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腺鳞癌42例临床分析

张宾;任剑;陈志军;周爱清

关键词:肺肿瘤, 腺鳞癌, 临床病理特点, 手术治疗, 化学治疗
摘要:目的 分析肺腺鳞癌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 对3133例肺癌中的42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42例肺腺鳞癌患者按国际TNM临床分期标准:Ⅰ a期0例,Ⅰ b期4例,Ⅱa期3例,Ⅱb期8例,Ⅲa期13例,Ⅲb期10例,Ⅳ期4例;全组有淋巴结转移31例(73.8%);术后合并心包积液5例;出现骨转移11例.结论 肺腺鳞癌具有侵袭力强、早期转移、进展迅速等低分化癌的特征,早期诊断、早期手术、综合治疗是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前列腺癌侵袭及转移的关系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在美国,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1].PCa易发生转移,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有转移,超过90%会发生骨转移[2].侵袭和转移是1个多步骤的、肿瘤细胞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生物学过程.

    作者:王燕;张维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印片与快速石蜡切片在乳腺肿块术中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乳腺肿块是临床常见症状,在外科病检工作中,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是1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常见方法包括:冷冻切片、快速石蜡切片和术中细胞学诊断.我们采用印片法与快速石蜡切片法对照,对乳腺肿块进行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探讨这2种方法对乳腺肿块在术中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菊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0例化疗疗效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影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因素.方法 分析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例资料;比较3种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采用X2检验比较各因素对化疗疗效的影响.结果 3种化疗方案疗效无显著性差异;7个影响因素中,性别、PS评分、临床分期、既往治疗情况和转移部位5个因素对晚期NSCLC患者化疗疗效有显著影响.结论 可通过改善行为状态来提高化疗效果.

    作者:江波;赵金奇;刘坤;聂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肝脏血管内皮肉瘤10例分析

    目的 探讨肝脏血管内皮肉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1985年1月至2006年5月收治肝血管内皮肉瘤10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报告临床进程和随访结果.结果 上腹疼痛和(或)上腹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术前影像学检查无一确诊,术前穿刺活检确诊率75%.手术治疗7例,根治性切除5例,其中3例生存期超过5年,未经手术治疗3例均在半年内死亡.结论 肝脏血管内皮肉瘤术前诊断较困难,穿刺活检,有助于术前确诊.较小且单发的肿瘤通过根治性切除,可获得长期生存,肿瘤较大,且累犯邻近器官或者呈弥漫多发,无法手术,预后不佳.

    作者:宋天强;孔大陆;李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激光定位灯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激光定位灯通常由3个激光灯组成[1],其颜色有红色和绿色2种.在机架对面中央上方墙壁上方安装1个人体曲面纵轴激光束激光灯,其作用是校正人体纵轴.通过它与人体正中线之间的关系来判断人体是否躺直.

    作者:许海富;冯展昌;胡小兰;王云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其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探讨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标准、良恶性参考指标和预后因素.方法 对34例GIST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形态进行观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其CD117、CD34、a-SMA、S-100蛋白等的表达状况,并结合随访资料,对其生物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 GIST患者平均年龄58.9岁.常见症状为腹痛和消化道出血.大体上肿瘤境界清楚,切面灰白,部分区可见出血、坏死囊性变等继发性改变.镜下梭形细胞25例,上皮样细胞4例,梭形或上皮样细胞5例.CD117和CD34多弥漫强阳性.阳性率为94.1%、79.4%.a-SMA、S-100阳性率分别为29.4%、35.3%.34例GIST中,良性7例,交界性16例,恶性11例.良性与交界性随访23例健在,恶性11例随访9例,3例无瘤生存,4例复发与转移,2例死亡.结论 GIST好发中老年,瘤细胞形态多变,排列结构多样.免疫组织化学特征CD117、CD34阳性.肿瘤临床和病理形态、CD117和CD34表达是诊断GIST的要点.肿瘤直径大于5 cm,核分裂像大于5/50HPF可作为良恶性参考指标.肿瘤性坏死、核分裂大于5/50HPF及肿瘤大小是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付华辉;候英勇;谭云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睾丸良性肿瘤9例报告

    睾丸良性肿瘤临床中很少见,我院自1993年4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睾丸良性肿瘤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泉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深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及药物灌注治疗恶性腹水45例疗效观察

    恶性腹水是恶性肿瘤的晚期并发症之一,常导致严重腹胀,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甚至致心肺功能衰竭.以往采取反复腹腔穿刺抽液而后腹腔用药以暂时缓解病情,但这种多次有创性地治疗效果差,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容易引发感染,我们采用深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及药物灌注的方法治疗恶性腹水4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芩;孙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双途径化疗对大肠源性库肯勃氏瘤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

    胃肠道癌转移至卵巢的肿瘤则称为库肯勃氏瘤[1],临床上较少见.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们对17例大肠源性库肯勃氏瘤患者采用FOLFOX方案(L-OHP+CF/5-Fu)静脉化疗及腹腔双途径化疗,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云;唐宗江;刘小健;唐卫中;甘嘉亮;张小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肿瘤DNA甲基化的临床应用进展

    肿瘤表观遗传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基因组印记和非编码RNA调控等几个方面.其中,DNA甲基化与肿瘤的关系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肿瘤DNA甲基化的研究逐渐向临床应用方面过渡,已展现出可喜的前景.

