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红;陈英海;杨月琴;邓涛;邹丽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3岁,因左侧头痛伴耳鸣1个月,回缩性涕血、左侧面部麻木、眼睑下垂20天2004年4月29日入院.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鼻咽镜检查:鼻咽左顶侧壁见新生物,约1 cm×2 cm,表面呈灰黑色.
作者:龚巧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和血浆中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蛋白(SPARC)的表达在乳腺癌的增殖、侵润和转移中的作用及指导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SPARC在乳腺癌组织和其相邻的正常乳腺组织的差异表达量.采用ELISA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浆中的SPARC水平,探讨SPARC变化的趋势.结果 RT-PCR分析SPARC在24对配对(48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其中17例的表达明显高于其相应的正常乳腺组织,在7例中差异表达不明显,R=70.8%(有差异的例数/总例数).SPARC基因在不同分化程度的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基本相同(P>0.05).而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的表达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正常人和32例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浆SPARC水平.正常人血浆SPARC水平为(644±124) ng/ml.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浆中的SPARC水平(625±117) ng/ml.正常人和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浆中的SPARC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腺癌患者术前比术后血浆中的SPARC水平(611±142) ng/ml略高,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PARC和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时SPARC表达升高.
作者:车轶群;王海;齐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美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美蓝2 ml注入活检腔外上方的皮下及乳腺组织内,然后行Auchincloss仿根治术,依淋巴管走向找到蓝染淋巴结定为SLN,若此时未找到待腋窝清扫结束后,再在标本中寻找,蓝染者为SLN,余为非SLN,分别送病理检查.结果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87.9%(95/108),SLN预测腋窝状况的准确率为95.7%(91/95),假阴性率为6.5%(4/62),无假阳性者.未检出者13例,其中4例为假阴性,均属跳跃式转移.前哨淋巴结转移阳性率(34.6%,33/95)和阴性率(65.3%,62/95),与全腋淋巴结转移阳性率(39.8%,43/108)和阴性率(60.2%,65/108)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美蓝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准确预测乳腺癌患者的腋淋巴结状态.
作者:俸瑞发;卢崇亮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法)检测30例正常人,58例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α水平,并比较40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GF-α水平.结果血清TGF-α水平与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有关;与食管癌患者性别、年龄无关.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α水平(9.01 ng/L±1.37 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77 ng/L±0.72 ng/L)(P<0.01);Ⅳ期食管癌血清TGF-α(11.03 ng/L±0.48 ng/L)明显高于Ⅰ、Ⅱ、Ⅲ期(7.23 ng/L±0.45 ng/L、8.73 ng/L±0.47 ng/L、9.35 ng/L±0.44 ng/L)(P<0.01),Ⅲ期明显高于Ⅱ期(P<0.05),Ⅱ期明显高于Ⅰ期(P<0.01),低分化食管鳞癌患者血清TGF-α水平(9.96 ng/L±1.19 ng/L)显著高于中、高分化食管鳞癌患者(9.00 ng/L±1.10 ng/L、8.35 ng/L±1.06 ng/L)(P<0.05~0.01);食管癌患者术后血清TGF-α水平(7.45 ng/L±0.90 ng/L) 明显低于术前(8.38 ng/L±1.00 ng/L)(P <0.01).结论血清TGF-α检测对食管癌疗效观察、病情监测及和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梁启廉;陈小东;李杰;何悦慨;李建文;揭育丽;康旭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996年11月~2004年3月,我们对50例胸部肿瘤术后急性阻塞性肺不张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治,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6年11月~2004年3月,我中心收治954例胸部肿瘤患者,其中行食管癌根治术576例,肺叶切除术272例,全肺切除106例.术后发生急性阻塞性肺不张5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49~74岁,平均年龄62.2岁.
作者:周源;汪栋;张传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卵巢癌冻融抗原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其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在体外杀伤卵巢癌细胞的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效应.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法(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MACS)分离纯化正常人外周血CD+3 T细胞,体外以SKOV3卵巢癌细胞中提取的可溶性肿瘤抗原加以刺激.溴标法检测肿瘤抗原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MTT法测定肿瘤抗原诱导的CTL体外杀伤卵巢癌细胞的能力;利用绒毛膜癌细胞抗原对比观察肿瘤抗原诱导CTL杀伤肿瘤细胞的抗原特异性.结果卵巢癌细胞抗原有很强的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存在时间依赖性,在24 h时促进作用强.SKOV3抗原诱导的CTL在体外对SKOV3细胞的杀伤率为68.38%,显著高于它对JAR绒毛膜癌细胞的杀伤率(18.31%);而JAR细胞抗原诱导的CTL对JAR和SKOV3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61.02%和14.79%,有显著的抗原特异性(P=0.0001).结论卵巢癌细胞冻融抗原诱导的CTL在体外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和抗原特异性杀伤卵巢癌细胞的作用.
