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其合理性分析

何思敏;蔡伟明;王燕;厉婷

关键词:门诊, 西药处方, 点评, 合理性
摘要:目的:收集我院门诊西药处方进行点评和分析其合理性.方法:从门诊2016年7月-12月西药处方中随机抽取6480份进行统计、分析.将结果与2016年1月-6月比较.结果:2016年下半年处方合格率比上半年提升,处方不合格率降低(P<0.05);2016年下半年抗菌药物和注射剂使用比率比上半年降低(P<0.05).2016年下半年处方书写不规范问题、处方用药不适宜问题比上半年减少(P<0.05);处方超常问题比上半年增加(P<0.05).结论:2016年下半年我院门诊西药处方质量明显比上半年提高,但还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35例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分析报告

    目的:探讨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对所有患者均给予宫内放置曼月乐治疗,治疗后随访9个月,比较放置前后疼痛程度、子宫体积、内膜厚度、月经量、血红蛋白、血清CA125水平、性激素变化情况.结果:放置后1、3、6、9个月患者的痛经评分、月经量、血清CA125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上升(P<0.05),且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上述指标变化越明显,放置后9个月患者的子宫体积明显缩小(P<0.01),放置后3、6、9个月患者的内膜厚度明显减小(P<0.01);曼月乐放置前后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宫内放置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症可有效缓解痛经,改善出血症状,减少子宫内膜厚度,且不影响性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春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食品安全标准在稽查办案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食品安全标准在稽查办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文献复习分析国内为食品安全标准的法律法规,研究食品安全标准在实际稽查工作中的应用.结果: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是稽查办案的重要技术手段,是正确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手段和水平的依据,但该标准也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结论:食品安全标准具有规制性、对有限风险的容忍性、利益协调性及强制执行性等特点,运用食品安全标准发现、查处食品违法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辛明霞;封燚;高艳海;邱艳敏;刘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前、后焦虑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程度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作者:郄莹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镇静镇痛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及效果评价

    目的:对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镇静镇痛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进行探究.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实行臂丛神经阻滞手术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他们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试验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进行镇静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警觉/镇静(OA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阻滞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麻醉阻滞持续时间以及镇痛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手术前试验组患者的HR、MAP以及OA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手术中及手术结束时试验组的HR、MAP以及OA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对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推广.

    作者:郝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并不完全截瘫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给予脊髓损伤并不完全瘫痪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低于患者重建健康心态、主动参与治疗、提高康复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脊髓损伤并不完全瘫痪患者68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分别在患者护理前和护理1个月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各项观察指标结果基本接近,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观察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髓损伤并不完全瘫痪患者常存在各类不良心理状态,给予其相应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态,增加患者治疗和康复的依从性,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分析连续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连续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50例心肌梗死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25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行连续护理,整理统计两组患者的终护理效果.结果:经连续护理干预,观察组护理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出院后患者依从性、生活质量更为理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心肌梗死患者行连续护理能够较好改善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服药、体育锻炼的依从性,进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秦庆祝;侯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老年骨科患者运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其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0例老年骨科患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各时段的心率、MAP、MMSE评分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两组在心率、MAP、MMSE评分等方面,各时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在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以及术后72h分别为32.5%、20%、12.5%、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认知功能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前者影响更小.

    作者:刘秋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计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MD和HAMA评分情况;心功能变化情况;护理后血压、心率、呼吸困难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的变化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HAMD和HAMA评分无显著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HAMD和HAMA评分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功能变化情况、血压、心率、呼吸困难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伟娟;关书华;邓少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应用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7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选择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77.14%;观察组治疗后ACT评分为(24.61±3.02)分,对照组(20.18±2.86)分;治疗前两组肺功能差异不大,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效果更为明显,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陈庆通;羊德厚;蔡光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清胆红素检测在黄疸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血清胆红素检测在黄疸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组128例黄疸患者,采用钒酸盐氧化法检测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胆素和尿胆原,并进行分析,为推断黄疸病因/诊断提供参考.结果:本组128例,实验室初步判断:肝细胞性黄疸46例,阻塞性黄疸82例(不全阻塞性黄疸50例,完全阻塞性黄疸32例).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肝细胞性黄疸44例,阻塞性黄疸84例(不全阻塞性黄疸51例,完全阻塞性黄疸33例).误差2例,占1.56%(2/128),诊断符合率98.44%.结论:对于黄疸等肝病患者,选择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检测及尿胆素、尿胆原检测,可以有效判断黄疸原因,提高临床诊断率,同时可以加强病情检测及评估.

