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通;羊德厚;蔡光云
目的:观察研究复元明目汤联合电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6年5月于就诊的视神经萎缩患者共108例(眼),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54人(眼).对54名观察组患者予以复元明目汤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的视力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的患者的视力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视野平均缺损差异和治疗前后VEPP100波潜伏期差异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萎缩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复元明目汤联合电针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视力、降低视野平均缺损、缩短VEPP100波潜伏期,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汤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采用中医适宜技术对促进肘关节附近骨折患者中后期功能康复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5月在我中心接收的58例肘关节附近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针炙、中药熏蒸(洗)、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病人的中后期功能康复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炙、中药熏蒸(洗)、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对促进肘关节骨折病人中后期功能恢复的治疗起到重要作用,既缩短功能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又节省了医疗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继松;林巧红;王顺香;赵宇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微课在供应室教学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接收88位护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培训,观察组采用微课培训,对比两组理论知识考核得分及教学培训满意度.结果:培训后两组理论知识考核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培训后理论知识考核得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45%,高于对照组满意度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311,P<0.05).结论:将微课应用于供应室教学培训中可提高护生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提高其满意度.
作者:施玉华;梁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乳腺肿块临床检查诊断中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自2016年1月-2016年10月的乳腺肿块患者中随机抽取出320例,所有患者分别使用二维超声进行影像检查和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影像检查,通过手术病例检查两组患者的良、恶性肿块状况,对比两组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特异度是96.0%、敏感度是97.7%、准确度是68.4%;二维超声检查的特异度是70.0%、敏感度是63.6%、准确度是5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乳腺肿块临床检查诊断效果良好,诊断价值高.
作者:杜慕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中耳炎肺炎链球菌分离株的临床分布特点以及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11例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急性中耳炎患儿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其肺炎链球菌分离株临床分布情况,以及探讨药物敏感性.结果:111例急性中耳炎患儿中从耳脓性分泌物中共分离出革兰阳性菌株92株(74.8%),其中肺炎链球菌53株(57.6%);年龄<3岁患儿肺炎链球菌分离40株,年龄>3岁患儿肺炎链球菌分离13株,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头孢噻肟、阿莫西林、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克林霉素、四环素和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0%、3.8%、18.9%、22.6%、17.0%、83.0%、92.5%、92.5%、96.2%和86.8%.结论:年龄<3岁的急性中耳炎患儿其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其对克拉霉素、四环素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对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和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
作者:杨庆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盆骨骨折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遵循1:1的分配比例进行分组,第一组和第二组各45例患者,第一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第二组患者在第一组的基础上实行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第一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4%,第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第一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第二组,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盆骨折术后应用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的临床效果突出,有效的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姚用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42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有20例患者选择DHS(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设为DHS组,另22例患者为选择PFNA(抗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设为PFNA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PFNA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负重时间均低于DHS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术后一年回访两组患者的髋关功能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效果好,对患者的创伤小,可更快的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昌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应用普米克令舒结合博利康尼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地塞米松磷酸钠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采用普米克令舒结合博利康尼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采用普米克令舒结合博利康尼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金巧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休克型异位妊娠经腹腔镜手术联合自体血回输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休克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收治时段在2014年3月-2016年8月间;所有患者均实施腹腔镜手术联合自体血回输治疗,并观察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术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等指标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手术前后的血凝指标未有显著的变化,(P>0.05);且患者未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现象.结论:休克型异位妊娠患者经腹腔镜手术联合自体血回输治疗后的效果确切,可将输血不良反应率减低,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
作者:王梅;郭剑星;刘月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对所有患者均给予宫内放置曼月乐治疗,治疗后随访9个月,比较放置前后疼痛程度、子宫体积、内膜厚度、月经量、血红蛋白、血清CA125水平、性激素变化情况.结果:放置后1、3、6、9个月患者的痛经评分、月经量、血清CA125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上升(P<0.05),且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上述指标变化越明显,放置后9个月患者的子宫体积明显缩小(P<0.01),放置后3、6、9个月患者的内膜厚度明显减小(P<0.01);曼月乐放置前后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宫内放置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症可有效缓解痛经,改善出血症状,减少子宫内膜厚度,且不影响性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春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老年骨科患者运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其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0例老年骨科患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各时段的心率、MAP、MMSE评分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两组在心率、MAP、MMSE评分等方面,各时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在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以及术后72h分别为32.5%、20%、12.5%、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认知功能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前者影响更小.
