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用癌症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关键词:癌症, 征稿
摘要: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细胞因子不同的组合方式对人骨髓Ac133+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不同的组合方式对人骨髓AC133+富集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方法 常规富集AC133+细胞,按照细胞因子不同的组合方式分为2组,在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刺激下进行体外对照培养,观察AC133+富集细胞的扩增情况;应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观察不同组别培养7天、14天、21天AC133+富集细胞的集落形成情况及细胞凋亡率.结果 观察组的细胞因子组合扩增倍数、集落形成数目于培养7天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细胞凋亡率于培养21天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观察组的细胞因子组合方式既维持了干细胞自我更新的能力又在很大程度上扩增了造血祖细胞,显示了充分的优越性.

    作者:朱波;徐强;刘雁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联合PTEN、Gleason评分与PSA在预测前列腺癌进展中的价值

    目的 研究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Gleason评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预测前列腺癌进展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S-P法测定29例前列腺癌(Pca)与20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切片中PTEN蛋白的表达,回顾性研究上述Pca、BPH患者Gleason评分及PSA资料.结果 BPH与Pca两组中PTEN总体表达有差异性(P<0.05),两组PSA值总体差异性显著(P<0.05).PTEN与临床资料关系中,术前PSA<4 ng/ml与>10 ng/ml两组间PTEN表达有差异(P<0.05),余无差异性.Gleason评分2~4分与5~7分两组PTEN表达无差异(P>0.05),两组与8~10分组PTEN表达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高分化与低分化组PTEN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临床A、B期与C、D期PTEN表达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 联合PTEN、Gleason评分及PSA对诊断并预测Pca进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熊冰;杨志伟;郑新民;朱昌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肺腺鳞癌4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肺腺鳞癌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 对3133例肺癌中的42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42例肺腺鳞癌患者按国际TNM临床分期标准:Ⅰ a期0例,Ⅰ b期4例,Ⅱa期3例,Ⅱb期8例,Ⅲa期13例,Ⅲb期10例,Ⅳ期4例;全组有淋巴结转移31例(73.8%);术后合并心包积液5例;出现骨转移11例.结论 肺腺鳞癌具有侵袭力强、早期转移、进展迅速等低分化癌的特征,早期诊断、早期手术、综合治疗是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

    作者:张宾;任剑;陈志军;周爱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HPV相关的宫颈癌生物治疗研究进展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全球女性中仅次于乳腺癌列第2位的常见的恶性肿瘤[1].我国经过广泛开展的妇科普查,几十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降低了近68%[2],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宫颈癌的患病率仍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且出现了年轻病例逐年增加的趋势.

    作者:韩洁;高国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儿童及青春期卵巢恶性肿瘤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春期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年龄4~20岁的卵巢恶性肿瘤3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确诊为卵巢恶性肿瘤时中位数年龄为17岁,主要症状有腹痛、腹胀、腹部巨大肿块、月经改变等.肿瘤大径线平均13.2cm.27例为单侧,5例为双侧.其中Ⅰ期12例、Ⅲ期8例、Ⅳ期1例、未行分期手术11例.生殖细胞肿瘤18例,上皮性肿瘤13例,性索间质肿瘤1例.17例高分化,4例中分化,3例低分化,8例不详.初治时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或分期手术21例,17例患者保留了生育功能.27例患者进行了以BEP和CAP方案为主的化疗1~7个疗程.平均随访42个月(2~120个月).8例患者死亡,3例带瘤生存,17例无瘤生存,4例失访.3年生存率为92.8%,5年生存率为85.7%.结论 儿童及青春期卵巢恶性肿瘤较罕见,肿瘤体积较大,单侧多见;病理分期多为早期,病理分化程度高分化,以生殖细胞性肿瘤为多见,经手术及化疗,预后相对较好.

    作者:周晖;卢淮武;林仲秋;吴冬冰;陈勍;陈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肿瘤芽殖在大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预后差.其复发和转移是影响患者疗效和预后的首要因素.为了提高其早期诊断率及治疗效果,多年来外科及病理学者们一直致力于寻找1种代表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敏感指标及合理的肿瘤分期方法.

