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先红;张金华;张玉芹;曲凤芝;唐芳
情境教育,是结合情境展开应用理论陈述的实践教育学.笔者近几年在病理学教学中,对情境教育进行尝试,创设的情境主要包括教学准备阶段情境、专业教学情境和思想教育情境,通过情境教育实践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学习效率也同时得到提高.特别是学生的个性心理素质得到较好的发展,学习病理学认真而有兴趣,有较强的参与意识.
作者:白春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岁.1996-10-04中午因与爱人吵架,产生轻生之念,于当日14∶00时自服丙戊酸钠2瓶(4g)(因患者常有癫痫发作,家内存用),h后被家人发觉,9∶00被家人送入医院.此时患者意识不清,昏迷状态,两侧瞳孔缩小(以后观察瞳孔右大左小)对光反射微弱,角膜反射消失,小便失禁,未解大便.入院后立即用温清水彻底洗胃,并从胃管注入硫酸镁30g导泻,采取静注或静滴美解眠、尼可刹米、洛贝林、甘露醇、速尿、补充体液、吸O2等治疗措施.患者于10-05 4∶00意识逐渐恢复,2∶00能辨认亲人、回答医生问话,当时恶心,频繁呕吐胃内容物.以后,对症治疗,0-07痊愈出院.
作者:杨万成;杨小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倍他乐克是有高度选择的β受体阻滞剂,不易通过肾脏排泄,血浆药物浓度比较稳定.本文早期应用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急性心肌梗死病人22例.年龄41~79岁.治疗组10例,对照组12例.2组在年龄及发病情况差异无显著性.诊断标准:(1)具有典型的胸痛病史;(2)心电图有进行性演变过程;(3)发病24~28h血清酶学(CPK、COT、LDH)高于正常范围.具备上述中的2条即确定诊断.
作者:张淑华;赵春艳;李占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唇腭裂术后鼻唇部畸形整形治疗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精湛的外科技术,同时需要结合美学、力学,采用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才能确保治疗效果.我院1995年至今治疗78例此类病人,采用全麻气管内插管,用可吸收线缝合,术后暴露创口,护理方便,便于观察,避免血痂形成后造成的瘢痕,治疗过程安全,术后效果满意.
作者:田素宝;高作滨;冯冬菲;毛力民;陈英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根尖周炎是口腔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有瘘型根尖周炎又是在治疗过程中比较困难的.1998-05~2001-05笔者应用瘘管通过术治疗有瘘型根尖周炎4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国产牙胶尖,氧化锌,碘仿,本院制剂室自制浓台.
作者:祝剑慧;兰艳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8岁,干部.因胸部、颈部、腋窝、头部多处赘生物而就诊.近2个月偶有瘙痒,而且有增多、增大趋势.该患既往健康,活动和休息时均易出汗.否认有婚外性生活史.临床检查:胸部、颈部、腋窝、头部有数10个皮损,鸡冠状.大小在0.1~0.4mm不等.颜色与正常皮肤相同.生殖器及肛门无类似皮损.另外,查体发现胸毛较多而且潮湿多汗.实验检查:3%醋酸白试验(+),病理检查显示人类乳头瘤病毒.诊断:尖锐湿疣.治疗及结果:瞬间扫描仪电灼烧清除所有皮损,同时肌肉注射胸腺肽,次/d,0mg/次,共用10d,.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复方丹参注射液10ml、维生素C注射液5mg,次/d静脉滴注,共10d.结果:1周后皮损痊愈.每月复查1次,连续复查3次,未见新的皮损.
作者:叶淑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室晚电位、左室射血分数在降低心梗性猝死的关系.方法采用时域定量分析法(SA-ECG),首选12导联心电图、心向量图、测定VLP波叠加多次后清除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EF<40%,VLP>40%时,心猝死发生率极高.结论 VLP与EF在判断心肌梗死性猝死中意义较大.
作者:马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冠心病的药物疗法不仅以解除症状为目的,而在于改善心肌缺血的根本治疗.本文就抗心绞痛药物的β阻断剂、Ca拮抗剂与硝酸剂的3类药物,针对冠心病的病情的合理使用及虽无冠心病、心绞痛,但与冠心病有同样后果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药物疗法.
作者:张嘉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病例介绍患者26岁.以阴道不规则出血20d,下腹突然疼痛3h,于1998-12-02急诊入院.平素月经正常,末次月经1998-10-08.11-08起有少量阴道出血,色暗,持续约20d,并伴有腹部隐痛.12-01血量增多,2-02晨无诱因下腹坠痛,伴恶心、呕吐,疑诊宫外孕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BP10.7/6.67kPa,102次/min,面色苍白,意识清,右侧卧位,腹平坦,右下腹明显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肝脾触不清.妇检:外阴正常,阴道少量鲜血如经血量.穹窿饱满,宫颈有举痛,子宫前位,漂浮感,压痛明显,右后方似有一界限不清包块,有压痛,左侧附件正常.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拟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右侧输卵管峡部增粗,紫蓝色、未破,伞部充血水肿并有少量活动性出血,子宫底部有凝血块附着,盆腔内有不凝血,切除右输卵管,见有2个完整胎囊排出.病理:输卵管妊娠双胎,胎囊直径1.5cm及1.2cm大小.
作者:周艳舫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相关因素,探讨解决办法.方法通过对2 956例剖宫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指征掌握不严,主要指征为胎儿因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程异常、巨大儿、珍贵儿、高龄初产及社会因素.结论加强孕产期监护,提高医务人员对剖宫产的认识,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合理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徐向云;张卉;邱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急性化脓性胆道感染是胆道外科急重症,其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约在20%~25%,尤其以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死亡率为高,因而一直为外科所重视.现将我院1996-01~2001-11所收治的28例该类病人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28例,男10例,女18例.年龄在26~75岁,平均年龄58.7岁.病史长10h~16d.全部有高热及寒战,其中,右上腹疼痛伴黄疸21例,伴休克3例,神经症状2例.白细胞总数10×109/L以上27例;B超提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周围炎14例,胆总管扩张伴结石14例,胆总管囊性扩张伴结石1例.
