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梅;李立波;宋庆珍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心房颤动快速心室率的疗效;方法:对31例心房颤动患者使用静脉注射胺碘酮,用药前后密切观察心律/心率和血压变化;结果:4h内16例(52%)转复为窦性心律,未转复的15例中有11例心室率下降>30%.血压多在正常范围,无心功能恶化及死亡;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控制心房颤动,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刘彤梅;冯涛;张凤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患者,男,43岁.头痛6个月,左眼球突出3个月.睡眠呼吸暂停平均5~6次/d,每次30~40s.常常因呼吸困难而憋醒.双侧腭扁桃体Ⅱ度,悬雍垂较大,咽腔通道明显狭窄.经CT片检查,临床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左筛窦囊肿.术前检查:心电窦性心律过速,电轴左偏,T波变化.余检查均正常.全麻下行左鼻侧切开,筛窦囊肿切除术.术后抗炎治疗,术后第1d夜间,家属述病人呼吸停止.经检查,呼吸、心跳均已停止,瞳孔散大,对光调节反射消失,经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刘绍庭;李玉茹;陆矿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本文就影响穿孔性眼外伤的视力预后的因素,创伤所达部位,各例的视力预后及特征做一讨论.1 方法1994-04~1999-03 5年间以就诊于黑龙江省医院眼科的锐器或异物造成的穿孔性眼外伤的病例,施行了手术,且术后观察经过3个月以上的23例23眼为对象,其中,男性19例19眼,平均年龄39.6岁,女性4例4眼,平均年龄27.3岁.以上病例以外伤的到达部位分为两组,创伤未波及玻璃体腔者为A组,波及玻璃体腔者为B组.其视力预后及关于术前有无玻璃体出血、网膜脱离的发生进行了比较探讨.
作者:韩素珍;王洁;李胜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们近期内用支架植入术治疗有心绞痛症状的冠状动脉心肌桥3例,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病例摘要病例1,男性,45岁.因反复阵发性心前区疼痛1年收入住院.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血压、血脂及肝肾功能及常规检查均正常.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正常.心动超声未有异常改变.运动试验阳性,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绞痛.
作者:梁明;姜淑珍;许邱鸿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先锋必(Cefobid)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能对抗β-内酰胺酶,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我们应用先锋必治疗24例小儿重症肺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欣;金辉;厚立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乙肝病毒(HBV)的传播途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同国家、不同人群、不同时期有关传播途径的报道都有所不同.通过输血和应用血液制品引起的HBV传播已确定无疑.乙肝病人的唾液、乳汁、精液、阴道分泌物、胆汁、尿、羊膜液及其它体液中都可能查到HBsAg.但这方面试验报道的不多.我们用RIA试验检测乳汁和唾液中的HBsAg.报道如下.
作者:张桂芝;马立新;张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胸段硬膜外阻滞加七氟醚麻醉对开胸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根据胸段硬膜外腔注入1.33%利多卡因-0.16%地卡因混合液剂量的不同,随机将病人分为A、B、C、D 4组,每组10例.A组为对照组单纯七氟醚麻醉,B、C、D组硬膜外腔在诱导前10min分别注入5ml、10ml、15ml利地混合液.结果:单纯七氟醚麻醉(A组)插管和拔管时血压明显高于麻醉前(P<0.01)和硬膜外组.术中血压平稳,但心率明显高于麻醉前(P<0.01)和硬膜外组(P<0.01).硬膜外组在诱导后及术中心率保持平稳与麻醉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开胸手术病人,施行硬膜外阻滞加七氟醚麻醉,硬膜外腔用药量不宜过多,5~10ml血液动力学较稳定.
作者:李权义;康华;杨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科自1994年以来,采用硬膜外腔封闭加“背晃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112例,男84例,女28例.年龄小于30岁18例;30~50岁86例;大于50岁8例.病程在2个月者20例;2月~1年38例;1~2年44例;2年以上10例.其中L3~4突出的10例;L4~5突出的82例;同时2处以上突出的20例.
作者:林建国;孙文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近年来,脑活素已广泛用于各种脑组织失代偿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我科自1991年起,应用脑活素治疗近绝对期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及视神经乳头炎,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杜曼华;李永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腭咽成形术(PPP)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是近年来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有效方法.而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配合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现就护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洪梅;王丽英;韩颖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们自1996年应用普瑞博思,对64例老年人腹部手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4例,其中,男41例,女23例.年龄50~60岁39例,60~70岁23例,70岁以上2例.腹部手术为:胆囊切除、胆道探查42例,胆肠吻合术7例,胃大部切除术7例,右半结肠切除术5例,脾切除术3例.
