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膀胱癌乙酰肝素酶mRNA的表达检测及其意义

赖潭;涂响安;胡斌;郑克立;丘少鹏;邓春华

关键词:膀胱肿瘤, 乙酰肝素酶, 荧光定量PCR
摘要:目的 探讨膀胱癌乙酰肝素酶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膀胱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研究28例膀胱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乙酰肝素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乙酰肝素酶mRNA在膀胱癌中阳性表达13例(46.4%),其表达率和表达量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结论 乙酰肝素酶与膀胱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可成为膀胱癌发生和发展的预后参数.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脏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及其相关病变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脏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AIMT)、非腹腔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NAIMT)、腹腔内纤维瘤病(AF)、胃肠道型间质肿瘤(GIST)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特征及其相互间的鉴别诊断.方法 对10例IAIMT、 5例NAIMT、 5例AF及5例GIST应用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的方法,结合临床及HE形态进行分析.结果 IAIMT、 NAIMT、 AF和GIST临床表现相似,除NAIMT病例外,多数以腹部包块及腹痛就诊.肿块单发或多发,常与周围组织黏连,手术切除不全可致复发甚至死亡.IAIMT与NAIMT具有相似的病理形态学表现,肿块无包膜,边界欠清,由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组成,肿瘤间质中散在大量炎症细胞.IAIMT与NAIMT组织学主要分为3型:黏液血管型、梭形细胞密集型和纤维瘢痕型.个别病例肿瘤组织内有钙化、骨化及坏死.AF主要由纤细梭形和星芒状的2种形态的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组成,间质常有大量胶原.GIST的瘤组织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以不同比例组成,胞质内见空泡,梭形瘤细胞交织排列,其间可见具有特征性的上皮细胞团巢.部分病例的肿瘤细胞密集并伴有异型性改变,病理性核分裂像易见(>5/50HPF),可有出血、坏死及囊性变(胃肠道恶性间质瘤).IAIMT和NAIMT瘤细胞全阳性表达Vimentin (15/15)、 SMA (15/15)和MSA (15/15),部分性表达ALK (7/15), Calponin (6/15), Desmin (5/15), CK (5/15); AF肿瘤细胞强阳性表达Vimentin (5/5)、 SMA (5/5)、 MSA (5/5)、β-catenin (5/5),部分性表达S-100(1/5)、 Caponin (2/5)、 Desmin (1/5)和CK (1/5); GIST全阳性表达Vimentin (5/5)、 CD117(5/5),大部分表达CD34(4/5),部分性表达SMA (2/5)、 MSA(2/5)、 S-100(1/5)、 Calponin (3/5)、 Caldesmon (3/5)、 Desmin (1/5)、 Smoothelin (3/5)、 Pgp 9.5(1/5)和MBP (1/5).其中,ALK、β-catenin、 CD117及CD34的表达具有特征性,分别表达于IMT(包括IAIMT和NAIMT)、 AF和GIST的不同肿瘤组织.此外,Caldesmon和Smoothelin表达于具有平滑肌分化的GIST组织,而在具有肌纤维母细胞的病变中不表达.电镜下,IAIMT、 NAMIT及AF中瘤细胞均具有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的特征,但IMT间质中可见大量的炎细胞,而在AF间质中为大量的胶原原纤维,炎症细胞少见;GIST超微结构表现为部分瘤细胞具有致密核心颗粒、微丝、细胞间桥粒样连接等神经性分化特征和具有微丝、密斑和密体等肌性分化结构.尚存在少量未分化的间质细胞.结论 IAIMT、 NAIMT、 AF、 GIST均具有各自的临床特点、HE形态、免疫组化标记及超微结构特征,其中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是IMT、 NAIMT、 AF、 GIST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作者:毛荣军;李启明;樊长姝;陶世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s of pancreas, SPTP)是1种罕见的低度恶性潜能胰腺肿瘤,临床上常常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6例SPTP,探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作者:刘自光;雷伟华;谭敏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KiSS-1基因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侵袭和(或)远处转移是影响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肿瘤转移涉及肿瘤细胞的侵袭力、黏附力、与间质的相互作用等异常,是多步骤、多因素参与的过程.对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研究已成为肿瘤转移机制研究的热点.

    作者:龙孝斌;李汉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FHIT基因与妇科肿瘤的研究进展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癌基因异常激活、抑癌基因失活及DNA错配修复基因异常密切相关.其中,抑癌基因是一大类可抑制细胞生长,并能潜在抑制癌变作用的基因群,这类基因缺失或失活与细胞癌变有关.

