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埃索美拉唑+抗生素对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观察

周小戈;杨克戈;周思君;陈平湖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 抗生素, 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 Hp转阴率
摘要: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168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资料,对照组(84例,应用抗生素治疗)、研究组(84例,抗生素+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比较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及HP转阴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及HP转阴率均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差异性(P<0.05).结论: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抗生素联合治疗,疗效明显,可以作为重要治疗方案用于临床治疗.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hs-cTnT联合CK-MB检测在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小儿科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体检门诊体检测健康儿童7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血清hs-cTnT、CK-MB的水平以及阳性率,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hs-cTnT水平与CK-MB水平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hs-cTnT及CK-MB阳性率分别为88.57% 、81.4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4.29% 、7.1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清hs-cTnT及CK-MB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hs-cTnT及CK-MB呈明显正相关(r=0.34,P=0.002).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s-cTnT以及CK-MB在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谢博;李瑞;王姗姗;许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与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与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0例,2016年3月 ~2018年3月为研究时段,均进行CT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比较,计算诊断检出率,并分析CT图像特征.结果:CT诊断检出率与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比较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110例研究对象,110例均检出椎间盘结节突出,检出率为100%,42例是L4~L5,占38.18%;50例是L5~S1,占45.45%;18例是例L4~L5与L5-S1同时突出,占16.36%.86例是中央型突出,占78.18%;24例是旁侧型突出,占21.82%,其中5例右后突,占20.83%;8例左后突,占33.33%;5例右侧突,占20.83%;6例是左侧突,占25.00%.3例合并钙化,占2.73%;4例伴有侧隐窝狭窄,占3.64%;12例神经根明显肿胀,占10.91%.结论:CT可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检出率并对具体突出部位、类型等作出有效分析,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作者:吴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人工流产术后开展延伸护理对重复人工流产的影响

    目的:探究人工流产术后开展延伸护理对重复人工流产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4月 ~2017年8月收入90例人工流产术后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延伸护理服务,并对两组患者术后避孕知识掌握情况以及避孕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避孕套、避孕药避孕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组体外射精、安全期避孕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人工流产术后实施有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避孕知识,掌握正确避孕措施,降低临床上重复流产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叶素华;何燕梨;袁亭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改良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术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肛瘘切除缝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改良瘘管结扎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口面积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VAS评分、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创面面积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肛瘘切除缝合术相比,改良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患者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改良瘘管结扎术具有对患者的创伤小、患者疼痛程度较低,术后恢复快、安全行高的优势,值得广泛的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张雪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荧光PCR法检测妊娠孕晚期妇女B族链球菌感染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荧光PCR法检测应用于妊娠孕晚期妇女B族链球菌感染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4月 ~2018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428例妊娠孕晚期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荧光PCR法和细菌培养法检测妊娠孕晚期妇女阴道拭子和直肠拭子标本,统计分析荧光PCR检测及细菌培养检测对检测阳性率的差异并以荧光PCR检测直肠拭子孕妇妊娠结局为例分析,GBS阳性对母体及胎儿的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荧光定量PCR阳性检出率高于细菌培养法,两种方法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荧光PCR法检测35例妊娠结局存在不良现象,不良率为56.45%,检出的GBS阴性中不良率为20.77%.阳性组和阴性组相比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荧光PCR法检测GBS更加简便快捷,阳性率高,有助于孕晚期妇女B族链球菌感染的筛查,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母婴健康.

    作者:董炎红;蒋晓钦;慕珂珂;李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产后尿潴留改良式开塞露灌肠与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产后尿潴留接受改良式开塞露灌肠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的患者中,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的疗效差别,总结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产后尿潴留产妇94例,全部产妇均接受改良式开塞露灌肠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在治疗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治疗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尿潴留解除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护理后尿潴留解除有效率76.60%,P<0.05;观察组开始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后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显著提高改良式开塞露灌肠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产后尿潴留患者的疗效,有推广价值.