作者:李雄;郑志宏;张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男患,50岁,1986年就诊.主诉:活动后四肢无力6个月.病史:该患6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晨轻暮重,活动后明显,休息后减轻甚至恢复正常.既往:无高血压病.查体:Bp18.7/10.7Kpa,体温、脉搏和呼吸正常,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略胖.颜面有白癜风样皮肤色素脱失.神经系统查体:意识清醒,语言流利,颅神经正常.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共济运动好,双侧腱反射对称正常,双下肢未引出病理反射,无客观感觉障碍.脑膜征阴性.疲劳试验(+),新斯的明试验(+),神经低频重复电刺激肌动作电位波幅递减19%.胸正侧位片示主动脉硬化,未见胸腺瘤.心电正常.临床诊断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G).口服吡啶斯的明60mg3次/d,维持正常活动,1989年其母因贫血住院,诊断为巨幼红细胞贫血,经应用叶酸、维生素B12及铁剂治疗痊愈出院.患者本人未去医院而自行按巨幼红细胞贫血治疗,活动后四肢无力消失,停用吡啶斯的明,多年来一直维持正常,故本患为遗传性巨幼红细胞贫血,而非MG.
作者:段淑荣;杨玉玲;徐丹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原发十二指肠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病人住院病历资料.诊断主要靠胃镜及病理组织活检、胃肠钡餐透视;结果:1973~1994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0例原发十二指肠肿瘤患者中,发病高峰在50~60岁,男女均等,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为多,85%为恶性,无特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论:原发十二指肠肿瘤85%为恶性,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主要依靠联合检查方法,以提高检出率.
作者:王雪萍;鲁重美;刘士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一般病人面对手术治疗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且有少数病人精神过度紧张,甚至夜不能寐,食欲不振,经医护人员宣教后即便愿意接受手术治疗,但也会考虑麻醉意外,医生的医术,疾病的预后以及手术后的疼痛、饮食、护理等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心理护理.1 向病人解释有关手术常识及简单操作过程,术后注意事项,还可请经过手术治疗的病人作现身说法,使其尽快适应手术环境,能够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2 疼痛是病人手术前、后共有的症状,同一种手术,不同的病人,对疼痛的反应也各异.安静舒适的环境,趣味性的谈话,坚强的意志等可增强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可有效地减轻病人疼痛知觉.术后静卧的病人可鼓励阅读感兴趣的文艺作品,以提高疼痛阈值,降低疼痛反应.有些病人术后,不敢活动,怕刀口裂开、疼痛等.护理人员要说手术后尽量活动,对促进组织复原,减少并发症,重建功能的重要性.早期下床活动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有利于康复的必要性,去除病人的依赖心理.
作者:刘续章;肖萍;刘杨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一种全身性中老年性疾病.该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晚期预后不佳.目前发病年龄有逐渐提前的趋势,现就该病有关问题概述如下.
作者:张秀英;贾玉茹;刘家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患者26岁,G1P0孕39(2)/(7).因规律性宫缩2h,自然破膜1h,于1999-10-08来我科住院.查体:宫口开大7cm,S+,LoA,胎心音140次/min,BP16.0/10.7kpa,水肿(一),骨盆各径线正常.于9:30侧切分娩1女婴,婴儿Apgar评分为10分,体重3400g.产后宫缩好,阴道流血不多,常规新法缝合侧切刀口,产房观察2h后送回病房.产妇产后8h自感创口处疼痛加重,无坠胀感,以创口痛给予止痛处置,症状减轻;产后24h发现侧切面臀部肿大,创口无红肿,严格消毒行内诊检查,阴道壁光滑无血肿,立即给予25%硫酸镁湿敷,消肿不明显,48h行侧切口拆线,皮层和肌层裂开,切口深部有一直径8cm的血肿向臀部伸展,边界不清,腔内积血约300ml左右.立即切开血肿,取出积血块,用0.9%生理盐水冲洗和0.5%碘伏液棉球消毒,生理盐水纱条填塞血肿腔,压迫止血,同时输新鲜血400ml,青霉素800万u静点5d,预防感染,换药1次/d,于产后7d开始用1:1000呋南西林液坐浴,30min/次,然后用周林频普仪照射,30min/次,3次/d.18d痊愈出院.
作者:王晓丹;杨丽菊;王林秋;于志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回顾我院10年来外伤死亡病例,其中35例头部CT示弥散性脑肿胀,且无颅内血肿,但伴有白质内点状散在出血,而于入院后短期内死亡.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从河;徐全;杨桐;张小东;王彬;李岩;李宏;曹曼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了明确老年人房颤的原因,对1993~1999-06,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18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祝春华;谷璟璟;程景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椎管内麻醉后由于体内热能从深部向外周再分布,体表散热及手术创面热量损失等原因使体温降低,部分病人会引起寒战.本文对静脉注射曲马多治疗手术期间椎管内麻醉,引起的寒战,疗效确切,报告如下.
作者:程湘宏;郝忠军;洪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地威胁着病人生命,病人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影响治疗效果.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及过度疲劳,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中儿茶酚胺增高,血压上升,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梗死面积扩大,病情恶化,甚至猝死.下面将我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观察,总结如下.
作者:杨楠;王松林;胡艳霞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