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华辉;候英勇;谭云山
目的 探讨肝脏血管内皮肉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1985年1月至2006年5月收治肝血管内皮肉瘤10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报告临床进程和随访结果.结果 上腹疼痛和(或)上腹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术前影像学检查无一确诊,术前穿刺活检确诊率75%.手术治疗7例,根治性切除5例,其中3例生存期超过5年,未经手术治疗3例均在半年内死亡.结论 肝脏血管内皮肉瘤术前诊断较困难,穿刺活检,有助于术前确诊.较小且单发的肿瘤通过根治性切除,可获得长期生存,肿瘤较大,且累犯邻近器官或者呈弥漫多发,无法手术,预后不佳.
作者:宋天强;孔大陆;李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病例介绍例1,女,74岁.胸骨后隐痛伴嗳气半年,进食呈进行性哽噎感1个月,于2004年3月5日入院.食管钡餐造影及CT检查显示食管中段长约4 cm,管壁不规则,管壁增厚,粘膜破坏,管腔狭窄,未见肿大淋巴结影.
作者:李国仁;戴建华;王燕青;陈光辉;苗福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卵巢癌是妇科肿瘤中致死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妇女所有的恶性肿瘤第3位,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低于35%.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是哺乳动物细胞内广泛存在的一类丝/苏氨酸蛋白激酶,与细胞增殖和凋亡密切相关.
作者:徐林林;梅金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长春瑞宾(NVB)联合顺铂(DDP)治疗老年人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将51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A组,年龄>70岁;B组,60~70岁;C组,年龄<60岁.均采用NP方案治疗,NVB 25 mg/m2,d1、d8;DDP25mg/m2,d1~d3.每21~28天为1个周期.结果 3组的有效率、1年生存率、临床获益率和肿瘤进展时间分别为31%、32%、65%和4.9个月;33%、33%、75%和5.1个月;34%、34%、78%和5.3个月,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组患者不良反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NP方案治疗老年晚期NSCLC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患者能耐受.
作者:程华丰;丁罡;陈卓慧;邵怿;刘合代;徐菊娣;黄美琴;倪裕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激光定位灯通常由3个激光灯组成[1],其颜色有红色和绿色2种.在机架对面中央上方墙壁上方安装1个人体曲面纵轴激光束激光灯,其作用是校正人体纵轴.通过它与人体正中线之间的关系来判断人体是否躺直.
作者:许海富;冯展昌;胡小兰;王云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胃癌发病率在当前世界常见恶性肿瘤中占第4位,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第2位[1].肿瘤复发及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原因,早期胃癌患者即使经根治性手术仍有50%左右术后因各种复发和转移导致治疗失败.
作者:郭珺;刘琳;王哲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经皮B超、经皮CT引导、腹腔镜直视下引导和开腹术中引导4种方法引导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的经验.方法 537例小肝癌按引导方式的不同分为4组,分别采用上述4种方法之一引导射频治疗.其中经皮B超引导512例,经皮CT引导8例,腹腔镜直视下引导9例,开腹术中引导8例.结果 手术所需时间短为经皮B超引导(55.26±18.57)min,长为开腹术中引导(213.57±13.48)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为经皮B超引导(4.44±2.53)d和经皮CT引导(4.20±1.64)d,长为开腹术中引导(11.14±4.49)d.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以开腹术中引导高(25.0%).4种引导方法的死亡率和完全消融率相近.结论 4种引导方法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各有优缺点及其适用情况,其中,经皮B超引导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是首选的引导方法.当因各种原因不能使用经皮B超引导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他3种引导方法,尽量以小的创伤取得好的效果.
作者:黎鹏;梁惠宏;陈敏山;林小军;张耀军;徐立;张亚奇;李锦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脾脏的原发肿瘤在临床上十分少见,原发于脾的恶性肿瘤更是少见.据统计,其仅占人体恶性肿瘤的0.64%[1].
作者:姚永志;麻国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恶性腹水是恶性肿瘤的晚期并发症之一,常导致严重腹胀,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甚至致心肺功能衰竭.以往采取反复腹腔穿刺抽液而后腹腔用药以暂时缓解病情,但这种多次有创性地治疗效果差,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容易引发感染,我们采用深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及药物灌注的方法治疗恶性腹水4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芩;孙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纤维鼻咽镜直视下溃疡清创并配合双氧水鼻咽冲洗、扶济复滴鼻等治疗鼻咽放射性溃疡22例,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谢丽瑜;徐鹭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晚期乳腺患者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标本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并与体检健康者作比较.结果 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化疗有效者总T细胞(CD3+)、辅助或诱导T淋巴细胞(CD4+)、CD4+与CD8+比值均显著升高(P<0.01),细胞毒或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降低(P<0.05);化疗无效者CD3+、CD4+、CD4+/CD8+显著降低(P<0.05,P<0.01),而CD8+升高(P<0.01).结论 晚期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有效化疗能提高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临床上对免疫功能的观察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监测作用.
