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陶仲强;周日晶;韦海明
目的 探讨Maspin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 TM二步法,检测67例子宫内膜样腺癌、3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aspin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67% (3/18)、40.00% (12/30)、68.66% (46/67),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8.17,P<0.05),Maspin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分期、脉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和肌层浸润深度无关.结论 Maspin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呈高表达,但随着肿瘤的发展其表达水平下调,其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一定调控作用.
作者:李霞;安云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eIF4E和NF-κBp65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60例大肠癌及2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eIF4E和NF-κBp65的表达情况.结果 eIF4E和NF-κBp65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7%和65.0%,在正常大肠组织中分别为10.0%和20.0%.eIF4E表达与大肠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率及生存率无关;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NF-κBp65表达与大肠癌患者性别、年龄无关;与肿瘤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率及生存率有关(P<0.05),且阳性表达者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者.大肠癌组织中eIF4E表达与NF-κBp65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eIF4E表达与NF-κBp65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中NF-κBp65可作为判断大肠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预测指标.
作者:王宁菊;袁春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CINⅠ患者的自然转归.方法 以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CINⅠ患者74例作为观察对象,随访12个月后行HR-HPV、TCT检查;随访24个月后行HR-HPV、TCT、电子阴道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74例CINⅠ患者随访24个月后,自然消退42例(56.76%),病变持续25例(33.78%),进展7例(9.46%),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CINⅡ)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CINⅢ)2例.结论 HR-HPV及TCT可以作为CINⅠ病变转归的监测方法 .
作者:江维;李隆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认识.方法 结合参考文献对1例成人全身多部位ERMS进行病例分析.结果 患者鼻咽、颈淋巴结、乳腺及眼眶多发性病变,双侧乳腺及眼眶病变为小圆形细胞肿瘤,结合免疫组化诊断为ERMS.结论 成人ERMS罕见,可累及头颈部、乳腺、眼眶等多部位,及时活检和免疫组化多可明确诊断.
作者:吴盛钊;朱旭友;刘德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NCI-H446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细胞不同克隆细胞异质性机制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方法 采用有限稀释法克隆培养NCI-H446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干细胞标志物CD133、ABCG2,流式细胞术测定各克隆细胞周期.结果 15个单细胞克隆生长形成克隆,形态上大致分为2种克隆.克隆A共染色6片次,CD133 、ABCG2表达阳性率为66.67%(4/6)、33.33%(2/6);克隆B共染色26片次,CD133 、ABCG2表达阳性率为15.38%(4/26)、7.69%(2/26).克隆A细胞处于G0/G1者多于克隆B,分别是70.13%和54.61%.结论 NCI-H446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细胞存在异质性肿瘤细胞克隆,可能来源于肿瘤干细胞的分化.
作者:文加斌;张阳;王丽萍;刘敏;张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恶性胶质瘤术后治疗的疗效,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恶性胶质瘤59例,其中Ⅲ级24例,Ⅳ级35例,术后给予三维适形放疗,肿瘤剂量50~60 Gy/5~6 周.13例患者行同步化疗,替莫唑胺75 mg/m2*d.按照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近期有效率(CR+PR)为75.5%.全组病例1 、3 、5 年生存率分别为52.5%(31/59)、27.1%(16/59)、10.1%(6/59).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相关因素有年龄、病理分级、病变个数、手术切除程度、放疗前ECOG评分、手术至放疗开始的时间、同步化疗(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切除程度、同步化疗是独立预后因素(P<0.05).放疗期间23.7%的患者脑水肿加重.结论 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疗效较好,手术切除程度和同步化疗是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
作者:邹燕梅;熊华;于世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CD40 配体激活对肺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sCD40L作用后A549 肺癌细胞株存活率,选定佳干预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sCD40L 佳干预浓度作用后肺癌细胞株A549、SPC-A-1 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sCD40L 的佳干预浓度为2 μg/ ml,与肺癌细胞株A549、SPC-A-1共培养48 h ,sCD40L 可使高表达CD40 的A549 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周期阻滞在G1 期,而对CD40 低表达的SPC-A-1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 sCD40L 通过阻滞细胞周期可明显抑制CD40 高表达肺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陈文学;陈岳青;邹学森;黄秀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保乳术由于乳腺大部分或全部保留,放疗时应该用60Co或高能X线切线照射,使乳腺及胸壁得到均匀的高剂量照射而不引起肺的放射损伤[1].这就要求放疗体位既要重复性好,又要稳定性高.现就我院的临床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体位固定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金亮;曹舜翔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为了探讨恶性滋养叶疾病的彩超诊断与β-HCG诊断的对比分析,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2006年14例恶性滋养叶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分析如下.
