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琦
笔者将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抗体酶联免疫法(TP-ELISA)就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酶联和解疫法(TP-ELISA)就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进行了比较.
作者:梅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 典型病例患者17岁,未婚,2001-12-11入院,住院号369228.该患12岁月经初潮,平素月经周期1个月左右,此次月经来潮阴道流血35d,淋漓不断,量少,暗红色,无腹痛,口服中药调经及肌注黄体硐20mg 5d未见效.做B超提示:可疑子宫畸形(残角子宫腔内积血并输卵管积血), 以盆腔肿物收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妇科肛查:外阴发育正常,未婚未孕型,阴毛分布均匀,下腹部分可触及一手拳大小之肿物,质地中等硬,边界清楚,活动尚可,压痛阳性.各项辅助检查如:血液分析、尿液分析、乙肝6项、丙肝、肝功、心电、胸部正位片均属正常.考虑是否伴有泌尿道发育异常,为制定手术方案,遂做肾脏彩超,回报:右肾缺如待除外,建议做静脉肾盂造影.次日做静脉肾盂造影及膀胱镜检查,均诊断孤立肾.
作者:徐立;杨玉秋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 典型病例患者男,26岁.即往下腹部痛10余年,为间断性,经多家医院诊断为慢性阑尾炎,近20d 左右下腹痛伴腹泻,进2d腹痛加剧、发冷、发热入我院.查体:体温37.5℃,右下腹压痛即反跳痛;白细胞计数13.4×109/L胸腹部透视、心肺无异常,回盲部可见少量气体 .B超检查右下腹少量渗出,诊断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即行阑尾炎切除手术,腹直肌外缘切口,打开腹腔见有脓汁,阑尾两处穿孔,并于回肠末端80cm处有穿孔,局部肠壁边缘为暗紫色,术中分析该病例为阑尾炎合并美克尔憩室炎肠穿孔,由于穿孔部血运较差、不能做单纯性肠修补术,结合腹腔所见,行阑尾切除术,回肠末端切除术,端端吻合术,手术进行顺利,右下腹置引流管2根,关腹.术后给予抗生素及静脉补液支持,预防感染,对症处置,18d后痊愈出院,术后病理诊断为坏疽性阑尾炎,美克尔憩室炎.
作者:万宝彬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认识有机磷农药中毒后的心肌损害.方法对63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病人异常心电图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可引起心肌损害,心电图表现为ST-T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引起心肌损害较常见.急诊救治过程中要给予充分认识.
作者:贾阿娜;张洪亮;孙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重型颅脑损伤长时间意识障碍所引发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并发症,加之脑水肿、脑缺氧、脑血管痉挛等相互作用,恶性循环以及伤后有害因子的形成与释放造成的进一步的脑细胞坏死以及神经原的破坏,给伤员带来更严重的危害.故早期促进伤员意识恢复,有效地控制并逆转脑水肿、脑缺氧、脑血管痉挛等症的发展,以及减少和抑制伤后有害因子的形成与释放,对挽救伤员生命、减少后遗症,提高生存质量以及早日康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应用高压氧辅助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逆转脑水肿、脑缺氧、脑血管痉挛等症的发展以及伤后有害因子的形成和释放,缩短昏迷时间,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对伤员的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科于1998~ 2002年,采用高压氧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桐;徐全;苏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一般继发于儿童感冒后.临床上单纯应用药物治疗效果一般,文献报道治愈率一般为10%~40%,治疗若不及时,易形成脓耳及鼓室粘连, 预后差.作者运用咽鼓管导管吹张和鼓室注药治疗120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薇琦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偶为冠状动脉栓塞、炎症,先天性畸形,痉挛和冠状动脉口阻塞所致), 造成管腔严重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血供进一步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缺血达1h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本文以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及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为目的,从中探索佳溶栓时间和剂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敏玲;李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开胸手术是用于治疗肺结核、胸部肿瘤等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术后内出血是术后早期并发症之一,能否及时观察及护理并配合医生做出正确诊断,直接关系到手术效果和功能的恢复,所以,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给予重视.
作者:刘心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简称ILIB)是血液疗法的一种,它是通过纤细柔软的光导纤维将激光导入血管内直接照射循环血液的,具有良好的生物效应和治疗效应.我院从19 99-04开展这一新技术.本文对21种疾病,89例患者(年龄小11岁,大68岁)共进行了416 次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未发现副作用与不良反应,在护理操作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艳春;张光辉;张淑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本文30例脊柱转移瘤均经病理证实,CT扫描表现溶骨性破坏19例, 成骨性破坏3例,混合性破坏8例.原发灶以肺癌多见,其次为鼻咽癌和胃癌.本组30例备有正侧位X线平片检查,平片发现或可疑破坏16例,而CT扫描100%,CT扫描发现和估价病变方面较平片X检查优越敏感,本文对脊柱转移瘤的CT诊断,鉴别诊断的价值进行探讨.
