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丁香油粘固粉中添加碘仿根管填充60例疗效观察

李杰;樊丽艳;苏同波

关键词:丁香油, 粘固粉, 加碘仿, 根管填充, 临床适应证, 治疗对象, 牙髓坏死, 效果满意, 前牙牙折, 门诊病人, 活髓保存, 根尖周病, 各种类型, 桩冠, 年龄, 疗法, 坏疽, 感染, 报告
摘要:我所采用丁香油粘固粉中添加碘仿行根管填充6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治疗对象门诊病人60例,其中,女28例,男32例.年龄大60岁,小20岁,平均37.2岁.2 临床适应证凡活髓保存疗法失败的病牙;前牙牙折须做桩冠者;感染的牙髓或牙髓坏死和坏疽;各种类型的根尖周病.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肿胀技术在脂肪抽吸术中的应用

    我科1998-01~1999-09采用肿胀技术对21例腰腹部局限性脂肪堆积者行脂肪抽吸术,达到了形体塑造的目的,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均为女性,年龄28~56岁.均为腰腹部局限性脂肪堆积,而四肢无明显肥胖者.术前测腹部围度:上腹围77~89cm,脐围75~92cm,下腹围90.5~106cm,术后3个月测上腹围减少3~7cm,脐围减小4~9cm,下腹围减少3~8cm,术后个别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皮肤瘀斑及凹凸不平现象,未见明显的血肿及血清肿,未发生皮肤坏死,脂肪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作者:孟杰;张义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重症失水输液方案的探讨

    本文就新生儿伤寒沙门氏菌肠炎重症失水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本文1998-07~2000-10收治住院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105例,其中,符合重症失水诊断标准40例.男29例,女11例.农村患儿30例,城市患儿10例.年龄出生后7d以内31例,8~15d6例,15d以上3例,其中,早产儿5例.母乳喂养10例,人工喂养30例.入院诊断为肠炎10例,败血症5例,窒息综合征3例,硬肿症4例.本组粪便均经过SS琼脂平板接种,生化和血清学鉴定为鼠伤寒沙门氏菌生长,大便次数10~30次/d.大便异臭味,多变,墨绿色稀水便32例,血粘液水便8例.查血气22例,全部失代偿性酸中毒,pH值低7.015,EB值高-17.1,低氧血症16/22,血培养阳性12例.查尿糖17例,阳性14/17.并发症有红臀、腹胀、NEC、营养不良、败血症、鹅口疮、肺出血.

    作者:苏雅荣;张俐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多器官功能衰竭23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为糖尿病急性严重并发症之一.自从小剂量胰岛素疗法应用以来,病死率已降至1%[1],但仍有一部分病人由于种种原因而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病死率高,按照MSOF诊断标准[2],现将DKA并发MSOF 23例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52~83岁,平均65.5岁.诱因:感染17例(上感3例,肺部感染6例,泌尿系感染4例,皮肤感染2例,胆道感染2例),停药2例,心肌梗死1例,诱因不明3例.2例发病前无糖尿病史,其余21例发病前糖尿病史5~40年,平均11年.2例为糖尿病Ⅰ型,其余为糖尿病Ⅱ型.

    作者:胡珂;郑伟;许彩秋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髋关节后脱位并股骨头股骨颈骨折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49岁,农民.因在蹲位劳动中(左髋负重),被后上方倒塌的土墙将髋部砸伤,于2000-07-10入院.入院检查骨科体征:左髋明显肿胀,左下肢较健肢短缩5cm,左下肢是外展外旋畸形.自带X片:因条件不佳只显示左髋后脱位.但临床体征不单是左髋后脱位,因有外旋外展畸形,故我们又重拍X光片.①左股骨头骨折(可见拇指大小游离骨片2块).②左股骨颈颈中骨折(林顿氏角52°).③左髋臼缘骨折并左髋后脱位.

