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相起;高继绪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序贯联合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将化疗致骨髓抑制的87例患者,分为G-CSF→GM-CSF组、GM-CSF→G-CSF组给药治疗.于用药后第3、6、9、12、16、20天进行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结果用药后第3天,白细胞计数>8.0×109/L者,共有18例被退出,69例进入随后的研究.用药后第6天,G-CSF→GM-CSF组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GM-CSF→G-CSF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9、12天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16、20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2组血小板计数均增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G-CSF→GM-CSF序贯用药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优于GM-CSF→G-CSF,而不良反应不加重.
作者:陈琳;罗树春;吴琦;张明;贺盛光;谢可;叶乃瑶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对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292例复发性恶性肿瘤患者及134例健康人的血清TSGF水平.结果各种复发性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水平(x±s)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70.7±12.6)U/ml V.s(54.5±5.2)U/ml,P<0.01];肿瘤转移患者血清TSGF水平高于局部复发组[(73.1±13.1)U/ml V.s(67.7±9.9)U/ml,P<0.0L],尤其是肺、骨转移癌患者(P<0.01);以64 U/ml为临界值时,TSGF检测复发转移瘤的敏感性为69.5%、特异性为97.0%.结论血清TSGF水平对恶性肿瘤的监测具有高度敏感性、高度特异性和广谱性,是监测其复发转移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陶文;陈煌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自1998年8月以来,我们对3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或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therapy and embolization,TACE),其中10例合并脾功能亢进,行部分脾栓塞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华;罗伟炎;罗雄辉;陈育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银环蛇毒素及其若干组分在体外对白血病K562细胞株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采用阳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纯化银环蛇粗毒,应用MTT法、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等研究毒素对K562细胞株的凋亡作用.结果除Ⅵ峰毒素外,银环蛇粗毒及分离的部分组分Ⅳ峰、Ⅶ峰和Ⅷ峰等毒素的荧光显微图未见特征性的凋亡小体,DNA含量分布组方图中的二倍体峰前未见G1细胞群.结论银环蛇毒对K562细胞具有杀伤作用,但并非是细胞凋亡作用,而是致细胞坏死,而粗毒中的某些组分可能具有促K562细胞凋亡作用.
作者:陈勇;刘洁生;荻静芳;邢少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食管黏膜鳞状上皮和食管鳞癌组织中端粒酶hTRT的表达,并探讨其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10例正常食管黏膜、35例癌旁食管黏膜上皮,120例食管癌组织微阵列中端粒酶hTRT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食管黏膜鳞状上皮细胞未见端粒酶hTRT阳性表达,癌旁黏膜上皮和癌组织端粒酶hTRT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3%和81.7%.癌组织hTRT的表达与癌组织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 05).结论端粒酶hTRT的激活表达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转化密切相关,端粒酶hTRT的重新激活可能在食管癌的组织发生中起关键性作用.
作者:吴名耀;吴贤英;庄楚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肝癌间质及癌旁病变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在20例肝癌组织标本中取45个癌结节,分别在癌结节中间、癌旁肝组织等部位取组织4块,连续切片,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19个结节有完整窦内皮细胞围绕癌巢,其中癌结节肉眼小于3cm者13个,大于3 cn者6个.26个癌结节无完整窦内皮细胞围绕癌巢,其中癌结节直径大于3 cm者24个,小于3 cm者2个.20例中有13例合并肝硬化,17例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HBsAg阳性.结论病理连续切片,显微镜下观察肝癌间质及癌旁病变是预测肝癌患者预后的重要病理学指标.
作者:丁运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的进展,生物治疗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后的另1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手段,特别是近年来人类基因组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推动了生物治疗的发展,目前乳腺癌的生物治疗已成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作者:张涛;张保宁;宣立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为了探讨胆管良性疾病胆肠内引流术后胆管癌发生的原因,对我院1980年~2001年胆管良性疾病行胆肠内引流术的589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各术式与胆管癌发生的关系.
作者:褚光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乳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然而乳腺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明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已逐渐深入到探讨肿瘤发生的细胞周期机制:肿瘤是1类细胞周期失控性疾病,所有体外或体内因素的作用都可以归结到影响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乳腺癌的发生也不例外.
作者:周素梅;吴亚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患者术中意外情况发生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1年来5 165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手术中意外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措施.结果术中发生胸主动脉出血39例(0.76%),奇静脉损伤45例(0.87%),气管、支气管损伤23例(0.45%),胸导管损伤55例(1.06%),脾脏出血30例(0.58%),胃左血管出血19例(0.37%),食管胃吻合口出血18例(0.35%),颈内静脉出血1例.术中意外情况总发生率为4.45%(230/5 165).结论术前检查完善、准备充分、准确评估肿瘤外侵程度和范围及术中沉着冷静和扎实的基本功,是防治术中发生各种意外情况的关键.
