4%)高于非贫血组(12.8%),P=0.013;贫血组的远处转移率较非贫血组有增高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贫血组乳腺癌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DFS) (33.3%)显著低于非贫血组乳腺癌(60.3%),P<0.001,分层分析显示贫血对淋巴结阳性组5年无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44).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淋巴结状态和Hb水平是无局部复发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贫血降低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的疗效,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刘长民;袁苏徐;徐红;李道明;冯军;陈小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保乳术由于乳腺大部分或全部保留,放疗时应该用60Co或高能X线切线照射,使乳腺及胸壁得到均匀的高剂量照射而不引起肺的放射损伤[1].这就要求放疗体位既要重复性好,又要稳定性高.现就我院的临床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体位固定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金亮;曹舜翔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Survivin、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二步法,检测56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p53蛋白的表达,应用Ⅷ因子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结果 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4%(44/55).p53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5.7%(20/56).微血管密度在Survivin阳性组中均数为44±3.79,在Survivin阴性组中均数为26.25±4.79,两组比较,P<0.05.微血管密度在p53阳性组中均数为39.25±6.50,在p53阴性组中均数为36.57±11.63,两组比较,P>0.05.结论 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与乳腺癌浸润转移有关.Survivin和p53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参与乳腺癌的凋亡和浸润转移.
作者:范宇飞;朱严冰;孟继昌;任东;张兴华;成继民;张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顺铂节拍器化疗对人鼻咽癌细胞CNE-1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方法 ,检测顺铂对鼻咽癌细胞株CNE-1的半抑制浓度(IC50),相当于临床中采用6 mg/m2顺铂小剂量连续化疗的血浆浓度.以低于此浓度的0.10 μg/ml作为顺铂节拍器体外化疗参考剂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0.10 μg/ml顺铂连续作用12 h和96 h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情况.结果 MTT法检测顺铂半抑制浓度IC50为0.19 μg/ml,0.10 μg/ml顺铂作用12 h后检测细胞周期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变化;而作用96 h后与对照组相比进入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多,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作用12 h和96 h后均未检测到明显细胞凋亡现象.结论 采用小剂量顺铂作用足够长时间,可以诱导鼻咽癌CNE-1细胞周期发生变化,但是并不能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同步化于G2/M期,为节拍器化疗与放疗的联用提供了可能.
作者:李丹;楚建军;黄建锋;李莉华;宋明旭;刘志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真核生物对诸如生长因子受体、激素、细胞因子等刺激产生应答,激活细胞内不同信号传导通路,其中PI3K/Akt是与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关系密切的信号传导通路之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该通路在多种常见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凸现出日益重要的作用,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作者:周云;吕农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2006年1月~2007年6月,对我院收治的60例大肠癌合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行用一期切除肠吻合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才海;李其云;易波;饶华民;吴亮高;黄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的支气管残端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支气管残端阳性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 支气管残端阳性NSCLC总体1、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68.7%、39.7%及21.4%.单因素分析显示:气管镜活检是否阳性(P=0.010)、病理类型(P=0.000)、手术方式(P=0.001)、淋巴结清扫组数(P=0.018)等因素对患者生存率有显著影响; 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和手术方式是支气管残端阳性NSCLC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残端阳性患者的预后总体较差,病理类型和手术方式是此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残端阳性要辅以综合治疗,以减少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从而改善残端阳性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圆;王长利;岳东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舌体鳞癌年轻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43例45岁以下舌体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比较各因素不同水平生存分布的差异,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全组5年累积生存率为62.2%,10年累积生存率为6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浸润肌层、不同病理分级、T分级、N分级、TMN分期、原发灶有无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有无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级、N分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T分级和N分级是45岁以下舌体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原发灶手术治疗、颈部淋巴结清扫彻底以及合理的综合治疗,可能改善舌体鳞癌年轻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佳峰;张诠;魏茂文;杨安奎;赖非云;杨传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淋巴管特异标记物D2-40在直肠癌淋巴管浸润检测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D2-40检测128例直肠癌淋巴管浸润情况,与常规HE染色对比,并分析其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D2-40标记显示128例中有51例淋巴管浸润;HE染色显示18例淋巴管浸润.大体浸润型组、低分化组、浸润至浆膜外组的直肠癌淋巴管浸润的检测率明显高于HE染色对应组.结论 特异性检测肿瘤淋巴管浸润D2-40抗体较HE染色更敏感,且浸润程度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大体类型密切相关,因此具有明显临床病理应用价值.
作者:杨利民;朱德茂 刊期: 2009年第02期
NDRG1 基因是1种新近发现的与细胞分化相关的基因,本文就NDRG1与肿瘤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庄利萍;薛希筠;高倩;王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结直肠癌半数以上的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患者,除手术治疗外,均要接受全身性化疗.奥沙利铂(oxaliplatin L-OHP)与5-Fu联合组成的FOLFOX方案已成为结直肠癌标准的化疗方案,其疗效已得到肯定,但很多患者在使用中很快出现耐药,甚至有些患者化疗前就已耐药.
作者:钟琼;李邦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RECK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RECK在48例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比较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肺癌组织中RECK表达阳性率为29.2%(14/48),在癌旁正常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5.7%(42/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CK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化程度无关.与无淋巴结转移和Ⅰ、Ⅱ期的肺癌组织相比,在有淋巴结转移和Ⅲ期的肺癌组织中,RECK的阳性表达显著性降低(P<0.05).RECK蛋白阴性组的患者的生存期较阳性组短,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8).结论 RECK蛋白在肺癌中具有低表达,在肺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肺癌患者的预后相关.
作者:张军;张文君;郭家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eIF4E和NF-κBp65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60例大肠癌及2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eIF4E和NF-κBp65的表达情况.结果 eIF4E和NF-κBp65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7%和65.0%,在正常大肠组织中分别为10.0%和20.0%.eIF4E表达与大肠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率及生存率无关;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NF-κBp65表达与大肠癌患者性别、年龄无关;与肿瘤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率及生存率有关(P<0.05),且阳性表达者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者.大肠癌组织中eIF4E表达与NF-κBp65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eIF4E表达与NF-κBp65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中NF-κBp65可作为判断大肠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预测指标.
作者:王宁菊;袁春秀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