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帅
目的:探讨去除白细胞血液输注对膀胱癌患者预防免疫性输血反应的作用.方法:抽取7天、14天保存期红细胞悬液60个U(单位/袋),基于无菌环境下,采用白细胞过滤器除去血液中白细胞,检测过滤前后续页标本中Hb、pH值、钾离子、钠离子等指标.随机将2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用未去除白细胞血液输注,观察组输注去除白细胞血液,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反应发生率.结果:保存期7天、14天过滤白细胞前、后患者的钠离子、pH值、Hb浓度等指标并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和对照组输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100)、15%(15/1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白细胞过滤可以除去血液内的白细胞,从而降低免疫性发热输血发生几率,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张帅;王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在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7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和产后出血率,并统计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7.18%、7.69%、97.44%,与对照组71.79%、20.51%、82.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给予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效果显著,具有产程时间短、产后出血率低的优点,且还可以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和自然分娩率,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侯静静;李六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经皮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52例胸腰段骨折患者为对象,其中采取开放式手术治疗的26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经皮椎弓根钉治疗的26例患者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干预前后患者的Cobb角、VAS评分及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干预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胸腰段骨折采取经皮椎弓根钉治疗,患者疼痛症状、Cobb角改善明显,满意度高,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余绍金;张国锋;谢剑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IL-17)及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的检测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1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同时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四组的一般资料差异、肺功能、外周血IL-17、TGF-β2水平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四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FEV1%pred、IL-17、TGF-β2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哮喘轻度、中度、重度组FEV1%pred水平显著降低,IL-17、TGF-β2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哮喘病情加重,FEV1%pred水平越低,IL-17、TGF-β2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IL-17、TGF-β2水平与哮喘患者FEV1%pred均呈负相关(r=-0.687、-0.471,P<0.01);与患者年龄、BMI无相关性(P>0.05);外周血IL-17与TGF-β2水平呈正相关(r=0.434,P<0.01).结论:外周血TGF-β2、IL-17水平与哮喘患者肺功能呈负相关,且病情越重,TGF-β2、IL-17水平越高.
作者:李宝亮;佟平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儿童肺炎临床疗效及对患儿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 ~2018年3月收治的儿童肺炎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喘息时间、哮鸣音时间和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外周血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喘息时间、哮鸣音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1.61%、96.7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26%、83.87%(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外周血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但观察组治疗后的外周血CR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P<0.01).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儿童肺炎疗效确切,起效快速,可快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儿外周血CRP水平.
作者:邵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微创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2017年04月 ~2018年04月收治的102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1),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微创剔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醛固酮(ALD)、皮质醇(COS)、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应激反应治疗变化幅度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微创剔除术可以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缓解围术期的应激反应水平,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申素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AI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2例AIN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对照组应用甲泼尼龙治疗,治疗组应用甲泼尼龙+EPO进行治疗.比较两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24h尿蛋白、BUN、Cr和SUA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少尿期消失时间、多尿期消失时间、蛋白尿和血尿消失时间以及肾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的显著提高(91.07%VS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BUN、Cr以及SUA等肾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BUN、Cr以及SUA等肾功能指标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少尿期消失时间、多尿期消失时间、蛋白尿和血尿消失时间以及肾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O联合甲泼尼龙可以显著AIN患者的肾功能,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强;周晓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配合中频治疗仪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9月到2017年2月10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推拿手法配合中频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治疗总有效率;下肢麻木消失时间、腰部疼痛消失时间、肢体活动恢复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疼痛评分、JOA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麻木消失时间、腰部疼痛消失时间、肢体活动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疼痛评分、JOA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JO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推拿手法配合中频治疗仪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和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改善腰椎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王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级诊疗中应用医院-社区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 ~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3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5例)和研究组(6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糖尿病常规管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医院-社区护理模式予以延续护理,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和治疗依从性.结果:随访1年发现,研究组患者糖尿病症状控制评分和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2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近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2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级诊疗中应用医院-社区护理模式不仅有助于改善糖尿病血糖指标,同时还能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该护理方式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PDCA循环管理对产褥期急性乳腺炎初产产妇复乳率的影响.