作者:张兴国;李道堂;罗景玉;刘希斌;李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鼻腔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上少见,因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确诊有一定的难度.我院1997年7月~2001年6月共收治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邬旭;关庆捷;李芳;白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措施之一,2001年9月至2002年9月,我们采用含顺铂化疗方案对6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化疗,并应用盐酸格拉司琼控制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雷妍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SMI)对阿霉素(ADM)诱导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抗氧化作用.方法选用ADM诱导大鼠心肌损伤模型.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20只,分别为正常组、治疗组、对照组.正常组:实验第1~9天注射生理盐水,每天3 ml/kg,1次/天.治疗组:实验第1~9天注射参麦注射液,每天3 ml/kg,1次/天,第4天注射阿霉素,隔天1次,连用3次,用生理盐水配置成1 mg/ml,每次3 mg/kg.对照组实验1~9天注射生理盐水,每天3 ml/kg,1次/天.第4天注射阿霉素,以后隔天1次,连用3次,用生理盐水配置成1 mg/ml,每次3 mg/kg.到期测定血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进行心肌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组MDA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对照组SOD水平则显著低于治疗组,即加用SMI可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SMI能明显减轻大鼠心肌损伤,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治疗组心肌损伤明显减轻,治疗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参麦注射液有抗氧化作用,与对照组比较,血SOD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心肌病理计分下降.结论 参麦注射液有抗氧化作用和对阿霉素所引起的心脏毒性具有保护作用,为临床寻找有效的阿霉素所致心肌损伤保护药物提供良好的客观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马琍;卢致辉;章卫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肿瘤之一,放疗技术比较复杂,为使乳腺肿瘤得到足量照射,又要保护正常肺组织,切线野照射常采用独立准直器或半野挡块照射技术.我们采用低熔点铅挡块的半野照射技术,较好解决了此问题,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志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癌、不典型增生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OX-2及PCNA在232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的预后意义.结果COX-2、PCNA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不典型增生者(P<0.0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癌组织(P<0.05~0.01);COX-2及PCNA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均密切相关(P<0.01);COX-2阳性表达及PCNA高表达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或低表达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COX-2表达、浸润深度、血管浸润均为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COX-2、PCNA在胃癌组织中过度表达,与胃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作者:石海;许建明;胡乃中;谢惠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Marimastat对胃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完整组织块裸鼠原位种植,建立胃癌转移模型.移植7天后开始腹腔内注射Marimastat,隔天1次,剂量为0 mg/kg(对照组)、10 mg/kg、30 mg/kg、60 mg/kg(治疗组),共用8周,第9周处死动物,测量原位肿瘤大小、抑瘤率、肿瘤微血管密度(MVD)、MMP-9的高表达率、观察肿瘤转移情况.结果治疗组原位肿瘤瘤重明显较对照组轻,肿瘤肝脏转移、腹膜转移、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和肿瘤组织MMP-9高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Marimastat剂量呈正相关.结论 Mari-mastat对体内胃癌的生长及转移均有抑制作用.
作者:林峰;朱雄伟;王强;江道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作为贲门癌1种新的临床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应用PCR-ELISA法测定30例贲门癌、癌旁、残端组织和10例正常黏膜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30例贲门癌组织中28例端粒酶阳性,阳性率为93.3%,高于癌旁(66.7%)和残端组织(13 3%)端粒酶活性;而正常黏膜均为阴性.结论端粒酶表达具有很高的肿瘤特异性,对贲门癌的临床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尚晓滨;李保庆;刘俊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经纤支镜取材,检测c-erbB-2蛋白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肺部有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行纤支镜取材,再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erbB-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比较肺癌组、肺良性病变组c-erbB-2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肺癌组、肺良性病变组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0%、10.0%,有显著性差异;c-erbB-2蛋白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有关.结论术前纤支镜取材测定c-erbB-2蛋白的表达情况有助于肺癌的临床诊断、分期及预后的判定.
作者:尹小川;肖正清;刘耕云;陆桂君;付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安全远侧切缘的合适长度.方法分别采用PCR-SSCP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直肠癌远侧癌旁黏膜p53基因突变及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26.47%(18/68)直肠癌远侧癌旁黏膜存在p53基因突变,突变范围均未超出肿瘤远侧3.0 cm;23.53%(16/68)直肠癌远侧癌旁黏膜存在p53蛋白表达,表达范围亦未超出肿瘤远侧3.0 cm;直肠癌远侧癌旁黏膜p53基因突变及其蛋白表达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无相关性.结论直肠肿瘤远侧3.0 cm可能是直肠癌安全远侧切缘的合适长度.
作者:邓海军;李国新;卿三华;黄祥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由于卵巢癌缺乏早期症状,约有70%患者诊断时已属晚期.早期卵巢癌5年生存率可达90%,而晚期仅为20%~30%[1].所以,寻找有效的筛查及早期诊断的方法是1项非常重要和紧迫的工作.
作者:罗军;谢兰;彭芝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