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柱;谭毓铨
1993年7月至1996年3月,我们应用西艾克(VDS)对40例非小细胞肺癌进行联合化疗,现将其近期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陈声波 刊期: 1998年第01期
1995年4月至1996年3月,我们采用甲孕酮治疗多种中晚期恶性肿瘤62例,对增进患者食欲、增加体重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以然;周汉高 刊期: 1998年第01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38岁.因左胸不适伴夜间压迫感3个月,活动后加重于1994年1月7日入院.体检:患者一般情况尚好,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两侧胸廓不对称,左侧胸部饱满稍隆起,左肺叩诊呈浊音,呼吸音减弱.X线胸部正侧位摄片示:前纵隔实质性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纵隔肿瘤.1994年1月12日剖胸探查,术中见前纵隔有一巨大肿物突向左右胸腔,以突向左侧为著,肿物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瘤体35 cm×32 cm×15 cm,质软,呈黄色,并有一宽基底位于前纵隔,肿物表面包膜完整.完整切除肿瘤.
作者:曹慧玲;杨庆媛 刊期: 1998年第01期
1988年1月至1991年12月间,我们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Ⅲ、Ⅳ期肺癌患者182例,现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晚期肺癌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孔令玲;洪素珍;许伯寿 刊期: 1998年第01期
为了解p53过量表达和食管癌临床特点的关系,以及对放射敏感性和预后的影响.作者收集1989年4月至1993年12月保存完好、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放疗前食管癌病理标本64例,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食管癌中p53的表达情况.对比分析p53蛋白表达和病灶长度、淋巴结转移、死亡原因、近期疗效和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全组有57.8%(37/64)的肿瘤呈p53蛋白阳性反应,p53过量表达和食管癌病灶长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近期疗效和生存情况无关,因远处转移死亡者的p53蛋白阳性率高于局部复发者(P<0.05).作者认为p53的过量表达不能作为单独的预后指标用来判断食管癌单纯放疗后的近、远期疗效.
作者:陈志坚;李淳;郑明章;郑瑞明;李德锐 刊期: 1998年第01期
我院自1985年至1995年收治肾盂癌21例,对17例施以手术,病理诊断均为移行上皮癌,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维日;张进生;吴洪绪;张前;冯超;郑杰 刊期: 1998年第01期
作者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7例胰腺癌组织中nm23基因产物NDPK的表达,以探讨nm23基因与胰腺癌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47例胰腺癌NDPK阳性率为59.6%(28/47).组织学为1级的病例NDPK阳性率(73.3%)明显高于Ⅲ级者(41.7%,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NDPK阳性率高于有转移者(分别为80.8%和33.3%),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NDPK表达阳性者术后1年生存率为25.0%,而阴性者为0,有显著性差异(P<0.05);NDPK阳性率与胰腺癌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果表明:nm23基因对胰腺癌转移具有抑制作用,NDPK表达状况可反映胰腺癌的分化程度及生物学行为.
作者:李玉军;姜天福;纪祥瑞;张华 刊期: 1998年第01期
1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性,68岁.1年前感冒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伴痰中带血丝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支气管炎.经抗炎治疗后热退,但咳嗽、痰中带血症状无改善.于1995年12月4日转入我院,经CT检查示右下肺叶背段支气管肺癌.于12月18日行手术探查,右侧胸腔有血性胸水100 ml,右下叶背段与胸壁紧密粘连,右下肺不张、实变,背段尖端呈囊性,部分破溃,吸出大量坏死组织.
作者:李德祥;郑洪 刊期: 1998年第01期
作者总结1986年1月~1996年8月对112例转移性肝癌的外科治疗疗效,指出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治疗转移性肝癌的重要手段,应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强调对术后复发或再转移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的应用是提高转移性肝癌患者长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学浩;李相成;张浩;钱建民;张峰;杜竞辉 刊期: 1998年第01期
肾上腺皮质腺癌临床较为少见,我院自1991年6月~1997年2月共收治5例,均经手术病理检查诊断,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献光;于素娟;衣龙海;张鑫;石学涛 刊期: 1998年第01期
作者检测了106例恶性血液病血清腺苷脱氨酶活性.结果显示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血清腺苷脱氨酶活性均较健康正常人明显增高,腺苷脱氨酶活性与体内瘤细胞负荷有一定关系,并随病情的缓解而下降.提示动态测定血清腺苷脱氨酶活性可作为恶性血液病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的一个指标.