    作者:聂春莲;高国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apc基因突变与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机理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apc基因第15外显子密集突变区(Mutation cluster region, MCR)突变在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石蜡组织DNA抽提、PCR扩增和2%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40例B-NHL和20例直肠腺癌(阳性对照)组织中DNA的apc基因MCR突变情况.结果 在相同PCR反应体系和条件下,从筛选出的20例直肠腺癌组织DNA中扩增出apc基因MCR的产物,而40例B-NHL组织DNA中未扩增出相应产物.结论 apc抑癌基因第15外显子MCR突变是结、直肠腺癌等恶性肿瘤的常见分子改变,但在B-NHL中可能不是普遍现象并有可能发生纯合性缺失.

    作者:陈芳;阮培刚;邓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胃癌组织中VEGF、MMP-9和PCNA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中VEGF、 MMP-9和PCNA的表达.结果 VEGF表达与患者的病理大体类型、生长方式无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 MMP-9表达与患者的病理大体类型、生长方式、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 PCNA表达与患者的病理大体类型、生长方式无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結转移有关(P<0.05).结论 随着胃癌浸润深度的加深、淋巴结转移程度的提高,VEGF、 MMP-9和PCNA的表达逐渐升高,提示其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的1个晚期事件,可能有转移的发生.

    作者:张涛;徐惠绵;赵宜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同期化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晚期食管癌治疗的有效方案.方法 中晚期食管癌70例随机分为2组:单纯放疗(单放组)35例,采用常規分割放疗,总剂量为60~70Gy/6~7W;同期化放疗(化放组)35例,应用CF/DF、单药紫杉醇化疗联合放疗.结果 化放组总有效率(RR)为82.9%,单放组RR为60.0%(P<0.05);2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7%、40.0%、28.6%和54.3%、17.1%、8.6%,2、3年生存率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化放组的胃肠反应及骨髓抑制高于单放组(P<0.05).结论 同期化放疗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较为有效且安全的方案,毒副反应略增加,惠者均可耐受.

    作者:李本全;李发强;王道军;靳桂红;刘阿海;詹香草;李新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Walker-256肿瘤对荷瘤大鼠Th1/Th2平衡的影响

    目的 建立Walker-256大鼠种植瘤模型,研究Walker-256肿瘤对大鼠的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肿瘤组和对照组.肿瘤组大鼠皮下注射Walker-256肿瘤细胞悬液,建立肿瘤模型,对照组大鼠则皮下注射等量PBS.25天后,检测大鼠血细胞因子(包括IL-12、IFN-γ、IL-4、IL-10)和肿瘤大径.结果 肿瘤组与对照组比较,肿瘤组IL-12明显下降(P<0.05),IFN-γ明显下降(P<0.05),IL-10明显上升(P<0.01).以IFN-γ/IL-4代表Th1/Th2,肿瘤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Th1/Th2失衡与肿瘤生长情况存在相关性.结论 Walker-256肿瘤能够导致荷瘤大鼠Th1/Th2失衡.Th1/Th2失衡有利于肿瘤生长.

    作者:喻钢;王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食管癌综合治疗的研究现状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我国的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居世界首位[1].由于早期食管癌无特殊临床表现,大多数食管癌就诊时已属于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能够单纯进行手术者为数较少.

    作者:朱勇军;达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血浆内皮素-1与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随着放射治疗在胸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广泛应用,放射线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也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这种并发症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的死亡.肺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时的主要剂量限制器官,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机制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作者:涂海燕;刘安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奧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38例临床观察

    晚期胃癌通常采用全身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1],我们将国产奥沙利铂(L-OHP)、氟尿嘧啶(5-Fu)及亚叶酸钙(CF)组成联合方案治疗38例晚期胃癌,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范圣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卡铂联合足叶乙甙治疗小细胞肺癌40例回顾分析

    目的 探讨卡铂、足叶乙甙联合(CE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法国波尔多大学医院呼吸科1996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40例接受CE方案化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完整的病例资料,分析CE方案化疗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和患者的生存期.结果 40例中,局限期(LD)15例,广泛期(ED)25例.化疗总有效率为60.0%,LD和ED的OR分别为73.3%和52.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5.9个月和5.6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2个月和6.8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26.7%和16.0%.3~4度粒细胞减少、贫血、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55.0%,15.0%,17.5%.结论 CE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疗效满意,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粟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鼻咽鳞癌CNE1、CNE2细胞系IMRT模式离体照射生物效应研究

