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民;朱德茂
目的 探讨淋巴管特异标记物D2-40在直肠癌淋巴管浸润检测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D2-40检测128例直肠癌淋巴管浸润情况,与常规HE染色对比,并分析其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D2-40标记显示128例中有51例淋巴管浸润;HE染色显示18例淋巴管浸润.大体浸润型组、低分化组、浸润至浆膜外组的直肠癌淋巴管浸润的检测率明显高于HE染色对应组.结论 特异性检测肿瘤淋巴管浸润D2-40抗体较HE染色更敏感,且浸润程度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大体类型密切相关,因此具有明显临床病理应用价值.
作者:杨利民;朱德茂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恶性胶质瘤术后治疗的疗效,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恶性胶质瘤59例,其中Ⅲ级24例,Ⅳ级35例,术后给予三维适形放疗,肿瘤剂量50~60 Gy/5~6 周.13例患者行同步化疗,替莫唑胺75 mg/m2*d.按照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近期有效率(CR+PR)为75.5%.全组病例1 、3 、5 年生存率分别为52.5%(31/59)、27.1%(16/59)、10.1%(6/59).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相关因素有年龄、病理分级、病变个数、手术切除程度、放疗前ECOG评分、手术至放疗开始的时间、同步化疗(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切除程度、同步化疗是独立预后因素(P<0.05).放疗期间23.7%的患者脑水肿加重.结论 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疗效较好,手术切除程度和同步化疗是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
作者:邹燕梅;熊华;于世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认识.方法 结合参考文献对1例成人全身多部位ERMS进行病例分析.结果 患者鼻咽、颈淋巴结、乳腺及眼眶多发性病变,双侧乳腺及眼眶病变为小圆形细胞肿瘤,结合免疫组化诊断为ERMS.结论 成人ERMS罕见,可累及头颈部、乳腺、眼眶等多部位,及时活检和免疫组化多可明确诊断.
作者:吴盛钊;朱旭友;刘德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Survivin、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二步法,检测56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p53蛋白的表达,应用Ⅷ因子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结果 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4%(44/55).p53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5.7%(20/56).微血管密度在Survivin阳性组中均数为44±3.79,在Survivin阴性组中均数为26.25±4.79,两组比较,P<0.05.微血管密度在p53阳性组中均数为39.25±6.50,在p53阴性组中均数为36.57±11.63,两组比较,P>0.05.结论 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与乳腺癌浸润转移有关.Survivin和p53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参与乳腺癌的凋亡和浸润转移.
作者:范宇飞;朱严冰;孟继昌;任东;张兴华;成继民;张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RECK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RECK在48例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比较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肺癌组织中RECK表达阳性率为29.2%(14/48),在癌旁正常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5.7%(42/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CK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化程度无关.与无淋巴结转移和Ⅰ、Ⅱ期的肺癌组织相比,在有淋巴结转移和Ⅲ期的肺癌组织中,RECK的阳性表达显著性降低(P<0.05).RECK蛋白阴性组的患者的生存期较阳性组短,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8).结论 RECK蛋白在肺癌中具有低表达,在肺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肺癌患者的预后相关.
作者:张军;张文君;郭家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构建CGI-100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初步探讨其功能.方法 采用DNA重组技术,将CGI-100基因亚克隆至pIRES2-EGFP真核表达质粒中,重组为pIRES2-EGFP- CGI-100,脂质体转染K562细胞,RT-PCR检测目的 基因CGI-100的表达,采用体外培养技术,通过pIRES2EGFP- CGI-100质粒转染K562细胞前后的生长曲线.结果 pIRES2-EGFP- CGI-100在K562细胞中获得表达,对细胞增殖速度有明显影响.结论 CGI-100表达产物可能是1个与K562细胞增殖有关的功能蛋白质,CGI-100基因可能是1个具有生物学功能的白血病未知基因.
作者:黄凤霞;张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Maspin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 TM二步法,检测67例子宫内膜样腺癌、3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aspin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67% (3/18)、40.00% (12/30)、68.66% (46/67),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8.17,P<0.05),Maspin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分期、脉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和肌层浸润深度无关.结论 Maspin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呈高表达,但随着肿瘤的发展其表达水平下调,其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一定调控作用.