作者:程琪;朱长焜;叶枫;陈怀增;谢幸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是肝癌患者死亡的因素之一,其发生率为7%~20%[1].因其起病急,早期诊断率低,治疗困难,愈后较差,可因诊断延误或治疗不当导致死亡.我院自1996年2月~2002年5月共收治9例,治疗体会如下.
作者:刘佐军;纪智礼;荣永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胃癌根治术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手术,若癌肿局部浸润胰腺或术者操作不慎时,易发生医源性胰腺损伤导致胰漏等并发症.我院2002年6月~2004年5月年实施胃癌根治性切除术435例,8例(1.8%)发生胰漏,现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邓小荣;彭贵祖;方铭;李涛;张江南;万仁华;邓钺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及化学显色法分别对47例AL初治(AL初治组)、8例AL复发(AL复发组)患者化疗前后血清bFGF及TSGF的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47例AL初治患者化疗后,根据疗效观察,其中11例CR(完全缓解组,CR组)、13例NR(未缓解组,NR组),对CR组与NR组患者血清bFGF及TSGF的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L初治组及AL复发组血清bFG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水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6.71、6.18,P均<0.001);AL初治组及AL复发组血清TSG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水平,差异非常显著(t=6.847、5.009,P均<0.001);CR组血清bFGF水平及TSGF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t=1.11、1.482,P均>0.05);ALL NR组化疗前血清bFGF水平明显高于ALL CR组化疗前的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t=2.43,P<0.05),AML NR组与AML CR组化疗前血清bFGF水平无显著性差异(t=0.76,P>0.05);ALL与AML NR组化疗前血清TSGF水平均高于CR组化疗前的水平,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t=3.29,2.13;P<0.01,0.05);血清bFGF水平与TSGF水平呈正相关(γ=0.5263,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bFGF及TSGF水平对了解AL的发生、发展及疗效观察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许会彬;曹英林;张代民;杜遵民;王援朝;王化芬;李萍;崔庆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许多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被发现.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认为肿瘤是1种基因性疾病,多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协同作用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脆性组氨酸三联基因(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是1996年被分离出来的1种新的肿瘤抑制基因,在多种肿瘤中发现它有异常改变.现就FHIT与妇科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夏守国;彭芝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组织印片在术中快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将术中送检的212例新鲜标本,即刻切开,在不同病变切面上用载玻片轻轻触印,制成印片,快速HE染色,光镜下观察,报告诊断结果.所剩组织均做石蜡切片诊断作对照.结果 212例印片诊断与石蜡切片诊断比较,印片阳性(恶性肿瘤)57例(26.9%);阴性(非肿瘤性)146例(68.9%),印片诊断准确率95.8%(203/212).石蜡切片诊断阳性64例(30.2%),阴性148例(69.8%),准确率100.0%(212/212).用印片诊断阳性57例与石蜡切片诊断作类型比较,有38例完全相符,诊断符合率66.7%(38/57).7例误诊,误诊率仅为3.3%(7/212).3例定性准确但分类不符合,9例病变交界难定.结论组织印片诊断不同于一般涂片单纯细胞学诊断,而是细胞学与组织学相互结合观察的结果,有时可进行组织类型的诊断.在冷冻切片与快速石蜡切片同时作快速印片,可有效纠正部分误诊.
作者:刘自光;雷伟华;刘丽萍;成卓梅;谭敏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根据世界范围内的统计,每年新发病例的80%来自发展中国家[1].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3.15万,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8%,且近年来呈现地区增长及发病年龄提前的现象[2].
作者:万磊;李隆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肿瘤微血管密度(MVD)2项指标与非小细胞肺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68例非小细胞肺癌、13例癌旁和13例正常肺上皮组织VEGF、FVⅢ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对FVⅢ因子相关抗原标记的血管计数MVD.结果肺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和MVD值明显高于正常肺上皮组织和癌旁组织;肿瘤直径≥5.0 cm者MVD值明显高于直径<5.0 cm者;腺癌MVD值明显高于鳞癌;有远处器官转移的肺癌MVD值明显高于无远处器官转移者;Ⅳ期肺癌MVD值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者,Ⅲ期MVD明显高于Ⅰ期,MVD值随TNM分期增加有逐渐增高的趋势;VEGF表达阳性的肺癌MVD值明显高于表达阴性者,并且随着VEGF表达程度的加强,MVD值增加.结论血管生成与肺癌的生长、浸润、转移及疾病进展密切相关;肺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增加,是肺癌血管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因子之一;MVD可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行为,预测其发生发展的1项指标.