    作者:胡书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甘精胰岛素和阿卡波糖片用于老年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和阿卡波糖片用于老年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卡波糖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24例(48.00%),有效23例(46.00%),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17例(34.00%),有效20例(40.0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老年糖尿病效果良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具有重要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刘燕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消化内镜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分析消化内镜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内科药物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应用消化内镜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再出血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95.65%VS 82.61%),统计学有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再出血率等方面均明显降低,统计学有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4.35%VS 15.22%),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取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安全可靠,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吴成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共同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2月4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血液透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前iPTH、hs-CRP、SF、HCT、Hb比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PTH、hs-CRP低于对照组,SF、HCT、Hb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RBC、HGB、P3-高于对照组,ALb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终末期肾病患者治疗中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寿命,减轻患者疼痛,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作者:暴晓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阴道三维超声结合断层超声显像技术应用于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对于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采用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断层超声显像技术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疑似早期异位妊娠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接受经阴道三维超声与断层超声显像技术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作为A组,患者并接受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以其结果为B组,以病理结果与患者定期随访资料作为C组,以评估经阴道三维超声与断层超声显像技术结合应用于早期异位妊娠者中的价值.结果:探究显示,(1)在疑似异位妊娠的患者中经证实有90例确诊早期异位妊娠,另6例不存在早期异位妊娠,A组确诊患病人数且与C组一致人数有85例,确诊未患病人数与C组一致人数有4例,B组确诊患病人数且与C组一致人数有79例,确诊未患病人数与C组一致人数有2例,组之间存在差异;(2)A组对于异位妊娠的边界、内部回声结构、与周围邻近结构的位置关系以及卵黄囊的显示情况均优于B组,两组有明显区别,以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怀疑存在早期异位妊娠的患者,推荐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与断层超声显像技术结合的检查手段,其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异位妊娠病灶情况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郑秋霞;林炳钦;张逸仲;李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FGF生物蛋白海绵在促进烧伤残余肉芽创面的修复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成纤维蛋白生长因子(FGF)生物蛋白海绵在促进烧伤残余肉芽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烧伤治疗后期形成残余肉芽创面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生理盐水湿敷创面,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FGF生物蛋白海绵贴敷.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创面脱痂时间以及创面愈合时间,采用温哥华瘢痕测量法(VSS)对瘢痕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创面脱痂时间以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色泽、厚度、血管分布以及柔软度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GF生物蛋白海绵可以有效的促进烧伤残余肉芽创面的愈合,值得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吴东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护理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60例行ERCP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目标,按住院登记的顺序将前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后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服务,n=30)与观察组(实施鼻胆管特殊护理,n=30),对两组患者并发症、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63.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RCP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其效果非常显著,一方面,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模式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程洁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原发性胆囊癌易临床误诊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原发性胆囊癌易临床误诊的原因.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 ~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为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超声诊断观察,术后经病理学检验,分析其误诊的原因.结果:本组40例经超声诊断检查及病理结果对比,40例患者检出33例,检出率82.50%;另外,误诊患者7例,误诊率为17.50%.结合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的差异来看,7例患者误诊主要是受到患者结石、胆囊炎合并结石等干扰,导致影像学病理分析判断出现偏差.结论:超声诊断与病理分析用于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前期检查,总体效果较良好,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操作方便.但是,仍存在一定的误差,精准率欠缺.故此,今后应加强超声医师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认知.

    作者:海琳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蒙台梭利法应用于老年痴呆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蒙台梭利法应用于老年痴呆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我院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依据随机抽样法分为常规组(n=45,接受常规护理)与蒙台梭利法组(n=45,接受蒙台梭利法护理),针对两组患者评价其护理后的认知能力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蒙台梭利法组干预后MMSE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但常规组护理干预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护理干预后3个月内,蒙台梭利法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33%,低于常规组的3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蒙台梭利法应用于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邢玉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乳管镜冲洗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乳管镜冲洗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84例乳腺增生患者,2015年6月 ~2017年6月为研究时段,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2例.对照组此采纳药物保守治疗,试验组采纳乳管镜冲洗治疗.比较治疗效果、肿块直径、疼痛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较高,与对照组肿块直径比较,试验组较低,与对照组疼痛程度比较,试验组较轻,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管镜冲洗可有效减轻乳腺增生患者的疼痛程度,缩小肿块直径,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王志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1日-2016年10月1日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50例)与瑞舒伐他汀组(50例),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脂相关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患者治疗6个月与12个月后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与Hcy水平、颈动脉IMT皆低于阿托伐他汀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比阿托伐他汀组可以更大程度的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降低hs-CRP与Hcy水平,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延迟及逆转作用更强,长期服用有利于冠心病病情的控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在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治疗+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呼吸兴奋剂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血气指标、GCS评分、无创正压通气时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症状缓解率(96.67%)高于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70.00%),两组相比,P<0.05;且观察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显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73.33%),两组相比,P<0.05.结论:针对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实施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的价值较高.

    作者:邹志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乙肝病毒DNA及血清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乙肝患者乙肝病毒(HBV)DNA及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27例乙肝患者,均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HBV-M模式进行定性检测,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HBV-DNA进行定量检测.统计检测结果.结果:327例乙肝患者不同HBV-M模式下大三阳模式的HBV-DNA阳性检出率为96.43%(108/112)、⑤模式[依次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HBV-DNA阳性检出率为81.82%(18/22),高于其他模式(P<0.05);大三阳模式HBV-DNA水平高于其他模式(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应用于乙肝患者HBV-DNA及血清标志物检测中,HBV-DNA阳性检出率高,对疾病的早期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艳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腔隙性脑梗死早期CT和MRI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腔隙性脑梗死早期CT与MRI表现并探讨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给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疑似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别先后行CT、MRI检查,根据影像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并统计两种检查方法检测出的病灶数量、位置、直径大小;记录检查所需要的费用、操作时间.结果:90例患者中,两种检查均以基底节、额叶、内囊等部位检出病灶较多;MRI发现的病灶总数约为CT发现的2.8倍;MRI、CT腔隙性脑梗死病灶检出率分别为97.78% 、78.89%,MRI检出率及病灶数量显著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小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CT,大病灶检出率以及检查病灶大小显著低于CT(P<0.05);MRI检查操作时间和费用均显著高于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比较早期影像学表现,MRI较CT更能清晰准确地发现小病灶,病灶检出率更高,对于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更高,结合早期临床体征,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切实可行的影像学资料,但相比于CT检查,需要更长时间,且费用更高,因此医院应根据自身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诊断手段.

    作者:桑国朝;张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PCI术后给予EECP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给予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1月到2018年4月UA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EECP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0天.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采用6分钟步行距离(6MWD)实验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估两组患者心绞痛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64.00%)比较,观察组(82.00%)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6MWD距离、SAQ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EECP治疗PCI术后UA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郑雪丽;徐庆波;张晓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