    作者:董晖;钟丽;孙兴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胸部X线、CT、MRI在肺部肿块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病理学依据主要依赖痰脱落细胞学、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皮肺穿刺活检术取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肿块定位精确,活检阳性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达世俭;胡建兵;翁洁;梁兵;刘颂莲;文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与卵巢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卵巢癌是妇科肿瘤中致死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妇女所有的恶性肿瘤第3位,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低于35%.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是哺乳动物细胞内广泛存在的一类丝/苏氨酸蛋白激酶,与细胞增殖和凋亡密切相关.

    作者:徐林林;梅金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新辅助化疗对晚期乳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晚期乳腺患者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标本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并与体检健康者作比较.结果 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化疗有效者总T细胞(CD3+)、辅助或诱导T淋巴细胞(CD4+)、CD4+与CD8+比值均显著升高(P<0.01),细胞毒或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降低(P<0.05);化疗无效者CD3+、CD4+、CD4+/CD8+显著降低(P<0.05,P<0.01),而CD8+升高(P<0.01).结论 晚期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有效化疗能提高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临床上对免疫功能的观察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监测作用.

    作者:莫军扬;朱其一;庄亚强;黄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浆TGF-β1与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放疗前后血浆TGF-β1的水平和V20与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受三维适形放疗的53例肺癌患者,肿瘤总照射剂量40~70 Gy,常规分割2 Gy/次,5次/周.计划控制V20≤35%,脊髓剂量≤45 Gy.应用ELISA方法对患者放疗前后血浆TGF-β1的浓度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全组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为32.1%(17/53),其中Ⅱ级或Ⅱ级以上发生率为13.2%.放疗结束时,TGF-β1水平升高者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为51.9%,明显高于TGF-β1水平正常者(11.5%)(P=0.002),而放疗前TGF-β1水平升高或在正常范围,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315).V20>25%,放疗结束时TGF-β1水平升高,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为62.5%,明显高于其它组别;而V20≤25%,放疗结束时血浆TGF-β1正常的患者没有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结论 放疗结束时TGF-β1水平升高与放射性肺损伤密切相关.V20>25%,放疗结束时TCF-β水平升高者,属于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高危人群.

    作者:钟军;刘珺;陈文学;王小平;罗辉;刘明之;刘智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晚期上颌窦鳞癌9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中晚期上颌窦鳞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98例中晚期上颌窦鳞癌(不包括入院时已出现远处转移病例)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包括单纯手术单纯放疗、术前放疗+手术)下的生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纯手术、单纯放疗、术前放疗+手术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5.00%、33.33%、62.50%.结论 中晚期上颌窦鳞癌选择术前放疗+手术的治疗方案优于单纯手术或单纯放疗.

    作者:林秀安;郑雄;施友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肺腺鳞癌4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肺腺鳞癌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 对3133例肺癌中的42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42例肺腺鳞癌患者按国际TNM临床分期标准:Ⅰ a期0例,Ⅰ b期4例,Ⅱa期3例,Ⅱb期8例,Ⅲa期13例,Ⅲb期10例,Ⅳ期4例;全组有淋巴结转移31例(73.8%);术后合并心包积液5例;出现骨转移11例.结论 肺腺鳞癌具有侵袭力强、早期转移、进展迅速等低分化癌的特征,早期诊断、早期手术、综合治疗是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

    作者:张宾;任剑;陈志军;周爱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同时性多原发性大肠癌1例报告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0岁.因便暗红色血3个月入我院就诊.体检:贫血貌,全身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肛门指检:肛管及直肠下端未触及肿块,指诊染血(暗红色).大便潜血试验(++++).

    作者:李秀梅;房津辉;王叔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联合PTEN、Gleason评分与PSA在预测前列腺癌进展中的价值

    目的 研究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Gleason评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预测前列腺癌进展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S-P法测定29例前列腺癌(Pca)与20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切片中PTEN蛋白的表达,回顾性研究上述Pca、BPH患者Gleason评分及PSA资料.结果 BPH与Pca两组中PTEN总体表达有差异性(P<0.05),两组PSA值总体差异性显著(P<0.05).PTEN与临床资料关系中,术前PSA<4 ng/ml与>10 ng/ml两组间PTEN表达有差异(P<0.05),余无差异性.Gleason评分2~4分与5~7分两组PTEN表达无差异(P>0.05),两组与8~10分组PTEN表达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高分化与低分化组PTEN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临床A、B期与C、D期PTEN表达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 联合PTEN、Gleason评分及PSA对诊断并预测Pca进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熊冰;杨志伟;郑新民;朱昌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脾原发非霍奇金氏淋巴瘤1例报告

    脾脏的原发肿瘤在临床上十分少见,原发于脾的恶性肿瘤更是少见.据统计,其仅占人体恶性肿瘤的0.64%[1].

    作者:姚永志;麻国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调强放疗中剂量率改变对生物效应的影响

    近年随着放疗技术及影像设备不断发展,上世纪初开始的二维放射治疗方法现逐步被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射治疗(IMRT)所取代,而解剖影像指导的四维放射治疗及生物功能影像指导的五维放射治疗也已开始投入临床使用.

    作者:王志;邬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