作者:石庆之;杨碧云;华建媛 刊期: 1998年第01期
为阐明脑星形胶质瘤生物学行为特征,给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作者采用免疫组化ABC方法观察40例脑星形胶质瘤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情况.结果表明:GFAP、nm23蛋白表达与胶质瘤分级呈负相关,PCNA、EGFR表达则与胶质瘤分级呈正相关;并且它们的染色强度也与分级有关.nm23蛋白的分布类型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作者认为:PCNA、EGFR、GFAP检测可能成为该肿瘤诊断及判断其恶性程度与预后的指标;nm23在恶性胶质瘤中的低表达与膜型分布可能成为该肿瘤浸润与转移的指标.
作者:谢季;李代强;胡守兴;姚小明;陈兵 刊期: 1998年第01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58岁.间断喘憋1年,加重3个月.曾按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治疗无效,于1997年4月13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典型吸气性呼吸困难,浅表淋巴结不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晰,胸骨上窝处呼吸音呈典型风箱气流样.胸部CT检查:平胸锁关节处气管内见一2 cm×2 cm软组织肿块影.
作者:孔繁义;王洪琴;高敬华 刊期: 1998年第01期
作者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了p16基因蛋白在63例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与正常食管组织进行刘比,以探讨p16基因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正常食管组织和食管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7%和55.6%;p16蛋白表达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下降,高分化、中分化与低分化鳞癌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p16蛋白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呈明显负相关,与患者生存时间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果提示:从蛋白质水平证明p16基因失活与食管癌发生有关,p16蛋白表达缺失与肿瘤分化不良有关,可作为临床判断肿瘤分化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p16蛋白表达缺失是食管癌的晚期表现,可作为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作者:田辉;王善政;陈明菊;曹丙振;刘文君 刊期: 1998年第01期
为了评价肺癌患者化疗后血清NK细胞活性及sIL-2R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作者采用LDH释放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7例肺癌病人和41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NK细胞活性和sIL-2R水平.结果显示,与正常人相比,肺癌病人血清sIL-2R水平增高(P<0.01),NK细胞活性降低(P<0.05),且化疗后有效病人血清sIL-2R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P<0.01).结果提示血清NK细胞活性和sIL-2R水平可以作为判断肺癌疗效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王苏 刊期: 1998年第01期
为了探讨女性激素在子宫内膜腺癌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内分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作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手术切除和诊刮的17例子宫内膜腺癌和4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标本进行ER、PR和PCNA含量检测,并结合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内膜腺癌组织中ER、PR的含量低于增生期和增生过长内膜组织(P<0.05),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化有关.PCNA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含量显著高于非肿瘤性内膜组织(P<0.01),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ER、PR的含量无明显相关性.结果表明ER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内膜腺癌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PCNA的过度表达可能与细胞的异常生长和分化有关.
作者:杜兴贵;张丽;易建华;朱礼国 刊期: 1998年第01期
作者应用限制性内切酶Hpa Ⅱ和Msp I酶切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DNA,经PCR扩增p53基因第5外显子,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其电泳图谱,比较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p53基因第5外显子特定序列5'-CCGG-3'位点甲基化差异.结果显示:15例胃癌组织中12例p53基因第5外显子出现高甲基化状态,而10例正常胃组织为低甲基化状态,结果提示,p53基因高甲基化状态与胃癌发生有关.
作者:廖爱军;曹仁贤 刊期: 1998年第01期
作者为探讨喉癌患者血浆中前列环素及血栓素的临床意义,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2例喉癌患者血浆前列环素、血栓素A2稳定的降解产物6-酮基-前列腺素F1α和血栓素B2含量,并与喉部良性疾病患者及正常人作双重对照.结果表明喉癌患者血浆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2水平显著升高(P<0.01),它们分别是正常人的3.17倍及3.73倍.血浆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2与喉癌T分级皆呈正相关,前列环素相关系数为r=0.65(P<0.01),血栓素A2相关系数为r=0.52(P<0.01).以上结果提示喉癌组织合成并释放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2显著增加,并与喉癌T分级密切相关.
作者:李守珍;刘发森;徐晓丽 刊期: 1998年第01期
为了探讨肿瘤细胞体外药敏试验MTT法的实验条件,观察体外药敏结果和体内疗效的相关性,作者采用微量液体培养和微量比色法测定了2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对常用的6种抗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确定了6种化疗药物的体外作用浓度.结果显示,体外药敏试验的结果和体内疗效总符合率为82.6%,阳性符合率为88.9%,阴性符合率为71.4%.提示MTT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客观的肿瘤细胞药敏试验方法,对指导急性白血病个体化治疗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许文林;陈道明;张永宁;吴朝阳 刊期: 1998年第01期
剖胸手术后创口疼痛较为常见,若切除(断)肋骨的相应肋间神经,因关闭胸腔时不慎捆扎,疼痛尤为明显,可长达数月之久.我们自1993年以来采用切除肋骨相应的肋间神经的方法,明显减轻了术后的创口疼痛,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伟敏;周星明;江蓉轩;吕桂泉;董敏峰 刊期: 199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