作者:姜彪;李明文;周红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临床上在抢救食物中毒或药物中毒病人时,常用传统的硫酸镁作为导泻药物,而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硫酸镁导泻效果欠佳.为此,我们从中医方面探索一种使用方便、效果可靠、无毒副作用的中药方剂作为导泻药物.本文经过50例病人的临床观察证明:此中药汤剂能达到破坏、阻滞或延缓毒物进一步吸收,彻底清除毒物的作用,优于传统的导泻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娟;王芳;刘秀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是妇科急腹症之一,它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腔内出血,严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而月经不正常者又与异位妊娠难鉴别.所以,对我院1996-02~1999-12间经手术治疗的卵巢黄体囊肿破裂共41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当非计划妊娠错过了早期人工流产时机,或产前诊断中发现胎儿有遗传性疾病,或B超检查显示胎儿有先天性畸形以及孕妇合并某些内科疾患,不宜继续妊娠时,均需行中期引产以终止妊娠.但在妊娠中期,由于孕酮对子宫的抑制作用,宫缩难于发动;同时,由于胎盘及胎儿骨骼已经形成,欲使胎儿娩出需要使宫颈有充分的扩张,而此时宫颈又不成熟.因此,中期引产较困难,合并症亦较多,如感染、出血、胎盘胎膜残留、宫颈裂伤、子宫破裂等.甚至曾有因中期引产造成羊水栓塞、过敏性休克或急性肾衰死亡的病例报道.
作者:胡庆文;朱延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提出延期植皮的概念,并综述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方法采用文献回顾与综合分析方法.结果创伤性皮肤缺损延期植皮在临床应用上已取得明显进展.延期植皮基础研究的进展促进了临床治疗的进步.结论目前对延期植皮血运重建规律的认识尚局限在临床病例观察阶段,国内未见对这一问题的基础研究报告.亦未见严格的临床应用报告.
作者:肖志波;郭杰;纪天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手术室是医院为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部门,按国家标准规定,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个/m3,医护人员手上的细菌数不得超过5个/m3,器械消毒合格率应达100%,灭菌的医疗用品不应检出任何微生物.可见,对手术室无菌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现浅谈手术室外源性感染的预防.
作者:徐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常见病,而以该病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甚为罕见.本科收治1例,经骨穿证实,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女患,2岁.因头痛、恶心、呕吐3d,于1991-05-21入院.既往健康.查体:T36.9℃,90次/min,21次/min、Bp16/8kPa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清、语言流利、颈强(+),克氏征(+),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阴性,入院后腰穿,均匀血性脑脊液,压力4.8kPa,潘氏反应(+),SF蛋白1.9g/L,糖1.5mmol/L,氯化物80mmol/L,白细胞100×106个/L,幼稚粒细胞0.30,血常规:白细胞200×109个/L,原粒0.50,早幼粒0.50,血红蛋白90g/L,血小板31×109/L.骨髓像增生活跃,粒系异常增生,红系、淋巴系统严重受抑制,确诊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M2型).
作者:姜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病历摘要女婴,因发烧、腹泻粘液脓性便3d,于2001-10-07 8∶40时入院.患儿3d前开始低热、呕吐胃内容物3次,腹泻4~5次/d,泻物初为水样,以后呈粘液脓性便.入院前1d体温达40℃左右,腹泻数次.体检:体温38.4℃,脉搏162次/min,呼吸42次/min,急性病容,未见明显脱水症,心率160次/min.无异常所见.
作者:张洁;葛冰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脓性心包积液发生率不多见,这方面文献报道极少见.本文报告1例由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脓性心包积液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1 病例介绍男患,7岁.该患2周前出现心前区不适、咳嗽、发热(体温不详),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结核性心包炎,并做心包穿刺,未能抽出液体,近3d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浮肿.查体:T39.2℃,100次/min,24次/min,7.3/8.00kPa(130/60mmhg),皮肤无黄染,颈静脉轻度怒张,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前区可闻及心包摩擦音,心率100次/min,节律规整,肝在右锁骨中线肋缘下触到3cm,双下肢浮肿.既往无结核病史.X线:心影呈烧瓶状.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临床诊断:渗出性心包炎(结核性).
作者:曲和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8岁.外院肠镜检查于横结肠见直径0.4cm半球形于基单发息肉,表面光滑,色无异常,质软,取材1块.病理诊断:结肠腺瘤性息肉.2周后到我院行息肉电切术.术中结肠镜抵达回盲部,升结肠、肝区存留较多粪便,所见粘膜未见异常;横结肠、脾曲、降结肠插镜顺利,反复观察未发现息肉;乙状结肠部位弯度较大,数次勾拉方才通过;直肠粘膜充血、发红.诊断:直肠炎.嘱6个月后复查肠镜.术后病人感腹胀,同时颈部、胸部见皮下气肿,触之有握雪感,但无呼吸困难和心悸、气短现象,无腹膜刺激征,血压、脉搏正常.腹平片示:腹膜后气肿,膈下未见游离体.以腹痛待查收住院观察,当日晚行剖腹探查:腹腔内未见污染及游离气体,结肠表面脂肪垂有较多积气,以降结肠为重,剪开中下段脂肪垂有气体逸出,降结肠见0.5cm裂口,无肠液外溢,周围肠壁略充血、水肿,其余肠段无异常,行结肠穿孔修补术,周后痊愈出院.
作者:高广江;崔岩;刘光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