作者:李霞;安云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真核生物对诸如生长因子受体、激素、细胞因子等刺激产生应答,激活细胞内不同信号传导通路,其中PI3K/Akt是与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关系密切的信号传导通路之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该通路在多种常见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凸现出日益重要的作用,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作者:周云;吕农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eIF4E和NF-κBp65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60例大肠癌及2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eIF4E和NF-κBp65的表达情况.结果 eIF4E和NF-κBp65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7%和65.0%,在正常大肠组织中分别为10.0%和20.0%.eIF4E表达与大肠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率及生存率无关;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NF-κBp65表达与大肠癌患者性别、年龄无关;与肿瘤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率及生存率有关(P<0.05),且阳性表达者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者.大肠癌组织中eIF4E表达与NF-κBp65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eIF4E表达与NF-κBp65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中NF-κBp65可作为判断大肠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预测指标.
作者:王宁菊;袁春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健脾理气方药对小鼠Hca-F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脾虚肝郁的动物模型,再选用小鼠Hca-F腹水型肝癌细胞株,制作肿瘤动物模型,随机将其分为肿瘤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结合组进行光、电镜形态学观察.结果 各实验组与肿瘤对照组比较,肝癌细胞体积较小,异型性不明显,病理性核分裂较少,间质血管较少.电镜下可见到细胞形态、胞质、胞核、染色质的变化,以及细胞凋亡的特异性标志-凋亡小体形成.结论 健脾理气方药具有抗肝癌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作者:吉利;郝宏党;蔡玉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川芎嗪与三氧化二砷联合逆转耐药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ADM多药耐药的效果.方法 采用WST-8法测定细胞的药敏性及抗药性逆转,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内ADM浓度、P-gp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二步法检测细胞GST-π表达.结果 非细胞毒性浓度的TMP(20 μg/ml)及As2O3 (0.5 μmol/L)可降低ADM对K562/ADM细胞的IC50(P<0.05),2种药物联合应用对ADM的逆转倍数明显高于两者单独应用(P<0.05),而且也高于两者单独应用之和;两者以非细胞毒性浓度联合应用提高K562/ADM细胞内ADM浓度和细胞凋亡百分率,作用大于两药单独应用,并且明显下调细胞P-gp和GST-π表达(P<0.05,P<0.01).结论 非细胞毒性剂量的TMP和As2O3,均可部分逆转有多药耐药表型的细胞株K562/ADM对阿霉素的耐药性,两者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独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gp和GST-π表达有关.
作者:王婷;双跃荣;庄小捷;罗秋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化疗是综合治疗卵巢癌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临床上肿瘤所表现出来的耐药,却大大限制了化疗药物的疗效.多药耐药是指肿瘤细胞对多种结构与作用机制或靶位不同的化疗药物的抵抗耐受.目前,各种方法已用于逆转肿瘤的多药耐药,包括钙通道阻滞剂、环孢菌素A及其衍生物、反义核苷酸和合成转录因子,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小分子RNA干扰(small-interference RNA,siRNA)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较新技术,已广泛用于卵巢癌等肿瘤耐药的研究.
作者:刘福军;高国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胃癌术后常规放射治疗与适形及调强(IMRT)治疗技术在同一处方剂量(45 Gy)时的剂量分布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9例胃癌术后患者,在CT图像序列上勾画出临床靶区(CTV),CTV外放1 cm定义为计划靶区PTV,对PTV分别用常规两野对穿、适形5野及5野调强照射技术进行计划设计.所有方案处方剂量均为45 Gy,要求95%体积PTV接受45 Gy剂量,IMRT与适形计划采用优化以保证≥95%的PTV接受45 Gy的处方剂量,99%的PTV接受42.75 Gy.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PTV受量和正常器官的受量差异和剂量分布,并计算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结果 IMRT能够产生优于常规及适形的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及适形度明显优于常规对穿照射.IMRT的左肾受23 Gy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23)明显低于常规及适形技术,从脊髓剂量来看,IMRT的脊髓大剂量为(39.3+2.3),小于40 Gy,明显优于常规前后对穿及适形照射技术,并相应减少脊髓的NTCP值.结论 IMRT相对于常规对穿照射及适形照射具有明显的靶区剂量分布优势,可以减少肾脏、脊髓等正常组织器官的照射体积百分比及NTCP值.
