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辉
目的:探讨全程康复辅助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基础治疗上予以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全程康复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其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后其膝关节疼痛及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其临床总有效率(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84.38%),比较差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7.81%VS 3.31%)无差异(P>0.05),且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全程康复辅助清理术可明显改善KOA患者其膝关节疼痛症状和关节功能,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关则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本文论述了我国药品零售企业应对GSP飞行现场检查的措施和GSP的风险管理的方法.主要介绍了GSP飞检的由来;飞检的检查范围及特点.探讨了我国药品零售企业如何接待GSP飞行现场检查;以及迎接GSP飞检各方面应注意的事项.
作者:窦智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对于哮喘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50例哮喘患者,作为对照组,为患者提供哮喘疾病一般用药治疗及护理服务,于2015年5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50例哮喘患者作为干预组,为其提供全方位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肺功能检查及生活质量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2%,干预组为94%,干预组满意度较高,P<0.05.对照组患者PaO2、FEVl指标结果低于干预组,PaCO2结果高于干预组,P<0.05.对照组患者症状缓解、情绪状态、家庭融入度及自我角色认知等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对于哮喘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模式,大部分患者肺功能恢复较好,生活质量评分较高,患者主诉对于临床护理服务感到满意.
作者:李焕转;袁燕华;袁带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消毒中应用改进流程管理方式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的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报告808份,共清洗997次,每一次清洗均应用改进流程管理模式,分析其具体清洗效果,对其清洗合格及不合格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97次清洗中,清洗合格次数为988次(99.10%),不合格清洗次数为9次(0.9%),清洗不合格率较低,清洗效果较好.结论:将改进流程管理应用于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消毒操作中能够有效提高清洗消毒合格率,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作者:翟卫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光动力联合干扰素凝膏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本实验选取的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共86例,均为皮肤病房及门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均n=43).两组患者均接受干扰素凝膏治疗,在其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应用电离子、研究组患者应用光动力治疗.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痊愈率更高、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后三个月病症复发率均更低(P<0.05),该组患者临床效果更好.结论: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应用光动力联合干扰素凝膏治疗,临床效果更好,实现临床治疗痊愈,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患者不良反应及病症复发情况,具有一定安全性,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东兴;杨阁;刘诗;姚明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医院婴幼儿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以此来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对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12年5月~2015年12月入院48小时之内危重运转换患儿的肛拭子标本、鼻咽拭子标本采用快速显色培养基进行ESBL(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MRSA(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主动筛查,对婴幼儿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鼻咽拭子标本MRSA筛查的阳性率为6.5%,低于送检肛拭子标本ESBLs杆菌筛查阳性率的43.3%;相对于足月儿,早产儿的多重耐药菌定植率要高0.9倍与1.8倍;进行侵入性操作婴幼儿的ESBLs、MRSA筛查阳性率为无侵入性操作患儿的2倍与2.4倍;2个月-6个月月龄患儿的MRSA主动筛查阳性率高,年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男性与男性患儿在ESBLs、MRSA筛查阳性率上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住院时间、早产儿、侵袭性操作、年龄等因素会对婴幼儿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影响,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预防.