    目的 观察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模式单次剂量输出时间延长对鼻咽鳞癌CNE1、CNE2细胞放射生物效应的影响,以便为临床制定个体化IMRT计划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方法 分别急速照射指数生长期的CNE1细胞、CNE2细胞9个剂量点,采用克隆分析法计算细胞存活分数,运用单靶多击和线性二次方程数学(LQ)模型拟合曲线,求出2种细胞放射生物学参数.将指数生长期的CNE-1细胞、CNE-2细胞分成3个组:[1] EBRT组;[2] IMRT模式15 min照射组;[3] IMRT模式30 min照射组(单次剂量输出时间延长至15 min和30 min).每组照射总剂量为6 Gy,1次/天,2 Gy/次,连续照射3天,采用克隆分析法计算细胞的存活分数.结果 急速照射1次后的各点细胞存活率以单靶多击模型拟合曲线,得出CNE1细胞D0值为0.88 Gy, Dq值为0.47 Gy, N值为3.5, CNE2细胞DO值0.60 Gy, Dq值为0.36 Gy, N值为4.0;以LQ模型拟合曲线,得出CNE1细胞α值为0.16 Gy-1,β值为0.089 Gy-2,α/β值为1.8 Gy, CNE2细胞α值为0.97 Gy-1,β值为0.086 Gy-2,α/β值为11.3 Gy.CNEl细胞EBRT组细胞存活率为7.21%,IMRT模式15 min照射组为8.85%,IMRT模式30 min照射组为9.92%,IMRT模式组随着单次剂量时间延长到15 min和30 min,细胞存活率较EBRT组明显增加,t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CNE2细胞EBRT组为0.190%, IMRT模式15 min照射组为0.204%,IMRT模式30 min照射组细胞存活率为0.207%,t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鼻咽高分化鳞癌CNE1细胞具有较低的α/β值及较大的D0、Dq值,相对于鼻咽低分化鳞癌CNE2细胞具有较强的亚致死性修复(SLDR)能力.SLDR能力在单次剂量延长的放疗中对细胞存活起重要作用.IMRT模式单次剂量输出时间延长将使CNE1细胞存活率增加明显,而CNE2细胞增加不明显.

    作者:王志;邬蒙;何秀琴;王小平;陈文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PD98059抑制卵巢癌细胞株HO-8910活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PD98059对卵巢癌细胞株HO-8910的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卵巢癌细胞活性,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内磷酸化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150μmol/L PD98059组可显著降低细胞活性(P<0.01);PD98059也可抑制细胞c-Fos蛋白的表达.结论 PD98059可能通过降低c-Fos蛋白的表达而抑制卵巢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徐林林;梅金红;陈加祥;王珊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细胞因子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的研究现状

    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 MDR)的产生是目前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MDR形成的机制可大体归纳为4类:[1]由药物转运引起的耐药;[2]由药物代谢引起的耐药;[3]拓扑异构酶Ⅱ定量或定性的改变;[4]凋亡耐受.

    作者:刘海英;魏素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VEGF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r growth factor, VEGF)又称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 VPF),是1种高度特异性的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原,可通过与VEGF受体(VEGFR)特异性结合,从而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通透性增加,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在脑膜瘤的生长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秦兴义;王淳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保留肋间臂神经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乳腺癌的手术范围趋于缩小,改良根治术已成为我国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术式,而且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也越来越多.无论是标准根治术还是保乳术,在腋淋巴结清扫中切除肋间臂神经,可引起患侧臂腋皮肤的感觉异常,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庄青;邹天宁;张季;郑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uPA系统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也是造成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由相互依赖的多步过程完成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的降解是肿瘤转移的重要前提.

    作者:程伟华;黎才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食管胃吻合口狭窄扩张治疗96例分析

    食管胃吻合口狭窄属于较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多在手术后2~3周发生,也有迟至2~3个月后开始出现吞咽困难,多与吻合技术、吻合口感染、吻合口瘘及患者个人体质本身系瘢痕体质等因素有关.

    作者:袁培江;刘洪;袁培云;张会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大腿肌内黏液样软骨肉瘤1例报告

    我们于2005年7月收治1例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0岁,发现左侧大腿内侧肿物1个月,未发现其他不适.2005年7月5日人院,CT检查示左侧大腿内侧肿物,边界清晰.

    作者:刘腊军;刘崇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