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先燕;周秀萍;邵立强;原凤霞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一般继发于儿童感冒后.临床上单纯应用药物治疗效果一般,文献报道治愈率一般为10%~40%,治疗若不及时,易形成脓耳及鼓室粘连, 预后差.作者运用咽鼓管导管吹张和鼓室注药治疗120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薇琦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988年以来,我们对单纯肘关节后脱位患者采取闭合复位、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知博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使其所供应的区域发生急性缺血,能引起瞬间失明,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疾病,因其治盲率高,故发病后应立即抢救,否则将导致永久失明.我科自1992年以来,救治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35例,报告如下.
作者:杜国斌;宋岩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999-03~2000-12我科采用T形钢板螺钉手术内固定治疗4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功能恢复良好.1 临床资料本组T形钢板螺钉手术内固定46例,其中男31例,女15例.50岁以下9例,51~60岁8 例,61~70岁20例,71岁以上9例.术前诊断为肱骨外科颈骨折32例,根据Neer分型28例为Ⅲ型和Ⅳ型,4例为Ⅱ型.肱骨大结节骨折10例,其中5例伴有肩关节脱位,5例为粉碎骨折 ,肱骨解剖颈骨折4例.
作者:李宝林;魏建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本文对肺心病常规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心衰23例患者,采用卡托普利与硫酸镁联合治疗,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57~74岁.患者慢性咳喘史均在8年以上,符合199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肺心病诊断标准.经抗感染、吸氧、止咳、平喘、纠正酸碱平衡、强心等治疗 5d后,心功能仍为3~4级(NYHA分级)者.
作者:吴宝臣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 典型病例患者17岁,未婚,2001-12-11入院,住院号369228.该患12岁月经初潮,平素月经周期1个月左右,此次月经来潮阴道流血35d,淋漓不断,量少,暗红色,无腹痛,口服中药调经及肌注黄体硐20mg 5d未见效.做B超提示:可疑子宫畸形(残角子宫腔内积血并输卵管积血), 以盆腔肿物收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妇科肛查:外阴发育正常,未婚未孕型,阴毛分布均匀,下腹部分可触及一手拳大小之肿物,质地中等硬,边界清楚,活动尚可,压痛阳性.各项辅助检查如:血液分析、尿液分析、乙肝6项、丙肝、肝功、心电、胸部正位片均属正常.考虑是否伴有泌尿道发育异常,为制定手术方案,遂做肾脏彩超,回报:右肾缺如待除外,建议做静脉肾盂造影.次日做静脉肾盂造影及膀胱镜检查,均诊断孤立肾.
作者:徐立;杨玉秋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结合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在诊断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34例,对疑有冠状动脉狭窄的病人分别行多层螺旋CT和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将2者结果进行比较,分析2者有无一致性以及心率与CT图像质量的关系.结果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的佳显示心电相位窗分别为R波后50%,50%(60%),60%,但图像质量与心率呈明显负相关P<0.05,当心率低于75次/min时可获得佳图像质量.多层螺旋CT可显示冠状血管近段约100mm的血管情况包括管壁有无斑块及管腔有无狭窄.结论[ HTK 通过减缓心率可获得符合诊断标准的CT图像,结合合适的心电相位窗可有效地减少心动伪影.多层螺旋CT是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有意义的无创检查方法,且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作者:孙宏亮;王鸿震;牛洪涛;韩雪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抗转化生长因子β1(anti-TGF-β1) 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及意义. 方法用电镜观察anti-TGF-β1作用后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以及用MTT法和3H-脯氨酸掺入等方法检测anti-TGF-β1对体外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 anti-TGF-β1能明显影响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细胞核、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等).anti-TGF-β1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P<0.01),在一定范围内(10μg/ml)呈剂量-效应关系.抑制作用在10μg/ml时大,抑制率达72%.结论 anti-TGF-β1能中和TGF-β 1,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提示anti-TGF-β1的应用可能为临床瘢痕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李宜姝;郝立君;苏海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新生儿泪囊炎是眼科门诊常见病,患儿年龄小极不配合,给就诊与治疗过程中带来极大的不便,近几年来,我所一直采用探通加冲洗的方法,获得了显著的疗效,治愈率达到90%,也是目前治疗新生儿泪囊炎首选方法之一.本文将1994~2001年来所就诊治疗的48例报告如下.