    作者:云绍丽;张爱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其合理性分析

    目的:收集我院门诊西药处方进行点评和分析其合理性.方法:从门诊2016年7月-12月西药处方中随机抽取6480份进行统计、分析.将结果与2016年1月-6月比较.结果:2016年下半年处方合格率比上半年提升,处方不合格率降低(P<0.05);2016年下半年抗菌药物和注射剂使用比率比上半年降低(P<0.05).2016年下半年处方书写不规范问题、处方用药不适宜问题比上半年减少(P<0.05);处方超常问题比上半年增加(P<0.05).结论:2016年下半年我院门诊西药处方质量明显比上半年提高,但还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

    作者:何思敏;蔡伟明;王燕;厉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腹腔镜引导修补术治疗对患者肠蠕动功能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腹镜引导修补术治疗对患者肠蠕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并要求行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开腹修补术治疗,治疗组42例则采用腹腔镜引导修补术,比较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更短,术后下床时间更早,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7.50%,治疗组则为2.44%,低于对照组,且远期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腹腔镜修补术较传统开腹修补术而言疗效更为确切,机体创伤小,术后肠蠕动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赖小军;徐立金;张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传统切开挂线疗法、瘘管旷置术用于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传统切开挂线疗法、瘘管旷置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诊治的6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挂线疗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瘘管旷置术进行治疗,比较复发情况、临床疗效及创伤面分泌物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2.4%;复发率为5.9%,低于对照组的23.5%(P<0.05).两组创伤面分泌物评分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传统切开挂线疗法及瘘管旷置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实施.

    作者:彭晓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补中益气五苓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6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五苓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在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选取86例,采用补中益气五苓汤进行治疗,并选出同时段采用西医基础治疗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列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29例,有效5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15例,有效53例,无效17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为79.1%,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补中益气五苓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树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抗菌药不合理使用情况调查与干预管理措施探讨

    目的:调查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及探讨相应的干预管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6年用药处方中的抗生素使用不合理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不合理使用原因及提出干预措施.结果:干预前,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用药处方共18172份,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共8486份,占46.7%;干预后,2016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用药处方共19782份,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共3006份,占15.2%,干预前后比较(P<0.05).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因素常见的为给药时间不当、药量不合理、无指征用药、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当、溶媒不合理使用、该试敏的没有做试敏等.结论:临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现象较多,医师应予以重视,重点掌握抗生素药物机理及相关禁忌,合理给药.

    作者:黄玉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采用中医适宜技术促进肘关节附近骨折患者中后期功能康复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采用中医适宜技术对促进肘关节附近骨折患者中后期功能康复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5月在我中心接收的58例肘关节附近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针炙、中药熏蒸(洗)、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病人的中后期功能康复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炙、中药熏蒸(洗)、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对促进肘关节骨折病人中后期功能恢复的治疗起到重要作用,既缩短功能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又节省了医疗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继松;林巧红;王顺香;赵宇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全方位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对于哮喘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50例哮喘患者,作为对照组,为患者提供哮喘疾病一般用药治疗及护理服务,于2015年5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50例哮喘患者作为干预组,为其提供全方位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肺功能检查及生活质量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2%,干预组为94%,干预组满意度较高,P<0.05.对照组患者PaO2、FEVl指标结果低于干预组,PaCO2结果高于干预组,P<0.05.对照组患者症状缓解、情绪状态、家庭融入度及自我角色认知等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对于哮喘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模式,大部分患者肺功能恢复较好,生活质量评分较高,患者主诉对于临床护理服务感到满意.

    作者:李焕转;袁燕华;袁带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单用或联合缬沙坦用于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和缬沙坦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单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选择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71.43%;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肾功能指标UAER及SCr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和缬沙坦联合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血糖水平,延缓病情进展,值得推广.

    作者:张周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东莞地区2007年至2016年低视力患者的心理、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研究

    目的:统计分析2007年至2016年东莞地区低视力患者的基本概况,并对其心理、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做分析研究.方法:将2007年5月23日起至2016年12月12日来我院进行免费低视力助视器验配的612人按照年龄、性别、病因、助视器的类型等进行统计;另取689例正常视力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心理、设备支持与应对方式情况.结果:病因方面,先天性疾病297人,后天性疾病315人;屈光系统病变283人,神经系统病变329人;助视器的验配中,传统光学助视器占比72.9%高于电子助视器27.1%;观察组患者症状自评分值、应对自责因子分值高于对照组,而社会支持评分、应对解决因子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的低视力患者中,病因分布明显不同;在助视器的验配上还是以传统的光学助视器验配比例大,针对他们较差的心理状态,应积极予以社会支持与心理疏导.

    作者:谷裕;崔帅;刘祥开;郑振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在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在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150例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分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物理疗法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率、神经功能康复总有效率、干预前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以及卒中量表评分.结果:物理疗法组临床症状缓解率高于常规组,P<0.05.其中,常规组完全缓解有40例,部分缓解有23例,未缓解有12例,总缓解率84.00%;物理疗法组完全缓解有47例,部分缓解有26例,未缓解有2例,总缓解率97.33%.物理疗法组神经功能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以及卒中量表评分相近,P>0.05;出院时物理疗法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以及卒中量表评分(8.51±0.69分)和(9.15±0.25)分别优于常规组(13.92±0.32)分和(14.24±0.51)分,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在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减轻抑郁症状,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林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