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对恶性滋养叶疾病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诊断分析

佘凯;付志勇;万淑华;孙智芳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 恶性滋养叶疾病,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摘要:为了探讨恶性滋养叶疾病的彩超诊断与β-HCG诊断的对比分析,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2006年14例恶性滋养叶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分析如下.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Maspin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Maspin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 TM二步法,检测67例子宫内膜样腺癌、3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aspin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67% (3/18)、40.00% (12/30)、68.66% (46/67),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8.17,P<0.05),Maspin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分期、脉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和肌层浸润深度无关.结论 Maspin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呈高表达,但随着肿瘤的发展其表达水平下调,其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一定调控作用.

    作者:李霞;安云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siRNA干扰与卵巢癌多药耐药的关系

    化疗是综合治疗卵巢癌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临床上肿瘤所表现出来的耐药,却大大限制了化疗药物的疗效.多药耐药是指肿瘤细胞对多种结构与作用机制或靶位不同的化疗药物的抵抗耐受.目前,各种方法已用于逆转肿瘤的多药耐药,包括钙通道阻滞剂、环孢菌素A及其衍生物、反义核苷酸和合成转录因子,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小分子RNA干扰(small-interference RNA,siRNA)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较新技术,已广泛用于卵巢癌等肿瘤耐药的研究.

    作者:刘福军;高国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基因CGI-100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构建CGI-100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初步探讨其功能.方法 采用DNA重组技术,将CGI-100基因亚克隆至pIRES2-EGFP真核表达质粒中,重组为pIRES2-EGFP- CGI-100,脂质体转染K562细胞,RT-PCR检测目的 基因CGI-100的表达,采用体外培养技术,通过pIRES2EGFP- CGI-100质粒转染K562细胞前后的生长曲线.结果 pIRES2-EGFP- CGI-100在K562细胞中获得表达,对细胞增殖速度有明显影响.结论 CGI-100表达产物可能是1个与K562细胞增殖有关的功能蛋白质,CGI-100基因可能是1个具有生物学功能的白血病未知基因.

    作者:黄凤霞;张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D2-40在直肠癌淋巴管浸润检测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淋巴管特异标记物D2-40在直肠癌淋巴管浸润检测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D2-40检测128例直肠癌淋巴管浸润情况,与常规HE染色对比,并分析其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D2-40标记显示128例中有51例淋巴管浸润;HE染色显示18例淋巴管浸润.大体浸润型组、低分化组、浸润至浆膜外组的直肠癌淋巴管浸润的检测率明显高于HE染色对应组.结论 特异性检测肿瘤淋巴管浸润D2-40抗体较HE染色更敏感,且浸润程度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大体类型密切相关,因此具有明显临床病理应用价值.

    作者:杨利民;朱德茂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肿瘤干细胞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关系

    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发生的始动细胞,并且可能是肿瘤耐药的主要原因.有关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已在白血病及实体肿瘤如:乳腺、大脑、肺、前列腺及肝脏中分离出肿瘤干细胞.这些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与正常干细胞类似,数目极少,通常处于静止状态,具有异质性及自我更新能力,对肿瘤的进展起重要作用;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是肿瘤干细胞逃脱药物杀伤作用的结果,肿瘤的多药耐药性可能是干细胞赋予肿瘤的能力.而现有治疗肿瘤的方法主要是针对肿瘤组织内的大多数细胞,而不是肿瘤干细胞,从而使肿瘤治疗的生存率得不到显著的提高.本文就肿瘤的多药耐药性和肿瘤干细胞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朱言亮;陈龙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肝动脉介入加立体定向放疗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

    我们采用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ranscather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方案共治疗49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皮家新;林立新;曹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胃癌术后IMRT与常规对穿及适形照射剂量学的比较

    目的 比较胃癌术后常规放射治疗与适形及调强(IMRT)治疗技术在同一处方剂量(45 Gy)时的剂量分布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9例胃癌术后患者,在CT图像序列上勾画出临床靶区(CTV),CTV外放1 cm定义为计划靶区PTV,对PTV分别用常规两野对穿、适形5野及5野调强照射技术进行计划设计.所有方案处方剂量均为45 Gy,要求95%体积PTV接受45 Gy剂量,IMRT与适形计划采用优化以保证≥95%的PTV接受45 Gy的处方剂量,99%的PTV接受42.75 Gy.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PTV受量和正常器官的受量差异和剂量分布,并计算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结果 IMRT能够产生优于常规及适形的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及适形度明显优于常规对穿照射.IMRT的左肾受23 Gy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23)明显低于常规及适形技术,从脊髓剂量来看,IMRT的脊髓大剂量为(39.3+2.3),小于40 Gy,明显优于常规前后对穿及适形照射技术,并相应减少脊髓的NTCP值.结论 IMRT相对于常规对穿照射及适形照射具有明显的靶区剂量分布优势,可以减少肾脏、脊髓等正常组织器官的照射体积百分比及NTCP值.

    作者:李夷民;吴君心;潘建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乳腺癌中p27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真核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周期素和CDK复合物调控分裂周期的转变.p27基因定位于RP13,它的表达产物p27蛋白是细胞周期的负向调控因子,p27蛋白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来抑制细胞周期,阻止肿瘤形成.