    作者:刘忠滨;薛亚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应用少量樟脑酚液无痛开髓治疗牙髓炎

    在口腔科临床常见的就是急性牙髓炎患者,一般就诊者多在疼痛难以忍受情况下,才来医院治疗.临床上遇这种情况,多在麻醉下开髓治疗.本文介绍应用少量樟脑酚液无痛开髓治疗牙髓炎,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带血管蒂皮瓣一次性修复鼻缺损

    目的采用带血管蒂皮瓣一次性修复各种原因造成的鼻缺损.方法根据病人鼻部缺损大小,确定和设计取带血管蒂皮瓣的部位厚度、隧道位置、原创面用刀刮造新鲜创面,取合适大小、带血管蒂皮瓣经隧道移至鼻缺损部位进行缝合修复.结果 8例用带血管蒂皮瓣一次性修复鼻缺损均获成功.结论带血管蒂皮瓣一次性修复鼻缺损,均为面部皮肤颜色一致,不受缺损大小限制,可利用前额、颜面皮肤较松弛及弹性较好特点,皱纹走行,毛发掩盖,距离近的优势,一次成型免受二次手术痛苦.

    作者:王丽芬;高艳荣;马尚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甲状腺手术致上腔动脉出血1例的抢救及手术配合体会

    1 病例介绍患者张某,女,47周岁.于2000-01~18来我院就诊.主诉:发现颈部肿块3年余,逐渐增大,近期增长迅速,略有呼吸困难.查体:甲状腺双侧及正中隆起,右侧明显,左侧约为2cm×3cm,右侧约为5cm×5cm,并有多个结节,活动性差,粘连,压迫气管.伴有轻度呼吸困难,29.3/14.7kPa.初诊为结节性甲状腺囊肿伴高血压病,需手术治疗.在术中剥离时意外将上腔动脉剥离破裂.此时血流如注,患者呼吸困难,血压持续下降.

    作者:栾菊梅;刘小丹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我院急救中心自2000-03~12应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进行心肺复苏,并与插入普通气管导管(ETT)比较,结果应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插入直接顺利,为病人实施有效通气时间比普通气管插管至少提前30s,为进一步的心肺复苏成功赢得了时机.1 资料与方法急救中心2000-03~12应用气管插管实行心肺复苏共计89例,其中女性36例,男性53例,年龄26~84岁,随机分2组:A组,经口盲探置入ETC57例;B组,明视法置入ETT32例.

    作者:郭秀玲;温春娟;郭贵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男性导尿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

    导尿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临床实际工作对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收集无菌尿标本等,均需导尿处理.留置导尿是观察病情变化,治疗疾病的一项重要措施.男性病人因年龄不同,及在解剖生理上的差异,临床上常出现导尿困难现象,现将我科2年内导尿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作者:佟秀华;冯晓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腹股沟疝的治疗进展

    目的探讨目前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进展.方法本文通过分析腹股沟的解剖及腹股沟疝的分型和对当前外科治疗手段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结果和结论在熟悉局部解剖的基础上,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是当前比较普遍的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的方法.腹腔镜手术方法因具有创伤小、病人恢复快的特点,目前也多采用.

    作者:暴福生;宫凤英;乔海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及临床意义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急性白血病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判定预后的一个有用的指标.

    作者:辛晓敏;宋晓红;关秀茹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腹膜外剖宫产术后患者行子宫全切术的体会

    腹膜外剖宫产给产妇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是同时也给产妇今后的生活留下隐患.首先,术中我们不能探查子宫体部是否有肌瘤结节,是否有卵巢肿瘤,增加了再次手术的机会;其次,是给日后行子宫全切术造成了困难.本文就腹膜外剖宫产术后患者行子宫全切术的体会,进行总结.1 病例介绍1999~2000年,我院曾有5例剖宫产术后,因子宫肌瘤、慢性宫颈炎欲行子宫全切术.其中,有2例有腹膜外剖宫产术史,分别为术后12年、15年,术中剪开膀胱、子宫反折腹膜,下推膀胱时均受阻,剥离困难,锐钝性分离,膀胱及宫颈创面多处渗血,有1例因出血多无法继续操作而改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另外,有3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患者,子宫切口位于膀胱子宫反折腹膜之上,剪开反折腹膜后,下推膀胱较易,行子宫全切术成功.