    作者:高照华;王振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同步放化疗加巩固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加巩固化疗的模式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ⅢA和ⅢB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适形放疗,同期给予TP方案(紫杉醇135 mg/m2,顺铂40mg/m2,28天/周期)化疗2个周期,其后以该方案巩固化疗2个周期.结果 CR率为5.6%(2/36),PR率为69.6%(25/36),SD率为19.4%(7/36),有效率为75.0%(27/36).中位疾病进展期(TTP)12个月,中位生存期(MST)18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8.3%、36.1%、13.9%.1、2、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8.1%、21.4%、5.7%.ⅢA期1年生存率为77.8%,ⅢB期1年生存率为51.9%;ⅢA期2年生存率为55.6%,ⅢB期2年生存率为29.9%;ⅢA期3年生存率为33.3%,ⅢB期3年生存率为7.4%.5例局部区域复发,26例远处转移,同时局部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5例,ⅢB期复发转移较ⅢA期多见.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为3、4级粒细胞下降和放射性肺炎.结论 常规剂量紫杉醇和顺铂联合化疗同步适形放疗加巩固化疗副作用可以耐受,有望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作者:杨志勇;李书芹;季艳霞;张振军;李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双途径化疗对大肠源性库肯勃氏瘤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

    胃肠道癌转移至卵巢的肿瘤则称为库肯勃氏瘤[1],临床上较少见.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们对17例大肠源性库肯勃氏瘤患者采用FOLFOX方案(L-OHP+CF/5-Fu)静脉化疗及腹腔双途径化疗,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云;唐宗江;刘小健;唐卫中;甘嘉亮;张小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吉西他宾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吉他西宾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对36例Ⅲ~Ⅳ期NSCLC患者采用国产吉西他宾(泽菲)1250 mg/m2,静脉注射30 min,第1、8天,3~4周重复,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36例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CR+PR)为30.6%(11/36),受益反应63.9%(23/36),中位生存期6.6个月,1年生存率为27.8%,毒副反应以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为常见,但均可耐受.结论 吉西他宾单药治疗老年晚NSCLC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毒性反应轻,患者易于耐受.

    作者:张远博;肖紫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胃癌术后放射治疗的进展

    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位居第二,在美国,2006年估计有大约36 830例新发上消化道肿瘤患者,约25 200例死亡[1].我国是胃癌高发区之一,除局部地区近年略有下降外,整体未见明显下降趋势,胃癌的死亡率仍占全部肿瘤死亡率的1/5以上[2].

    作者:李夷民;吴君心;潘建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与卵巢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卵巢癌是妇科肿瘤中致死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妇女所有的恶性肿瘤第3位,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低于35%.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是哺乳动物细胞内广泛存在的一类丝/苏氨酸蛋白激酶,与细胞增殖和凋亡密切相关.

    作者:徐林林;梅金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新辅助化疗对晚期乳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晚期乳腺患者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标本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并与体检健康者作比较.结果 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化疗有效者总T细胞(CD3+)、辅助或诱导T淋巴细胞(CD4+)、CD4+与CD8+比值均显著升高(P<0.01),细胞毒或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降低(P<0.05);化疗无效者CD3+、CD4+、CD4+/CD8+显著降低(P<0.05,P<0.01),而CD8+升高(P<0.01).结论 晚期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有效化疗能提高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临床上对免疫功能的观察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监测作用.

    作者:莫军扬;朱其一;庄亚强;黄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Pokemon和NF-κBp6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Pokemon和NF-κBp6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发生、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2例乳腺癌、20例癌旁乳腺组织Pokemon蛋白和NF-κBp65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乳腺癌、癌旁乳腺组织细胞核Pokemon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71.2%、40.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核NF-κBp65阳性率分别为57.7%、35.0%,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细胞核Pokemon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细胞核NF-κB65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乳腺癌细胞核Pokemon蛋白高表达与NF-κBp65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Pokemon和NF-κBp65可能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和转移,Pokemon可能是NF-κBp65的1个重要调节因子.

