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治疗

杜国斌;宋岩

关键词:视网膜中央动脉, 阻塞, 治疗
摘要: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使其所供应的区域发生急性缺血,能引起瞬间失明,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疾病,因其治盲率高,故发病后应立即抢救,否则将导致永久失明.我科自1992年以来,救治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35例,报告如下.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60岁以上肺癌病人的外科治疗体会

    1994-06~1999-10,本文为24例60岁以上肺癌病人施行了手术切除,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24例中,男20例,女4例.年龄60~74岁,平均67.2岁.临床表现有咳嗽者20例 (8 3.3%),咯血或痰中带血17例(70.8%),低热或间断性发热13例(54.1%),气短8例(33.3% ),四肢关节痛伴杵状指1例.同时伴有慢性支气管炎6例,冠心病5例,高血压2例.

    作者:孙巍;王凤爽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食管癌的X线与CT诊断对比分析

    X线与CT检查已广泛用于食管癌的诊断,对于两者的作用和检查的必要性观点不一.本文通过对32例作过X线与CT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从而提高对食管癌综合影象检查作用的认识.

    作者:王忠伟;李忠凯;李国栋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大咯血病人的急救

    大咯血主要常见于肺结核空洞,支气管扩张症,其他原因为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及血液病等.咯血性窒息可危及生命.窒息先兆首先是咯血停止、呼吸急促、紫绀、出大汗、烦躁、瞠目、精神高度紧张.后神志不清,呼吸停止.一旦发现窒息先兆立即抢救.

    作者:杜云霞;蒋晓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滥用催产素致新生儿重度窒息并发颅内出血的临床分析

    1 典型病例例1,女,25岁.因孕10个月,不规则腹痛24h,破水1h余,于2001-10-13来我院,诊断G1 P0妊娠40+2周,患者于10-12 19h30min见红,随后出现不规则腹痛,即请当地接生员来家中,检查宫口未开,胎儿较大,估计4 500g以上,即用催产素10u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肌注催产素2支(20u)后嘱产妇反复向下屏气,仍不见胎儿娩出,而转入我院,患者于入院途中破水,流出黄色混浊羊水,入院查T 36.5℃,

    作者:郭俊蕾;冯国双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0.4%与0.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行乳腺癌根治术效果的比较

    乳腺癌根治术采用硬膜外麻醉镇痛不全或呼吸抑制为其主要并发症,随着局麻药罗哌卡因在临床的应用,我们对乳腺癌根治术病人比较0.4%与0.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目的在于找到既能满足上胸、颈部手术镇痛,又不抑制呼吸的适合剂量.

    作者:安文玉;黄宁;康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近年来,随着溶栓疗法被广泛运用于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使梗死冠脉的再通率显著提高,从而减少了心肌坏死,挽救了濒危心肌,缩小了梗死面积,极大地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病死率.我们通过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观察到尿激酶可影响人体的纤溶系统,使人体纤溶活性增强,从而起到溶解血栓的目的.

    作者:侯春滨;蒋春玲;宋伟钗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脊柱转移瘤CT诊断与X线平片对照(附30例分析)

    本文30例脊柱转移瘤均经病理证实,CT扫描表现溶骨性破坏19例, 成骨性破坏3例,混合性破坏8例.原发灶以肺癌多见,其次为鼻咽癌和胃癌.本组30例备有正侧位X线平片检查,平片发现或可疑破坏16例,而CT扫描100%,CT扫描发现和估价病变方面较平片X检查优越敏感,本文对脊柱转移瘤的CT诊断,鉴别诊断的价值进行探讨.

    作者:遇培祥;苏保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胎儿脐动脉血流异常波形的意义(附16例临床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生血流分析仪监测脐动脉血流波形,通过多普勒分析技术,可以计算胎儿脐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S)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低值(D)的比值(S/D), 可以协助判断胎儿宫内的发育情况,对胎儿预后做出评价,高危妊娠时,脐动脉血流异常波形先于生物物理项的出现,可以认为胎儿脐动血流的则定是胎儿宫内安危较灵敏的监测方法之一,因为它能比胎心律的变化更早的反映胎儿缺氧.将脐动脉血流波形测定、胎动计数、无负荷试验(NST)结合起来,能更准确的反映胎儿宫内状态.

    作者:李宏英;高阳;王彪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后遗症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1min,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自主呼吸的缺氧状态,为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 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

    作者:吕艺;郑金花;高洪丽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卡托普利与硫酸镁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

    本文对肺心病常规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心衰23例患者,采用卡托普利与硫酸镁联合治疗,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57~74岁.患者慢性咳喘史均在8年以上,符合199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肺心病诊断标准.经抗感染、吸氧、止咳、平喘、纠正酸碱平衡、强心等治疗 5d后,心功能仍为3~4级(NYHA分级)者.