作者:李宏云;贾宝辉;秦超;任红梅;刘培杰;余春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甲基莲心碱(Nef)对环磷酰胺(CTX)诱导小鼠Lewis肺癌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 Lewis肺癌移植瘤小鼠40只,雄性,体重18~22 g,随机分成CTX+Nef、CTX、Nef、NS 4个组,每组10只.通过检测瘤重抑制率及瘤细胞凋亡率,观察Nef联合CTX对小鼠Lewis肺癌的疗效和诱导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CTX+Nef、CTX组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80.08%、58.95%,明显高于Nef组(6.78%),P<0.01;而CTX+Nef组较CTX组也有增高(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CTX+Nef、CTX组的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3.50%、25.92%,明显高于Nef、NS组(7.09%,5.63%),P<0.01;CTX+Nef组也高于CTX组(P<0.05);TUNEL法检测CTX+Nef、CTX组的癌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0.24%±11.08%),(5.36%±6.24%),较Nef、NS组明显增加(1.45%±1.98%,1.03%±1.65%),P<0.05;CTX+Nef组的凋亡指数较CTX组也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甲基莲心碱能增强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Lewis肺癌细胞凋亡作用,且两者具有协同效应.
作者:李高峰;曹建国;庄英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自1999年6月至2004年10月,我院共收治26例晚期前列腺癌致后尿道梗阻患者,分别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去势术,以及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suprapubic punctural cystostomy,SPC)+去势术,术后均予氟他胺抗雄激素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春;蒋民军;董卫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食管癌细胞系中MT-3基因CpG岛甲基化与其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4种食管癌细胞系OE21,OE19,OE33和TE7,经重亚硫酸钠处理后,采用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COBR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处理前后,对其MT-3基因CpG岛的甲基化情况及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4种食管癌细胞系的MT-3基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CpG岛超甲基化.经5-aza-CdR处理后,超甲基化状态解除,mRNA的表达水平也较处理前明显提高(P=0.002).结论食管癌细胞系中MT-3基因CpG岛的超甲基化可抑制其mRNA表达.当其超甲基化解除后,MT-3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也会相应升高.
作者:田子强;刘俊峰;李勇;李保庆;王福顺;曹富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2-甲基萘[2,3-b]呋喃-4,9-酮(FNQ3)对A549细胞表面Fas受体表达和细胞凋亡的调节效应.方法给A549细胞投与FNQ3,从药物的浓度依赖性及投药的时间依赖性两方面来观察药物对A549细胞表面Fas受体表达及诱导凋亡的作用.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Fas mRNA,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549细胞表面的Fas受体表达和细胞凋亡.结果 A549细胞表面Fas受体表达和A549细胞Fas mRNA及细胞凋亡敏感度都随着药物浓度和投药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研究药物浓度依赖性时,FNQ3浓度为2.5 μg/ml时Fas mRNA产量相对较高,为75 000分子/μl;A549细胞表面Fas受体表达相对较多;细胞凋亡率达到37.26%(P<0.01).在研究药物时间依赖性时,FNQ3(0.5 μg/ml)投药时间为7天时,Fas mRNA产量相对较高,为150 000分子/μl;A549细胞表面Fas受体表达相对较多;细胞凋亡率30.45%(P<0.02).结论 FNQ3作为1种抗肿瘤药物能够诱导A549肿瘤细胞表面Fas受体表达,并上调由Fas受体介导的细胞凋亡.
作者:杨萌;林江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比较常见的肿瘤,占常见恶性肿瘤病例的1%~2%[1].因其起病隐袭,多数患者发病时已属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且因其化疗效果差,临床可选用的药物有限,根据文献报道,以健择为主的化疗方案为目前有效率高的方案,但因其价格昂贵,患者往往难以承受,为此我们试用L-OHP +CF+5-Fu方案治疗7例晚期初治胰腺癌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培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 病例介绍例1.患者,男性,42岁,因排尿时突发头昏、头晕反复发作3个月,于1999年7月21日入院.入院体检:瘦长体形,排尿时或按压腹部时有阵发性高血压,高达180/105 mmHg,心率为86次/min.膀胱B超,CT检查显示肿块位于膀胱左侧壁,直径约2.5 cm,近球形并带蒂,基底较宽,有增强效应.
作者:黄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中Grb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94例GISTs构建组织微阵列(TM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Grb-7蛋白表达.结果在TMA中,184例可评估(94.8%).Grb7蛋白阳性率为67.4%.Grb7蛋白阳性表达率与NIH分级、细胞异型性、细胞类型、细胞密集程度、出血、黏膜受侵、周围组织侵犯、转移复发有关.Grb7蛋白阳性表达者及蛋白阴性表达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4.9%,80.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Grb7表达与GISTs预后有关,Grb7可作为判断胃肠道间质瘤预后的标志物.
作者:石素胜;孙耘田;白月奎;邵永孚;刘秀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