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多器官功能衰竭23例临床分析

胡珂;郑伟;许彩秋

关键词: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多器官功能衰竭
摘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为糖尿病急性严重并发症之一.自从小剂量胰岛素疗法应用以来,病死率已降至1%[1],但仍有一部分病人由于种种原因而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病死率高,按照MSOF诊断标准[2],现将DKA并发MSOF 23例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52~83岁,平均65.5岁.诱因:感染17例(上感3例,肺部感染6例,泌尿系感染4例,皮肤感染2例,胆道感染2例),停药2例,心肌梗死1例,诱因不明3例.2例发病前无糖尿病史,其余21例发病前糖尿病史5~40年,平均11年.2例为糖尿病Ⅰ型,其余为糖尿病Ⅱ型.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CT诊断纵隔脂肪瘤1例

    1 病例摘要患者:女,52岁.前胸闷、背酸、略感呼吸困难1年余.X线表现:正位片,左心膈角闭塞,左膈面不清,病变外侧缘不清.X线诊断:左心膈角心包脂肪垫.CT表现:左心膈角处,心脏前可见低密度影,CT值为-52Hu~-127Hu,边缘清楚,与心包界线清晰.CT诊断:纵隔脂肪瘤(图1、2).手术:行纵隔病变切除术.术中见大量脂肪组织,质软,其内未见其它组织.病理诊断:纵隔脂肪瘤.

    作者:高英祥;汪洪艳;任宝峰;卢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排石汤加综合疗法治疗上尿路结石100例

    1985年以来,我们选择性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及输尿管部泥沙样或/和孤立性小结石100例,收到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00例,均为成年人,其中男68例,女32例.患者均因突发性腰、腹部疼痛,阵发性加剧或绞痛,向会阴部放散就诊,尿常规化验为镜下血尿,B型超声检查显示肾盂积水或伴有不同程度的输尿管扩张,报告为泥沙样或直径<1.0cm的小结石,X线腹部单片32例可见到结石阴影.肾功能正常.输尿管扩张及炎症在病例的选择上只做相对禁忌证.

    作者:李有才;米金生;李玉成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病(附28例疗效分析)

    消化性溃疡病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在祖国医学中属胃痛范畴,现有的西医治疗是不令人满意的.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无论对疼痛和胃粘膜功能恢复都有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亮;刘岩;范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54例临床疗效观察

    近年来,急性乙醇中毒患者逐渐增多,本院1997-05~2000-01收治急性乙醇中毒患者96例,用纳洛酮治疗54例,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治疗组男46例,女8例,年龄为16~48岁;饮酒后2~5h就诊,平均2.8h.对照组男42例,女5例,年龄15~50岁;饮酒后2~7h就诊,平均2.8h,两组病情对照见表1.

    作者:张兴俊;赵慕菲;单洪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及防治

    本文就人工流产的综合反应及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人工流产术后,轻者仅表现小腹坠痛、腰酸等局部反应,重者表现为头晕、胸闷、恶心、呕吐、面部苍白、四肢冰冷及心律不齐、心动过缓、血压下降,个别严重者可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心跳骤停.这是由于在施行人工流产术中,牵拉,扩张宫颈及宫壁受刺激,子宫收缩时,迷走神经兴奋释放过多化学介质,当乙酰胆碱作用于冠状动脉时,造成血管痉挛、心肌供血不足.故出现头晕、胸闷;当作用于周围血管时,引起血管扩张,循环血容量减少,出现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冷汗等休克表现.预防及处理方法:

    作者:张丽华;何艳;王娜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筛查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简称甲低(CH),是由于新生儿血液中甲状腺素减少而引起的疾病.由于甲低在新生儿期临床上缺乏特异的症状,很容易被忽略,延误治疗,造成机体不可逆损害,导致智力障碍.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孩子将能健康成长.为此,甲低成为当前新生儿筛查主要疾病之一.当前筛查的实验指标主要是促甲状腺素定量(TSH),检测血中甲状腺类激素水平.