作者:刘秋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连续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50例心肌梗死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25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行连续护理,整理统计两组患者的终护理效果.结果:经连续护理干预,观察组护理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出院后患者依从性、生活质量更为理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心肌梗死患者行连续护理能够较好改善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服药、体育锻炼的依从性,进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秦庆祝;侯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患有脑梗塞病症16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两组,每组80例.予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83.75%和95.00%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关于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评分和NIHSS评分等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中,予以脑梗塞老年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使其护理满意度有效提高,也能加快恢复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
作者:宋洁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及腹部X线检查对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78例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分别行腹部X线、多层螺旋CT检查,统计分析两组显示梗阻部位、病因、绞窄性梗阻、梗阻诊断率、肠梗阻病因分析,图像清晰度、患者舒适度及操作难度.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符合率97.44%(76/78),明显高于腹部X线检查57.69%(4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检查梗阻病因诊断准确率89.74%(70/78),明显高于腹部X线检查55.13%(4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腹部X线检查相比,多层螺旋CT检查梗阻部位及绞窄性梗阻与手术病理结果吻合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腹部X线检查结果相比,多层螺旋CT检查图像清晰度及患者舒适度较高,操作难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操作较为简便,应用于肠梗阻诊断中可清晰显示梗阻部位,明确梗阻病因,提高图像清晰度、患者舒适度较高,诊断准确率较高.
作者:何中虎;吴军平;邓启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给予脊髓损伤并不完全瘫痪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低于患者重建健康心态、主动参与治疗、提高康复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脊髓损伤并不完全瘫痪患者68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分别在患者护理前和护理1个月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各项观察指标结果基本接近,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观察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髓损伤并不完全瘫痪患者常存在各类不良心理状态,给予其相应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态,增加患者治疗和康复的依从性,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医院婴幼儿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以此来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对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12年5月~2015年12月入院48小时之内危重运转换患儿的肛拭子标本、鼻咽拭子标本采用快速显色培养基进行ESBL(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MRSA(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主动筛查,对婴幼儿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鼻咽拭子标本MRSA筛查的阳性率为6.5%,低于送检肛拭子标本ESBLs杆菌筛查阳性率的43.3%;相对于足月儿,早产儿的多重耐药菌定植率要高0.9倍与1.8倍;进行侵入性操作婴幼儿的ESBLs、MRSA筛查阳性率为无侵入性操作患儿的2倍与2.4倍;2个月-6个月月龄患儿的MRSA主动筛查阳性率高,年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男性与男性患儿在ESBLs、MRSA筛查阳性率上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住院时间、早产儿、侵袭性操作、年龄等因素会对婴幼儿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影响,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预防.
作者:赖卫明;穆小萍;唐玲玲;郭军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收集我院门诊西药处方进行点评和分析其合理性.方法:从门诊2016年7月-12月西药处方中随机抽取6480份进行统计、分析.将结果与2016年1月-6月比较.结果:2016年下半年处方合格率比上半年提升,处方不合格率降低(P<0.05);2016年下半年抗菌药物和注射剂使用比率比上半年降低(P<0.05).2016年下半年处方书写不规范问题、处方用药不适宜问题比上半年减少(P<0.05);处方超常问题比上半年增加(P<0.05).结论:2016年下半年我院门诊西药处方质量明显比上半年提高,但还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
作者:何思敏;蔡伟明;王燕;厉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医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诊治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中抽取66例作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抽签法分组,干预组(n=33)实行护理干预,对照组(n=33)是行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抑郁情绪变化和神经功能康复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HMAD评分、ADL评分均明显较低(P<0.01),而FMA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治疗效果,有助于减轻其抑郁情绪,并提升其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借鉴.
作者:李松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分析股骨颈骨折患者行舒适护理临床效果.方法:参与本次实验的86例胫骨骨折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按照双盲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3例.对研究组及参照组患者分别行舒适护理及常规护理操作.结果:相比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同时其临床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方法应用于股骨颈骨折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控制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利于达到预期临床效果.
作者:赵惠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孕前超重肥胖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预防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选择在本市三甲医院治疗的孕前超重肥胖孕妇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各49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孕妇在妊娠中期的空腹血糖(FBG)低于常规组,且糖尿病的发生率及体重质量的增加远低于常规组,P<0.05.此外,实验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孕前超重肥胖孕妇给予综合护理预防干预措施对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有效控制血糖及改善妊娠结局的疗效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瑞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