    作者:邓荣辉;周慧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CD40 配体激活抑制肺癌细胞生长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CD40 配体激活对肺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sCD40L作用后A549 肺癌细胞株存活率,选定佳干预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sCD40L 佳干预浓度作用后肺癌细胞株A549、SPC-A-1 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sCD40L 的佳干预浓度为2 μg/ ml,与肺癌细胞株A549、SPC-A-1共培养48 h ,sCD40L 可使高表达CD40 的A549 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周期阻滞在G1 期,而对CD40 低表达的SPC-A-1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 sCD40L 通过阻滞细胞周期可明显抑制CD40 高表达肺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陈文学;陈岳青;邹学森;黄秀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鼻咽癌治疗后头颅皮下转移1例报告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20岁.因右侧头痛伴听力下降半年余于2006年4月8日入院.入院后行鼻咽部活检,结果为鼻咽部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按1997 UICC分期为T3N0M0Ⅲ期.行鼻咽颅底CT示鼻咽部右侧壁见一软组织肿块影,肿块向下长至口咽部,向后外至颈动脉鞘区,右侧咽旁间隙消失,斜坡、右侧岩尖骨质破坏,右侧破裂孔扩大.

    作者:李冰;陶仲强;周日晶;韦海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NCI-H446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细胞亚群克隆与肿瘤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NCI-H446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细胞不同克隆细胞异质性机制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方法 采用有限稀释法克隆培养NCI-H446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干细胞标志物CD133、ABCG2,流式细胞术测定各克隆细胞周期.结果 15个单细胞克隆生长形成克隆,形态上大致分为2种克隆.克隆A共染色6片次,CD133 、ABCG2表达阳性率为66.67%(4/6)、33.33%(2/6);克隆B共染色26片次,CD133 、ABCG2表达阳性率为15.38%(4/26)、7.69%(2/26).克隆A细胞处于G0/G1者多于克隆B,分别是70.13%和54.61%.结论 NCI-H446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细胞存在异质性肿瘤细胞克隆,可能来源于肿瘤干细胞的分化.

    作者:文加斌;张阳;王丽萍;刘敏;张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川芎嗪联合三氧化二砷逆转K562/ADM细胞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川芎嗪与三氧化二砷联合逆转耐药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ADM多药耐药的效果.方法 采用WST-8法测定细胞的药敏性及抗药性逆转,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内ADM浓度、P-gp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二步法检测细胞GST-π表达.结果 非细胞毒性浓度的TMP(20 μg/ml)及As2O3 (0.5 μmol/L)可降低ADM对K562/ADM细胞的IC50(P<0.05),2种药物联合应用对ADM的逆转倍数明显高于两者单独应用(P<0.05),而且也高于两者单独应用之和;两者以非细胞毒性浓度联合应用提高K562/ADM细胞内ADM浓度和细胞凋亡百分率,作用大于两药单独应用,并且明显下调细胞P-gp和GST-π表达(P<0.05,P<0.01).结论 非细胞毒性剂量的TMP和As2O3,均可部分逆转有多药耐药表型的细胞株K562/ADM对阿霉素的耐药性,两者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独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gp和GST-π表达有关.

    作者:王婷;双跃荣;庄小捷;罗秋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NDRG1基因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NDRG1 基因是1种新近发现的与细胞分化相关的基因,本文就NDRG1与肿瘤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庄利萍;薛希筠;高倩;王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p53表达及其与MVD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Survivin、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二步法,检测56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p53蛋白的表达,应用Ⅷ因子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结果 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4%(44/55).p53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5.7%(20/56).微血管密度在Survivin阳性组中均数为44±3.79,在Survivin阴性组中均数为26.25±4.79,两组比较,P<0.05.微血管密度在p53阳性组中均数为39.25±6.50,在p53阴性组中均数为36.57±11.63,两组比较,P>0.05.结论 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与乳腺癌浸润转移有关.Survivin和p53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参与乳腺癌的凋亡和浸润转移.

    作者:范宇飞;朱严冰;孟继昌;任东;张兴华;成继民;张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纵隔神经鞘瘤3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纵隔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7月至2008年2月外科治疗的31例纵隔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为良性神经鞘瘤(90.3%),3例为恶性.肿瘤完整切除29例(93.5%),姑息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者.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1例,上肢深静脉血栓1例.3例恶性神经鞘瘤患者术后生存5~19个月.结论 手术是治疗纵隔神经鞘瘤的主要方法 ,恶性预后不良.

    作者:李辉;刘曙光;田义;张百江;张兴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对恶性滋养叶疾病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诊断分析

    为了探讨恶性滋养叶疾病的彩超诊断与β-HCG诊断的对比分析,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2006年14例恶性滋养叶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分析如下.

    作者:佘凯;付志勇;万淑华;孙智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结直肠癌组织中ERCC1表达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半数以上的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患者,除手术治疗外,均要接受全身性化疗.奥沙利铂(oxaliplatin L-OHP)与5-Fu联合组成的FOLFOX方案已成为结直肠癌标准的化疗方案,其疗效已得到肯定,但很多患者在使用中很快出现耐药,甚至有些患者化疗前就已耐药.

    作者:钟琼;李邦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奥沙利铂联合醛氢叶酸、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老年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我们2004年1月至2007年2月,采用L-OHP、醛氢叶酸(CF)联合5-Fu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敏;肖正红;任统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支气管残端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的支气管残端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支气管残端阳性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 支气管残端阳性NSCLC总体1、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68.7%、39.7%及21.4%.单因素分析显示:气管镜活检是否阳性(P=0.010)、病理类型(P=0.000)、手术方式(P=0.001)、淋巴结清扫组数(P=0.018)等因素对患者生存率有显著影响; 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和手术方式是支气管残端阳性NSCLC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残端阳性患者的预后总体较差,病理类型和手术方式是此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残端阳性要辅以综合治疗,以减少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从而改善残端阳性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圆;王长利;岳东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的研究

    2006年1月~2007年6月,对我院收治的60例大肠癌合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行用一期切除肠吻合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才海;李其云;易波;饶华民;吴亮高;黄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