作者:赖卫明;穆小萍;唐玲玲;郭军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连续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50例心肌梗死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25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行连续护理,整理统计两组患者的终护理效果.结果:经连续护理干预,观察组护理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出院后患者依从性、生活质量更为理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心肌梗死患者行连续护理能够较好改善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服药、体育锻炼的依从性,进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秦庆祝;侯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42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有20例患者选择DHS(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设为DHS组,另22例患者为选择PFNA(抗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设为PFNA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PFNA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负重时间均低于DHS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术后一年回访两组患者的髋关功能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效果好,对患者的创伤小,可更快的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昌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不同胰岛素促泌剂对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10例健康体检者与20例胰岛素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使用格列齐特控释片、瑞格列奈、格列美脲三种不同胰岛素促泌剂评价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每位研究对象分别口服安慰剂、格列齐特控释片、瑞格列奈、格列美脲,对其分泌量进行评价.结果:与安慰剂治疗比较,三种药物均能够显著促进AUC0-180min胰岛素分泌量增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1相分泌量中,瑞格列奈促泌剂影响大,次之格列美脲,影响小格列齐特控释片.但格列美脲与格列齐特控释片在2相分泌量中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胰岛素型糖尿病患者中,采用瑞格列奈治疗,可以有效的促进胰岛素1相分泌,采用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控释片可以对胰岛素1相与2相分泌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刘效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食品安全标准在稽查办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文献复习分析国内为食品安全标准的法律法规,研究食品安全标准在实际稽查工作中的应用.结果: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是稽查办案的重要技术手段,是正确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手段和水平的依据,但该标准也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结论:食品安全标准具有规制性、对有限风险的容忍性、利益协调性及强制执行性等特点,运用食品安全标准发现、查处食品违法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辛明霞;封燚;高艳海;邱艳敏;刘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应用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7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选择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77.14%;观察组治疗后ACT评分为(24.61±3.02)分,对照组(20.18±2.86)分;治疗前两组肺功能差异不大,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效果更为明显,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陈庆通;羊德厚;蔡光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98例,分为研究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进行关节镜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以及HS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以及HSS评分比较,研究组的较高;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的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可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侯宇;王吏;孙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在半月板内、外侧后、前角共同损伤治疗中采用关节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实验选择的样本病例为笔者收治的半月板内外侧后、前角共同损伤患者52例,病例选取时间段为2013年3月1到2016年12月期间,以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研究,28例予以关节镜手术治疗(修复缝合术或切除部分半月板术)的患者设置为实验组,而24例采用保守治疗的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明显较高,比较数据差异P<0.05,统计学具有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显著较高,比较数据差异P<0.05,统计学具有意义.结论:在半月板内、外侧后、前角共同损伤治疗中采用关节镜辅助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高文波;王义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额镜下给药与棉签涂药两种给药方式)治疗外耳道真菌病伴湿疹效果及其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外耳道真菌病伴湿疹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溶合有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棉球额镜下填充于患者外耳道内贴敷于鼓膜外表面,5分钟后取出)和对照组(带药回家自行使用棉签涂药),每组45例.对比两组疗效及药物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7.78%vs84.44%,Z=8.177,P=0.017),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额镜下给药治疗外耳道真菌病伴湿疹能够有效改善外耳道真菌病伴湿疹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为此,在临床上,只要条件允许,可优先考虑额镜下给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石东恒;李海峰;赵福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06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患者,观察组6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西药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式,两组均进行一周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总的有效率为68.18%,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总的有效率为95.16%,两组患者经过对比治疗之后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丁长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索中医护理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在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随机抽取出32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的房颤发生次数、持续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的房颤发作次数比对照组少,房颤发作持续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中医护理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助于促进病情的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秋华;周银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量化考核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30例手术室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15例患者.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对策上,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行量化考核,统一分析两组患者的终护理指标.结果:在护理质量评价上,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有效率明显更为理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量化考核能够较好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及责任意识,提高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雅卓;王艳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分析股骨颈骨折患者行舒适护理临床效果.方法:参与本次实验的86例胫骨骨折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按照双盲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3例.对研究组及参照组患者分别行舒适护理及常规护理操作.结果:相比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同时其临床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方法应用于股骨颈骨折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控制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利于达到预期临床效果.
作者:赵惠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舒适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疾病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到2016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脑血栓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疾病恢复的效果作用显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伟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我国的儿童不合理用药情况十分普遍,导致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数量居高不下.儿童处在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如何做到儿童安全用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对造成儿童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分别从卫生管理部门、各级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三个维度提出了提升儿童安全用药的对策建议.
作者:王婷婷;孙宁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