    作者:陈欣;孙莹;刘岩丽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拜糖平治疗糖尿病5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是内科系统常见病,我院1999~2000年采用拜糖平治疗糖尿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5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情况及治疗效果作一简要分析.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50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大者68岁,年龄小者24岁,平均年龄46岁.其中,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48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例.

    作者:李凤珊;刘红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小儿惊厥的急救及护理

    小儿惊厥可造成残疾、死亡等严重后果.现将临床急救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惊厥的急救处理措施1.1 针刺疗法取人中、合谷穴,给予强刺激.高热配曲池、十宣等穴,有意识障碍配合百会、涌泉穴等.针刺2~3min内不能止惊时,应迅速选用止惊药物.

    作者:姬宏;董福琴;杨丽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运用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对1例宫外孕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护理

    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指将人的基本需要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为了生存、成长、发展,必须满足基本需要.当一个人大部分需要都能得到满足时,就能够保持平衡状态.但人在患病时,可能有很多不能自行满足的需要,这时就需要护士进行照顾.本文对1例宫外孕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运用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进行逐项分析,有针对性的确定了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满足需要,以恢复机体平衡,促进康复.现介绍如下.

    作者:安洋;张巍;王红菊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下眼袋修复术的切口设计及缝合方式的改进

    下眼袋修复术是改善面部老化的美容手术之一,对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要求很高.以往做的切口及缝合方式常留下明显的切口瘢痕,影响效果.近3年来,我们对切口设计及缝合方式进行了改进效果良好.1 手术方法的改进1.1 切口设计常规消毒后,局部注射0.5%利多卡因和少许副肾素,以11号尖刀片沿外眦鱼尾纹稍向下切开皮肤,长约0.8mm,用眼科小剪刀沿下睑缘向内眦做皮下分离,距下睑睫毛根部0.8mm以内顺睑缘切开皮肤,至下泪点后再水平向内延伸1.5~3.5mm.

    作者:陈永霞;王力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手术病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手术是对某些疾病进行根除或有效治疗的重要手段.手术病人的心理活动较其它病人表现的更为活跃和明显,除较大手术对病人实施全麻,使其在无知觉的情况下进行手术外,大部分手术都采用非局麻手术.因此,病人的心理活动就贯穿于手术的全过程,对能否顺利进行手术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了解和掌握手术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加强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取得佳治疗效果的重要方面.

    作者:寇丽洁;李琳;王艳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病(附28例疗效分析)

    消化性溃疡病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在祖国医学中属胃痛范畴,现有的西医治疗是不令人满意的.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无论对疼痛和胃粘膜功能恢复都有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亮;刘岩;范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降纤酶与血塞通丹参并用治疗脑梗死90例

    本院1999-02~2000-08应用降纤酶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经头部CT检查,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45~75岁,平均61.8岁.病程2h~5d.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会议第三次修订<内科疾病诊断标准>.按肌力6级分类法分成3型:重型:肌力0~1级,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中型:肌力2~3级,合并颅神经症状;轻型:肌力4级,不合并颅神经症状.90例中,重型30例,中型36例,轻型24例.

    作者:杨文娟;崔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龙胆泻肝汤治疗白塞氏病的临床观察

    本文作者应用中药龙胆泻肝汤治疗26例白塞氏病患者,均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26例患者均诊断为白塞氏病,均以口腔溃疡为主症,同时表现为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烦躁不安、其中伴外阴溃疡者18例,眼炎者12例,皮肤红斑、毛囊炎者9例.男性7例,女性19例.年龄26~56岁之间,平均42.5岁.

    作者:曹丽娟;杨惠芹;邹青春;沙德祥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