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蜂蜜中含水量与密度定量关系的研究

刘明德;冯立彬;武生

关键词:蜂蜜, 密度, 含水量
摘要:含水量是蜂蜜的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本实验通过测定蜂蜜在不同密度下的含水量,从中找到含水量与密度的定量关系,为确定蜂蜜的各类质量标准提供一个简单的测试方法.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光学性角膜切削(PRK)术后屈光欠矫的再矫正

    目的:对PRK术后屈光欠矫的再矫正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美国Laser-Sight 200D型准分子激光仪对PRK术后屈光欠矫11例(19眼)进行二次切削治疗,其中每膜混浊明显的病例,采用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和光学性角膜切削术(PRK)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角膜无明显混浊的病例采用PRK或Lasik治疗.结果:PRK术后屈光欠矫为-1.5D~-9.0D,平均为-3.69D;随访3~6个月表明,11只眼(64.7%)的裸眼视力达到术前矫正视力,6只眼矫正视力较术前减少一行,2只眼矫正视力较术前增加一行.结论:准分子激光二次切削治疗PRK术后屈光欠矫是有效的.

    作者:王雪红;刘畅;初海迪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的护理

    我科于1995~1998年共为112例因重型颅脑损伤所致的昏迷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其中,带管时间长30d,短7d,平均13d.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保持病室内清洁,空气新鲜由于气管切开术后,空气不再经患者鼻咽部过滤而直接进入肺部,故空气消毒很重要,我们采用1∶30金星消毒液室内喷雾消毒30min,1次/d.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6℃~20℃.相对湿度保持60%~70%,以防止气道干燥和痰液粘稠.

    作者:杨亦男;杨亦丹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药流后阴道出血及宫腔刮出物的病理变化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药物流产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非手术终止妊娠的方法,但有少数药流者有流产后长时间阴道出血或因不全流产突然大量出血及感染.本文就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予以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院于1997-01~1999-01收治药物流产后长期阴道出血89例,其中有5例为突发大量出血.

    作者:徐桂香;王虹;张春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胸外伤急诊抢救的手术配合

    胸外伤多因暴力撞击或锐器直接刺伤胸部,引起胸腔脏器损伤,胸腔内短时间大量出血,影响呼吸和循环两大系统功能障碍,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全体医护人员要齐心协力,争分夺秒地以快速准确为原则抢救病人生命.手术室人员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高度的责任心、迅速的反应、灵敏的思维和准确轻柔的操作技术是配合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现将20例胸外伤抢救的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手术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8例,女2例.年龄17~45岁,平均年龄26.5岁.锐器直接刺伤胸部和挤压伤造成肺破裂7例,心包填塞2例,胸腔大血管破裂8例,胸膜联合刀刺伤肺肝破裂3例.病人从入院到手术开始时间为5~40min,平均18.5min.病人均面色苍白,手足湿冷,脉搏>100次/min,呼吸频率>20次/min,血压为10~7/5~0KPa之间,平均血压6.45/4.25KPa,术中补血量1000~3000ml,平均补血量2000ml.20例中,除1例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均抢救成功,成功率95%.

    作者:毕红梅;马迪迪;罗振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一种简捷快速高效脐静脉注射法

    脐静脉给药是抢救新生儿窒息的一种高效方法,能及时强心、纠正酸中毒、抗过敏、解除痉挛.脐静脉注射速度的快慢和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抢救效果.以往我们对脐静脉注射采用一次性注射器给药,由于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尖锐易刺破血管,又不易固定,致使药液外漏;需注射多种药物时要反复穿刺,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将药液注入新生儿体内,错过抢救时机.根据上述缺点,我科自1999年初我们采用一种简捷快速高效脉静脉注射法,临床效果好,现介绍如下.1 方法选用18号无菌麻醉套管针1个,抽去针芯,用0.9%生理盐水冲管,按5ml一次性注射器,距脐轮15cm左右处断脐,用无菌纱布擦净脐带断端的血迹,暴露脐静脉,0.5%碘伏液消毒,用1把止血钳夹住两条脐动脉并拉直脐带,将套管针自脐静脉孔水平旋转插入2cm左右,回抽见血,用上1把止血钳夹住套管针处固定,依次推入抢救药.

    作者:王晓丹;王林秋;杨丽菊;于志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冰片预防复发性鼻息肉18例

    复发性鼻息肉的复发率很高,有人主张术后施以镭疗预防.近年来,我院以冰片疗法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1990-02~1997-08共收治36例鼻息肉,其中,复发性鼻息肉18例,多发鼻息肉4例,单个鼻息肉14例.均行鼻息肉摘除手术2次以上,其中,2例为3次,均1年内复发.本组1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预防复发组.

