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超
目的:探讨分析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护理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60例行ERCP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目标,按住院登记的顺序将前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后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服务,n=30)与观察组(实施鼻胆管特殊护理,n=30),对两组患者并发症、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63.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RCP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其效果非常显著,一方面,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模式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程洁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术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肛瘘切除缝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改良瘘管结扎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口面积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VAS评分、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创面面积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肛瘘切除缝合术相比,改良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患者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改良瘘管结扎术具有对患者的创伤小、患者疼痛程度较低,术后恢复快、安全行高的优势,值得广泛的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张雪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加康复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2017年2月52例稳定期COPD患者,根据随机分表法分为观察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观察组实施长期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加康复训练干预,对照组仅给予长期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心理状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加康复训练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陆乔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乳腺癌血清性激素水平与Ki67表达.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95例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撷取时间是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结合Ki67水平(增殖细胞核抗原)分为观察组(n=48 Ki67?14%)与对照组(n=47 Ki67>14%).比较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PR阳性时,两组LH、FSH、PLR、T、P、E2指标差异不突出,P>0.05;ER阳性时,两组LH、FSH、PLR、P、E2指标差异不突出,P>0.05;观察组的T指标远比对照组的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性激素的睾酮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生长,睾酮的高低与Ki67表达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值得借鉴.
作者:申龙海;陈灿;贺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患者进行阴道试产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118例瘢痕子宫的患者进行研究,选择时间段为2017年2月 ~2018年2月,将所有患者以平均分类的方法分为两组研究,对照组实施重复剖宫产分娩,研究组则进行阴道试产,对其再次分娩的出血量、分娩时间、不良反应发生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量、分娩时间较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对比对照组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的患者完全可以进行阴道分娩,但应严格掌握阴道的分娩指征,对产程进行严密监测,能够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因此瘢痕子宫阴道试产可行.
作者:张金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本文将针对应用益生菌预防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价值进行分析,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消化科92例需肠内营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鼻饲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益生菌进行治疗,比较两组预防相关性腹泻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腹泻、菌群失调、实现目标供给量时间、营养支持时间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44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38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95.65% 显著高于对照组82.60%,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在治疗消化科需要肠内营养患者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益生菌,能够有效预防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症状,降低腹泻发生率,患者治疗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 ~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抢救,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总有效率虽然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促醒时间以及后遗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浆内皮素(ET-1)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一氧化氮(NO)水平则研究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临床疗效较佳,不仅能有效减少患者清醒时间以及后遗症,同时还能减少ET-1含量和提高NO水平改善患者病理损害.
作者:李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确诊并收治进行化疗的肺癌中晚期患者94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舒适护理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化疗结束后采用FACT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组护理后FACT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组间对比舒适护理组FACT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均在肺癌相关状况评分上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组配合治疗依从及生活习惯改变依从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的配合治疗、生活习惯改变依从性,改善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并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曹宛雅;崔丹;赵冰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并比较两组病人临床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病人疾病经济负担,加快患者预后.
作者:黄玲;陈青;陈仕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析综合护理对心血管外科术后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用在本院心血管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苏醒期躁动患者,将其分组观察,即干预组(n=50,综合护理)与对照组(n=50,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两组麻醉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变化情况、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在苏醒期,干预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等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苏醒期躁动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血压、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此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媚;刘希伶;周楚芝;冯冻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给予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1月到2018年4月UA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EECP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0天.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采用6分钟步行距离(6MWD)实验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估两组患者心绞痛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64.00%)比较,观察组(82.00%)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6MWD距离、SAQ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EECP治疗PCI术后UA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郑雪丽;徐庆波;张晓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蒙台梭利法应用于老年痴呆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我院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依据随机抽样法分为常规组(n=45,接受常规护理)与蒙台梭利法组(n=45,接受蒙台梭利法护理),针对两组患者评价其护理后的认知能力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蒙台梭利法组干预后MMSE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但常规组护理干预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护理干预后3个月内,蒙台梭利法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33%,低于常规组的3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蒙台梭利法应用于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邢玉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红外线加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6例.观察组行红外线加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中药外敷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外线加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潘劲昭;韩转定;鸿辉;陈明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小儿科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体检门诊体检测健康儿童7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血清hs-cTnT、CK-MB的水平以及阳性率,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hs-cTnT水平与CK-MB水平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hs-cTnT及CK-MB阳性率分别为88.57% 、81.4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4.29% 、7.1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清hs-cTnT及CK-MB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hs-cTnT及CK-MB呈明显正相关(r=0.34,P=0.002).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s-cTnT以及CK-MB在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谢博;李瑞;王姗姗;许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复合镇痛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7月 ~2017年7月间于本院行肺癌根治术治疗的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获患者许可,抽签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使用舒芬太尼镇痛,研究组使用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镇痛,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h、4h、8h、12h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3天的疼痛介质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免疫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啶镇痛方案,能有效提升肺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值得推广.
作者:杨杰;黄忠义;李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乳管镜冲洗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84例乳腺增生患者,2015年6月 ~2017年6月为研究时段,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2例.对照组此采纳药物保守治疗,试验组采纳乳管镜冲洗治疗.比较治疗效果、肿块直径、疼痛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较高,与对照组肿块直径比较,试验组较低,与对照组疼痛程度比较,试验组较轻,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管镜冲洗可有效减轻乳腺增生患者的疼痛程度,缩小肿块直径,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王志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原发性胆囊癌易临床误诊的原因.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 ~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为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超声诊断观察,术后经病理学检验,分析其误诊的原因.结果:本组40例经超声诊断检查及病理结果对比,40例患者检出33例,检出率82.50%;另外,误诊患者7例,误诊率为17.50%.结合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的差异来看,7例患者误诊主要是受到患者结石、胆囊炎合并结石等干扰,导致影像学病理分析判断出现偏差.结论:超声诊断与病理分析用于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前期检查,总体效果较良好,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操作方便.但是,仍存在一定的误差,精准率欠缺.故此,今后应加强超声医师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认知.
作者:海琳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对老年食物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总结并阐明其临床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度食物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从炎症因子含量变化情况看,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含量均明显降低,但是观察组含量降低幅度明显更大;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有意义.结论: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加速患者的清醒和病情的恢复,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程度,改善疾病的预后;临床价值高.
作者:董海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成纤维蛋白生长因子(FGF)生物蛋白海绵在促进烧伤残余肉芽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烧伤治疗后期形成残余肉芽创面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生理盐水湿敷创面,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FGF生物蛋白海绵贴敷.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创面脱痂时间以及创面愈合时间,采用温哥华瘢痕测量法(VSS)对瘢痕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创面脱痂时间以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色泽、厚度、血管分布以及柔软度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GF生物蛋白海绵可以有效的促进烧伤残余肉芽创面的愈合,值得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吴东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比较预成性纤维柱与可塑性纤维桩在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行残根残冠修复患牙108颗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预成组和可塑组,每组54颗牙.预成组患者应用预成纤维桩进行修复,可塑组患者应用可塑性纤维桩进行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咀嚼功能,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预成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显著高于可塑组(92.59%VS 77.78%),统计学有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咬合力与咀嚼效率均显著提高,统计学有差异(P<0.05).治疗后,预成组患者的干预组咬合力与咀嚼效率均明显高于可塑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预成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可塑组(9.26%VS 29.63%),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与可塑纤维桩比较,预成纤维桩在残根残冠修复中的效果更加显著,患者的咀嚼功能恢复良好,具有在临床山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磊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