作者:遇培祥;苏保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自Stark新式剖宫产在临床开展以来,因于其手术的时间短,术中损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及预防性用药时间短等诸多优点,已得到临床产科的公认.但受正规传统的观念的影响,临床上尚有相当一部分资深医生仍按手术学要求缝合皮下组织层,兹对此分析如下.
作者:张丽;丁海峰;包立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甲状腺疾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需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病人也较多,但是由于手术部位特殊,传统术式创伤较大,且颈部术后瘢痕较大且明显.加之传统术式尚需在颈部放置引流管,所以,使许多患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很难接受甲状腺手术,往往容易延误病情.我院2000-03~2002-03以来,在传统术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术式改革,提出了钳挟挤切推进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祥彪;唐莫宗;陈来教 刊期: 2002年第09期
Colles氏骨折为骨科常见病,尤其老年人较为多见.现将老年性Colles氏骨折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任伟;周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利用全自动根管长度测定器观察1次性根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56颗,采用局麻开髓、拔髓,利用全自动根管测定器测根长、扩根,进行1次性根管充填.结果术后经X线检查,均完善充填,无欠充或超充情况.结论利用Root-Zx1次性根充,既减少了无菌根管因反复封药而造成的继发感染,又避免反复照射X线的危害,大大提高了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毕先燕;周秀萍;邵立强;原凤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本文收集了1997-10~1999-07间经临床和各项检查确诊为血管性头痛的病人171例,同时作经颅多普勒(TCD)和脑电图(EEG)检查,比较2者在血管性头痛诊断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雨晶;周颖;杨威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比较老年人施行胃切除术用静脉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ASAⅠ~Ⅱ级,年龄>70岁,拟施胃切除手术的病人30例,随机分成2组:A组(n=15),常规全麻后,采用静脉内注射吗啡PCA进行术后镇痛;B组(n=15),常规全麻后,采用硬膜外内注射布比卡因和芬太尼PCEA进行术后镇痛.分别观察术后5d内,病人VAS评分,精神状态,胃肠道功能,心肺功能的情况.结果 B组术后前2d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病人精神状态良好,胃肠道及心肺功能未受明显影响.结论老年人胃切除术后PCEA镇痛效果优于P CA镇痛.
作者:黄宁;杨光;林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锁骨骨折是骨科常见急症,此类患者手术操作并不复杂,时间也较短,但以往手术中所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常因神经阻滞不完善致使麻醉效果不好而给病人带来痛苦.我院近来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同侧颈浅丛阻滞的方法实施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肖景宽;张丽红;吴方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彩色多普勒超生血流分析仪监测脐动脉血流波形,通过多普勒分析技术,可以计算胎儿脐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S)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低值(D)的比值(S/D), 可以协助判断胎儿宫内的发育情况,对胎儿预后做出评价,高危妊娠时,脐动脉血流异常波形先于生物物理项的出现,可以认为胎儿脐动血流的则定是胎儿宫内安危较灵敏的监测方法之一,因为它能比胎心律的变化更早的反映胎儿缺氧.将脐动脉血流波形测定、胎动计数、无负荷试验(NST)结合起来,能更准确的反映胎儿宫内状态.
作者:李宏英;高阳;王彪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保健意识的增强,儿童牙科就诊患者不断增加, 其中龋病发病率高.儿童患者就诊过程中,多数表现出对治疗的恐惧,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为患儿治疗时,注意与患儿的沟通,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取得患儿的配合,从而顺利完成治疗,同时对患儿及其家长采取多种形式的口腔健康教育,使其掌握一定的口腔卫生常识,达到预防目的.
作者:马艳萍;张曼玲;杜秋焕;郭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998-08~2000-02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例,对术中、术后出血较多的8例,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8例中男3例,女5例.年龄37~65岁,平均年龄45岁.L4~5椎间盘突出3例;L 5,S1椎间盘突出4例;L4~5,L5S12个椎间盘突出1例.病程1~5年,平均2 .6 年.所有病例均有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表现.而且经过保守治疗、牵引、按摩、推拿等, 病情反复发作,术前CT检查确认者.
作者:姜峰海;步万庶 刊期: 200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