    作者:王运东;陆矿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产道血肿的防治

    产道血肿可以导致出血造成产后出血甚至休克,继发贫血、继发感染危害.应做到积极预防,早期发现,正确处理.1 产道血肿的诊治小的外阴、阴道血肿可以进行局部压迫止血,或者以肠线缝合结扎止血,压迫观察血肿变化.如发生产后疼痛应立即进行外阴、肛门或阴道检查,一旦发生血肿应以手术治疗为主,尽快折除原缝合线,开放血肿,排出血液,结扎止血,再逐层缝合.有的可以找到断裂血管进行结扎处理.但大多数病例已找不到出血点,此时,切忌为了寻找出血点而分离周围组织盲目搜索,为了便于手术进行,可以应用杜冷丁50mg肌肉注射,止痛效果好.预防感染非常重要,术前应认真消毒,选新更换敷料.血肿腔应以加有抗生素,盐水进行冲洗.再进行缝合术应用抗生素,为了预防再次发生血肿,术毕应压迫止血20min,术后留置尿管24-48h.

    作者:陈丽;王丽;杨淑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幼女阴道肉瘤1例

    患者,5岁,住院号:95096.外阴肿物近2年,于1997-10-17入院.2年前曾行外阴息肉切除,今年5月发现肿瘤复发约鸡卵大,近1个月肿物生长迅速,约手拳大小,伴腹痛、腹胀,活动受限.耻骨联合上下腹正中可触及一鸭卵大肿物,边界尚清,质硬,活动欠佳,无压痛,无腹水征.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幼女型,在外阴部突出一手拳大肿物,蒂在阴道内,长约1.5cm,肿物表面呈烂菜花样,灰白色,质较软,触及易破碎,溃疡处,表面有渗出,味臭,与小阴唇内面相连,无明显触痛,其余未摸及异常.B超示盆腔可探及一囊实混合性肿物约6.0cm×4.6cm×4.0cm,与之紧连可探及另一低回声肿物4.6cm×4.2cm×3.4cm.提示:盆腔囊实混合性肿物.入院诊断:阴道肉瘤;盆腔肿物.于1997-10-21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阴道肉瘤切除术.术中见:蒂位于阴道前壁偏左,锐性剪断肿瘤蒂部,取下大瘤体,于阴道后壁,会阴内侧,有一簇葡萄状赘生物,部分剪除,止血,阴道指诊查,盆腔包块大小约6.0cm×5.0cm×4.0cm,并与腹腔相通,未予切除.术后病理报:阴道葡萄状肉瘤.阴道肉瘤占阴道恶性肿瘤2%以下,以葡萄状肉瘤常见,阴道的葡萄状肉瘤,可能是由苗靳氏管周围的间胚叶胚胎性残余所发生的肿瘤,常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是一种很少见的肉瘤,几乎2/3的病例在2岁以内.常见死于肿瘤直接扩散.原发性阴道肉瘤早期难以发现,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对其需采用综合治疗的手段,即以手术切除为主,佐以化疗或放疗,可提高疗效,手术的术式视肿瘤的生长情况和范围而定.

    作者:王智慧;王月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肝胆疾病患者血清GGT的变化

    笔者对本院1998-10~1999-10,收治的208例肝胆系统疾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活力进行了检测,并与非肝胆性疾患作以比较分析目的在于探讨GGT在肝胆系统疾病中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鲍维珍;邵丽娟;赵殊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B超在药物流产中的作用

    药物流产是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而终止早期妊娠的一种非手术方法.因其安全、方便、痛苦小、成功率高,而越来越被广大妇女所接受.本文通过对100例药物流产者进行B超动态观察,能及时发现药物流产的失败和药物流产不全,并给予及时对症处理,减少流血时间和流血量,并能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服药对象年龄18~40岁.月经周期基本正常,停经49d之内的健康早孕妇女,无药物禁忌证,尿HCG(+)及B超检查确诊为正常宫内妊娠,妊娠囊直径≤25mm,并排出宫外孕、带环妊娠、葡萄胎等.

    作者:孙艳波;卢英;刘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胰岛生治疗糖尿病50例的临床观察

    胰岛生恢复胰岛功能,提高胰岛受体功能,现将50例Ⅱ型糖尿病临床观察如下.1 一般资料50例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18~75岁.病程3个月~8年,50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作者:林晓微;李冬梅;张晓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血脂浓度与B超诊断脂肪肝的探讨

    为观察B超与血脂浓度在脂肪肝发病上的关系,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对108例病人的查体资料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对108名干部健康体检,同时进行肝脏B超检查及血脂测定,男71例,女37例,年龄36~68岁.