作者:佘凯;付志勇;万淑华;孙智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的支气管残端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支气管残端阳性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 支气管残端阳性NSCLC总体1、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68.7%、39.7%及21.4%.单因素分析显示:气管镜活检是否阳性(P=0.010)、病理类型(P=0.000)、手术方式(P=0.001)、淋巴结清扫组数(P=0.018)等因素对患者生存率有显著影响; 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和手术方式是支气管残端阳性NSCLC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残端阳性患者的预后总体较差,病理类型和手术方式是此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残端阳性要辅以综合治疗,以减少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从而改善残端阳性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圆;王长利;岳东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结直肠癌半数以上的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患者,除手术治疗外,均要接受全身性化疗.奥沙利铂(oxaliplatin L-OHP)与5-Fu联合组成的FOLFOX方案已成为结直肠癌标准的化疗方案,其疗效已得到肯定,但很多患者在使用中很快出现耐药,甚至有些患者化疗前就已耐药.
作者:钟琼;李邦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健脾理气方药对小鼠Hca-F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脾虚肝郁的动物模型,再选用小鼠Hca-F腹水型肝癌细胞株,制作肿瘤动物模型,随机将其分为肿瘤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结合组进行光、电镜形态学观察.结果 各实验组与肿瘤对照组比较,肝癌细胞体积较小,异型性不明显,病理性核分裂较少,间质血管较少.电镜下可见到细胞形态、胞质、胞核、染色质的变化,以及细胞凋亡的特异性标志-凋亡小体形成.结论 健脾理气方药具有抗肝癌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作者:吉利;郝宏党;蔡玉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20岁.因右侧头痛伴听力下降半年余于2006年4月8日入院.入院后行鼻咽部活检,结果为鼻咽部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按1997 UICC分期为T3N0M0Ⅲ期.行鼻咽颅底CT示鼻咽部右侧壁见一软组织肿块影,肿块向下长至口咽部,向后外至颈动脉鞘区,右侧咽旁间隙消失,斜坡、右侧岩尖骨质破坏,右侧破裂孔扩大.
作者:李冰;陶仲强;周日晶;韦海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纵隔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7月至2008年2月外科治疗的31例纵隔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为良性神经鞘瘤(90.3%),3例为恶性.肿瘤完整切除29例(93.5%),姑息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者.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1例,上肢深静脉血栓1例.3例恶性神经鞘瘤患者术后生存5~19个月.结论 手术是治疗纵隔神经鞘瘤的主要方法 ,恶性预后不良.
作者:李辉;刘曙光;田义;张百江;张兴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真核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周期素和CDK复合物调控分裂周期的转变.p27基因定位于RP13,它的表达产物p27蛋白是细胞周期的负向调控因子,p27蛋白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来抑制细胞周期,阻止肿瘤形成.
作者:邓荣辉;周慧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总剂量为2 Gy时部分分割和顺序照射对鼻咽癌CNE-2细胞的杀伤效应的差异.方法 采用克隆形成法和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2 Gy剂量照射后鼻咽癌CNE-2细胞的细胞生存率和具有代谢活性细胞比例.结果 在多个等分割照射中,较小分割(≤0.5 Gy)多次照射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低于单次照射组(2 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较大分割(1 Gy)照射与单次照射组细胞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2个部分分割和3个部分分割照射中,随着S分割剂量的增大,各S-L和S-S-L照射组细胞生存率呈逐渐下降趋势,至S分割为0.4 Gy(S-L)或者0.5 Gy(S-S-L)组时细胞生存率低;大部分S-L照射组细胞生存率明显低于L-S照射组,大部分S-S-L照射组细胞生存率和相对细胞生存率明显低于L-S-S照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总剂量为2 Gy照射时,分割剂量大小和照射顺序是影响鼻咽癌CNE-2细胞放射治疗生物效应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金高;叶建明;陈文学;王小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发生的始动细胞,并且可能是肿瘤耐药的主要原因.有关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已在白血病及实体肿瘤如:乳腺、大脑、肺、前列腺及肝脏中分离出肿瘤干细胞.这些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与正常干细胞类似,数目极少,通常处于静止状态,具有异质性及自我更新能力,对肿瘤的进展起重要作用;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是肿瘤干细胞逃脱药物杀伤作用的结果,肿瘤的多药耐药性可能是干细胞赋予肿瘤的能力.而现有治疗肿瘤的方法主要是针对肿瘤组织内的大多数细胞,而不是肿瘤干细胞,从而使肿瘤治疗的生存率得不到显著的提高.本文就肿瘤的多药耐药性和肿瘤干细胞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朱言亮;陈龙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我们2004年1月至2007年2月,采用L-OHP、醛氢叶酸(CF)联合5-Fu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敏;肖正红;任统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NDRG1 基因是1种新近发现的与细胞分化相关的基因,本文就NDRG1与肿瘤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庄利萍;薛希筠;高倩;王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舌体鳞癌年轻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43例45岁以下舌体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比较各因素不同水平生存分布的差异,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全组5年累积生存率为62.2%,10年累积生存率为6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浸润肌层、不同病理分级、T分级、N分级、TMN分期、原发灶有无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有无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级、N分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T分级和N分级是45岁以下舌体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原发灶手术治疗、颈部淋巴结清扫彻底以及合理的综合治疗,可能改善舌体鳞癌年轻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佳峰;张诠;魏茂文;杨安奎;赖非云;杨传盛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