作者:潘健;刘晓明;宋晓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临床上牙齿外伤性脱落比较常见,固定外伤牙齿的方法也很多,而正畸方丝弓固定外伤牙齿显示了其独特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毕桂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X线与CT检查已广泛用于食管癌的诊断,对于两者的作用和检查的必要性观点不一.本文通过对32例作过X线与CT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从而提高对食管癌综合影象检查作用的认识.
作者:王忠伟;李忠凯;李国栋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1种常见的以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functional bowel disease,FBD),是 1种身心疾患[1].随着现代工作及生活节奏的加快,IBS发病率不断增加,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我院消化内科应用斯巴敏治疗IBS 2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勇;朱承雁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心跳骤停是院前急救中危重病之一,肾上腺素作为心肺复苏时首选药物由来已久.我急救中心自1998-05~2001-07共抢救心跳骤停病人84例,对其中40例病人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素进行抢救,结果表明大剂量肾上腺素可增加心肺复苏(CPR)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洪亮;贾阿娜;孙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导至社会老龄化.随之而来健康、长寿、老年疾病的预防治疗,成为当前医药学界的重要课题, 除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外,老年性痴呆已成为常见的老年病.下面就我们经治的老年性痴呆谈一下诊断治疗预防的体会.
作者:郑玉兰;姜晓光;贺汝学;贺耀庭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我们对108例长期腹痛患儿同时用第3代血清HP抗体检测和酶联免疫吸附方法HP抗体检测,观察结果表明,前者快速、准确、简便等方面优于后者.且不用仪器设备,值得基层单位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王丽珍;魏校敏;陈铁茹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中医事业的发展,护理工作的内涵在不断地拓宽和充实,护理工作的模式不再是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而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用于临床业务和管理的工作模式,中医医院开展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建设项目与西医医院基本相同.1998年开始在全院推行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经过3年的实践,取得一定成效.
作者:王智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 典型病例例1,女,25岁.因孕10个月,不规则腹痛24h,破水1h余,于2001-10-13来我院,诊断G1 P0妊娠40+2周,患者于10-12 19h30min见红,随后出现不规则腹痛,即请当地接生员来家中,检查宫口未开,胎儿较大,估计4 500g以上,即用催产素10u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肌注催产素2支(20u)后嘱产妇反复向下屏气,仍不见胎儿娩出,而转入我院,患者于入院途中破水,流出黄色混浊羊水,入院查T 36.5℃,
作者:郭俊蕾;冯国双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重型颅脑损伤长时间意识障碍所引发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并发症,加之脑水肿、脑缺氧、脑血管痉挛等相互作用,恶性循环以及伤后有害因子的形成与释放造成的进一步的脑细胞坏死以及神经原的破坏,给伤员带来更严重的危害.故早期促进伤员意识恢复,有效地控制并逆转脑水肿、脑缺氧、脑血管痉挛等症的发展,以及减少和抑制伤后有害因子的形成与释放,对挽救伤员生命、减少后遗症,提高生存质量以及早日康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应用高压氧辅助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逆转脑水肿、脑缺氧、脑血管痉挛等症的发展以及伤后有害因子的形成和释放,缩短昏迷时间,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对伤员的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科于1998~ 2002年,采用高压氧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桐;徐全;苏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疾病,腹痛、腹部肿块和黄疸是胆总管扩张症 3个典型症状.本病均需于全麻下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滕锦羽;高吉雳;吴怀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笔者将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抗体酶联免疫法(TP-ELISA)就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酶联和解疫法(TP-ELISA)就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进行了比较.
作者:梅杰 刊期: 200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