作者:李夷民;吴君心;潘建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37例BA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9.5%、43.2%、29.7%.5年累积生存率单发结节型为64.3 %,肺炎浸润型为 15.4 %,多发结节型为0.外科治疗组5年累积生存率为41.4%,未接受任何治疗者及接受化学治疗者均无3年生存者.结论 细支气管肺泡癌易误诊,影像学检查表现具有特殊性,单发结节型的外科治疗效果好.
作者:李华;陈于平;杨捷生;杨卫平;刘迪填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同期放化疗和单纯放疗对中国高发区域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 收治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低分化鳞癌的鼻咽癌患者115例,按92福州分期≥T3和(或)≥N2(不考虑淋巴结活动度),随机分为同期放化疗组(CCRT)59例和单纯放疗组(RT)56例.两组放疗方案相同;同期放化疗组化疗方案:放疗第1~7周,每周给予顺铂20 mg/m2化疗2次.比较两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 CCRT组与RT组比较:近期3个月肿瘤全消率分别为88.1%(52/59) 和 71.4%(40/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位随访44个月,两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8.5%(5/59)和23.2%(13/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30);两组1、3、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81.4%、65.5%、65.5% 和 78.6%、66.1%、66.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931);两组1、3、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81.4%、75.8%、72.2% 和 78.6%、70.9%、70.9%,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774).结论 尽管同期放化组的近期肿瘤全消率明显高于单放组,以及远期局部复发率显著低于单放组,但局部晚期鼻咽癌每周两次小剂量顺铂同期放化疗,并不能提高远期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傅敬忠;李金高;龚晓昌;董俊林;敖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保乳术由于乳腺大部分或全部保留,放疗时应该用60Co或高能X线切线照射,使乳腺及胸壁得到均匀的高剂量照射而不引起肺的放射损伤[1].这就要求放疗体位既要重复性好,又要稳定性高.现就我院的临床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体位固定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金亮;曹舜翔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Hb)水平下降对乳腺癌辅助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以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生存质量(QOL).方法 回顾我院近5年213例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按每周期化疗前Hb测定值的平均值是否小于110 g/L为界,将患者分为贫血组与非贫血组,分析其与疗效、预后的关系.结果 随着化疗周期增加,Hb呈下降趋势.贫血组的局部复发率(26.4%)高于非贫血组(12.8%),P=0.013;贫血组的远处转移率较非贫血组有增高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贫血组乳腺癌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DFS) (33.3%)显著低于非贫血组乳腺癌(60.3%),P<0.001,分层分析显示贫血对淋巴结阳性组5年无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44).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淋巴结状态和Hb水平是无局部复发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贫血降低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的疗效,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刘长民;袁苏徐;徐红;李道明;冯军;陈小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为了探讨恶性滋养叶疾病的彩超诊断与β-HCG诊断的对比分析,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2006年14例恶性滋养叶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分析如下.
作者:佘凯;付志勇;万淑华;孙智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的支气管残端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支气管残端阳性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 支气管残端阳性NSCLC总体1、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68.7%、39.7%及21.4%.单因素分析显示:气管镜活检是否阳性(P=0.010)、病理类型(P=0.000)、手术方式(P=0.001)、淋巴结清扫组数(P=0.018)等因素对患者生存率有显著影响; 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和手术方式是支气管残端阳性NSCLC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残端阳性患者的预后总体较差,病理类型和手术方式是此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残端阳性要辅以综合治疗,以减少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从而改善残端阳性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圆;王长利;岳东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结直肠癌半数以上的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患者,除手术治疗外,均要接受全身性化疗.奥沙利铂(oxaliplatin L-OHP)与5-Fu联合组成的FOLFOX方案已成为结直肠癌标准的化疗方案,其疗效已得到肯定,但很多患者在使用中很快出现耐药,甚至有些患者化疗前就已耐药.
作者:钟琼;李邦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