    作者:段胜昔;刘晶赤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腹股沟疝的治疗进展

    目的探讨目前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进展.方法本文通过分析腹股沟的解剖及腹股沟疝的分型和对当前外科治疗手段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结果和结论在熟悉局部解剖的基础上,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是当前比较普遍的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的方法.腹腔镜手术方法因具有创伤小、病人恢复快的特点,目前也多采用.

    作者:暴福生;宫凤英;乔海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小儿脑室分流术静脉复合麻醉用药效果的比较

    目的比较氟芬合剂、羟丁酸钠、异丙酚分别联合氯胺酮在小儿脑室分流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45例ASAⅠ~Ⅱ级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氟芬合剂组(A组)、羟丁酸钠组(B组)和异丙酚组(C组),3组均复合氯胺酮.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和循环呼吸相关指标及麻醉恢复期睁眼和清醒时间.结果 3组麻醉有效率100%,显效率:A组93%、B组86.7%、C组100%;心率和收缩压:B组高于A、C两组(P<0.05);3组呼吸频率无明显差异(P>0.05);血氧饱和度:A组在诱导后5~10min内出现极显著差异(P<0.01);麻醉恢复期苏醒时间:C组明显短于A、B两组(P<0.01).结论经比较B、C两组均能安全用于小儿脑室分流术静脉麻醉.在稳定循环和术毕清醒时间方面,C组更优于B组.

    作者:陈慈学;王谊生;谢春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小切口重睑与其它重睑术的比较

    小切口重睑术与缝线、埋线法及传统大切口重睑术在适应证和操作上有所 不同,现将各方法进行比较。

    作者:吴华兴;邵松滨;梁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米索前列醇与利凡诺用于中期引产对比分析

    近年来,我院用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15~26周妊娠,成功地代替了利凡诺羊膜腔注药.本文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诱导流产,对其效果与利凡诺进行对照,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998-02~1999-12,我院对孕15~26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109例,分为两组,50例采用米索,其中初产妇26例;经产妇女24例,有剖宫史3例;59例采用利凡诺,其中初产妇29例,经产妇30例,均无剖宫史.

    作者:杨金波;李宏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我院急救中心自2000-03~12应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进行心肺复苏,并与插入普通气管导管(ETT)比较,结果应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插入直接顺利,为病人实施有效通气时间比普通气管插管至少提前30s,为进一步的心肺复苏成功赢得了时机.1 资料与方法急救中心2000-03~12应用气管插管实行心肺复苏共计89例,其中女性36例,男性53例,年龄26~84岁,随机分2组:A组,经口盲探置入ETC57例;B组,明视法置入ETT32例.

    作者:郭秀玲;温春娟;郭贵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早期左心衰竭30例临床分析

    本文结合实际病例,对早期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加以分析、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25例,女5例.年龄32~67岁.其中,冠心病26例,风心病4例,高血压病2例,心肌病4例.1.2 临床症状与体征轻度活动心悸、气短23例,平卧后干咳2例,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20例,两肺罗音29例,脉搏较平时快18例,脉压差小20例,血压低1例,V1ptf阳性18例,夜尿增多12例,X线肺纹理增强、增粗15例,面色发绀5例,多汗8例,端坐呼吸1例,卧位需高枕9例.

    作者:栾丽君;张晶敏;李慧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维脑路通刺五加治疗颈源性脑供血不足(附65例疗效分析)

    笔者自1996年开始对住院的65例颈源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用维脑路通、刺五加治疗,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5例中,男性29例,女性36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48.5岁.病程1~5年不等,经X光、颈部多普勒确诊,其中,C5~6增生、颈椎横突孔狭窄者47例,余为C4~5~6或C4~5增生狭窄,排除其它疾病,临床表现为眩晕、心慌、出冷汗、共济运动失调等.1.2 治疗方法维脑路通注射液0.4g,刺五加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液350ml,2次/d静点,7d为1个疗程.