    作者:徐海;孙林辉;杨彦;崔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印片与快速石蜡切片在乳腺肿块术中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乳腺肿块是临床常见症状,在外科病检工作中,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是1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常见方法包括:冷冻切片、快速石蜡切片和术中细胞学诊断.我们采用印片法与快速石蜡切片法对照,对乳腺肿块进行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探讨这2种方法对乳腺肿块在术中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菊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肝脏血管内皮肉瘤10例分析

    目的 探讨肝脏血管内皮肉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1985年1月至2006年5月收治肝血管内皮肉瘤10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报告临床进程和随访结果.结果 上腹疼痛和(或)上腹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术前影像学检查无一确诊,术前穿刺活检确诊率75%.手术治疗7例,根治性切除5例,其中3例生存期超过5年,未经手术治疗3例均在半年内死亡.结论 肝脏血管内皮肉瘤术前诊断较困难,穿刺活检,有助于术前确诊.较小且单发的肿瘤通过根治性切除,可获得长期生存,肿瘤较大,且累犯邻近器官或者呈弥漫多发,无法手术,预后不佳.

    作者:宋天强;孔大陆;李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胃癌组织中hmlH1蛋白表达及其突变的研究

    目的 探讨hmlH1基因与胃癌的发生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SP法检测胃癌组织hmlH1蛋白表达;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获取所需细胞,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银染技术检测胃癌hmlH1基因突变.结果 胃窦部胃癌、无淋巴结转移、乳头状及管状腺癌、高分化腺癌及早期胃癌组中hmlH1蛋白表达缺失率与对应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胃癌hmlH1基因5个外显子总突变率为6.12%,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显著相关(P>0.05);hmlH1蛋白表达阳性胃癌组与hmlH1蛋白表达缺失组的hmlH1基因突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mlH1蛋白表达缺失与部分胃癌的发生有关,hmlH1蛋白表达缺失的胃癌有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发病机制.hmlH1基因突变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且可能是引起胃癌中该蛋白表达下调原因之一 .

    作者:王丽珍;李春鸣;刘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魔十字技术在肿瘤放疗定位中的应用

    肿瘤放射治疗的理想目标是给予肿瘤靶区足够大的治疗剂量,而周围正常组织、尤其是重要器官、敏感器官受到的照射剂量达到小.要实现这一目标,肿瘤的精确定位是关键.随着精确放疗技术的发展,对靶区的定位精确度也要求更高,定位方法也有了很大改进.现将魔十字技术在肿瘤放疗定位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作者:黄焱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龄食管癌242例临床分析

    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我院收治242例高龄食管癌患者,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李乐翔;郑步宏;李建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羟喜树碱联合异环磷酰胺治疗复治非小细胞肺癌28例临床观察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占多数,发病时大多已是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我院自2003年7月至2006年7月,对28例晚期铂类耐药的进展期非NSCLC患者采用羟喜树碱联合异环磷酰胺化疗,观察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邵怿;丁罡;陈卓慧;周菊芬;张绣纹;经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国产长春瑞宾联合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长春瑞宾(NVB)联合顺铂(DDP)治疗老年人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将51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A组,年龄>70岁;B组,60~70岁;C组,年龄<60岁.均采用NP方案治疗,NVB 25 mg/m2,d1、d8;DDP25mg/m2,d1~d3.每21~28天为1个周期.结果 3组的有效率、1年生存率、临床获益率和肿瘤进展时间分别为31%、32%、65%和4.9个月;33%、33%、75%和5.1个月;34%、34%、78%和5.3个月,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组患者不良反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NP方案治疗老年晚期NSCLC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患者能耐受.

    作者:程华丰;丁罡;陈卓慧;邵怿;刘合代;徐菊娣;黄美琴;倪裕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