方法:纳入我科收治的84名产褥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2名,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并执行护理常规,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外,给予基于PDCA循环管理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后两组复乳率、心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复乳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29%(P<0.05);两组SAS及SDS评分均小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满意度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结论:基于PDCA循环管理的护理能提高产褥期急性乳腺炎初产产妇复乳率,改善患者心理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娜;张瑞;陈俊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对临床指标与术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之间在我院治疗的13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各65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与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但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率、盆腔粘连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残留率与术后复发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各有优缺点,虽然两者术后残留与复发率相当,但前者出血量较少、恢复快,疼痛度低,可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杨素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路径对产妇分娩方式、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接收的86例产妇,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教育途径,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观察比较该教育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顺产产妇比例显著升高,剖宫产比例显著下降(P<0.05);两组产妇在孕6周时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在产后2周时,观察组产妇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健康教育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教育中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能有效改善产妇分娩结局,缓解产妇生产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李佩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股骨骨折患者康复期进行持续性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股骨骨折患者,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持续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并记录两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第3、5、10、21天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站立活动时间与首次恢复锻炼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性护理在股骨骨折患者中应用较佳,可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作者:王静;李银华;贾丽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结核性胸膜炎临床以胸水 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检测诊断的有效性.方法:将2016年10月 ~2017年8月期间医院收治的68例胸腔积液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非结核性胸膜炎组(22例)、结核性胸膜炎组(46例),对所有观察对象取外周血、采集胸水行IGRA检测,同时行胸水腺苷脱氨酶(ADA)水平测定,以临床诊断为标准,观察临床3种不同检查手段,用于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临床价值(特异度、灵敏度、准确性).结果:胸水IGRA临床诊断价值高于外周血IGRA、胸水ADA,P<0.05.结论:外周血IGRA、胸水IGRA、胸水ADA3种检测方式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上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其中以胸水IGRA检测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高.
作者:黄泽标;陈漫霞;刘建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在小儿非癫痫性发作性疾病中视频脑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的8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接收的小儿非癫痫性发作患儿,回顾分析全部患儿的临床基本资料,探究视频脑电图在小儿非癫痫性发作中的诊断价值.结果:63例患儿在监测过程中表现出非癫痫性发作临床事件,而视频脑电图在监测时,没有同步癫痫样放电发生;10例患儿为非癫痫发作事件合并癫痫,以往均出现过明确的癫痫样放电或癫痫临床发作史,可此次发作性事件没有同步的视频脑电图癫痫样放电;有7例患儿在发作时不存在癫痫样放电,以往也没有癫痫病史,可经过视频脑电图监测,发现存在非发作阶段癫痫样放电现象,且与临床不同步.此外,常规EEG(脑电图)显示,脑电波正常患儿有49例,异常者有31例;而VEEG(视频脑电图)显示正常患儿有63例,异常者有17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非癫痫性发作患儿采取视频脑电图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信息,可进一步推广采纳.
作者:章立早;吴小慧;林学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仅通过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疗效,并对两组患者采用躁狂症状量表(BRME)以及韦氏记忆量表(WMS)来分别评价患者的狂躁症状及认知能力;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通过常规护理以及综合护理干预后BRME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患者评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M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组患者评分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组患者评分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病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使病人病情好转,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措施在胸腔镜食管癌患者手术过程中低温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并行胸腔镜食管癌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循证护理措施,分别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T0)、手术30min(T1)、手术60min(T2)、手术结束(T3)以及手术后30min(T4)时的监测温度.结果:在T0时点,两组患者之间的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3时点,两组患者体温与同组T0时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4时点的体温与T0时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4时点,两组患者的体温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镜食管癌手术围手术期运用循证护理措施,可以预防患者低体温的发生,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严燕珍;李海鑫;王晓峰;郑海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对抢救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 ~2017年12月间,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后,急诊收治的6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结局,并与2016年1月 ~2016年12月间,应用常规急救护理流程期间收治的5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结局进行对比.结果: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后,急诊时间和急救总时间显著缩短,抢救成功率显著提升,院内复发率显著降低,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急救中,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能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降低院内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秀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的效果及对盆腔积液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4例患者给予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为对照组,另44例患者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妇炎胶囊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疗效,并对比两组盆腔积液及炎症因子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和72.7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盆腔积液、白带增多及子宫压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上述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血清IL-2及IL-10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其的盆腔积液、白带增多及子宫压痛等症状,改善机体炎症水平,安全性高.
作者:聂立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分析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6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丹红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中运用,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情况改善显著,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君;孙纪荣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