    作者:韩振岗;安恩发;管艳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乳腺X线检查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乳腺的X线检查是目前提高乳腺疾病诊断率的基本的影像检查方法.本文通过与其他影像检查方法的比较,阐明了乳腺X线检查的技术、检查方法、作用、乳腺疾病的介入治疗及新进展,数字化乳腺摄影因其成像质量的提高,在将来必将取代传统的乳腺的X线摄影.

    作者:姜洪;蔡崧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断流术救治门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大出血15例

    我院1987~1998年,急诊手术救治门脉高压致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15例.其中7例术前无明显病史,而于术中确诊.均行贲门、胃底周围血管断流和脾切除,经随访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15例中,男14例,女1例.年龄小14岁,大56岁.血吸虫性肝硬化2例,结节性肝硬化7例,门脉性肝硬化4例,原因不明2例.肝功能试验除2例正常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损害.按child分级:A级3例,B级7例,C级5例.均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或内科治疗无效而行急诊手术救治.

    作者:池巍巍;李兰玉;李传达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应用少量樟脑酚液无痛开髓治疗牙髓炎

    在口腔科临床常见的就是急性牙髓炎患者,一般就诊者多在疼痛难以忍受情况下,才来医院治疗.临床上遇这种情况,多在麻醉下开髓治疗.本文介绍应用少量樟脑酚液无痛开髓治疗牙髓炎,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带血管蒂皮瓣一次性修复鼻缺损

    目的采用带血管蒂皮瓣一次性修复各种原因造成的鼻缺损.方法根据病人鼻部缺损大小,确定和设计取带血管蒂皮瓣的部位厚度、隧道位置、原创面用刀刮造新鲜创面,取合适大小、带血管蒂皮瓣经隧道移至鼻缺损部位进行缝合修复.结果 8例用带血管蒂皮瓣一次性修复鼻缺损均获成功.结论带血管蒂皮瓣一次性修复鼻缺损,均为面部皮肤颜色一致,不受缺损大小限制,可利用前额、颜面皮肤较松弛及弹性较好特点,皱纹走行,毛发掩盖,距离近的优势,一次成型免受二次手术痛苦.

    作者:王丽芬;高艳荣;马尚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浅谈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

    近几年来,在老年病人的药物疗法和康复训练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使某些老年病的治疗有了较大的进展.由于老年人的衰老变化和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等特点,加之目前老年患者用药频度和剂量都有增加趋势,药物的毒副反应也比中年人有所上升.因此,在老年病人的药物治疗方面,加强合理用药是比较突出的问题.1 老年患者对药物的反应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功能,较青年人有所下降,各器官的功能随之减退,储备能力下降,用药的安全幅度变窄.由于受胃肠道的吸收功能,心血管系统转运功能,酶系统的活性,肝的分解功能,和肾脏排泄功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机体代谢水平下降,药物的吸收运转、分解与排泄速度大为降低,因而药物极易在体内蓄积,同时老年患者对药物的耐受能力降低,即药物域变窄.老年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增大,当它适应了某一药物后突然撤除或改用它药,常会带来不良结果.另外,老年人用药的个体差异之大是其他任何年龄组都不能比拟的.

    作者:王丽燕;周华;刘艳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经颅多普勒脑血流测定高血压频谱图的临床分析

    本文对30例经颅多普勒脑血流测定高血压频谱图,均能反映不同程度的某一动脉硬化表现,重者多有流速缓慢,轻者多伴有流速增快.高血压促进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更易发生脑出血、脑梗死及栓塞形成,故动态观察高血压病人的脑血管病理生理改变,对防治脑血管病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春阳;李运寿;赵玉莹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凯时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我们自1999年对130例脑梗死病人采用凯时(前列腺E1)进行治疗,与同期住院131例脑梗死病人采用脉栓通治疗进行对照,观察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情况,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凯时治疗组130例,男82例,女48例,年龄46~75岁,平均62.5岁.脉栓通对照组131例,男80例,女51例,年龄45~76岁,平均63.4岁.起病至治疗时间2~72h.2组病人均为住院患者,符合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均经CT或MRI明确诊断,采用随机入选方法.

    作者:安晓霞;曲丽娟;张双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