    作者:刘英宏;邓兰亭;李晶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11例体会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者临床上不少见,该病治疗棘手,一直被临床医生所重视.近2年来我们对11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例病人中,男性10例,女性1例.年龄47~66岁.糖尿病病程2~6年,平均4年.空腹血糖9.57~15.63mmol/L,平均12.41mmol/L.所有病例均经痰涂片检查,胸部X线检查确诊为浸润型肺结核.

    作者:王少波;张亚梅;马如臣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腹透与血透对残余肾功能影响比较

    我们测定腹膜透析(PD)与血液透析(HD)的残余肾功能(RRF),结果表明:PD对RRF保护优于HD,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8例腹膜透析患者(PD)组均为我院近3年终末期患者,26例血透患者(HD)组与上述PD组患者透前临床症状、原发病、并发症及生化指标基本相似的病例,以避免组间差异过大使其更具可比性,HD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平均年龄38.85±13.24(21~63岁),均采用血透治疗,每周2~3次,每次5h,两组平均年龄43.86±12.19(24~61)岁.均采用CAPD治疗,4次/d,每次变换1~2L腹透液,持续进行.

    作者:张岩;刘英;孙玉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大鼠腹部岛状皮瓣氧自由基产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为了研究大鼠腹部皮瓣在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的变化;方法:应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对缺血再灌注后的SD大鼠腹壁岛状皮瓣进行了直接检测;结果:大鼠腹壁皮瓣在缺血再灌注以后产生大量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而且O(-)/(*)2变化十分活跃;结论:大鼠腹壁岛状皮瓣是EPR研究氧自由基较为理想的模型.

    作者:王力军;杨国华;王鑫;李志海;刘金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癣的体会

    手足癣,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浅部霉菌病.患病经常瘙痒难忍,抓破后易继发感染或角化皲裂,另外还可以侵犯指(趾)甲而形成甲癣(灰指甲).下面谈谈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手足癣的体会.1 临床分型手足癣一般分三型:①湿热型(水泡型):在单侧手足的指(趾)缝间出现小水疱和小丘疹,水疱部位较深,疱壁厚,周围无明显红晕,疱液清呈黄色,疱破或干枯而形成蜂窝样外观或脱鳞屑.局部瘙痒剧烈,有臭味,常因搔抓,挑破而继发感染,一般没有全身症状.冬轻夏重.②热毒型(浸渍糜烂型):在指(趾)缝间出现糜烂、渗出、腐皮脱落、瘙痒剧烈、有恶臭.常常经搔抓,挑破以致出现局部红肿、脓疱或脓性渗出,并常伴有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夏季多见.③血虚风燥型(鳞屑角化型):在掌指(趾)部或足跟、足侧,出现有皮肤干燥、肥厚、粗糙、脱屑.鳞屑细碎,刮去磷屑基底部发红,皮损界线清楚.冬季足跟部常有皲裂,以致疼痛.严重者侵犯足背,形成由丘疹水疱组成的弧状或环形的皮肝损害.冬重夏轻.

    作者:王广波;徐桂芝;司彦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小儿心肺复苏及护理体会

    现代儿科急救医学和急救护理学是一个包括现场急救,病儿转送和急救中心等三部一体的综合体系.现将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现场急救和护理1.1 使患儿立即脱离发生意外的因素,置地上或木板床上,取仰卧位、枕后颈使头后仰,以开放气道.

    作者:赵晓丽;孙丽萍;吕国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肺心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其它胸肺疾病或肺心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此病病程长,患者年纪相对偏大,机体抵抗力差.常因受凉或不明诱因而发生咳嗽、咳痰、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呈端坐呼吸.痰为白色泡沫样或黄色粘稠样痰.常伴有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等.由于缺氧严重,会出现呼吸减弱、头痛、烦躁、恶心、呕吐、性格改变等肺性脑病的早期症状,后出现神志不清、昏迷而导致肺性脑病、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预后很差.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许桂凤;张成华;杨文革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应用VITEK-32对84株绿脓杆菌的鉴定药敏分析

    绿脓杆菌引起的院内感染不断增多.因此,对此菌的分布、鉴定及药敏分析日益受到重视.本文自1997-05始应用W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分离84株绿脓杆菌并对其分布、鉴定及药敏,进行回顾性分析.1 材料1.1 菌株来源84株绿脓杆菌均从我院病人的疾眼、尿及腹腔液等标本中分离获得.

    作者:李丽华;陈非;陈光霞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西维尔治疗心肌病25例

    西维尔含有机硒(Se).微量元素Se的降低,是导致心肌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实践中采用Se治疗心肌病2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两组病例依照WHO的心肌病诊断标准确定诊断50例患者,男30例,女20例.年龄16~60岁,平均35岁.病程为1.5~5年,平均3.5年.把50例心肌病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一组为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心功能级别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

    作者:聂亚东;高广生;李晶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