    作者:吴宝臣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新生儿泪囊炎的探通与冲洗

    新生儿泪囊炎是眼科门诊常见病,患儿年龄小极不配合,给就诊与治疗过程中带来极大的不便,近几年来,我所一直采用探通加冲洗的方法,获得了显著的疗效,治愈率达到90%,也是目前治疗新生儿泪囊炎首选方法之一.本文将1994~2001年来所就诊治疗的48例报告如下.

    作者:潘健;刘晓明;宋晓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分离性垂直偏斜的手术探讨

    分离性垂直偏斜(Dissociated vertical deviation,DVD),又称交替性上隐斜、双上隐斜或双上斜视.该病由Stephen(1985)首次报告.其特点是遮盖一眼时,被遮盖眼上转,并同时伴有轻度外旋和外转.当去除遮盖时该眼下转并伴有轻度内旋、内转是与一般斜视的神经支配法则相矛盾的一种眼球垂直运动异常.该病病因不清,多数学者主张手术治疗.我院1990 ~1998年间共收治DVD患者20例,采用单纯上直肌徙后术或加做下直肌缩短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范德君;张小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阑尾切除残端单纯结扎852例分析

    1990年至今对852例阑尾炎、阑尾切除术施阑尾残端单纯结扎取得良好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52例中,男507例,女345例.年龄2~82岁,平均27.5岁.急性单纯性阑尾39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23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72例;妊娠阑尾炎14例;慢性阑尾炎51例. 入院病人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803例;固定性右下腹疼痛49 例.入院查体:体温36.4℃~39.2℃;脉搏72~110次/min.均有右下腹压痛.右下腹反跳痛352例,局限性右下腹肌紧张323例,腹膜炎症状较重占21例.血常规WBC:4.2~21.0 ×109/L.

    作者:周兆海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利用全自动根管长度测定器进行1次性根充的临床观察

    目的利用全自动根管长度测定器观察1次性根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56颗,采用局麻开髓、拔髓,利用全自动根管测定器测根长、扩根,进行1次性根管充填.结果术后经X线检查,均完善充填,无欠充或超充情况.结论利用Root-Zx1次性根充,既减少了无菌根管因反复封药而造成的继发感染,又避免反复照射X线的危害,大大提高了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毕先燕;周秀萍;邵立强;原凤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腹部严重多发伤58例救治体会

    我科1992-01~2001-12共收治腹部多发伤58例.本组病人伤情复杂,病情危重,诊治难度大.现将围手术期救治体会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男52例,女6例.年龄15~58岁.车祸伤36例,挤压伤7例,锐器伤1例,重物砸伤1例.

    作者:杨雪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CT导引下胸膜病灶穿刺活检对胸膜疾病的诊断价值

    在胸膜病变的诊断上,CT较常规胸片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依靠其高密度分辨率,可显示胸片不能发现的病变,如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结节及胸膜肿块.但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上有一定的困难,CT导引下胸膜病灶穿刺活检无疑是一种直接、简便、创伤小,患者易接受的诊断方法.本文就CT导引下胸膜病灶穿刺活检在胸膜疾病的诊断价值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任慧玲;苏保民;张立彬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单纯肘关节后脱位36例临床分析

    1988年以来,我们对单纯肘关节后脱位患者采取闭合复位、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知博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2种治疗尖锐湿疣方法的比较

    我院门诊自1996-06~1999-06治疗尖锐湿疣患者148例,单纯CO2激光治疗70例;用CO2 激光除疣后行中药坐浴治疗78例.现将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石晶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1种改良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MRI扫描技术

    自从磁共振用于膝关节疾病的诊断以来,膝关节疾患的诊断有了很大发展.目前,MRI已成为各种膝关节疾患常规的、甚至是首选的检查方法.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摸索,现总结了 1种新的扫描方法能够理想地显示前交叉韧带;同时不影响其它结构的正常显示.

    作者:李建伟;刘丽莉;韩琳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COPD患者营养状态及骨质代谢的研究

    目的探讨COPD患者骨质疏松和不同营养状态间关系.方法通过对COPD患者进行%IBW、TST、AMC、CHL、Alb、Trf、PALb营养参数及外周血总淋巴细胞计数(TLG)的测定,以及骨质代谢参数骨密度(BMC)、骨钙素(BGP )、降钙素(CT)、血清钙(Sca)的测定,经统计学处理,进行P值计算及相关分析. 结果与结论 COPD患者确实存在着骨质疏松,COPD患者的营养状态与骨质疏松呈正相关.

    作者:赵亚力;徐晓虹;郭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