作者:莫军扬;朱其一;庄亚强;黄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睾丸良性肿瘤临床中很少见,我院自1993年4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睾丸良性肿瘤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泉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Gleason评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预测前列腺癌进展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S-P法测定29例前列腺癌(Pca)与20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切片中PTEN蛋白的表达,回顾性研究上述Pca、BPH患者Gleason评分及PSA资料.结果 BPH与Pca两组中PTEN总体表达有差异性(P<0.05),两组PSA值总体差异性显著(P<0.05).PTEN与临床资料关系中,术前PSA<4 ng/ml与>10 ng/ml两组间PTEN表达有差异(P<0.05),余无差异性.Gleason评分2~4分与5~7分两组PTEN表达无差异(P>0.05),两组与8~10分组PTEN表达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高分化与低分化组PTEN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临床A、B期与C、D期PTEN表达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 联合PTEN、Gleason评分及PSA对诊断并预测Pca进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熊冰;杨志伟;郑新民;朱昌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预后差.其复发和转移是影响患者疗效和预后的首要因素.为了提高其早期诊断率及治疗效果,多年来外科及病理学者们一直致力于寻找1种代表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敏感指标及合理的肿瘤分期方法.
作者:高照华;王振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EphB4及其配体EphrinB2、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msity,mvd)和Ki-67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病理学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MaxvisionTM快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56例脑膜瘤和14例对照外伤脑组织中EphB4/EphrinB2、mvd和Ki-67的表达.结果 脑膜瘤组各实验指标明显高于对照外伤脑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瘤组织中EphB4和EphrinB2的表达与mvd成正相关(γs=0.721;γs=0.698 P<0.01),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hB4和EphrinB2与脑膜瘤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EphB4和EphrinB2的过度表达与肿瘤发展和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起重要作用.应用EphB4/EphrinB2、mvd和Ki-67来判断脑膜瘤病理特征,是1个很好的参考指标.
作者:古金海;张建中;刘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吉他西宾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对36例Ⅲ~Ⅳ期NSCLC患者采用国产吉西他宾(泽菲)1250 mg/m2,静脉注射30 min,第1、8天,3~4周重复,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36例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CR+PR)为30.6%(11/36),受益反应63.9%(23/36),中位生存期6.6个月,1年生存率为27.8%,毒副反应以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为常见,但均可耐受.结论 吉西他宾单药治疗老年晚NSCLC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毒性反应轻,患者易于耐受.
作者:张远博;肖紫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在美国,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1].PCa易发生转移,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有转移,超过90%会发生骨转移[2].侵袭和转移是1个多步骤的、肿瘤细胞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生物学过程.
作者:王燕;张维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上皮性和生殖细胞性卵巢癌化疗敏感性差异的可能机制,研究TRAIL对化疗不敏感的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上皮性(53例)和生殖细胞性(25例)卵巢癌组织中p53(突变型)、Bcl-2,、TpplⅡα的表达差异.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PI法,比较单独或联合应用TRAIL及DDP对3种卵巢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情况.结果 仅p53(突变型)的表达在两组卵巢癌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6).3种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与TRAIL有量效和时效依赖关系.对化疗不敏感的SKOV3细胞(p53缺失)单用TRAIL相对于单用DDP更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且其诱导凋亡的作用与单用TARIL于另2种化疗敏感的细胞株的作用相当.结论 2种卵巢癌化疗敏感性差异可能与p53的状态有关.TRAIL在体外能提高化疗不敏感的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的凋亡水平.
作者:杜昂鹰;何翔;唐磊;张家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胃肠道癌转移至卵巢的肿瘤则称为库肯勃氏瘤[1],临床上较少见.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们对17例大肠源性库肯勃氏瘤患者采用FOLFOX方案(L-OHP+CF/5-Fu)静脉化疗及腹腔双途径化疗,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云;唐宗江;刘小健;唐卫中;甘嘉亮;张小龙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